《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铁牛山上日军人数不多,两个小时之后,预备队的两个营便击溃了敌人,几十个日军逃入一片丛林中。

  下午7时许,敌人停止了进攻。披着月光,踏着山路,唐淮源来到第7师指挥所,刚到门口,听见李师长在骂娘。

  “我×他亲娘,孔令恂个王八蛋咋搞哩,撤退也不言一声,这不是把我们第7师往枪眼上送嘛?”

  原来是孔令恂的第80军撤走了,撇下李世龙的第7师留在阵地上。李师长见军长来到,一肚子的苦水往外倒。

  唐淮源管不了第80军的事,只好问道:“李师长,先不要说第80军的事,先说说伤亡情况怎么样?”

  李世龙哭丧着脸说:“我的第7师完了,现在加上第36团,还不足两团人。”

  唐军长双眉紧皱,半天不语,他知道第80军第28师一撤,明天敌人就会把第7师包饺子。他将心一横说:“李师长,趁着夜色把部队撤入二线阵地!”

  李世龙蹲在地上,几次想站起来都没站好,最后只好扶着墙在军长面前站好苦着脸说:“撤就撤,不撤还有啥办法?”

  5月9日,第3军进入二线阵地韩家岭至上下桃沟一线。军指挥部驻在樊家河村。由于第80军28师突然离去,这天战斗刚刚开始第3军便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唐军长在樊家河的指挥部来回走动着,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枪声炮声不断从前线传来,一阵紧似一阵。寸性奇师长见军长心绪很乱,便建议说:“军长,敌人火力很猛烈,不如甩开敌人跳到外线作战。”

  唐淮源说:“不忙,现在我们与上级失掉了联络,情况不明,跳来跳去也不是办法,等察明情况再说。”

  说话间警卫连带着一个人来到军部,来人将一封信交给唐军长说:“我是总部参谋方琳,曾总司令派我来找你。”

  唐军长拆信看着,心头一阵沉重,原来曾万钟总司令来信,让他劝阻第80军孔令恂部不要渡河。唐军长心想,这仗看来越来越难打了。第80军一走,右翼空虚,这可怎么办?他回头说:“方参谋,眼前的战况你也看到了,我们和敌人正在胶着,怎么去劝阻孔军长?况且,我们也不知道第80军的位置。请你向曾总司令报告,立即让总部送来一部电台,没有电台怎样向总部联系?”

  送走方参谋,唐军长忽然看见第34师师长公秉藩大步向这里走来。他迎上去问:“公师长,你怎么来了?”

  公师长的气色很不好,脸上一片灰暗,头上的汗水把帽圈浸湿了,一副劳累的样子。听见军长问话,他喘着粗气说:“我们和第17军的结合点被突破,第17军撤离,我若不与军部靠拢,一定会被敌人吃掉,不来怎么办?”

  看见公师长劳累的样子,唐军长心里很难受,连忙安慰说:“来了好,咱们合兵一处,与敌人战斗到底。”

  公师长答应着:“是。”

  军长回头对卫士班长说:“公师长太累了,你领他到我的住室休息。”

  军长刚刚说完,一个参谋走出指挥部大门,急急来到他面前说:“军长,李师长请你接电话。”

  唐军长拿起电话,听见李世龙师长焦急的声音:“军长,敌人占领了莫犬岭,东营庄阵地动摇,请速派一个团上来。”

  唐军长说:“一个团够不够。”

  “能多点当然更好。”

  “我告诉你,公师长把他的部队也带来了,我把第34师全部顶上去。”

  李师长叫喊着:“好,真是太好了。”

  唐军长又说:“第34师上去之后,你要妥当安排,部队安排好,你回指挥部开会。”

  “是。”

(11)血洒突围路
唐军长心想,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两翼的第80军、第17军撤离,日军会四面包抄第3军,若不及时安排,后患无穷。

  5月9日下午3时,紧急会议在第3军指挥部召开。唐淮源见3个师长到齐,便说:“现在开个紧急会议。我们第3军目前的处境诸位都清楚,两翼空虚,我部若在此处与敌胶着,情况十分危险,我已得到情报,日军一支部队正向我侧后运动,怎么办?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开会的地方,是一处破草房,一缕阳光从墙洞里射进来,洒在地上,屋里明亮多了。公师长见大家不说话,便首先发言:“突围是肯定的,不然会在这里全军履没。只是现在情况不明,敌人在哪里,不在哪里?何处兵力强,何处兵力弱?我们都不清楚,怎样突围,向哪里突围?”

  寸师长说:“公师长的话很有道理,我补充一点,突围的时间必须在夜间,因为日军不善夜战,选择夜间突围对我们很有利。”

  李师长刚从前线回来,歪靠在墙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匀称地打着鼾。寸师长推醒他说:“讨论突围哩,你怎么睡着了。”

  李师长揉揉眼睛歉意地笑笑:“对不起,我太累了。”他看看军长说:“叫我说呀!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军长叫怎么突,我就怎么突,保证服从命令。”

  唐军长用锐利的目光瞪了李师长一眼,他平静了一会儿说:“我部在这一带阻击敌人已经三天,两翼空虚,我们必须撤离。目前的敌情不甚明确,这是事实。我们不能等弄清了敌情再突围,拖久了对我们十分不利!”

  三位师长应和着:“军长说得极是。”

  唐军长接着说:“我决定今夜分三路突围,时间定在凌晨3时。第一路由李师长指挥,率第7师全部和第36团,沿马家沟、大田一线向*围;第二路由公师长指挥,率第34师由夹道沟向西突围;第三路由寸师长指挥,率第12师所部的两个团和军直部队沿野猪岭向南突围。突围后我拟在杨六郎庙建立指挥所,各部相机向杨六郎庙运动,等和总部取得联系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诸位有什么意见?”

  三位师长齐声说:“军长高见,完全服从命令。”

  傍晚时分,从西北方向涌来一片乌云,顿时风也凉起来,片刻的工夫乌云遮严了整个天空,晚上8时竟下起雨来。雨不算大,也不算小,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

  凌晨3时,东边和西边一齐响起了枪声。寸师长对唐军长说:“军长,咱们这一路也行动吧?”

  唐军长说:“不忙,得到他们的消息后,咱们再走,若不这样,我不放心。”

  半个小时以后,侦察兵报告说,公师长一路突围成功。又过了半个小时,东路侦察兵回来说,李师长突围受阻,他们又折回来从公师长的路上突出去了。

  寸师长听了,十分高兴地说:“军长,要不咱也走西路,看来西路阻力不大。”

  唐军长沉思着说:“事不过三,我们还是走南路为好。”

  野猪岭是中条山的一个支脉,蜿蜒南去有几十里那么长。向南去有大小两条路,小路上黑漆漆的,不见动静。大路上有几处篝火,因为雨下得不大,那些篝火明明暗暗使人看得很清楚。唐军长和寸师长走在队伍的前面,来到交叉路口,寸师长问:“走大路?”

  唐军长说:“对,走大路,这是敌人的疑兵之计。”

  军长、师长的身后是敢死队,这个敢死队由一个加强营组成,有20多挺机枪,战斗力较强。寸师长回头对敢死队长说:“冲过去,驱散篝火旁的敌人。”

  敢死队冲在队伍的前头,其他队伍紧紧跟上,像一支洪流。守卫篝火的是一个连的伪军,他们见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刮来,早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敢死队没费一枪一刀完成了任务。

  大路向南不远,要穿过一个大的集镇——张家镇。张家镇曾是第3军军部驻过的地方,军长、师长对这一带的地形都很熟悉,所以行军速度比较快。

  夜,黑得像看不到边、窥不见底的深潭。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只有罗面细雨在无声无息地下着。小雨洒湿了士兵们的衣帽。冷风吹着,士兵仍然汗津津的,一点不觉冷。

  在距离张家镇二三里的地方,侦察兵来到寸师长面前,“报告,张家镇发现敌人的队伍。”

  唐军长自言自语地说:“据下午侦察,这里并没有敌人,若是现在有敌人,他们也是刚到。”

  侦察员说:“军长说得对,敌人也是刚刚进村。”

  寸师长问:“一共有多少兵力?”

  “大约有一个大队。”

  “怎么办?”师长问着军长。

  军长正在犹豫,后面的侦察兵跑过来:“报告师长,我队后面三四里处发现敌情。”

  “有多少人?”

  “大约有一个联队的兵力。”

  寸师长将心一横说:“前有敌骑,后有追兵,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军长,我看干脆冲过去算了。”

  唐军长想了想说:“冲是一定要冲的,不能采取你的冲法。”

  “你说怎么冲?”

  唐军长说:“夜色对我们很有利,谁也看不见谁。既然后面也有敌人的部队,咱们也来个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

  寸师长忧虑着:“人多嘴杂,就怕出问题!”

  “只有如此了,若真的打起来,前后受敌对我们很不利。”

  寸师长说:“只好如此了。”

  唐军长又交代说:“你通知部队,只准走路,不准说话。”

  “是。”

  当寸师长的队伍来到张家镇村外的时候,又一支日军的队伍进了张家镇。寸师长带着部队尾随日军进了村。日本人把中国的队伍当成了自己人,他们在大街上停下来的时候,日军的队伍还自觉地向一边靠拢,让中国的军队通过。这样先头部队顺顺利利出了村。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福祸相依”。由于夜色的掩护,中国人也把路边的日本兵当成了友军。队伍中有个伙夫,是个聋子,寸师长向后传达的命令他并没有听清,只是跟着队伍走着。来到大街中间,他的手碰着了日本人的大炮,便拍着炮筒问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