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天下人的生意:明朝第一富豪沈万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天下人的生意:明朝第一富豪沈万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胆量吃第一只螃蟹,加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努力才能赚钱。要经商,先练胆。沈万三天生就有不一般的胆子,这是不是冥冥之中就注定他是一块经商的料呢? 。。

5。屡“商”屡败,屡败屡“商”1
我们并不陌生苏乞儿从武状元到乞丐的一落千丈,也很熟悉青蛙变王子一夜成名的童话。人生的变化莫测有时候会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在得意时不能骄傲自大;失意时也不要一蹶不振。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任何人都有过失败的经历,但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丢失了信心,不能够自己站起来。所以当你身处逆境时不必怨恨,要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摆脱困境,慢慢地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直至成功。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对失败应该持有的态度。

  人们常说:二十几岁决定人的一生。在这个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阶段,面临着人生诸多的变化,你的一个正确选择或许就会改变你的一生,而一个错误的选择或许将会给你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沈万三超人的胆识让他具备了经商的先决条件,但只有胆子就能获得成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小时候的沈万三是伙伴们中间最富的,因为他手中有没完没了的新鲜玩意儿,往往能把同伴口袋中的零花钱全都收入自己的囊中。转眼间,沈万三已经长成二十几岁的帅小伙了。像他这种生活在小资家庭中的公子哥,其他同龄人都已经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而沈万三对这些事情却没有半点儿兴趣,反而自始至终对生意却保持了一种极高的热情。

  这些年,虽然他也做过了一些生意,结果要么是白忙乎一场,要么就是赔个底儿朝天,反正做生意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不过,沈万三没有气馁,屡“商”屡败,屡败屡“商”是他的个性。

  父亲沈佑却认为他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过,对这头有倔驴一样脾气的儿子却没有半点儿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折腾得头破血流。

  这天,机会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屡“商”屡败,屡败屡“商”2
沈万三第一次赖着脸皮在父亲面前谄媚讨好,沈佑知道儿子一定有事,否则不会这样的。在他的一再追问下,沈万三说实话了,可这实话把沈佑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摔到地上。因为沈万三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和他老爹要八百两银子。

  一个二十好几的小伙子,不博取功名,整天搞一些倒买倒卖的事情,结果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还右脸来啃老。难道是自己上辈子造孽,才生了这么个没出息的儿子?沈佑真是叫苦不迭。

  而沈万三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以前做生意失败是投资的本钱太少,所以,他这次要做个大的,一定要一鸣惊人。

  开始,沈佑觉得儿子的脑袋铁定是出了问题,就没打算答应儿子的要求,毕竟,这好几百两银子是也不是从大风里逮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打了水漂。后来,转念一想,有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也许让儿子去冒这一次险,以后就不会再梦想着做生意赚钱的事情了。所以,他经过再三考虑后,最终痛苦地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带着一丝笑意把银子放在了儿子的手上。

  面对父亲的爽快,沈万三很惊讶,不是一般的惊讶,因为一向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要的老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次怎么就一下子给了自己这么多钱呢?沈万三也顾不得想这个问题了,惊讶过后的他欣喜万分,想想自己手里有这么多银子做本钱,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

  沈万三在苏州考察一番后,觉得丝绸、瓷器等比较贵重,未必会有好的销路,反倒比较看好物美价廉的苏扇和苏伞。经过一番斟酌后,他决定做一船苏伞,从大运河运到了京城大都贩卖。可以说,到大都贩卖一船苏伞是史无前例的,沈万三的这个决定能给他带来利润吗?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包括沈万三在内。

  听到儿子要出远门,母亲十分担心,千里迢迢,万一有个闪失,要吃多少苦啊。于是,她把自己攒的几百两私房钱也给了儿子。这样,沈万三手里就有近一千两银子,更加坚定了他大干一场的决心。

  看着一船的苏伞,沈万三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堆的银子,他梦想着能一举成功,好彻底改变自己在父亲心中的纨绔子弟形象。但前面的路途会一帆风顺吗?等待沈万三的会是什么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7。屡“商”屡败,屡败屡“商”3
自古都是好事多磨,孟子就说过一句醒世恒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做生意要有吃苦的准备,尤其是在早期创业阶段。这样说来,沈万三的这次经商也未必会大赚一笔。

  果不其然,天公不作美。在京城的沈万三虽然恨不得天天下大雨,以便出手自己贩来的雨伞,但这一年的京城整整一个夏季都凉风习习。虽然也隔三差五地下雨,但都是毛毛细雨,根本用不着打伞。

  本来想在北国赚第一桶金的梦想就被这残酷的现实打碎了,梦想碎了可以再找梦想,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沈万三陷入了经济困境中,成堆的雨伞只卖出了几十把,而他手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眼看连房租也付不起了,就连吃饭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放眼花花绿绿的京城,沈万三有一种融不进去的感觉,难道他的这趟北上之旅就这样以惨败收尾吗?沈万三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虽然他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最终还是囊空如洗,被房东赶了出来。那些没有卖完的一大堆雨伞也被折合成银子抵了房租,沈万三不名一文,没有一个朋友,在异乡的他第一次面对这种困境,让他欲哭无泪。

  沈万三失败了,败得一败涂地,他开始反思自己到底败在什么地方。自己有勇气、有魄力、有胆量,但还是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难道是老天爷不让自己走经商的道路?一千两银子就这样被自己打了水漂,回家怎么面对自己的父母啊。

  俗话说,在经商上,只要有七分把握便可以行动,余下的三分把握靠你争取。如果遇事下不了决心,就会错过时机不得利,毕竟经商中十拿九稳赚钱的事是很少的。沈万三的胆量足是没问题的,但他却缺少了见识。

  在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写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回头想想,沈万三急于赚取第一桶金,结果这次经商犯了好高鹜远的错误。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道路在一条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与其说它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说它是用来绊人的,只有被绊后,人们才能发现道路的价值。这句话阐述了道路的意义,也是对好高骛远的人最好的忠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也不能吃成一个大胖子,看不起小本小利,这样永远也赚不了大钱。好高骛远的人只会一事无成;只有从小到大,慢慢积少成多,一步一步地走,最后才能爬上财富的最高顶峰。

  已经败到家的沈万三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尤其是经历这次沉重打击后,他还能站起来吗?我们期待着沈万三的重新崛起。

 8。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1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无数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地活着,尽管吸收雨露阳光却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痛苦,因为人们根本看不到你。第二种是像树一样地成长,即使被人踩进泥土也依然能够吸收养分。也许两三年长不大,但十年、二十年以后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沈万三就属于第二种人,虽然暂时失败了,但他最终会长成让人人都羡慕的参天大树。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沈万三这次生意之所以失败,好高骛远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贩卖的东西——苏伞有问题。从一开始他把全部筹码都压在苏伞上就注定他的这次买卖已经失败了一半,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北方反常的天气,他就彻底败了。

  凡事都讲求个天时地利人和,而沈万三这次北上经商既没有天时地利,也没有人和。所以失败是很自然地事情,可落魄的沈万三还没有悟到这个道理。

  沈万三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在繁华的都市立足了,虽然他不甘心,虽然他很郁闷,虽然他不愿意就这么两手空空地离开,但此刻他除了选择离开外,不知道还能再做些什么。可是如今连离开都成了问题,因为他没有盘缠上路,咋办呢?

  他不愿意乞讨,可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找不到任何出路。曾听说卖身葬父,他一直以为是戏里的戏文而已,如今他知道这完全可能发生在现实中,尤其当人被逼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时。

  于是,沈万三找了一条繁华的街市,在一块空地上写道:初来京城,生意失败,回家没有盘缠,父老乡亲帮帮忙吧。

  他蹲了半天,虽然偶有人来看看写的什么,但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世道怎么了?难道就没有人帮助落难的自己吗?没人帮就没人帮吧,最让他来气的,竟然有一只野狗跑来拉了一泡屎。连狗都欺负自己,唉……

  沈万三站起来时,两眼开始冒金星,一是蹲的时间太久了,二是,肚子饿了,他已经记不得上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了。

  穿过几个街市后,他才发现为什么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了,因为像他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所写的内容一个比一个惨。相比较而言,他这个没有路费回家的倒成了最幸福的人了。甚至还有几两银子就甘愿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