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就是故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城外就是故乡-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四方的边塞古城。陈霁“走在积雪的甘州街头,总感到正走在中国历史那些最让人激动的册页上。许多关于古老岁月的抽象的文字表述,迅速在风雪中变得生动鲜活甚而还更为立体的历史切片。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成吉思汗和左宗棠,都在雪地上策马而过,“得得”马蹄和旌旗猎猎的声响都从风雪中传来。中国古代的不少军人都是兼职作诗人的。于是,在被历史照亮的地方,王昌龄、王瀚、王之涣和李颀们也在刁斗声中击节而歌。他们用苍凉的歌吟把风雪边陲的严酷和血洒沙扬的惨烈演绎成一种美学,让这一方土地更让人生畏也更让人神往。”陈霁以虬劲的笔力,泼洒出一幅苍茫辽远、气象宏劲的风雪图,翻飞的雪与靡扬的风中是激情滚烫的文字,甘州,因为陈霁又一次在人们的心中跳荡不已。

陈霁散文论(2)
陈霁是一个本真的人,他的身上有着川人独有的热情,正因为这种热情,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极强的感知性。我们能看到他对待每一个述说对象的态度,也能感觉到他在文中释放出来的温软的东西。他写《为了一个可怜的皇帝上景山》,没有走别人的老路,而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崇祯,写出崇祯皇帝的两面性,写出明王朝末年的大背景,而且由这个最不幸而又最可怜的皇帝提示出很多感性的东西,他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拥有权力不一定是福,拥有财富也不一定是福,妻妾成群更不一定是福。”“幸福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健康的心态。嫉妒不会幸福,眼红不会幸福,偏执与过激也不得幸福。和平的日子里,豁达乐观的人很容易的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的感觉。”这是陈霁对生活深刻体悟的结果。
  由此我想到他的另一篇散文,那是一篇让人读着落泪的文章,名字叫《兄弟》,这是人间真情。陈霁把弟弟的离世和他正在歌厅里唱歌放在同一个时间:“我投入地唱着《像我这样的朋友》。风雨的街头/知心的人有几个……手机震动之时,我才唱到你陷入绝望中/记得最后还有/像我这样的朋友。我把电话掐断,它又开始振动。掐断,振动。掐断,振动。当我不耐烦地接听之时,只听见父亲苍老的声音在电话另一头响起:陈伟已经去了。”陈霁在这篇文章里不仅写了弟弟,也写了哥哥,哥哥和弟弟都走了,这使得陈霁较早地知道了人生的苦难,休味到了骨肉亲情的隔离。他没有表面化地去写兄弟之情,而是揭示了以前的真实的内心,这就使文章更具有了感染力。哥哥“吸纳了人们太多赞许的目光,让父母十分的满足。因此我就一直感觉自己活在他的影子里,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即使人们知道我,也是作为他的陪衬人出现。因为我提前上了学,好动、贪玩,一学期没读完课本已被我用铅笔戳了个对穿的大洞。哥哥的优秀和得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生出罪恶之花:嫉妒、心态不平,甚至偶尔在心中闪出假如没有这个哥哥多好的意念。”陈霁在末尾写到:“哥哥走了,弟弟也走了。他们是划过我天空的两颗流星,耀眼出现又倏忽消失。但他们在我心中留下的划痕却永不磨灭。我不止一次地梦见他们。梦应该是冥阳两个世界交界处的会客厅,是上帝给我们的补偿,让我们兄弟得以在那里延续着过去的亲情。” 这篇文章不仅是陈霁的悲苦与忧思,也是他描画给我们的一幅真实的社会影象,让我们懂得人生的不易,懂得亲情的温暖与生命的可贵。
  我还喜欢他的《我在廊桥上等你》,这篇作品写得真真切切,情景交融,像小说,又像电视剧,我不知道是否是作家个人的经历,感觉着是又感觉着不是,但他所运用的语言与手法又是散文的格调,这是陈霁在这部书里的最个人化又最情节化的一篇作品,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它告诉我们,陈霁若有时间有精力,是能写大部头的。
  今年的5 月12 日汶川发生大地震,陈霁所在的绵阳离灾区最近。我曾经给他发信息,他的回答让人放了心。我就觉得他一定成了一个忙人,他指挥着一帮子人,尽着新闻人的良知与义务,把一份地方晚报变成了深受人们关注的报纸。而他自己也写出了《生死震颤》、《上帝筛子下的天使》等反映地震的文章。他写了亲历地震的感受,更写出了对那片土地的关注与感情。“从北川回来,几个晚上难眠。闭上眼睛,废墟和死难者尸体的影像挥之不去。胸口随时像鼓一样被擂响。它使我按捺不住这样的冲动:为北川做点什么。我想尽其所能捐一些钱物;我想争取外援,为受灾最严重的某处山乡的孩子们建一个希望学校,帮助安置一些孤残儿童,组织一些劳务输出。我还想,以我并非有力的双手去拥抱北川,用并非厚实的胸膛去温暖北川,用并非洪亮的声音为它呐喊,直到它站起来,就像古代这片土地上那些穿生牛皮铠甲手执弯刀的战士,从战场上站起来,擦干眼泪,擦干血污,重新成为一个雄赳赳气昂昂顶天立地的羌家汉子。”他还细腻而真实地写出了在地震中死难的孩子们,写出了那些父母与孩子骨肉分离的惨痛场面。看了让人惊心,读了使人落泪。如写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蹇韵,写出了无奈,写出了惜挽,也些出了对美丽的歌赞:“我只能在心里想,人人都想拥有美丽,很难。但是蹇韵拥有了。时间是美貌的杀手,即使拥有美貌,最终还是要被时间一点一点的割去。但是蹇韵短暂的十五年,活得阳光灿烂,青春饱满,生命在最活力四射的时候嘎然而止,她的美丽逃脱了追杀。她完成了美丽的造型,然后,大幕徐徐落下。”地震是陈霁又一个不凡的经历,他不管是在对生命的认识上,还是文学的写作上,都会有一次新的飞跃。

陈霁散文论(3)
陈霁的文章无不彰显着思想的内涵,他一路走,一路探索,从没有停止对历史对文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文章给人带有着灵魂的触动性,读他的文章能读出一种昂扬之气、一种浑然之叹来。他的很多的文字都可为警句,一篇文章,随处都是可圈可点的词语。比如他写海瑞的《黑暗王朝的官场另类》,在讲述了海瑞的生活背景,政治背景后,又进行了更深层的阐释:“海瑞因政治*而彰显其价值。他是黑暗王朝一颗孤独的星星,是百孔千疮的大明王朝一块补天之石,是冷得瑟瑟发抖的百姓搂在怀中的唯一的一点暖意,是几千年古代中国官员廉洁勤政忠君亲民的完美标本。但是,他丝毫也止不住大明王朝的迅速沉沦。清官难当。清官作用有限。特别是在没有法制保证及没有制度撑腰的时代,榜样的力量是苍白无力的。”深刻而警醒。他写《孤舟》,那是一个意想中的孤舟,但展示的情景与思想却是来自于生活,他提示给读者的,是一种境界的东西:“友情陪伴着孤独的灵魂。爱情温暖着孤独的灵魂。不朽的思想滋养着孤独的灵魂。而孤独本身,在此刻已成为一杯清茶,虽略带苦涩,但在对它浅酌慢饮中也可以实现自我调适、自我抚慰和自我提升。把孤独作为一种境界。当它被孤舟所承载之时,便实现了美学的摆渡,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境界。”多少年来,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上占有着一定的高度,他的《文化苦旅》中的文章几成了范文。我觉得陈霁的身上有余氏风范,他对事物的认知是那么的敏捷,把握是那么的准确,开篇能提纲携领、一箭中的,结尾收刹有力、干净利落,显现出陈霁的独特文风。
  陈霁写黄河,开篇是这样写的:“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大河,更主要的是内涵极其丰富积淀极其深厚的人文风景,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精神奶汁,是所有中国人身上不可磨灭的胎记。不可思议的是,魂牵梦萦但直到步入中年都未实地亲近过黄河。于是,我对黄河就有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我的黄河之旅,也就成了一次深深的谢恩,一次庄严的朝圣,一次被延误已久的还愿。”写《霜风吹过扬州》,他这样切入:“扬,应该是一个与风有关的动词。无风岂能扬?烟花三月,拂动的柳丝,摇弋的花蕾,荡漾的涟漪,以及美女们的飘飘长发和裙裾,都是风给了它们动人的姿势。甚至还可以说,李白、杜牧和张若虚们的才情喷涌,也常常要借助风势。只不过这都是杨柳风,吹面不寒。因此,从前我想像中的扬州总是动感十足,徐徐清风中一定带有茉莉的暗香浮动和古筝的隐隐韵律。此外,还有令人微醺的酒味,与诗的分子一起发酵,笼罩着一座如梦的城市。” 杭州是茶的故乡,满城都飘散着茶的清香。陈霁去杭州,自然会寻水访茶,他去了龙井,访了茶的主人,就有了一篇《杭州问茶》,他在文中细致地写了寻访的过程,结尾却独上高楼,提升出茶与人生的非凡的境界:“喝茶是一种调养,一种汲取,一种容纳。细品浅啜之间,紧张得到舒缓,动荡恢复了平衡,不安得到了释放。激情在积蓄,希望在成长,诗意在形成,思想被激活。一个新的迸发在等待开始。先前曾经控制了你的那几分浮躁,也像茶杯表面由最初的冲激而成的泡沫一样,被轻易地拂去。” 我喜欢陈霁在写作中的那种沉郁舒缓的叙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东西。你有时觉得他不是在写,而是在吟、在啸,力量很沉厚。
  陈霁的写作是多向度的。他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文字的各种表达方式。他写文化散文,也写生活散文,还写了一些很纯粹的美文,如《河流四季》、《九曲黄河》、《孤舟》《渔舟上星空下》,这类美文不仅体现在语言上的空灵与诗意,更是体现出心灵上的意蕴与深邃,让人从中领略出一种心境,一种意境,感觉出陈霁对事物感觉的敏感与独特。
  我觉得陈霁是一个天生的写作者,他对汉语言文字是敏感的,理解得很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