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沸腾的岁月-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湮奚慕灰住9铩ぜ卮游吹H蔚酃疽档氖啄裕且桓黾坛辛舜蟊始乙档暮桶汕椎娜恕4永疵荒茉谝到绾舴缁接甑乃释谒呐笥押屯旅媲白鲆桓鲋匾⒂衅橇Χ腥さ娜恕?孔鸥盖椎那硬拍茏瞿切┥猓⑶野寻旃业缙:廖抟晌剩惺焙蚋盖赘静幻靼锥右辉偬崞鸬哪切┐碜鄹丛拥纳馐窃诟墒裁础绞展貉街嗟摹5腥险庖坏闶嵌车模以诩ξ簿苹嵘纤怠拔颐钦谧鲆蛔舐蚵簦衷诨共荒芩怠比词呛苡忻孀拥氖虑椤S谑牵铩ぜ匾淮斡忠淮蔚爻銮佣幽抢锫虻搅松桃瞪系男槿佟
  早在1948年,埃迪·吉尔伯特就觉得家里的公司小得容不下他,于是开始梦想把它当做工具,通过与其他公司合并,建立一个真正配得上它的宏伟名字的公司—一个真正的帝国。1951年,28岁时,他要求他父亲赋予他更大的责任,让他成为董事。哈里·吉尔伯特拒绝他后,埃迪·吉尔伯特自行离开了这个做硬木地板的企业。
  这实际上是以退为进的一步。对于小吉尔伯特独立建立的公司,有两个版本的故事。一个版本于1962年发表,说他的公司成功了,4年后被哈里·吉尔伯特收购,从而把儿子带回帝国,并支付给儿子2万股帝国的股票。另一个说,埃迪企图通过自己的公司垄断木材市场,结果失败了,损失了一大笔钱,被父亲所救,才弥补了他的巨大错误。无论如何,1955年,埃迪又回到帝国,拥有了新的行动权力和自由。早在1948年,他在田纳西州为帝国办事时就与美国最大的硬木地板公司E·L·布鲁斯公司(E。 L。 Bruce and pany)相熟了。自那以后,他就梦想着收购布鲁斯公司,把它作为献给帝国皇冠的一枚宝石。布鲁斯公司当时每年的净销售额是大约2 500万美元,比帝国大得多,但它是一家呆板的公司,管理保守,控股的家族死气沉沉,是有野心的捕食者经典的猎物。1955年,埃迪·吉尔伯特说服他父亲将自己和公司的大部分资源用于收购布鲁斯公司的计划。
  现在,埃迪终于要大展拳脚了。他开始与华尔街的重要人物交朋友—他的胆识令经纪商欣赏,他们也乐得从他那里赚取可观的佣金。他的有些朋友来自金融界的最高层。很明显,他通过承诺向勒布罗兹公司(Loeb,Rhoades)的老约翰·勒布(John Loeb,Sr。)钟爱的哈佛大学捐赠10万美元获得了他的青睐;以后,他会自称为拉扎德·弗雷尔公司(Lazard Fr弐es)害羞的大人物安德烈·迈耶(Andr?Meyer)的重要客户,以及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夫人的密友。同时,吉尔伯特开始在自己周围聚集一些社会名流,他们会向他索要一些股市消息,反过来,他也可以利用与他们的亲密关系获得上流社会的承认。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最后的盖茨比(3)
3
  这些新朋友的关键作用在于“社交”。与19世纪美国绝大部分大金融家,还有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笔下的杰伊·盖茨比(Jay Gatsby)①,这名贩酒商渴望着戴西·布坎南(Daisy Buchanan)的码头通行证,而布坎南的话就等于金钱—一样,吉尔伯特相信富人身上具有特殊的品质。对他而言,他的渴望是进入复杂的美国版的宫廷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流社会。有趣的是,对以财产继承和盎格鲁腥隹搜费澄〉恼嬲纳狭魃缁幔托碌摹⒐夤致嚼氲摹⒉荒敲磁磐獾挠槔质澜纾此降目Х裙萆狭魃缁幔飨圆患忧帧K粤秸咄非螅徊还欠挚非蟆?960年,随着民主思想的发展,或者仅仅是税赋对传统财富的瓦解,真正的上流社会迁往乡村,在中产阶级上层中消失,而产生于疯狂娱乐的萧条和战争年代的咖啡馆上流社会,则由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放纵和挥霍的本质,失去了它的地位。
  但是,即便吉尔伯特相信上流社会丧失了世纪初的形式,他也没有表现出来。相反,看上去他相信它的生命力,并谋求借助它进行自我实现。实际上,他可以为他的新朋友提供很多东西。他此时30岁出头,身材矮小精瘦,长着黯淡的蓝色眼睛,稀少的头发下是一张精明的脸,一种直接的个人魅力遮掩了他的虚荣和极端的好胜心。有时候他的新朋友会在背后嘲笑他爱在社交中装腔作势和卖弄,不过他们仍然参加他的派对,并且利用他的市场消息。有人指责他是一个撒谎成性的人,他们原谅他是因为他看上去真的相信自己的谎话,尤其是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过去的谎话。他是一个有强迫症的赌徒,好笑的是,却是一个糟糕的赌徒。运气好的时候,他会将赌注翻番,直到将赢来的钱输光,或者玩赌注更大的纸牌游戏,运气差的时候他往往会孤注一掷。不过,他似乎总能非常轻松地接受大笔损失,仿佛这样能够显示他是个输得起的人,而金钱对他根本不算什么。人们提到他时都说他是个有趣的人,这是自然的,因为他为那些喜欢追逐和传播闲话的人提供了谈资。
  在他的不断怂恿下,他的新朋友还有他的父母、姐妹、表亲、姑妈以及所有禁不起他说服的人,纷纷购买了布鲁斯公司的股票。1958年3月,对布鲁斯公司股票的收购进入高潮阶段,当时这只股票在美国股票交易所卖到大约25美元一股。整个春季,吉尔伯特父子和他们的亲戚以及埃迪的朋友都在买进这只股票,直到6月,它涨到70多美元,并开始了每时每刻的剧烈波动。布鲁斯公司的股票此时遭遇的正是典型的囤积,这是危险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随着价格的上涨,布鲁斯公司的家族管理层终于迟钝地认识到股票正面临偷袭。他们的防御措施就是自己买进股票,从而加大股票上涨的压力。与此同时,主要由投机者构成的第三方一直关注着股票剧烈而且明显不合理的上涨,并且看到了卖空的机会—即先借入股票用来出售,待泡沫破裂后,再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股票并交割给借出方。于是,到了5月和6月初,布鲁斯公司一方和吉尔伯特一方购买的大部分股票都是来自那些手里根本没有这只股票的人。这些股票来自理论上而不是实际上的“虚拟供给”,也就是说它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6月,股票涨到77美元,敌对的双方总共拥有的股票,或者说有文件表明他们拥有的股票,超过了该股票的实际发行量。卖空者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股票借出方要求他们交割那些他们一借入即卖出的股票,他们是办不到的,而股票的拥有者有可能逼迫他们以此时奇高的价格买入所欠的股票。
  囤积在华尔街有漫长而臭名昭著的历史。老“海军准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在19世纪60年代就发起过三次,让那些中了他的圈套的卖空者和股票被他操纵的公司都遭遇了灭顶之灾。1901年北太平洋公司(Northern Pacific)的崩盘,正是因为遭遇了布鲁斯公司所遭遇的囤积—对控制权的争夺。其结果是全国性的恐慌,以及世界股市的震荡。纽约股票交易所经历的最后一次囤积发生在1922年,是针对皮格利威格利公司(Piggly Wiggly Stores)股票的。就布鲁斯公司事件而言,恐怕吉尔伯特和布鲁斯家族都没想过囤积,它只是控制权争夺的意外副产品。而且,由于布鲁斯公司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微不足道,因此并没有造成全国性恐慌的危险。不过,那些没有卷入这场争斗的布鲁斯公司股东却有可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而且,在华尔街,包括1958年的美国股票交易所,“囤积”一词代表着不光彩的过去,令人提之而色变。于是,6月中旬,美国股票交易所采取行动,中止了布鲁斯公司股票的交易,以保护无辜者。人们立即开始在场外市场交易这只股票,那些慌忙争夺其少得可怜的供应量以完成交割的卖空者,让股票疯狂涨至188美元。(股票供给来自无辜的股票持有者,有些也可能来自吉尔伯特言而无信的朋友,他们出卖自己的忠诚以换取迅速的利润。)随着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介入,吉尔伯特和布鲁斯家族开始谈判和相互指责,你来我往,最后终于达成相互妥协。9月尘埃落定之时,吉尔伯特持有布鲁斯公司50%的股票,并成为布鲁斯公司董事会主席。帝国改名为国家帝国(Empire National),作为对其地位提升的彰显。1961年,国家帝国与布鲁斯公司正式合并,取名为E·L·布鲁斯公司(E。 L。 Bruce and pany)。
  

第二章 最后的盖茨比(4)
1958年秋,从混战中走出来的埃迪·吉尔伯特终于获得了成功。很明显,凭借他所拥有的布鲁斯公司高价股票,他在账面上已经是个富人,同时,他也赢得了社交圈中的支持者的尊重,并且,由于参与了由他所引起的囤积,成为全国知名的人物。由于此次囤积事件与1901年那一次相似,他被媒体拿来与昔日的巨人J·P·摩根和E·H·哈里曼(E。 H。 Harriman)相提并论。这名新晋巨头的真正目标可能会遭到老派贵族人士的嘲笑:成为实际上由寄生虫组成的上流社会的领导人。这个上流社会是个国际性的偏激而鼓吹艺术的社交圈子,当时已经开始被人们戏称为“喷气机富豪”。但吉尔伯特不这么看这个圈子。他喜欢把布鲁斯公司称为建筑材料工业中的蒂凡尼(Tiffany),这个他在与布鲁斯公司的长期争夺中所使用的戏称显示了他的雄心。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他开始宣传自己的形象。他在大都会歌剧院长期定下一个星期一的包厢。虽然并非所有的包厢拥有者都是音乐爱好者,他却是一个,而且,他也喜欢出现在他们中间。他结识了咖啡馆上流社会的两大显赫人物,埃尔莎·麦克斯韦尔(Elsa Maxwell)和伊戈·卡西尼(Igor Cassini)。有时候吉尔伯特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