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马光《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物不须多且赏奇,御寒想见结庵时。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宋.王阮《洞庭题咏十一首·橘圃》外貌千层绿,中心一晕红。封侯吾不愿,颜羡木奴丰。
宋.李吕《橘香亭二首》满林饱风霜,千奴列亭睛。未许吴姬手,藉此长声价。
宋.张镃《以洞庭橘寄杨秘监》橘色浑如柿色黄,诚斋有句合为尝。岂为都市颇难是,要是洞庭亲寄将。雨露山中今有味,星辰天上旧无香。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
宋.叶适《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琥珀银红未是醇,私酤官卖各生春。只消一盏能和气,切莫多杯自害身。
金.刘著《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黄苞犹带洞庭霜,翠袖传看绿叶香。何待封题三百颗,只今诗思满江乡。
南北朝.范云《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徙根楚州上。来覆广庭隅。 txt小说上传分享
35 地下雪梨一荸荠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俗称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荠米、通天草(浙江杭州)。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荸荠之称。古称凫茈(凫茈),俗称果子(安徽无为)、马之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中国长江以南各省栽培普遍。安徽无为、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福建福州为著名产地。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俗称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荠米、通天草(浙江杭州)。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荸荠之称。古称凫茈(凫茈),俗称果子(安徽无为)、马之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其植物性状及栽培法有详细描述。中国长江以南各省栽培普遍。安徽无为、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福建福州为著名产地。用球茎繁殖。萌发后,先形成短缩茎,其顶芽和侧芽向上抽生的绿色叶状茎细长如管而直立。叶片退化成膜片状,着生于叶状茎基部及球茎上部,光合作用靠绿色叶状茎进行。自母株短缩茎向四周抽生匍匐茎,尖端膨大为新的球茎。穗状花序,小花呈螺旋状贴生。小坚果,果皮革质,不易发芽。
种荠于15℃萌芽,25℃开始分蘖,30℃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一般在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经常保持湿润。约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株行距一般30厘米×60厘米,亩栽约3000穴。分蘖和分株期间保持一定水层并追施氮肥。球茎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钾肥,对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有显著效果。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螟虫等。
荸荠球茎约含碳水化合物21%,蛋白质%,可生食或熟食。也能加工罐藏或作提取淀粉的原料。中医药学认为有止渴、消食、解热功能。
功效:荸荠中含有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不耐烦的抗菌成分——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抽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肿有防治作用。荸荠还有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的春季,荸荠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荠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适合人群:是大众食品。儿童和发烧病人最宜食用。
适用量:每次10个左右。荸荠不宜生吃,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荠更甜。荸荠属于生冷食物,对脾肾虚寒和有血淤的人来说不太适合。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性味归经:球茎:甘,寒。地上全草:苦,寒。
功能主治: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矽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用法用量:球茎2~4个;或适量捣汁服。地上全草~1两。
荸荠,清脆、甘甜、多汁,自古是冬春盛行的时令果品,以个大紫黑发亮无破损者为上品。
《食疗本草》:“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
《本草纲目》:“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
《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生津,止痢消渴,治黄疸,疗下血,解毁铜。”
荸荠的几种保健功能:
降压作用:荸荠配合海蜇皮,能够消热去痰,降低血压。另外,荸荠汁加鲜藕汁、梨汁、鲜芦根汁、麦冬汁一起,称为“五汁饮”,用于生津消热、降低血压。
治食道癌:荸荠10只,带皮蒸煮,每日服食。
治咽喉肿:荸荠绞汁冷服,每次125克。
预防流感:鲜荸荠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锅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适于发热后期之心烦口渴和低烧不退,还可预防流感。
通肠利便:荸荠500克,煮熟捣烂,加盐、姜、豆粉,挤成丸子,油炸后捞起。生粉勾芡成卤,浇在丸上,味鲜滑口,可消食开胃,利肠通便。
荸荠怪柳汤:来源:民间方原料:荸荠90克柽柳叶15克(鲜枝叶30克)制作:将荸荠、柽柳叶一同水煎。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功效:温中益气,消风毒。适用于麻疹透发不快。
海蜇荸荠汤.原料: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制作: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用法: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功效: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
当归荸荠薏米粥。原料:当归15克,荸荠30克,薏米100克。制作方法:将当归切成片,入锅煮30分钟,去渣后加入荸荠和薏米煮成粥,出锅后加蜂蜜食用。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适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心烦口渴。当归中所含的当归多糖,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能预防癌的发生。
宫保素丁。材料:马蹄(荸荠)6粒,胡萝卜1/2个,洋菇6粒,小马铃薯1个,罐头玉料粒2大匙,毛豆、花生各1大匙,黑木耳50克,大蒜5瓣。调味料:A料:绍兴酒、番茄酱、红色辣椒酱各1大匙,豆瓣酱、盐、糖、香油各1小匙,素高汤2大匙。加工方法:1、荸荠去皮、切丁;胡萝卜、马铃薯分别去皮、切丁,放入滚水氽烫,捞出冲凉;毛豆、洋菇分别洗净,放滚水烫熟,捞出、切丁;黑木耳泡软,冲净、切小块,大蒜去皮,切末。2、干锅烧热,放入花生炒香,盛起备用。3、锅中倒入2大匙油烧热,爆香蒜末,放入材料(除了毛豆、花生)拌炒,加入A料炒匀,最后加入毛豆拌匀,盛出,撒上炒香的花生即可。健康人小语:荸荠除了维生素C外,淀粉质含量也非常高,可制作马蹄粉,且含高量的粗纤维,可防止便秘,还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利尿等功用。美味小提示:此菜非常爽口下饭,胡萝卜、玉米粒、毛豆等可买冷蔬菜,买回来用开水快速氽烫一下,沥干水分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荸荠圆。荸荠500克。将荸荠洗净去皮,煮熟后捣如肉酱,加盐及姜末、豆粉,挤成丸子,入油锅,旺火炸透,捞起滤油装盘。原油锅中入好汤,加生粉勾芡成卤,浇在荠荸上即成。此菜味鲜滑口,具有消食开胃,利肠通便作用。消化不良,纳呆,便秘之人可常食之。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历史悠久,其中《随息居饮食谱》只用了26个字就概括了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
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马蹄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等。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
中医临床上常用马蹄配成“雪羹汤”清热去痰,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中医认为,用新鲜马蹄配芦根、鲜藕汁同饮,是清热、生津止渴的理想饮料。
由于马蹄性寒,因此体弱者及小儿遗尿患者应避免食用。此外,生吃马蹄要注意卫生,食用前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过。马蹄也可入药,马蹄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价值于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