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死后他义子柴荣即位,不得不承认,柴荣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如果他能多活几年的话,历史可能会重写。当然,这也只是要加个如果了。很不幸的是公元959年,柴荣病死,其子柴宗训即位,看清,是柴宗训,不是柴训宗!这个7岁的小朋友就是周恭帝。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同志陈桥驿兵变,当上皇帝,建国为“宋”,史称北宋。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混乱的时代(五)
好了,五代的简述现在已经讲完了。怎么样?够混乱是不是?这没什么关系,我们的赵匡胤要粉墨登场了。
中国历史上凡是大人物尤其是皇帝登场都是不同凡响。一般是家族显赫,身份血统高贵,实在攀不上祖先的,就攀上天,上天的血统那可极度纯正啊。比如刘备就追根溯源说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我们不探讨,但作为汉室血统,这可很纯正了。中山靖王的后代有无数个,他刘备在历史上可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的赵匡胤同学的祖先没什么可攀的,他的先人做过唐朝几个藩镇的属官,做过御史中丞,做过几任刺史,到他老爸,只在禁军中谋了一份差事。这个身份实在是没什么可以炫耀的,这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咳咳——嗯,人类遗传学上的怪事又一次出现了。先是赵妈妈在没有怀赵匡胤时就梦见一个太阳钻到了她的肚子里,然后就怀了赵匡胤,接着是赵匡胤宝宝从赵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时候,赵家屋子的上空可是红光一片,并且伴有一阵异香,三天都挥之不去。呵呵,这事闹得,这可是天生异人啊,这么大动静,那个统治者是猪啊?哦,忘了,赵匡胤宝宝是在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诞生的,诸位应该没有忘记吧?唐明宗李嗣源那个糟老头子!他一直念叨要上天早生个圣人来代替他,这不,上天果真遂了他愿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嘿嘿,这也不是那么简单滴。五代十国那些夺位建国的家伙可都是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此时我们的赵匡胤还不是宋太祖,他连那个想法都不会存在,五代十国现在还是后唐,另外那些什么蜀吴越等等小国家正活蹦乱跳的证明他们的生命力有多么的旺盛。
转眼,在乱世中,我们的赵匡胤长到20出头了,在此期间他并没有什么惊世之举,《宋史*太祖本纪》里关于朝代也换到了后汉,他老爹仍旧在禁军里谋了一份差事,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本来日子也许就会平平淡淡的过下去,想一下啊,他老爹好歹也在禁军里大小是个官:禁军护圣都指挥使。他家还有所大的院子。将来也不会愁工作,也不会愁买不起房子,他是不会成为当今我们大学毕业生“蚁族”中的一员的。可这种人毕竟是不安分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混乱的时代(六)
遇上郭威是赵匡胤这一生转变的开始。这个时候刘知远死了,他的次子刘承佑即位,而且马上就有河中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造反了,刘承佑迫不得已启用郭威领兵前去平叛,就在郭威平叛的路上,他遇见了赵匡胤,不,应该说是赵匡胤找到了他。
在此之前,赵匡胤已经在江湖上晃荡了两年,那时他还是个愣头青,他在初离开家时,思考了一番,是东去?往东没多远的路可以走,往西?到荒芜之地了;往北?呵,那可到契丹那里去了;没办法,往南。往南的第一站是随州刺史董宗本,可愣头青赵匡胤没和董大人的公子董遵海搞好关系,估计也受够了白眼,没多久就走人了,随后他到了他父亲的一个老部下那里,本想这下可好了,这个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这个多少会给点面子吧。谁知此人比董宗本还绝,一顿饭和几吊钱就把赵匡胤打发了。我想赵匡胤应该小小的绝望了一下,搁现在的90后20出头的我们,受了这几个冷板凳,谁还受得住?当然,这个时候赵匡胤的晃荡生活还没有结束,他继续游荡江湖,也留下了许多让后人愚昧的相信帝王与众不同的传说。
我们说时势造英雄,这话一点不假,赵匡胤赶在了一个混乱的五代十国,又正好赶上了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造反。当然了,有了时势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就与自身的修为有关了。
总之赵匡胤见到了郭威,赵匡胤的父亲是禁军护圣都指挥使,与郭威同朝为官,多少会给一点面子,当然,有人说赵匡胤气宇不凡,郭威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小伙子什么什么的,我宁愿相信是前者。郭威把赵匡胤留在了身边,管你怎样,放在我身边你是骡子是马总会有机会让你牵出来溜遛遛的。
郭威这个人不同凡响,我说他不同凡响不是贬他,他一没靠祖先,二没靠上天,他所取得的全部是他自己挣来的,并且是实打实拼挣来的,这很值得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学习。一个伟大的人之所以不凡,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混乱的时代(七)
公元904年,郭威出生在河北邢台尧山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郭威的父亲郭简在唐末任顺州(今北京顺义)刺史,后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所杀,不久他母亲也去世,郭威成了孤儿。幸亏郭威的姨母怜惜这个可怜的孩子,将他带回山西自己的家中收养。少年时代的郭威多少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他常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往。照我们现在人来看,郭威这厮有些孤僻。
长大成人后的郭威长得人高马大,气度不凡(没办法,只要你不是坏到极点让后世写史书的人深恶痛绝,或者歪脖子瘸腿,史书上描写这类人都是这个腔调)。他性格倔强,好斗殴,嗜赌博,喜欢喝酒,常常借酒消愁,以致经常闯祸。郭威18岁那年,割据地方的军阀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继韬为了扩充势力,招募豪勇,郭威前去应募。李继韬见他年青气盛,好斗勇猛,十分喜欢,当即留在帐下做了一名牙兵。郭威的人生从此起步。
后来郭威历经后唐,后晋,后汉三朝的军队里,并且在刘知远建立北汉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刘知远死时把郭威作为了托孤大臣。刘承佑即位后以郭威为枢密使。
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郭威在李继韬手下当兵的时候,当时集市上有个如《水浒传》里郑屠一样的肉霸,这个人仗着自己有一身横肉和蛮力横行集市。一次郭威喝醉了酒找他,注意,是故意找茬,郭威要屠户变着法儿切肉。郭威是要找茬,自然会对屠户切的肉挑三拣四了,挑三拣四还不算,估计还对屠户破口大骂,甚至不排除郭威问候了屠户的母亲或祖先。屠户自然恼怒了,可人家是当兵的,斗不过人家,心想老子拼出一身肉,你敢怎样,于是就坦着肚子说:好,你厉害,你能杀了我吗?屠户失策了,他遇到的可是郭威这个猛人,郭威二话不说,掏出刀子一刀刺了进去把郑屠报销了。(屠者披其腹示之曰:“尔勇者,能杀我乎?”威即前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
刘承佑本不想派郭威去平叛的,郭威是刘知远留下的托孤大臣,这对于刘承佑来说却是一块心病。换谁谁都会有这块心病的,你是皇帝,你愿意留下一个握有重兵,并且威望如此之高的人在身边吗?但很多时候都是没办法。先前派出的自己嫡系白文珂等人前去平叛,结果没起多大作用,自称秦王的李守贞活蹦乱跳,并且还有到都城来坐一下刘承佑位置的强烈愿望。刘承佑没办法了,李守贞是个现实的威胁,郭威的威胁毕竟现在还是未知的,并且在郭威没显出野心来之前,应该还是有很大机会除去郭威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混乱的时代(八)
郭威是个老军阀了,李守贞哪是他的对手,很快,一年过去了,李守贞顶不住郭威压力,兵败自杀。
当凯旋的大军进入京师时,处处是夹道欢迎的人群。美酒花香,呼声震天。经过厮杀的全军将士,士气高昂地进入东京,百姓欢呼拥戴,喜笑颜开。现实的威胁没了,隐帝也非常高兴,准备对郭威升官晋爵,赐他玉带,并准备封他为太师。但是,郭威坚决不受,他对隐帝说:“我侍奉先帝刘知远时,见过不少功臣,但都未见过赏赐玉带的,再说,要赏赐也不应只是我一人。这次平叛得胜,并非我一人功劳,其他将领功不可没,应该受赏。”隐帝便按照他的意思,对有功的将领,加官晋爵。郭威还认为不够,对隐帝说:“这次平定叛乱之所以成功,除了众将领有功外,更主要还是全军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赏赐的还有全体官兵。”犒赏三军,升迁官兵,有功的当然受之无愧,无功的则感激郭威。郭威不居功自傲和礼贤下士,博得朝廷内外一致称赞,威望越来越高。
郭威说这些话的时候,不知道注意到隐帝刘承佑的脸色没有。如果这时候说郭威没有二心,那真是天理不容了。刘承佑肯定在想,我给你这些你不要你还要什么?
威望!对,威望!赏赐郭威需要吗?他不缺少那些东西!升职呢?需要吗?哈哈,笑话,郭威的目标更伟大!郭威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威望!威望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这比拥有千万军队更有用,人心所向,这对于谋大事者是最重要的!
刘承佑感到了一阵威胁,后脊梁上一阵发凉。郭威的威望越来越高了,甚至掩盖过了他这个皇帝。郭威凯旋归来,人人都向郭威庆贺。天下是谁的?叛乱平定最值得庆贺的人是皇帝,不是郭威!人人都拥向了郭威,把年轻的皇帝扔在了后边。
史书和后人一般都说是“帝逼威反”,呵呵,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郭威之心早已是昭然若揭!
所以,迫不得已,刘承佑开始做动作了。
同年10月,契丹入侵,北边诸州告急,隐帝刘承佑认为只有郭威才能阻挡敌军,于是又命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