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财教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理财教室-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私募基金并非人人都可以投资,它只对能够承受风险的一小部分人,从这个角度,“私募”不属于寻常百姓家。在中国,私募基金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正名,并没有规定硬性的投资金额,以致于有些并不适合投资私募基金的人也涉足其中。
  “私募基金并非人人都可以投资,它只对能够承受风险的一小部分人”,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他所管理的数只私募基金中,一只投资于印尼某油气公司的股权基金因为投资标的的如期上市而获得160%的投资收益。对于“私募基金和客户的关系”,他深有感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私募基金的惟一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发行方式。它是由私募基金自己的特点决定的,而非监管层或者别的什么人。你很难去大街上随便找一些客户让他们买私募基金,我们只找合适的人去推荐,当然,这种推荐也是建立在深入的沟通上,成熟市场上的私募基金推广只有一条准则,那就是,别把产品卖给不适当的客户。”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2)
但在中国,私募基金一度被误认为是券商委托理财的又一个名字。的确如此,2005年德隆系的崩塌也让这偏隅一角的存在昭然于世,内部的操作混乱不堪、风险超乎想象,而至此牵连的众多散户更是损失惨重。根据中央财大金融学院的李建军教授估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私募基金规模可能是7000亿,其中40%到50%是券商的委托理财。曾深入这个群体调查的李教授对此深有感触:里面大部分都是散户的钱,由券商投资部的几个人操作,谁都不知道里面到底怎样。但是,尚未得到“名分”的私募基金却并没有因“正规军”的急速发展而萧条,反而是在公募基金普遍业绩的衬托之下,以其独有的市场竞争力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谁够格买私募基金
  在国外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名单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金融巨头的名字,同时还有数额不菲的养老基金。除机构投资者之外,哪些个人才够格投资私募基金呢?
  美国基金业规定,私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而且最近两年的平均收入最少在100万美元以上。只有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才有资格投资私募基金。因此,投资私募基金实际上是“富人的游戏”,因为只有富人才能承受这种特殊的风险。在设立过程中,不允许私募基金对公众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特定的投资者只有通过送上门的买卖契约文件或投资咨询会、个别面谈等形式,了解和投资于私募基金。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签署《合伙人协议》时,一般都聘请律师参与全过程。
  私募基金在中国
  一般来说,中国的私募基金最典型的构成是券商的委托理财。不少券商等有交易席位的机构通过承诺保底或保收益来吸引资金,而这些资金多来自于国企的自由资金和散户。较之投资基金,这种形式更像银行存单,一般是一年期的存续期。
  一位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了目前行业运作的其他模式,私募基金由市场需求自发成长,但实际运作有三种模式:公司模式,这种模式又分两种:一种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接受外来资金;另一种本身就由股东投资,一般不接受外来资金,此类公司相对投资规模比较大,一般都在几千万元以上。个人模式,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在深圳,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下的工作室,只要有50万就可以达成合作的口头协议。精英型基金,这一类是一些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纷纷跳槽出来自己做业务,有的是利用原来的关系从社会募集资金,有的是几个朋友凑钱委托其中一个人来操作。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3)
创投基金
  最近,让业界兴奋的一则消息来自于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在公开讲话中指出,应该给私募基金以合法地位,建立创投基金的筹集机制。其中的“创投基金”俗称VC(venturecapital风险资本),主要投资于未上市公司,在创业的不同阶段予以资金支持并博取一定的收益。最成功的项目莫过于google,这一单生意让风险投资家赚到了十几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纯粹的创业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有限合伙人(LP)、一般合伙人(GP)也即我们所谓的投资家组成,这些投资家用别人的钱进行投资,但是只能在将钱归还给LP之前有限的时间段内进行运作,这两个因素使得他们必须很专业,这样他们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同时获得良好的声誉,可以募集下一轮基金。
  在国外,私募基金最多的形式是对冲基金,然后是投资于实业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论是对冲基金还是风险投资由于其募集方式与公募基金相对,所以统统归在“私人募集”项下。
  全球排名前20位的VC内部收益率大约为30%(我们可以把内部收益率简单理解为复合增长率),而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大不相同,有的基金投资于企业的成长期,可能1年左右就能撤出投资,而那些在创业阶段介入的风投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悉心浇灌。“因为投资领域大不相同,你很难让我比较VC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区别”,林先生说:“单就流动性一项来说,证券投资的流动性很高,而风险投资要撤资就亏损。”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
  具有历史意义的2006年
  “嘿,真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2006上半年,沪深股市大涨,让股市投资者扬眉吐气。对于私募基金部落来讲,这轮令人难忘的久旱逢甘霖的行情,其意义不亚于苏联红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05年底,就有私募基金的精英人物认为:当时中国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也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就是投资于股市。不过,此时绝大多数熟悉中国股市前几年状况的人们已经无法相信这个判断,因为人们已经被前几年的大熊市跌怕了,甚至连一些券商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在怀疑中国股市的前途,“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此论调可不是少数人观点。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4)
股市是一个只有少数人才能看见大机会的市场。事实印证了私募精英的敏锐看法。短短的半年时间,沪市指数由1000点涨到1700点,抓住机遇的英杰们赚的盆满钵溢。在这轮行情中,精英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达到了200%以上,部分精英人物在这半年中的个人收入更是比此前的一辈子还要多上了许多。
  2006年的股市给予了耐心的坚韧者以丰厚的回报,也再次证明了华尔街的经典说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能不断赚到钱;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
  在这次丰厚的回报来临前,中国的私募基金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在2001年时全国有影响有规模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规模在五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超过百只,经过此后四年的大浪淘沙,2005年底,全国剩下的能够正常运营的精英级私募基金已经不到那时的十分之一了。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的精英终于笑到了最后。私募基金的顽强生命史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的一种集合投资。
  国内主要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3~1995年
  1993年之前,沪深交易所的投资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该时期政策法规禁止法人机构购买二级市场上的股票。这造成了全国的投资高手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此前这些个人投资高手在原始股的认购上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1993年,政策法规开始允许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买卖二级市场股票,为了解决自营技术与自营责任的问题,一些负责自营的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与部分职业大户形成了二级市场的联盟,最为典型的是部分民营机构在一些大券商的扶持下高速发展壮大。战场上形成的友谊最珍贵,久而久之大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信任关系,而部分大券商和信托公司的角色亦转换成代理人,把部分大客户的资金中介交与私募基金进行投资。此时,市场上的最活跃股票基本上由私募基金创造,比如说1994年逆势暴涨的牛股苏常柴与界龙实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5)
在这个阶段中,海南的信托公司,沪深两地的股评家,辽宁、河南、浙江、广东地区的券商,以及当时异常红火的武汉交易中心对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第二阶段:1996~1998年
  此时爆发了中国股市第一次参与群体比较广泛的大牛市,证券公司的职业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新股扩容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阶段,一级市场也非常活跃,新上市公司有大量的闲置募集资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证券公司开始了资产管理业务,其主要客户群体是其作为主成销商的上市公司。部分有大资金关系的民营机构也开始了以认购新股获利为主的证券业务,这种风险收益也吸引了大量的银行资金。
  相对来讲,这个阶段是机构投资者获利最为容易的时间段,但是由于证券公司自营盘的逐渐独立以及大户透资已经成为不可能。缺乏融资渠道的许多私募基金想出了新的办法,高息揽储,也就是用较高的利息吸引民间资金储蓄。由于资金成本较高,因而在这个时间段,二级市场出现了许多长线大黑马,比如说德隆系的合金投资,以及港澳系的深科技。
  这个时间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