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自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你自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也断不会少一杯,喝了酒,吃罢饭,便“消灭”一碗白开水,心满意足地和衣歪在床上,睡了。 
  见她这样躺着,从来不感冒,我总不免有些妒忌,说“老太婆真狠。” 
  妻呢,显然很开心地嗔我,“像你样的,别人不感冒你抢着得,人家好了你还舍不得放药!有什么办法?老太婆确实身体健康,算润年润月早满百岁了,这和衣睡觉,我自愧弗如。吃喝穿戴,老太婆是满足的。然而六年如一日,98岁高龄的长者与年轻人长相厮守,会没有任何怨尤? 
  妻累了,心烦时,会像吼“小东西”一样对她,她果真完全不在意么?孙婿家再好,也不是她心中的“家”。我也有心烦意乱的时候,偶尔也嗔怪她几句,她当真打心眼里不跟我计较?没那回事。但,一家人总归是和睦相处,彼此心安。 
  思念也好,回味也罢。老太婆走了,是千真万确,人死不能复生,,何况她是“真格”的老呢?我时常劝妻节哀顺变,把老太婆的“走”,认成现实。但她心里却老是不安,老是念叨:“老太走得太快,没有磨我。” 
  多么奇特的心理呀,她这个当孙女的,心甘情愿她的奶奶在死前“好生磨磨”她……我想,人世间的所谓亲情,盖莫于此吧。 
  怀念,并非总是亲切。老太婆健在时,我们俩口子上白班,儿子读书也上“白班”,家中只有一具“活尸”,或躺、或坐,再无任何声响。书不认识她,电视也不认识她,家务事有心
  请她光顾,她却不能“身体力行”了……这样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多么寂寞孤独! 
  是幸运也是不幸。老人虽目不识丁却耳聪目明。听见开门声,她就颠悠悠迎到门口找你说话,而你急冲冲赶回家要忙着做饭、洗衣,哪有闲心理会? 
  如今,我和妻算理解老人的唠叨和为什么唠叨了,很情愿抽空来,轮流陪陪她,听听她的老掉牙的故事……但她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想来,这种忏悔和缠绵的思绪,只有埋在我和妻的心底了。待我们老时,会不会对儿孙们:“三碗罗卜、罗卜三碗”呢? 
  没准儿。
  
  

肥肉菜肴好谗人

  吃肉,且喜“猎大哥”身上的肥肉,在我们三口之家,已经是多年的传统菜肴了。这种“嗜好”,虽是艰难岁月所迫,可现如今,却变成了一种享受。 
  在吃肉须“走后门”的年代,小百姓的菜蓝子里经常拎着的是“大肠”、“槽头”或压根无法做菜的肥肉块块。你心里抱怨,嘴里唠叨“这猪怎么不长瘦肉”,又能怎样呢?一个
  月每人只半斤的量,即使光买肥肉,也解不了谗呵! 
  那时候妻将肥肉拎回家,尽管只一点点,我总要高兴好一阵子。毛爷爷当年打了胜仗,别无所求,却求“老炊”给他弄一碗“红烧肉”吃,说是要“补补脑子”。我呢,那时候发写作疯,雪片似地投稿也雪片似地收到退稿,疯劲却有增无减;工作和家务之暇,唯一的嗜好就是“爬格子”。见了肥肉,总喜欢围着灶台,求妻做顿“红烧肉”解解谗。妻嘴里答应,心
  里却很难受:名义上是三口之家。却是四个人吃饭(农村老家的弟弟,自我们结婚后即转学到我这儿读初中),一顿吃光了,往后许多天咋办?我求急了,她当然会让我如愿以尝:
  然而当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或“扣肉”端上桌后,却往往发生奇迹,一餐饭快要吃完,那盘肉却顶多被消灭十分之一。你尖着筷子,她尖着筷子,生怕碰坏了盘中好看的形状,
  仿佛那玩艺儿只须看看,只须拨弄拨弄便能满足你的肉欲……这时候,可怜的妻便会发脾气,泪眼汪汪地骂人:“撞见鬼了,都不吃,都不谗死了吗?再不吃,往后……往后再不许要肉吃!” 
  骂了,便哭,便硬用筷子往你碗里挟肉。我实在是不想躲,可小弟弟却躲着不拿碗接……你想,这顿饭除了吃些辛酸,还会有肉味么? 
  ……如今不同了。许多人可以在菜市场任意挑选,买自己称心的肉食。可我们家,却与肥肉有缘。我特喜欢肥肉,妻也喜欢吃“夹干肉”、“粉蒸肉”、“罗卜烧肉”、“土豆烧肉”
  ……总之,肥肉烧菜品种繁多,她常花样翻新,我的口福不浅。儿子虽不怎么吃肥肉,(妻说他小时候,我们只买得到肥肉,吃多了),但有些用肥肉制作的菜,他同样狼吞虎咽。 
  吃肥肉,作为一种饮食习惯,说来真是有趣。为什么那么多人怕肥肉,而我却偏爱肥肉呢?南方人都爱煨汤,逢年过节,或来客了,煨一罐鸡汤或排骨汤,款待来宾,多好哇。可我本人,若作客只能喝到纯排骨汤,心里一定不满足,因为纯排骨汤油水少。我家要煨汤,必在排骨汤罐里再加上几根“筒子骨”。这种汤,即有油又含钙,喝起来才有滋有味哩。 
  朋友们知我常吃肥肉,老爱挖苦:“一身‘排骨’,却喜欢脂肪,太想发福了吧?吃那么多,脂肪呢?” 
  我说:“能吃就是福。你们不能吃,八成是忌妒吧?胖子未必就健康哩。鄙人瘦是瘦,却精神足!” 
  抬杠也罢,打趣也罢,本人“不长肉”恐怕属遗传原因,但吃肥肉养生,吃肥肉有益身体却是我的亲身体验。家居农村,正长身体时饿肚子(自然灾害),正长知识时停课“闹革命”
  ,农民的孩子没有几个谈得上“营养”。结婚前穷,结婚后同样穷,近三十年都只在温饱线上过日子,经常性头痛脑热,多病多灾。那年月,家里经常发生药荒。 
  近十年,我和妻都曾惊愕地发现:彼此极少喊叫头痛,亦绝少患感冒了。尤其是我本人,居然一两年时间,都不曾光顾医务室。有了这种惊喜,便找原因。可思来想去,说不出所以然,但有一个事实却是彼此公认的:自从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后,我们一直没让嘴巴“吃亏”——两天不吃肥肉,便觉得咽不下饭;一星期不“消灭”一罐子油乎乎的骨头汤,便觉得日子不舒坦,嘴谗得慌。 如此说来,岂不是宣扬“肥肉治病”或“肥肉万能”了? 
  非也。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各家有各家的嗜好,本人断不敢强求一律。要那样,肥肉不也得“走后门”买了? 
  吃肥肉,我的体会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能吃。只要吃得下去,吃得有滋味,有舒坦享受感且身体不觉得有任何不适,何妨多吃点多享受几回呢? 
  不吃肥肉的人,未必就是不能吸收,也未必就对身体有害。他们不吃,多半是一种“心理障碍”。譬如女同胞,一是害怕肥肉会使自己增加脂肪,有损形象;二是若在大庭广众面前吃,怕别人笑话。男人们若是胖子,往往也顾忌不少,一怕脂肪增殖,二怕疾病缠身,再者,
  便是夫人们的既是心痛关照又是不满的唠叨:“都象猪八戒了,还吃?” 
  叫我说:想吃你最好赶紧吃,变着花样吃;能吃你可放开量,潇潇洒洒地大吃,等酒足肉饱,你定会觉得肥肉那股独特的香味、油脂味,充盈全身毛孔,美滋滋的,妙不可言! 
  出差归来,肚子里油水少了,你求女友妻母给你弄个肥肉精制的菜尝尝,喝上一盅酒,不美成神仙式的才怪哩。 
  哦,肥肉,肥肉菜肴好谗人哟!
  
  

家在紫阳

  城市里的“上班族”,其所谓家,多是钢筋水泥构筑的“笼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一排排水泥墙、一格格铁笼子、一扇扇窗眼,都无法在心中排解“囚徒”哀怨。 
  人与城的纠葛,人与人的烦恼,莫不源出于这钢筋水泥“笼子”。城里的雨、夹裹在“笼子”与“笼子”间,洒脱飘逸得了么?城里的风,卷扬在门里窗外,弥漫在大街小巷,沾染着铜臭味,遇之令人却步,闻之令人诅丧。 
  家居紫阳,一晃十来年了。紫阳泛指葛洲坝右岸(南岸)的一片农舍山岗,系宜昌市点军乡之属地。葛洲坝电厂在西坝本有足够的生活用地,不料争不过先入为主者,当八十年代中期筹建大江电厂时,索性(当然是被迫)将其办公楼生活区,统统落户紫阳。 
  生活区窝在坝头荒坡坟岗地。商店、学校、幼儿园、食堂、宿舍从无到有,最初的居者多有抱怨。从紫阳到西坝,一条大坝横贯南北,6华里路哩,厂内无交通,市里公汽亦不通达,职工们就医难、上街难、买菜难的窘境,许久才得以改善。 
  十多年风雨沧桑,诸多有门有路的人,诸多耐不住寂寞的人,想方设法搬到西坝搬到市里去了。紫阳生活区依旧住得满满的,老地方(现叫一区)塞不下,又辟了二区,二区塞不下,又在附近新建了“点式楼”,作为生活区,其配套功能,眼下可谓蛮不错的了,为什么仍有许多人谋思着走呢? 
  紫阳生活区的空气是清新的,这儿没有一家工厂。紫阳体育场、游泳池及健身房,在宜昌市是数一数二的。紫阳大道和沿江马路,绿树成荫,是清晨锻炼和傍晚散步的好去处。紫阳的阳光雨露,照在身上,润在心头,感觉是大自然的恩赐。
  紫阳的风,要么是疯狂着,要么便柔柔地拍打着你的门,抚摸着你的窗,伴你入眠,陪你入梦。 
  周末的早晨,你迎着紫阳的阳光上街,满宜昌市疯转一天,傍晚时投入紫阳的怀抱,定会身心松驰,神情怡然。 
  出差归来,你从嘈杂的市区搭车,再从西坝搭乘厂内通勤车回家,一上坝顶公路,江风一拂,你便会心头一震,宛若梦中醒来。车拐过坝头检查站,缓缓驶入生活区,你满眼熟悉的人熟识的景,会作何感想呀?家呵,有家真好! 实话实说,紫阳是适宜居住的地方。 
  人们之所以嫌紫阳远,怨紫阳偏,其实他是心冷,向往繁华,喜欢热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现代生活逼迫人心里浮躁而追求荣华,贪图享乐。爱热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清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