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忠于明,是儒家的要求。崇祯也不是个无道昏君,他励精图治想有中兴。然而国将不国、世事难济。怎么办?是杀身成仁,还是忠诚到底,抑或投降强敌。崇祯吊死煤山,南明小朝廷还想做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美梦。大明臣子们的内心中无不激荡着这样的矛盾。
袁崇焕,军事天才,曾任蓟辽督师,屡次打败皇太极的进攻,被视为其克星。此人忠心耿耿,一直活跃在抗清前线。虽没有兑现复辽的承诺,却能始终保证锦州防线不溃。后来,皇太极绕过辽锦直取京师,袁崇焕回援至北京城下,依然能打败清军。但崇祯还是认为其有谋逆之心,将其冤杀。
吴三桂,其家世代宗亲,为山海关总兵。李自成破北京后,他就投降了,仍镇山海关。李自成部下刘宗敏霸占了他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迎清兵。清康熙时,他在云南叛清而起,战败而亡。
侯朝宗,桃花扇里留了辫子的大才子,当初也是明朝的名流,和江南名妓李香君相爱。一朝天地巨变,竟也剃发投清。李香君刚烈重义,即刻与侯朝宗拜拜了。
袁崇焕、吴三桂、侯朝宗、李香君这四个人对于忠于君上、忠于民族、忠于天下显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应用。他们的内心都是相当矛盾的,该不该忠,该对谁忠,该怎么忠,什么时候可以不忠。自欺、欺人、心理暗示、自我安慰、自沉青楼、清风不识字、借古讽今、聊以诗词、看励志读物……。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儒与道(5)
是该如袁崇焕那样死忠到底,还是像吴三桂那样三姓家奴;是像侯朝宗那样要风流不要名节、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如李香君那般不仅忠于爱情更忠于民族。他们的心思正是当时天下人的心思、正是当时那么多默默无名的其他人的心思。
还有明朝那些汉族遗臣,他们是继续忠于南明的福王朱由崧,还是投降到满清的怀抱呢?老主子还在,就是远点,在南边,南明的福王。新主子近,在跟前,但是是外族,大清八旗。到底忠于谁才好呢?
如果说儒家也有这样的教导:一旦臣子换了主子,就必须对新的主子忠诚,那么这样的忠诚也不会持久,因为还可以再换,不断地换,一天换仨,可以忠诚三次呢。那个时候的人实在很苦恼啊!
当一个旧体制行将崩溃、一个新王朝即将诞生,当一个末代君王还在高举忠字旗而臣下各怀心思,当一个民族没落而被另一个民族征服,当传统的道德价值面临几百年一次的新轮回……
到底,“忠”为何物?
儒家虽然给出了忠于天下和忠君的大致道德轮廓,却没给出更加细致的机理,导致出现了相当多的矛盾与死结。
如:
本民族与外族的不同,
民族与天下的不同,
国与国之间的更不同,
而国与天下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儒家和儒学是土生土长的汉族货色,主张与推崇的也是所谓的民族英雄。如岳飞之抗金,文天祥的伶仃洋之叹。他们都是忠于大汉民族的,都是在抵御外族入侵中丹心照得了汗青。这里,就有一个比忠君更大的概念,忠于民族。但是,是否投降外族就是汉奸呢?金占领了北宋的北方,元统治了南宋的疆域,那些还在这北方与南方土地上生存、生活的汉人是不是都是汉奸了呢,是不是都该以死相拼、誓死捍卫民族尊严呢?
这又回到了我曾在《汉语的双重人格》中里所说的,既然有杀身成仁,也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见,儒家的价值体系并非是绝对的,或者说,并不是汉族人安身立命的唯一。如果一个民族的人都拼光了,那还谈得上什么忠于民族呢?连民族本身都灭掉了。
于是,在元灭宋之后,大量的汉人入蒙古的大帐里成了朝臣,并也自命要忠于朝廷。到了清朝,更是如此。但汉人始终以蒙、满为异族,也是事实。忠君,自有儒家体系的移植。不忠,也可有儒家的观念在。反清复明,就是要把忠于民族的大义举起来。也正因为如此,元朝才很快亡掉了。于是后来的清,就更加注重弘扬汉族文化,树立儒家伦理,试图把自己的异族特色减到最小。
从明到清,就可见忠于民族不一定是忠于天下。
当王朝更替时,忠于民族及忠于民族之主(皇帝)的意识就特别强烈。清兵在南方屠城的时候,也是反抗尤为激烈的时候,也是忠字旗飘扬得最高的时候。
有些人因此成了英雄,有些人因此成了变节者,有些人因此郁闷无助,有些人因此应用了“汉语的双重人格说”……
到局势稳定之时,到剃发留辫之时,到康熙坐在太和殿之时,忠的对象已经发生了逆转。该忠的不是明,而是清。忠的对象依然是皇帝,只是姓氏变了,只是民族成分变了,只是做派变了。清依然可以把儒家的那套观念拿来使唤,却不必管这样的转变里到底有怎样的玄机。
一个不该忠的对象成了要求被忠的人,一个以策反别人为手段的人成了要求他人忠诚的人。忠,竟然变得如此实用起来。
一、儒与道(6)
这时候,“忠于天下”就出现了。何谓天下,天下又是谁的天下,忠于天下的标准是什么,天下兴亡时匹夫的责任又是怎样的。当明清交替之际,汉人就应当以挽救明抵御清为己任,等到了清,似乎又该以平息反清叛乱为要义。所谓的为了天下太平,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无价值标准地忠于现任统治者——清,二是推翻现任统治的清声称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忠于天下的标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英雄》最后一段无名没有杀掉秦始皇而找的借口被人诟病的原因。
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忠与不忠,就更耐人寻味了。
其实大清在推翻明王朝之前,已经是一个小型的国家了。但满族之于汉族,还是和日本之于中国不同。毕竟以汉族为主的明朝也曾统治、融合过满族。到了明朝,中国已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
汪精卫前以刺杀满清摄政王而闻名,后以建立伪南京政府而名臭。前后对照之强烈,古今罕见。他恰恰是没有区分出一个异族与一个异国之不同。
在这里,我们发现,对于同属于大中国的异族的忠还是可以容忍的,而且也慢慢为主流价值体系所接受。但这还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这个异族要尊重汉族的传统文化,还要把儒家标准奉为自己的圭臬。至于日本,它再怎么尊重汉族的传统文化,再怎么把儒家标准奉为瑰宝,也还是不能得到认可。
那些奸臣不忠于帝王,只忠于自己。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会起来造反,会叛变革命,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很多开国皇帝和开国元勋都是前朝的大奸臣。是忠于前朝的皇帝,还是自己打天下,实在是件非常相对的事情。
民主恰恰不是诞生于忠诚的人之间,而是出现在相互以为“奸诈”的人群里。他们谁也不相信谁,需要互相监督才能使得他们对社会有起码的“忠诚”。最后,他们都应当忠于契约、法律与民主制度。
庄子的独与老子的孤
庄子与老子身处在不同的时代,前者是战争频仍的战国,后者是无义战的春秋。虽然都是战,但春秋的老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从容的,还有烹小鲜的闲情逸致。到了庄子所处的时代,虽说是逍遥游,其实是在逃命与保命。
庄子在道教中地位不高,这似乎暗示了庄子和老子的哲学不在一个层次上。而更为根本的是,老子是孤的哲学,而庄子是独。孤独本来不是一体,现在就更分裂为两种,即:独与孤。
那么,什么是独、什么是孤呢?
独,就是独自、一个人。人在这世上生存,或一个人独居,或群居、住集体宿舍。群居者易受他人影响,不是独者所愿。独者喜欢一个人做事,喜欢以独立精神超越集体主义。因而独者有自己的生活观念、生存态度,不为他人而改变。
孤不是独自的状态,而是一个人面对世界、宇宙时的那种感觉,接近死亡。孤者即便群居,周围有一群人,许多挚爱亲朋,也是一个人赤裸裸地面对世界、想死或想到死。死,并非意味着不热爱生命。死,有时也是为了生。一个甘愿赴死的人,其内心的阳光应当是正午的。
那么,独是怎样进入庄子思想的机体的呢?看看庄子那些寓言,鲲鹏也非出双入对,井底之蛙自个儿望天,解牛的厨子不需要助手,列子御风也没听说带着夫人……至于庄子自己,梦蝶只能一个人,逍遥游更不需要伴,就像一个独行侠游走世间。他不怎么合群,又有很多人来找他,时而与老朋友惠施来两个脑筋急转弯,时而给外国的使臣讲个寓言,时而去财主那里奚落一番。不与人为伴,是庄子之独的第一个层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儒与道(7)
独的更深意味表现在庄子的“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上,二者的关系还是相当有意思的。“有用”还是“无用”,是指对社会、他人是否有价值。而“之用”是说这样的“有用”与“无用”对自己的好处是什么。庄子的真意是,一个人对社会无用才能保全自己,这就是最大、最高的无用之用。这是于丹所不能说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举了护手霜药方在不同情况下的有用之用,看似无用的大葫芦在特殊情况下的有用之用,还有大臭椿树的无用之用就是使自己免于被砍伐。而于丹老师在心得中不加区别地引用了第二和第三个例子,以为都是核心竞争力之用。
庄子特别喜欢提大树之无用,是因为在他眼里,万物当中树的无用之用最典型了。大树如果不能成材,对社会的好处也就是提供阴凉这么一点点了。庄子更深的意思是,在万物当中,并不存在真正的无用之用,正如也没有绝对的有用之用(没准儿这样的有用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是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