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中)-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管她才31岁,却是该所一个有着5年丰富经验的签约律师。她工作相当繁忙,连休息日也不例外。管理该所的合伙人共14名,其中仅两名为女性。她一直认为这个比例不合理,该所签约律师以女性居多的事实本身就说明巴西妇女同美国妇女一样,正在迅速地进入法律领域。她曾在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学法律。据她看,那是所相当不错的大学。迄今她父亲还在那所大学教哲学。
  她父亲坚持要她在里约热内卢学完法律之后,再到乔石治敦大学学法律。乔石治敦大学是她父亲的母校。凭着他的影响以及她本人非同一般的学历,加上动人的外貌、流利的英语,她很快就在一流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工作。
  她走到窗前,停住脚步,叮属自己要放松。时间突然变得至关重要。她得采取一系列行动,而这需要毅力和勇气。然后她必须出逃。半小时后她有个约会,这个约会无论如何要推迟。
  那些文件就锁在一个防火抽屉里。她取文件,阅看一页要点说明。这是她和达尼洛多次商量过的行动指南。
  达尼洛认为他们会发现他的踪迹。
  而伊娃倾向于否定这种可能性。
  她不禁区浮想联翩,担心起达尼洛的安全。电话铃响了,她猛然一惊。这电话不是达尼洛打来的。有位委托人等着会面,她的秘书说。目前她抽不出时间,她回答说。向那位委托人表示歉意,客气地另定会面时间。不要再打扰她。
  那笔巨款现分存在两个地方:巴拿马一家银行和百慕大一家海外控股信托银行。她首先发传真到巴拿马,立即将存在那家银行里的钱转移到安提瓜的一家银行。接着她发了第二份传真,将转移到安提瓜的钱分存到大开曼的三家银行。第三份传真是将百慕大的钱提出,存在巴哈马。
  现在差不多到了里约热内卢下午两点,欧洲国家的银行都已经打烊。所以她不得不把那些钱暂分存在加勒比海沿岸的几家银行,等待几小时后欧洲国家的银行开始营业。
  达尼洛的指令虽然明确,但并不具体。具体的操作还得靠她的智慧。最初的几份电报就是她拟定的。是她,决定了存在各家银行的数额。还是她,虚构了一连串据以存款的公司名称。这些名称达尼洛完全不知道。她负责具体的分割、疏散、转移、再转移。尽管他们一道进行了多次策划,但没有做过具体安排。
  达尼洛并不知道钱存在哪里,唯有伊娃才知道它的下落。对于目前出现的非常情况,她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她的专业是贸易法。前来找她的委托人绝大多数是巴西商人,他们均想在美国和加拿大发展出口业务。她熟悉外国的市场、金融和货币。至于她以前并不熟悉的世界资金转移领域,后来也由达尼洛教会了。
  她再次看了看手表。从蓬塔波朗镇来电话的时候算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当另一份传真在机器上滚动时,电话铃又响了。这次肯定是达尼洛,终于他来电话了,要告诉她一段荒诞的经历,说一大堆叫她不用惊慌的话。也许这只是一次排练,一次检查她应变才能的排练。然而达尼洛并不是喜欢开玩笑之人。
  

报业巨头(1)
第一章
  《泰晤士报》1923年7月6日 世界政治势力在起作用
  生下来就是一个鲁塞尼亚的犹太人,既有一些有利因素,也有许多不利因素,但是卢伯基·霍克发现任何有利因素,却是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
  卢伯基出生在杜斯基郊区一幢石头筑成的小农舍里。杜斯基是一座掩映在捷克、罗马尼亚和波兰边境上的城镇。他从来也不知道他精确的出生日,因为家里并没有留记录,但大体说来,他比他弟弟大一岁,比他姐姐小一岁。
  他们所住的那个小农舍为他的舅公所拥有。舅公是一位拉比。这位拉比曾一再恳求泽尔塔不要嫁给赛尔基·霍克。赛尔基是当地一个牲口贩子的儿子。年轻的姑娘羞于启齿,没有向她舅舅承认她已怀上了赛尔基的孩子。尽管她违背了他的愿望,但拉比还是把小农舍送给了这对新人,作为结婚礼物。
  当卢伯基来到这个世界时,农舍的四间屋子已经过于拥挤了。等到他能够走路时,又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加入了进来。
  家里人难得见到他的父亲。每天早晨太阳升起后不久他就离开家,直到天黑才回来。
  卢伯基的母亲解释说,他是在忙着工作。
  “那是什么工作·”卢伯基问道。
  “他是在照料你爷爷留下来的牲口。”他妈妈并没有把几头母牛和它们的牛犊吹嘘成一群牛。
  “爸爸在哪里工作呢·”卢伯基问道。
  “在城镇另外一侧的田里。”
  “什么是城镇·”卢伯基问道。
  泽尔塔继续回答着他的问题,直到最后孩子终于在她怀里睡着了。
  拉比从未对卢伯基谈过他的爸爸,但确实在许多场合告诉过他,他妈妈年轻的时候有许多爱慕者向她求过爱,因为她被认为不仅仅是镇子里最漂亮的姑娘,而且还是最聪明的姑娘。拉比告诉他,人生中有这么一个有利条件,她本应该成为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的,但现在,她不得不满足于把她的知识传授给她总是在增加的家庭成员。
  拉比总是担心这孩子会受到家庭中哪一方面的影响,而他的恐惧首次被唤起,是在卢伯基开始爬行,并且发现了前门之时。从那一时刻起,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他爸爸身上,集中在每天早晨他爸爸离家时是到何处去的问题上。
  卢伯基刚能够站起来,便转动起门把手。他刚能够行走,便迈步出门来到路上,进入了他爸爸所占有的那个更大的世界。有几个星期,他非常满足地抓着爸爸的手,一同在熟睡着的城镇中大卵石铺成的街道上走过,最后来到爸爸照料牲口的田野。
  但母牛们只是站在那儿,先是等着人来挤奶,然后又是等着下犊,这很快就使卢伯基感到厌倦了。他想搞清楚,在那个每天早晨他们经过时正在醒来的城镇里在发生些什么事情。
  把杜斯基描述为一个城镇,实际上是夸大了它的重要性,因为它只有几排石头房子、五六个商店、一家小旅馆、一个小的犹太教堂——卢伯基的妈妈每个星期六都率领全家人去那儿,还有一个他从未进去过的镇公所。但是对卢伯基来说,它是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地方。
  一天上午,他爸爸没有作任何解释,便把两头母牛套上,牵着它们回头朝城镇走去。卢伯基快活地在他旁边小跑着,连珠炮般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问他打算拿这两头牛做什么。但是与他问他妈妈的问题不同,答复并不总是随要随有,而且也难得使他大开眼界。

报业巨头(2)
当人们开始围着牛转的时候,卢伯基出神地观察着。有些人拨弄着牛,其他的人只是就它们的价值提出看法,所用的又是他从未听到过的语言。他意识到,在一个位于三国交界处的城镇里,他爸爸只会说一种语言,于是就陷于了不利的境地。对那些检查了这两头骨瘦如柴的牲畜后又提出看法的人,他大多只是茫然地看着。
  当他爸爸终于获得了一个以他所懂得的那种语言提出的价格时,他立即就接受了,而没有试图讨价还价。几张彩色的纸片在手中被交换了,牛被交给新的主人,而他的爸爸快步走进了市场。在那儿,他买了一麻袋谷子、一箱子土豆、一些鱼饼冻、几件衣服、一双需要大修的旧鞋,还有几件别的物品,包括一个雪橇和一个大铜扣子。他一定觉得家里有人用得上这扣子。别的人都和摊贩讨价还价,而爸爸却总是毫无异议地递上所要的数目,对此卢伯基觉得奇怪。
  第二天早晨,当爸爸起床时,卢伯基迅速穿上留在门口的鞋,不料却发现那双鞋给他穿太大。他跟着爸爸走出家门,但是这一次只来到镇子的郊区,便在那儿躲在了一棵树的后面。他注视着爸爸从眼前消失。他爸爸一次也没有回过头看看他王国的继承人是否跟在后面。
  卢伯基转过身,回头朝市场跑去。他一整天都在货摊间走来走去,搞清楚他们每一个人有什么东西可卖。有些人卖水果蔬菜,另外一些人专门卖家具或者家用必需品。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乐意卖他们认为能赚钱的任何东西。他怀着浓厚的兴趣观察着,商人们用不同的技巧来与顾客讨价还价:有些人讲话霸道,有些人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们货物的来源说了谎。这讨价还价令卢伯基更为激动不已之处在于,他们在操着不同的语言交谈。他很快就发现,大多数顾客像他的父亲一样,讨价还价的结果对他们不利。下午的时候,他听得更加仔细,并且开始学会并非他自己语言的一些词语。
  到那天晚上回家时,他有一百个问题要问他妈妈。他第一次发现,有一些问题甚至她也回答不了。对又一个未能回答的问题,她那天晚上最后的评论干脆就是“你该上学了,小东西”。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杜斯基没有这么小的孩子可上的学校。泽尔塔决定,一有机会,她就跟她舅舅谈这个问题。毕竟,卢伯基有这样的好脑子,她的儿子也许最终甚至会当上拉比。
  第二天早晨,甚至在他爸爸挪动身子以前,卢伯基就起床了,迅速套上那双鞋,没有惊醒他的兄弟姐妹们便爬出了房子。他一路跑到市场,再次开始在货摊间转来转去,注视着商人把货物陈列出来,为当前的一天做准备。当他们进行易货贸易时,他倾听着,并且开始越来越多地听懂他们所说的话。他也开始明白他妈妈的意思,他妈妈告诉他,他有着一种天赋的语言才能。她不可能知道的是,他有着一种进行易货贸易的天才。
  卢伯基站在那儿着迷地观察着。某人用一打蜡烛换了一只鸡,另一个人用一个五斗橱换了两麻袋土豆。他往前走去,看见有人提出用一只山羊换一床破旧的毯子,还有人用一车干柴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