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经-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章  思考
第一章 思考

  我们做为人类生存于地球之上,自认为万物之长,对未知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精神。天文,地理,自然等的知识都在不断的增长之中。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活动,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

  但是人类对自己本身却无从知晓,不禁问自己:“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人是否有灵魂,如有的话灵魂的本质又是什么?”自人类有了意识以来,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人类的问题。

  让我们纵观历史,从文化,宗教,文明,先人不断努力并积累的知识中寻找人类的起源,本质,去向等的踪迹。

  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主观意识对希望的执着而诞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依靠。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不要求人们问为什么。 宗教并不是迷信,也不带有封建色彩, 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对人类的来源有不同的释义,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佛反对宇宙万物是由神所创造的,而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佛教对于「人类起源说」的解释,其重点是在于说明:人类在先天上是「光音天」天神的后代,即具有神性的部份,有就是“人人皆有神性”因此,任何人只要愿意修行,即可回归到祖先尚未堕落前的原始境界。佛教修炼者讲究六根清净,重在自身修炼,观察并提升自己的小宇宙。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道教的修炼者讲究修性炼命。性指精神,命指肉体,修炼就是通过打开自身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相沟通。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赛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基督教的创始人 耶稣(Jesus)。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信仰的神是上帝,有上帝创世纪第六日造人之说。

  *教7世纪初兴起于*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a1一Islam)系*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这是一个顺从真主安拉胡、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

  信仰与人的一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自我感觉中,就有一个对世界的概括,那便是信仰。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立坚固的信心;令不动摇。“信、解、行、证”;“信、愿、行”等。)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信仰可以使人的能量场中能量的振荡频率达到很高的协调统一性,使外现形神兼备。

  文明

  【一】五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巴比伦王国时,宗教表现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古巴比伦神话:相传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到安沙尔和基沙尔时,他们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于是宇宙出现了最初的几代神灵。

  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始)古埃及宗教信仰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崇拜。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被认为是神祇所造成。神的力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 (NU) 』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人类只是创造的一部份,野生和驯养的动物都可能是神性的具象。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

  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古希腊的宗教不是由传教士、预言家或圣人创造的,而是靠诗人、艺术家用神话为主要内容发展起来的结果。神话故事中的神灵观念成为希腊宗教的核心,并为希腊宗教确定了一个系统的神灵观念信仰体系。最初宇宙是混沌的,后来从混沌中产生地母该亚,该亚生了天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和该亚结合,生下12个提坦巨神。在诸提坦巨神中,普罗米修斯是创造人类的大神。提坦神族的统治被宙斯推翻,宙斯成为宇宙的主宰。以后,他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奥林匹斯山(在北希腊)诸神的统治

  古印度 (公元前2000年始)古印度的主要宗教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佛教对于「人类起源说」的解释,其重点是在于说明:人类在先天上是「光音天」天神的后代,即具有神性的部份,有就是“人人皆有神性”因此,任何人只要愿意修行,即可回归到祖先尚未堕落前的原始境界。

  古中国 (公元前1600年)中国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的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中国古代关于人类的起源传说有女娲造人说。

  '二'恐龙的高极文明论

  生命的起源约140亿年,人类起源约400万年。恐龙生活的时间是2亿3千万年前至6千5百万年前,存活时间为1亿6千万年。由此可见,恐龙生存的时间是人类生存时间的40倍。可以推断出恐龙及有可能会有比人类更加高级的文明。

  文明并不以其特定的形式存在,每个特定时代都有其特殊的文明形式。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研究包括以下三种:1。观念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政治等意识形态的东西;2。精神产品:文学艺术和一切知识成果,代表性的场所为博物馆与图书馆;3。生活方式: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所以研究文化,对于人类的起源是有很好的启迪作用的。

  
  
  
  
  灵魂观

  宗教的灵魂观

  灵魂的宗教意义:

  灵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不同的宗教对人死亡后灵魂去向解释不同: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死后永生,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佛教。

  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和外部灵魂。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份);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份。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中国人认为,灵魂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惊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因此,当有人被吓至昏迷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意图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

  佛教的灵魂观

  佛教基本上是否定灵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否定灵魂存在,而因果关系所联系的是记忆,不是灵魂。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先灵,因而使得中国佛教发展灵魂观念。通俗之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极乐西方,这明显是肯定灵魂观念之做法。

  道教的元神说

  除了魂魄说以外,中国的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又叫作“内丹”。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窍”。

  基督教的灵魂说

  原始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和“魂”两部份:“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