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魏允贞看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
翻过页,在第二张信纸上写有侪鹤新填的套曲《新水令》,题目是《得魏中丞书》。允贞记得不久前,自己曾给侪鹤写过信,向他诉说了矿税祸乱山西及自己的处境,果然侪鹤在《步步娇》一曲中写到:“……一统圣王朝,狼虎纵横,张牙舞爪”再往下看,是一曲《前腔》,曲中写到“虎威非是假,龙性最难调。降的个都爷粉哥碎,量那些黎民何处逃 ?”魏允贞读到这里,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魏允贞独坐书桌前,回想起近年来税使孙朝矿监张忠###本省官员的案例,不由得怒气满胸。先是太平县典史武三杰,因矿监张忠途经本县时,失于迎接又照顾欠周,竟被张忠活活杖死;继之有建雄县丞李逢春,因税使孙朝前来索钱未能如数交上,竟遭孙朝爪牙凌辱以至于毙命;最可恨得是,孙朝为了讨皇上的欢心,居然狮子大开口,勒求三晋大地,上缴税银百万,为此孙变本加厉,在全省多次增税,税名五花八门,令百姓叫苦不迭。魏允贞心知上疏告状,皇上会置之不理,索性领着本省官员,公开抵制起税差的横征暴敛,此举让孙朝十分恼火,他上疏告开了魏允贞的刁状,允贞知道后上疏反击,历数孙朝的种种罪行,并表述了自己的一片报国忠心,他在疏中写道“(自己)为皇上保安宗社之心,超过为自家;维系天下之心,超过为自身”写完竟泪流满面。
皇上读了魏的奏疏,无动于衷,大臣们却纷纷感到不平,为什么孙朝的劾疏可以下发部院讨论,而魏允贞的辨疏却被皇上留中不发 ? 先是吏部右侍郎冯琦,站出来为允贞辨诬,接着吏部尚书李戴、都御史温纯也都极称允贞之贤,他们一致提出也应把魏允贞的奏疏下发,供大臣们从公评议,而皇上不同意。此时山西军民闻讯后,一批又一批赶到京城。为魏大人诉冤,皇上担心事情闹大,只好对孙、魏双方都不再追究。
魏允贞目睹了皇上前后的嘴脸,深感心寒,想到自己已年过五旬,身体又多病,不如辞官回乡,颐养天年,于是他上疏请辞,皇上巴不得他马上离开山西,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魏允贞与儿子广微告别了山西父老 ,并没有驱车直奔家乡南乐(河北大名),而是取道高邑,去探望数年未见的老朋友赵南星。
赵自罢官后,便在东门外盖了个园子,取名芳茹园。园子不大,有石有池有兰有竹,园中还种植了青葱、白菜、红枣、丫梨等,每日赵南星在这里种菜读书,时而饮酒时而作“小令”自娱,日子倒也过的有趣。这一天正逢夏末,园子中满眼红绿,他心中有感,随口吟出了一首《侥侥令》:“许身追稷契,无力正乾坤。不如啸傲红尘外,闲看那逞乖觉得意的人。”
侪鹤先生在诗赋词曲中,独爱元曲,他写得曲子多用市井谑浪之语,常用的曲牌有《一口气》《山坡羊》《喜连声》《银钮丝》等,曲中常杂取村谣里谚,别有一番唾骂笑傲的风格。他吟过了小曲后,又来到池塘边,观赏起雨后的红荷,就在这时,魏允贞父子在邻人的指引下,走进了芳茹园。
赵南星一见老友喜出望外,他笑呵呵说:“见泉(魏允贞号),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魏允贞一付轻松的样子,回答说:“我告老辞官了 。如今这官儿当得受气呀!”边说边用眼睛环视了一番园子的四周,用羡慕的口气说:“还是你这里好 !村居野味自得其乐,还能长寿呢!”说罢不由地吟出两句诗:“浮名不可恋,芳草又萋萋。”
赵南星含笑说:“你抚晋八年,爱民如子,廉名在外,可好官并非能得好报啊 !辞官也好。看,你才比我大几岁,头发胡子全白了。”
接下来,两个人一块儿分析了矿税的趋势,魏允贞说:“无非是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乱。”赵南星点点头说:“我看矿税造孽也快走到尽头了,多则三、五年。见泉,天地有正气啊!”
随即 ,魏允贞把自己的儿子广微介绍给赵南星。赵素有看相的本领 ,他见广微嘴大于常人,便记起相书中的一句话:“口大容拳,出将如相” ,莫非这个年轻人日后能入阁,能登堂拜宰相 ? 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广微的眼鼻,相书上说“邪正看眼鼻” ,他发现广微的鼻子像鹰嘴,他觉得有点不妙,鼻如鹰嘴,显示内心险恶;而广微的眼睛,又是白多黑少,赵南星晓得此乃“狼眼”也,狼眼暗示此人无德无义。赵南星有几分不快,心中暗说:“这父子二人相差甚远,见泉清操绝俗,而此子日后实属难料?”其实,魏允贞未尝不了解自己儿子,去年儿子广微中了举人,特地从家乡来山西探望父亲,并准备参加今春的会试,但遭到允贞的反对,并禁止他入京赴试。允贞对妻子说:“这孩子是个破犁犊,一得志,必坏了我家的名声 !”
不过,眼下广微还是很敬佩赵南星的。他早就听说过赵叔叔编写过一本《笑赞》,里面收录了不少笑话,其中有一则,名字叫《刮地皮》,讲得是宣州刺史王知训,进京朝见皇上,皇上设宴款待他,席间出演节目。一个演员扮神仙走上台来,“差人”问他何人 ?神仙答我是宣州土地爷 ,王刺史升官进京,把宣州的地皮都卷了来,我老儿无处存身,只得跟着进京!……每当 想起这个笑话,广微都会笑个不停。
赵南星摘下了自己种得梨桃葡萄,来招待魏允贞父子。闲谈中二人提及万历初年他们一起入仕的几位好友,如顾宪成邹元标汤显祖,还有赵南星自己,都已淡出政界,只有李三才还在官场驰骋,赵南星笑着说:“道甫先生长袖善舞啊!我倒真佩服他擅长与各色人周旋的本领,可称豪杰在世 !”
魏允贞父子在芳茹园盘桓数日后,便踏上了还乡之路,不幸得是,魏允贞回家不久,便染病身亡了。老友赵南星亲自去南乐魏家帮助料理后事,并撰写了碑文。顾宪成得知消息后,也十分伤感,在《祭中丞魏见泉先生》一文中写道:“斧钺在前不避也,鼎镬在后不畏也。巍巍堂堂磊磊落落,宇宙间伟丈夫也!”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矿税之争(二)
七
赣江之滨,耸立着修葺一新的滕王阁 ,飞檐翘角,画栋彩柱,阁内宫灯高悬,玉雕嵌壁。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传奇《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要在这里恭请几位老友,一同观赏自己这部曾令《西厢记》减价的得意之作。
晚宴前第一个到来的是李三才。汤显祖忙走上前 抱拳称谢说:“道甫,多谢你的雅意,念我穷老蹭蹬,特派使臣来接我去扬州,做你总督府的幕僚。”
李三才爽快地一笑,说:“我那使臣回来禀报说,汤老先生指着一床书说‘有此便不贫也 !’若士,你还是老脾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来也罢 ,汤老弟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写戏,我就高兴。”
两个人正说着,赵南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他依旧是那样的谈笑风生:“若士,你我相隔千里,为给你捧场,害得我日夜赶路。”
汤显祖略带歉意地笑了笑,说:“侪鹤先生,一向可好?别忘了,咱俩人可是同龄 !”
赵南星坦然说:“我是无官一身清,前些年我修了个园子,闭户拥书饮酒赋曲,看来我终要白首民间了。”
汤用戏谑的口气说:“天下人把侪鹤先生比作龙,能兴云雨,不敢轻易扰而用之,嘻 !不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老兄静观其变吧 !”
赵南星与李三才同是万历二年的进士,也有几年不见了,两个人谈起同榜的魏允孚,即魏允贞的三弟,也已因病去世,而怆然不已。
顾宪成高攀龙是一块来的。赵南星指着顾宪成哈哈一笑,说:“又来一个同龄人!”高攀龙瞅见自己的老师侪鹤先生,忙上前打招呼。汤显祖一边让座,一边问顾宪成:“泾阳,听说阁下到处讲学,足迹遍及苏州常州宜兴,还经常与同人期会在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畔,还听说你们正打算重修东林书院,进展如何?”
顾宪成回答说:“已有眉目了。府县大人都支持。说好了,届时各位可要来捧场 !”
邹元标是最后一个进来的。他朝椅子上一坐,便愤愤不平对汤显祖说:“若士,我刚听说,那首辅沈一贯借辛丑大计之机,清算你三年前自动离职一事,给你定了个‘浮躁’的罪名,正式将你罢官,这沈一贯专会秋后算账,我真替你打抱不平!”说到这里,他环看了一下李赵顾高四人,说:“这茫茫海宇,竟容不下一个若士?”
汤显祖并不介意,他笑嘻嘻说:“那是明日黄花啦 !三年前我挂任离职,不是茫茫海宇容不下我,而是我主动跳出了官场,去寻找自己的乐土。借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话,‘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汤的一席话,说得大家点头称是。
晚宴后,昆曲《牡丹亭》便开演了,主演是浙江的海盐戏班。汤显祖等六人,围坐在前面的一张方桌旁。在悠扬笛声的伴奏下,大幕徐徐拉开。六人中除汤显祖外,五人都是第一次听《牡丹亭》戏文。当听到第十出《惊梦》中“皂罗袍”一曲时,五个人都陶醉了。戏中杜丽娘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春光贱” 时,汤显祖轻声在一旁评点,说这《惊梦》是全剧中最精彩的一出,顾宪成听了,情不自禁答话说:“此曲音节婉转,风调隽雅” ,坐在顾旁边的高攀龙,比起诸人算是晚辈,他欢喜地说:“这唱词声情并茂,我都觉得余香满口。”
《牡丹亭》演出至夜半方散。第二天,汤显祖请李三才顾宪成等到自己家中小聚。席间,汤显祖即兴赋诗,题为“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