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题官员-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97年~1998年,陈泓播升任开发区支行的行长。据记者了解,该行在整个黑龙江光大银行系统里效益是最好的,曾经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陈泓播也因此成为明星。1999年,陈泓播升任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行长助理,仍兼开发区支行行长。他在黑龙江分行主要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由于早年间黑龙江放贷账目比较混乱,后来光大银行总行将贷款权力回收,所以资产清收相对成为一个“肥缺”。2002年陈泓播升任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的副行长。
  *被立案审查后,韩的二儿子和两个儿媳,以及前文提到的韩的妹妹,均被双规。留在家里的只有*的丈夫陈昔平。陈昔平原是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的一个处长,比*小一岁。
  1988年,*调任监察厅副厅长后,陈昔平渐渐发现妻子变了:她在各种场合的应酬多了;衣着打扮越来越考究;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权力渐大的*开始变得飞扬跋扈。种种变化面前,陈昔平,没有想到的是,妻子已经对金钱产生了无限的欲望。
  一天,陈昔平下班回家后,亲眼看到妻子第一次收下属礼金。他义正词严地对其人说:“请自重,我们家不稀罕这些!”*却使了使眼色,其下属见势,连忙将钱放在桌子上,迅速离去。
  人走后,陈昔平坐在*的身边,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这是犯法呀,赶快将钱退回去,否则……”“否则什么?”*突然扯大嗓门,怒吼道。见妻子发火,陈昔平就不敢再声张了。力阻妻子无果的陈昔平此时还没有想到,因为他的正直,他在家里成了被孤立的对象。
  1988年5月,黑龙江省塔河县发生了一起杀妻灭子的特大命案,犯罪嫌疑人是一家之主韩建勋。而*的大儿媳韩浩正是韩建勋的妹妹。韩浩见哥哥身陷囹圄,便使出浑身解数说服了*出面给有关机关施加压力。
  作为长辈,陈昔平实在不愿看到晚辈误入歧途。一天吃过晚饭后,陈昔平试探着问韩浩:“你哥哥的案子怎么样了?”韩浩回答:“什么事儿也没有,他很快就要取保候审啦。”陈昔平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劝说儿媳:“我知道,肯定是你婆婆出面了。她已经无药可救了,你还年轻,千万别跟着她瞎掺和呀!”情之所至,陈昔平说着说着,竟然当着儿媳的面,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岂料,韩浩一听,顿时就火了,目无尊长地说:“你说什么?你是哪一伙的?你不帮忙就算了,还说我们……”说完,她气冲冲地起身离去。就连晚辈也敢对自己如此无理,陈昔平坐在沙发上,掩面长泣。
  陈昔平的言行,不但引起了儿媳的不满,而且大儿子陈泓播和妻子*知道后,他们竟大肆“声讨”他。 txt小说上传分享

韩桂芝:黑龙江政坛的“帮主”(4)
1998年夏天,已是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的*同武警总队的一位领导,来到松花江边防洪大堤上,查看汛情。由于泥湿路滑,她一不小心,将手骨摔骨折了。
  绥化行署专员马德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和妻子田雅芝一起,乘坐飞机来到上海。在医院的高干病房里,将80万元人民币交给了*。
  陈昔平很快就知道了此事,陈昔平怀着矛盾的心情,背着*,找到了保存这笔钱的*的妹妹。
  *的妹妹对陈昔平的话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不耐烦地说:我说你是不是有病?我和我姐收钱,你管得着吗?
  见劝说无效,陈昔平连连摇头,没有继续坚持。
  “干亲帮”帮主
  2004年2月20日,中纪委在“约谈”了正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干病房疗养的*后不久,她即由该院医生、护士陪伴着,被请到北京。8天后,*就将“干女儿”卢晓萍、“干女婿”韩健给交代了。
  卢晓萍的父亲卢景泰是原黑龙江省交通厅厅长,后任省委副秘书长。1996年他病重期间,委托*照顾卢晓萍。当时,卢晓萍认*做了“干妈”。
  *在接受调查的时候,细数了和卢晓萍的“母女情”:
  “1997年春节,她第一次往我家拿钱,给我小孙子5000元压岁钱;1999年春节,她给我送来1万元;1999年我生日那天,我们全家人加上晓萍举办家宴庆祝,她送我1万元美金;2000年春节,送我一件衣服和1万元人民币;2000年我出国考察之前,她送来2000元美金;2001年春节,她和韩健一起来了,送我1万元美金……”
  作为“女儿”,卢晓萍自1999年开始,常常以各种理由给干妈送上红包,恭恭敬敬地在信封上写下“祝妈妈生日快乐”、“祝妈妈节日愉快,吉祥如意”、“祝妈妈一路平安”等温暖体贴的问候,并且回回不忘落款“卢晓萍”。
  由于卢父“托孤”似的信任,加之“干女儿”的善解人意,使得*非常喜欢晓萍,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看,每次出差都忘不了给卢晓萍买些礼物。
  正是出于如此“深厚的私人感情”,*在卢晓萍和卢晓萍的丈夫韩建在工作上的帮助可谓不遗余力。
  韩健的父亲是省地震局老局长、母亲是松花江地区粮食局的离休干部。卢晓萍与韩健1977年两人在省交通学校读中专时相爱。
  2000年卢晓萍的丈夫韩健找到*,希望将其从省交警总队车管处处长调任牡丹江市公安局局长的时候,这事虽然很是棘手,她却没有拒绝。
  于是2000年6月13日,韩健以“空降兵”姿态和方式赴任牡丹江,也正是由此,“韩健是*的干儿子”甚至“亲侄子”的说法,开始在黑龙江的政界、民间不胫而走。韩健在牡丹江市公安局任职不到4年,当他被“干妈”“绊倒”时,在他身后“轰然垮塌”的却是一个地市公安局的整体形象与干部队伍。“韩卢案”发后,反贪局在牡丹江市公安局总计调查了38名民警。
  2003年,当韩健作为几名即将被提拔为副厅级的公安局局长人选之一,在省委组织部审批环节卡了壳。晓萍又来找干妈了,老太太对干女儿说得留有余地:“我来政协两年了,现在也只能问问。”但抄起电话,接通时任组织部和政法委的主要领导后,却毫不客气:“韩健是挺优秀的干部,就因为是我‘侄子’就要压在第二批?别说他不是我侄子,即便是,干得好也得用,不好也不能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韩桂芝:黑龙江政坛的“帮主”(5)
2003年末,组织部决定他交流到大庆,解决了副厅(市)级别。
  “韩卢案”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司法机关从他们家中和藏匿、转移处搜查出来的近2700万元人民币存款。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5年10月17日、2006年2月15日分别对卢晓萍、韩健作出判决;卢晓萍以行贿罪、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5万元;韩健以受贿罪、行贿罪、滥用职权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兄弟帮”帮主
  黑龙江的“官腐大案”始发于马德,然而追究其根源,却是*。*除了抓住家族帮、干亲帮、铁子帮以外,她把各市(地)级的一二把手紧紧地、牢牢地抓在手上,用她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兄弟”。
  1999年,刚刚升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后,为了稳住阵脚,*打算在黑龙江的政坛上建立自己的阵营。仔细思量之后,*把目光锁定“绥化帮”黑龙江省绥化市就坐落在松嫩平原的腹地,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辖三市、六县、一区,总人口为536万。大自然慷慨的给予,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北国大粮仓”之称。
  绥化市耕地面积2160万亩,宜牧草原面积900万亩,林地面积1067万亩,可养水面积150万亩。耕地占全省五分之一,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占全省四分之一,烤烟、亚麻、甜菜产量和畜禽饲养量均居全省之首。是国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是全国三个草食畜牧系列开发项目之一。绥化市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这里走出来的干部多数精通农业。而像黑龙江这样的农业大省,精通农业的干部自然是他们得以升迁的所在。因此,黑龙江省许多中、高级干部都有在绥化市工作过的经历。
  从绥化市走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以田凤山(原黑龙江省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曾任绥化地委书记、行署专员)、赵洪彦(原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黑龙江省人事厅厅长,曾任绥化地委副书记、书记)、马德(原绥化市委书记,曾任绥化行署专员)等人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大小官员通过买官卖官,也就结成了一个*的利益联盟。
  如何掌控“绥化帮”,让*费劲了脑筋。
  机会终于来了。
  2000年2月任绥化市委书记。在绥化主政6年后,当时有小道消息说马德要委以重任,提拔做黑龙江省副省长。然而,就在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上,几次研究通过马德时,都被*予以否定。她的理由是,马德这个人政治上不可靠,在绥化市有“行贿受贿”之嫌。*不是道听途说,马德的劣迹她多少还是掌握一些。为了控制“绥化帮”,她表面上“坚持原则”,以观察马德的动静。
  紧接着,*在一次各市地考核干部的工作人员谈话中,她故意强调说:绥化市马德的工作水平,属于低下一类,对于他的考核一要认真,二要谨慎,切不可被其表面现象蒙蔽了。
  她的一番话,不知从哪个渠道里传到了马德那里。马德再也坐不住了。
  就在马德左右为难之际,绥化行署撤地设市的设想,一时也就“搁浅”了。这下子,马德的屁股如坐针毡一般,坐不稳、站不安啊!。 最好的txt下载网

韩桂芝:黑龙江政坛的“帮主”(6)
1998年夏天,*因公负伤后,马德抓住了这一“时机”,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天才”,和妻子田雅芝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