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德惠市市长李庆祥为留任行贿4万元。
此外,2004年8月,原石头口门水库管理局局长郝耀国(另案处理),为感谢田忠在工作中的关照,而向其行贿的住房一套,价值人民币5万元。1997年末,原农安县委书记张俊先为获得田忠的特别关照,向其行贿人民币6万元;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田忠看上去并不属于那种狡诈且很有城府的人,他的基层工作能力强是公认的。看起来很内向,朋友也不多。
田忠出生在长春市东面的双阳,他一步一步从公社主任、县区书记到长春市政府副市长、长春市委副书记,整整奋斗了三十多年。田忠的表现一向内敛和低调且含蓄。有些作为也得到了长春市民的认可。
他负责管理清明祭祀。当时长春市禁止市民烧纸祭祀。但许多市民仍然保留着清明给祖先烧纸祭祀的习俗,老百姓的习俗和城市的环境卫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他就要求环保部门及时清扫,不要破坏老百姓对死去的亲人的感情。
检举“色”上司
为了将功补过,田忠在一审开庭后检举了老上司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长春市原市委书记米凤君与吉林一个农业集团的巨额违规银行贷款问题。
米凤君,回族,1967年毕业於吉林工业大学机械铸造专业,1975年起任职於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由工艺员起步,最高任职为厂长助理。1984年,米凤君改入仕途,先任吉林省计委副主任;1991年3月升为长春市市长;1995年6月任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2001年1月,兼任市人大主任。2003年1月任吉林省人大第一副主任。2008年1月,卸任离休。
田忠:“敛财魔”的生意经(5)
田忠落马后,米凤君为了保住官职不丢和违法不被查处,不停地向中央和省里领导行贿,另一方面大肆*挥霍。中纪委找其谈话,他躲起来谁也不见,中纪委和吉林省反贪局联合办案人员利用其好色特点采取技术侦察手段,监控定位手机,
2008年4月28日,长春市中心吉隆坡大酒店内,正和两名卖**“混战”时,中央纪委专案组人员将其抓获。办案人员找人取证时,有人提供,米凤君是这里的常客,和这里100多名*有染。
米凤君这次被抓,涉嫌两起大案,一起是其任长春市市长时,长春市“引松工程”从亚洲银行贷款一百多个亿,而用于工程上资金数目严重不足,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被其贪污、吃回扣、以及挥霍掉了。现在该工程仍未完工,属于“豆腐渣”工程;另一起案件是他在长春市搞了一个形象工程─浩月集团,实际上是他与其把兄弟丛连彪(浩月集团总经理)利用虚假立项,违法注册,骗取政府优惠政策,成立了这个骗子公司,米利用职务之便,浩月集团从长春市各大国有银行贷款数十亿人民币,而今成为呆账和死账,米从中获得大量金钱。
2008年“五一”节后,有关权威部门在小范围通报了米凤君被“双规”及立案审查的消息,内容包括米凤君涉嫌受贿、违规批地及作风问题。
据《财经》杂志报道,米凤君案还串联东北证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686)原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树一案。李树已于2008年4月被立案调查,但其案情与东北证券本身无关。
李树1943年8月生,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年担任吉林省轻工业厅副处长、处长、总经理;1990年前后,改任吉林省体改委主任、党组书记;1997年至2001年,又任吉林省经贸委主任。李树2001年5月出任东北证券董事长,直至2007年10月退休。
此外,米凤君案还涉及原资本市场上著名的“泛亚系”掌门人范日旭案。58岁的范日旭,1973年从部队复员后曾任职于吉林轻工技术进出口公司(下称吉轻工),是李树早年的老部下。范由于涉嫌经济犯罪,自2006年初外逃出境,被公安部通缉,2007年11月被刑拘归案。该案牵出李树,目前尚未进入司法审判程序。
米凤君与范日旭的瓜葛始于1992年6月18日,长春市政府与范日旭旗下公司签约,协议修建用于申办第九届全国冬运会的三环体育馆及综合配套的五环广场。依其协议,范日旭负责建设体育馆的资金,长春市政府则将体育馆附近五块地交给范日旭开发。不过,这五宗土地随后十余年间争论不休,据悉正是时任市长的米凤君违规批地之由来。
米凤君外号“小米子”,民间称其为“米老鼠”,意指贪欲十足;由于米在长春城区好大兴土木,长春最繁华的长江路被其拆得面目全非,送他外号“米大扒”。
【案例分析】
如果“米老鼠”的部下不怕死刑
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终止了原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米凤君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据悉,米凤君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涉嫌受贿、违规批地及生活作风等问题,已于2008年4月底被“双规”。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涉案被查的最高级别官员。
米凤君在民间有外号“米老鼠”,和迪斯尼笔下的可爱卡通“人物”同名,但在长春当地人士的眼里,这只“米老鼠”却并不可爱,而是贪欲十足,民怨颇大,才被冠以“米老鼠”。不过,这样一只贪欲十足、民怨极大的人的倒掉,更多来自偶然性,而不是制度监督的必然性结果。
米凤君在吉林副省级官位上长达17年,案发时卸任仅3个月。近十年来他虽多次被发现经济问题,但均“有惊无险”,直至2008年3月,米凤君的老部下、长春市委原副书记田忠“卖官案”开庭,田忠为求重大立功,避免被处极刑,才对老上司米凤君的问题进行检举。这说明,如果这位老部下不被捉住,或被捉住后没有性命之虞,不怕被判死刑,“米老鼠”可能还在到处*快活,他在被抓时,不正和两名卖*在酒店包房内快活吗。一个十多年来屡次被发现经济问题的高官,连好色都成为其人生的特点,被警方用于侦破案件,却在十多年里安然度过,这证明*监督机制失灵,相关纪律和制度对他几乎失效。
据报道,米凤君为了保住官职不丢和违法不被查处,不停地向有关领导行贿。这大约正是他十多年挺而不倒的主因,也是监督机制失灵的主因。如果在他腐化人生的背后,没有其他同盟者和保护伞的存在和支持,他断然难以在十多年里持续地腐化的。他不是一只孤独的硕鼠,他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很可能是一群硕鼠与他一起“战斗”,这其中,包括部下田忠。部下怕被判死刑而供出上司的现象,再次折射出我国反腐监督体制的短板。近年来,一些巨贪时常被偶然因素“供”出来:北京副市长刘志华的情人将二人*录像带寄给相关部门,使刘案发入狱;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藏有千万受贿款的住房厨房水管爆裂漏水,楼下住户报警后修卫生间时*大案惊现……还有一再出现的二奶反腐、情人反腐、原配反腐,说明对官员的监督机制成为摆设,难以担起反腐大任。
*是权力失去监督的结果。如果不能改进制度,将权力进行驯化,仅依靠这种偶然因素反腐,必然会让更多*者成为漏网之鱼,长期为害社会,从而反*形势将更加恶化,难以让政权恢复廉洁性。
姜人杰:创大陆贪官之最(1)
姜人杰的落马,令不少苏州政界人士顿觉蒙羞。有人称这宣告了苏州“百官共廉”神话的结束。此前曾有媒体称,苏州20多年来市(地)委书记中未有人因*问题受过处分;近10年来,苏州市历任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属下各县级市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前后近百人,任职期间也无一受过党纪、国法的处分。
姜人杰被“双规”的次日凌晨,*苏州市委即召开由苏州市及所属各县(市)区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一把手”参加的紧急会议,并召开姜人杰原分管部门的领导干部会议。
会议重申:全市干部不准插手经营性土地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等重大事项的正常进行;不准以任何名义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准利用权力为配偶、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牟取私利;不准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并借机敛财;不准用公款相互宴请,大吃大喝。
然而,姜人杰的“东窗事发”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他们看来,姜人杰聪明能干,为苏州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姜的形象也一直比较正面。
姜人杰生于1948年,是地道的苏州人,2001年开始担任苏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建、交通、房产开发等13个领域,同时兼任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苏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2002年9月20日,姜人杰首次来到落成不久的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就一直从上午9时30分至下午3时10分,连续5个多小时呆在“中心”工作。当时姜人杰的行为还被称道为“充分体现了政府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土地爷”的政绩
苏州地产的起步和高速发展与姜人杰不无关系。就在2001年其上任当年的10月份,姜人杰开始对苏州城市用地的出让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将原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协议出让的做法,转变为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的方式供给,建立了统一规划用地、土地储备收购、土地市场交易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供地制度,并成立了苏州土地储备中心。
一直以来,土地拍卖都是房产市场的“晴雨表”,苏州的房价这几年也直线上升。据了解,2001年苏州的房价平均值还只是1700元/平方米,而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苏州的房价已经跃居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的第一位,平均价格为3127元/平方米,在南京之上。事实上,2003年苏州市区房价就已达到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