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像力-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运担苣阉的母鲇捌钕不丁!!∽詈玫膖xt下载网

霍建起 用电影书写喧嚣中的浪漫(4)
《星》:你拍摄的《生活秀》、《那人,那山,那狗》、《情人结》,是当代先锋小说家的作品,你的作品全是当代题材。
  霍:我能触摸得到,太久远的故事好像考古的感觉,那个很虚幻,真实性是电影很重要的特质。话剧还有表演的假定性,而电影一旦有很多假定性就特别失去自身的魅力。这样的东西让我特别能有感受,能有表达的欲望,所以这样的选择会多一些。《那人,那山,那狗》父子情深你有体会,《生活秀》感觉在你周围,市井生活的琐琐碎碎都能感受得到。《蓝色爱情》也是,好像你自己能诠释这个角色。
  《星》:我的看法觉得你是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人,是一个很敏感的导演,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包括《暖》,其实我们生活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浮躁的时代,恨不得每天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在往前进,应该留住最纯真最本真的东西。
  霍:还是表述人间的真情,世界在快步往前走,我们俩是好朋友,我们今天还大吃大喝明天改AA制,肯定不是这样,要么你请我,要么我请你,大家是这种关系。一起AA制一下子距离远了,这个现实可能年轻孩子特容易接受。我儿子这个时代AA制很自然,或者谈朋友也是这样。我有点不适应,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我们会背着那个时代的心情过来,其实有些传统美好的东西还是能够留下,很多传统的东西是很好的,就像中国的古建筑一样,徽州的环境,留下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我觉得人们在今天社会里面,在匆忙的环境里确实应该稍微静下心来给自己留一片天,留一块地方,这样可能会更好。电影是让你感到很温暖的东西,是你去表达去逃避现实的地方。拍《暖》哑巴的家,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你突然逃到这里不爱出来了,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你会觉得要在城里很焦虑,明天是不是弄一个好房子,或者电视弄一个大的,弄一个奔驰车,会有这种焦虑。在那种环境里面会很安静,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人都要走过这一生,但是万物仍然存在,你想明白了人的快乐最重要。我们创作能去表达自己,这个过程其实是最快乐的。电影像吸毒一样,做了这个事好像做别的没意思了,电影确实有这么大的魅力,好像除了这个快乐没有别的快乐。剩下其它的都不重要,任何东西既带不来,也带不走,人生好的心情和愉悦的状态很重要。
  《星》:中国电影有一个艺术电影传统,从早期的《神女》、《小城之春》到解放后的《早春二月》、《良家妇女》、《城南往事》。你怎么看中国电影的渊源和承继的关系?
  霍:把中国人的生活感情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因为电影手段都一样,无非摄影机胶片这样一个拍摄过程,都是讲自己的故事。如果讲好就是好故事,《小城之春》拍得很简陋,但是细节很让人迷恋,包括《早春二月》、《木马人》、《城南旧事》就很好。
  很喜欢《早春二月》。阴雨天的石板路,很有江南的情调,中国的诗、绘画全国哪儿的都有风格不同,南方特别能代表中国。很多词、画特别有中国的感觉,这些东西是很有魅力的。拍《暖》的时候为什么从莫言的老家甩到徽州婺源,代表一种情调和文化。早春二月雨天的石板路,那时候对我的影响,潜移默化在《暖》这里面也想这样表达。 。。

霍建起 用电影书写喧嚣中的浪漫(5)
《星》:最喜欢的导演是谁?
  霍:很多,我很喜欢谢晋导演,在那样一个时代拍出那么多优秀影片,《木马人》、《芙蓉镇》、《红色娘子军》等等,拍那么多我真是挺敬佩他的。那么多影片那么多碟可以看,做得成功一点就是应该的好像没什么,但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拍出这么好的影片,我觉得特别有才华。要论当时你在那个背景下至少是英雄,谢晋真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导演。包括水华的《林家铺子》,为什么在电影史上留下一笔,其实就是人性魅力。
  《星》:生活中的霍导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吗?
  霍:生活中比较平淡,比较常规很闲散,除了拍戏比较紧张,生活里比较随意,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内心还是有浪漫的情怀在里面,希望自己拍的影片有这样的气息。
  关于霍建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开始习惯用“代”这个词来划分导演。一直搞不清,这所谓的“代”到底是按导演的年龄来区分还是由他们作品的思想领域来规类。只是一边感受张艺谋、陈凯歌作品中厚重而深刻的历史感,一边看贾樟柯、王小帅讲述城市变迁中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然后就迷迷糊糊地随大流,第五代、第六代导演这样叫着。但对于霍建起导演,却一直不知该怎么称呼,他与第五代导演是同期的,但作品却不像 “第五代”那样气势凌厉,他与第六代导演一起崛起,但作品却也不似“第六代”那般现代前卫,不过他电影中营造的行云流水般的意境,却无论是 “第五代”还是“第六代”,都鲜有人可以超越,唯美与现实间的碰撞,不经意间透出的淡淡的温情撩拨着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时觉得霍建起的电影更像是一首静静的、淡淡的低吟浅唱,而他就是那写着抒情诗歌与世无争的优雅诗人。
  那部堪称唯美艺术电影典范的《那山,那人,那狗》。影片的故事情节想当简单,描写的就是一位老山乡邮员陪伴即将接替他工作的儿子第一次送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子对这份起初并不情愿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父亲的人生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拒斥到认可的转变。这是一个看上去没有任何新鲜感的故事,但却被霍建起描绘得如诗如画。透过干净的画面、舒缓的音乐、缓慢渐进的的叙事风格,霍建起将父与子之间的温情回归表现得清新而温暖。这部投资仅210万元的“小制作”影片,在1999年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横扫六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同时还在该年的第二十三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上拿下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大奖。2000年又在第三十一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银孔雀奖并获得上海影评人十佳影片奖,业界给予了该片极大的肯定。不过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却由于发行方的某些原因,并没有在国内公映,只是在电影频道播出。这对霍建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但好在该片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公映时都受到影迷的热烈追捧。特别是在日本,五个月时间创下了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年度累积票房更是高达8亿多日元。霍建起这部诗一般的田野童话在感动观众的同时也奠定了他独特而唯美的电影风格。
  当人们期待着霍建起再次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渴望继续感受他作品中那股暖流时,霍建起却开始了他在电影路上的新探索。之后的几年,霍建起相继拍摄了《九九艳阳天》、《蓝色爱情》和《生活秀》三部影片,与之前让他享誉国际的《那山,那人,那狗》相比,霍建起在这几部影片的处理上都做了新的尝试。而《蓝色爱情》、《生活秀》这两部影片也依然让霍建起奖拿到手软。但人们提到他时,首先想到的还是《那山,那人,那狗》,他原本那超脱世俗的唯美主义还是观众心底最渴望看到的。也许是听到了观众的呼唤,又可能唯美本来就是霍建起无法割舍的电影元素,2003年,他带着他的《暖》再次回归。这部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最佳故事片奖的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井河偶然回乡,遇到自己的初恋情人暖,从而引出一段感伤的情感往事。这部影片可说是《那山,那人,那狗》的延续,同样是农村题材,同样的视觉感受。但《暖》所具有的那份经得起沉淀的纯朴,更凸显出一种难得而怀旧的情怀。它正像我们远离了多年的故乡,在经历过都市的喧嚣之后,你突然发现内心深处无法被遗忘的记忆。如果说《那山那人那狗》是霍建起对山里人一次温柔而近乎怜悯的注视,那《暖》就是经历了一次近于忏悔之后对人生的重新认识。诗化的镜头绵延悠长,过去、现实与未来优雅地穿梭中似乎可以看到霍建起对生活更加从容、平和的态度。所以即使他的最近期的那部作品《情人结》因为首次起用了大牌偶像明星,而被媒体称为艺术导演向商业的又一次低头。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依旧让自己的电影散发着浓郁的怀旧美感,也许你可以否定影片中的爱情,但决不可能忽视电影的纯和电影的美。而他要的带给大家的就是这份纯美所营造出来的淡淡温暖。在这样一个冬天,霍建起正静静地挑选着下一部作品的剧本。而我们所期待的就是看到他用电影写出又一首温暖人心的抒情诗。
  

马俪文 擦出光芒的平淡(1)
马俪文,曾用名马晓颖。电影导演、编剧。1971年生于江西,在哈尔滨长大。天津人,生于江西,在哈尔滨长大。高中毕业后进了当地一家中药厂的艺术团,唱过歌跳过舞敲过鼓,写过随笔,开过专栏;1996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要工作是给猪饲料广告写策划;后来干过场记,干过副导演,干副导演的时候因为人家说“不能胜任”被撵出了剧组。
  2001年,自编自导第一部小成本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斩获2002年第6届长春电影节优秀华语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海内外先后获奖项15个。
  2005年推出第二部电影《我们俩》。自编自导。片中出演的84岁老演员金雅琴在第18届东京电影节上捧回最佳女演员奖。并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