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是一种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只在几百年前,现代也有不少这样的“杜丽娘”。一位青年女子经常做恶梦,一次午睡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一个人压在自己身上。后来,只要一入睡就梦到男人与自己谈恋爱、发生性关系,日夜如此。经多方治疗无效。找巫婆,巫婆说是大仙附身,花了不少香火爆竹钱,还是未能把这大仙赶走。后来症状加重,只要一闭眼就看到一个男人抚摸自己,与自己说笑、*,睁眼后又什么也没有。于是不敢入睡,不思饮食,焦虑不安,极为痛苦,卧床一年多,骨瘦如柴。患者认为自己的元气已被妖怪吸去,只等死神降临,后经过心理疏导治疗得以康复。 。。

人之大欲(2)
2
  从生理上来说,人类在性方面的进化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动物,人类的性行为不再受发情期的约束。作为发情期的残留,人类妇女有了月经期,而每月定期的排卵,也增加了人类受孕的机会。从体形上来说,人类的直立行走,极大地解放了性行为的姿式,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方式。大多数动物的*体位是后入位的,而人类可以做到前入位,这样使人类在*的时候,可以看到身体的全部,特别是正面,并且可以充分发挥手在*过程中的作用,增加了*的体位变化,可以进行不同部位的刺激,控制刺激的力量。
  面对面*,也让人能够充分地面对对方,可以看到对方在*过程中的表情,欣快也罢,紧张也罢,都尽收眼底。面对面*是一种充分暴露的*姿式。罗洛?梅说:“这种方式标志着人作为一种精神动物而出现,标志着从动物到人的转变。因为,甚至最接近人的猿猴也是爬在背上从后面*的,这种变化的确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标志着爱的行为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个性化的爱……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在性经验中强调亲密,强调融为一体的体验……我们既感受到自己的欢乐和激情,又从对方的眼中看出这一行为的意义。”
  人是有意识的高级生命,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性行为,选择性的对象,可以在*的过程中交流感情。人类还发明了很多辅助性行为的用品,用以增加性的乐趣等。
  上帝在性方面“垂青”于人类,让人能够享受到性的美好。然而,这也可能是上帝播种下的“邪恶”,使人因此有了更多的烦恼,引发了数不清的纠纷和冲突。
  食色,性也。性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是人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条件。然而,性相对于吃喝拉撒睡等本能,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性超越于个人,而成为两性、家庭、家族,乃至社会的事情。因为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性曾经占据在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道德对“性” 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中国古有“万恶淫为首”的说法。在西方中世纪,教士们最关心的也无非两件事,一是对上帝的信仰,二就是女人的贞操。
  性不会因为主观的压抑或否认它就消失或不存在。在青春期与*做斗争,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作为一种本能,性与生俱来,不可排斥,如果我们排斥性,否认性,那么我们就在排斥自身作为人的存在。性并非人的附属物,而是属于整个人。作为人性的重要部分,性可以被观照,被分析,被洞察,从而增进我们生活的意义,丰富我们生活的存在。
  3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性的意义从来不仅是生理的,更大程度上是心理的。弗洛姆认为,性是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愿望和手段。维克多?弗兰克也认为:“人的*不止是纯粹的*,它在人的层面上说,是*转化关系,人格化关系的工具。”

人之大欲(3)
简而言之,性是男女情感关系的一座桥梁。
  性问题必须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得到更清晰的理解。性关系是一种最原始,也最直接的关系。在两性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起到核心作用。性的和谐可以拉近两性的心理距离,增加亲密感,性的冲突也可以疏远两性的心理距离,激发怨恨感。
  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总是以爱的名义来要求。“爱情是诗化的*”,这句话非常精辟地揭示爱情与性的关系。不过,对爱的渴望,不仅来源于性的欲望,还有与人建立关系的愿望。
  传统文化要求男人表现出力量来,英雄有泪不轻弹,而对男人的性从来是宽容的,性是男人征服和力量的表现,是繁衍的需要。所以,男人有一种用性的需求来掩盖情感需求的心理倾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男人拥有很多的性伴侣,*成性,其实内心有对情感的巨大渴望,他有脆弱的一面,却又要故作坚强。女人、性,不过是对空虚感情的慰藉。
  相反,传统文化要求女人应该是温柔的,多情善感,多思幽怨,同时女人应该是贞洁的,她不能表露自己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在过去的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女人的性都是压抑的,对女人的贞操都是严密控制的。所以女人性的需求被隐藏了,代之而起的是女人对情感的需求。因此,女人有一种用情感需求来掩盖性需要的倾向。很多女人,不断地追求新的情感,而这背后存在着没有得到满足的*。
  男人需要亲密感的时候,往往用好色来掩饰,通过性来表现。女人却在性方面显得较为含蓄和羞怯,在女性温柔慈爱的背后,也许掩饰着对*的渴望。
  透过现象看本质,男女在情感方面的差异比我们原来想像的要小得多。男女都是既需要情的,也需要性的,男女都希望情与性的圆满交融。
  4
  长期以来,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作用,一直被低估甚至被贬低。爱情中精神层面的东西越多,越被看作是崇高的;*的层面越多,越被看作是庸俗的、下流的。最为极端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然而,没有性的爱情,是不存在的。这并非说,爱情一定要有具体的性行为,但爱情一定要有*的吸引。在几乎不会引起*冲动的异性之间,是很难产生爱情的。
  没有性的婚姻,也就是通常所谓“无性婚姻”,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是不幸的婚姻。
  “从我怀孕开始到现在我和他之间的性,就消失了,没有了。我起初只是认为这是初为人父的压力、随之而来的经济负担、照顾孩子的责任等造成他没有与我亲近的心思吧。当然初为人母的我其实刚开始也并没有性的欲求,只是渴望能在彼此的拥抱中消除对我带宝宝时的烦躁与恐惧。月子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产假结束我重返岗位,转眼孩子已经1岁多了,我们之间再也没有了亲密的身体接触!我现在三十多岁,所谓“正当年”,对于男人的爱,我是有渴望的,当然也是有要求的。我因此跟他吵过,怀疑他出轨,怨恨他背弃我……”

人之大欲(4)
现代社会,因为性问题而导致离婚的比例越来越高。或者从另一角度说,能够坦率地承认因性问题导致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文明的提高,人们能够正视爱情和婚姻中的性问题,并着力改善其中的性行为,追求“性福”。然而,由于人们对性的重视,也更容易导致对性的不满。现代社会对婚姻内的性行为感到不满的比例比人们一般预想的要高。
  性不应该成为爱情或婚姻的一个禁忌。很多情侣和夫妻,不习惯于谈论性问题,性生活只是顺其自然,或只是一种默契。他们仍然觉得谈论自己的*望、性要求和*受,是羞耻的,难堪的。因为不表达和不沟通,互相并不知道对方的性要求和*受,包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要求和感受被忽视。因此,性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持续地发挥着负面的作用。
  在心理咨询中,我会使用一个技术,就是询问来访者夫妻(或性伴侣)之间交流性话语的语言词汇,如*、男女生殖器的名称,以此测量他们交流性问题的深度和开放程度。有些夫妻非常文雅,用“这个”、“那个”、“上面”、“下面”等来指代,有的夫妻则非常直接、坦白,还有些夫妻的用语则非常*。
  性除了满足本能需求,解除身体的生理紧张,并带来愉悦感和享受的同时,也承载着连结感情的意义。性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更广泛的身体接触和情感接触,而不是狭义的*动作。
  因此,我们要从广义上去理解性,而不只是把性视为一种生理的本能。对性的强烈欲望,反映了一种情感的需求。有时,*是一种未能满足的心理呼唤。有一对夫妻,他们唯一的儿子遭受意外死去了,在儿子葬礼的当天晚上,他们发生了性关系,这是他们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事后,他们都感到很愧疚――儿子死了,自己却沉溺于*。殊不知,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的是相互慰藉,以抵御丧子之痛,而性行为承担了这一使命,当两个人身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双方生死相依,他们不再那么孤独和哀伤。
  不过,真正持续稳定的爱情,它必须建立在*吸引的基础上,同时却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是重要的,但又并非爱的全部,相反,深沉的爱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性的欲望。弗洛伊德说:“爱情是建立在直接的性冲动和其目的受抑制的性冲动同时存在的基础上的。”“对任何人爱的程度,可以通过测定其在这种爱中含有多少目的受抑制的性的本能来决定。”“正是那些其目的受到抑制的性冲动才能在人们中间造成一种持久的联系。”“这些目的受到抑制的性本能比那些目的不受抑制的性本能在功能上有更大的优点,因为它们无法真正地完全得到满足,所以尤其适合于建立永久性的联系。而那些直接的性本能却随着每次得到满足后导致能量丧失,必须等到性能量的新积累而得到更新。结果在此期间,对象有可能被改变。”这表明人的情感在某些方面是超越肉体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性冲动,那么性关系会变得不稳定,也难以持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