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给卖掉。正是因为孔文子自古以来就被羊当狗卖,所以所谓的“仁”和“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也就成为尘埃乐于封存的对象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繁花似锦长安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这是白居易对长安城市镇面貌的真实写照。伟大的唐人用他们先进的城治建筑水平,建造了这座旷世的城池。长安城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伟大到什么都是世界第一。长安城里有天下最高的楼、长安城里有天下最大的宫殿、长安城里有全国最大的青楼、长安城里有全国最高级的娱乐场所。庞大的帝国疆土东面到海领有安东,熊津,忽汗州,至含室韦,娄悒,肃慎,扶余;北达北海,柔然亦臣服,西到波斯,置北庭,安西都护府,波斯都督府;南有交州,林邑,幅员万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所以举全国之物力,造一座繁花似锦的城池并不是什么难事。
每天夜幕降临,城管衙门的衙役长上十二街的灯火的时候,长安城就变成了一盏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明灯。西市商贾络绎不绝,波斯坊里波斯乐,兰桂坊中兰花香。长安城的夜生活溢彩流光,这座开放自由的城池让多少人梦断异乡。
长安城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时尚之都,长安是国际大都市,是世界上的时尚中心,最新服装款式在长安都成明日黄花了,可是在纽约还能卖个好价钱,汉代丝绸的制造样式在米兰依旧能惊起贵族疯狂采购的欲望。长安城有世界上最名贵服装的专卖店,有最fasion的做头所。长安城的女人是喜欢做头,闻名世界。就那项上的几根稻草每个月都要花上几十两银子去做头所给盘弄一阵子,造出各种形状。没想到这股风气传到奈良,原本属于女人的时尚追求,却被奈良男人争相喜好,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束发用烧红的烙铁做出各种样式,最有名的就是烟花烫。这种烟花烫后来被鸿卢寺的寺卿们认为是一种时尚,在给从奈良游过来的遣唐使,办理入境手续的时候仔细询问了一个叫阿倍仲麻吕的年轻人,其头发造型的制作工艺。后来鸿卢寺的寺卿们竟相造访朱雀大街的做头所,就这样烟花烫在大唐渐渐流行起来。这种时尚反刍现象被学者称为“文化反输入”。
长安人过着品味很高的生活,每晚都会去平康里青楼听青楼女的歌剧。在长安青楼是合法的娱乐场所,是长安城男人们最爱的地方。公孙大娘没出名前就在平康里当过歌女,也在兰桂坊坐过前台。男人们在这里饮着佛郎溪红酒,吃着比萨城的馅饼,听着胡姬的琵琶曲,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享受。
长安城的国际化,是万城难比的,长安的新异与繁华总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四面仰慕中华繁华的蕃客,纷纷移民大唐。鸿卢寺的寺卿们每天不得不很晚下班,因为每天前来鸿卢寺办理移民手续的人,总是多比牛毛。在这个世界上能获得大唐的绿卡,犹如得到了天堂的门票。
为了得到大唐的签证,他们不择手段,合法的方法有交几百两银子办理正规手续,或者各蕃国派的留学生贪图繁华滞留不归,倘若说起不正规的手段那可就多了:或者偷渡,或者充当国际难民,或者充当府兵鏖战沙场,或者充当政治难民寻求庇护。比如波斯被大食攻打之后,波斯国王和王子便流亡到了长安,后来波斯王子还做了我们大唐的高官。长安城万城之城的地位是洛阳城和夏口城难以憾摇的。
长安是一个很贵族化的城市,这也影响了长安人的思维。他们习惯性的把自己说成“都会人”,而习惯性的鄙视我们这些来自松江、香港边鄙地区的寡民。他们喜欢用“都会人”来和其他城市的人做一个区分,就像是松江府的人喜欢用“沪上”一样令人感到傲慢与无知。至于“沪上”是什么,甚至连松江人自己也不清楚,只不过是酸到只能用用“沪上人”来压倒暴发户的气焰罢了。其实最擅长用这种手法的,长安人应该是无师自通的泰斗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 昆仑奴与公交车
因为长安城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所以长安城每年都会有不少新移民或者偷渡者。在长安,也有不少番地移民的番坊。开远门附近是波斯或大食人的地盘。新罗坊自然是新罗人的社区,他们在那里经营着餐饮、手工作坊、以及青楼等产业。
然而,这几年在长安城的街市上逐渐可以看到很多身躯魁梧,面相丑陋且皮肤黝黑昆仑奴的身影。这些昆仑奴原本是从事丝绸贸易商人的劳工,不少商人把他们从身毒过买来后,运回大唐让他们专门从事专线货运的差事。从西市的丝绸批发店铺到开远门丝绸外贸总站总能看见这些扛着大包货物昆仑奴的身影。
那些昆仑奴在把货物卸载到开远门后,回西市的路上顺便运送几个顺路的人,然后那些人赏几个铜板。这种早期的运送城市居民的贸易,逐渐形成,并一直被昆仑奴所垄断着。早期的昆仑奴运送乘客的方式都很原始,都是把他们装进一个大口袋,然后扛在肩上,用超人的速度到达乘客的目的地。所以在早期,长安城的公交事务都由昆仑奴所把持着。
自从新罗人嗅到了运送乘客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后,新罗人就发明了一种叫做“公共马车”的交通工具,愿意乘坐新罗人公共马车的长安人是越来越多,逐渐长安城的公共交通事务被新罗人所垄断。
新罗出产一种侏儒驹,叫做果下马。果下马原本是当做玩具或者宠物,被长安的贵族买来专门驼小公子或小姐的。但是新罗人并不满足这种小额贸易的利润,于是他们朝思暮想,想用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来取代昆仑奴的肩扛式taxi。
新罗人很聪明,他们请来了一批木匠,为果下马量身定做了一个车架,然后再在车架上装上舒适的貂皮座椅,前面一个马夫负责掌驾,后面一个收银员负责收费。就是这种运送乘客的贸易逐渐淘汰了昆仑奴。从这以后,昆仑奴依旧是只能为富商搬运丝绸了,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乘坐那个大口袋的taxi了。
最初的果下马taxi是只能在晴天工作的,后来扶桑人发明了一种能挡雨的果下马taxi ,好像叫“丰田”抑或是叫“本田”。这种经扶桑人改良的taxi又逐渐占领了长安城的市场份额。于是乎,新罗人的果下马乘务运输事务被扶桑人给淘汰掉了。
因为长安城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季节性城市,长安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一般进入这两个季节长安城的乘务运输就进入了淡季。后来西域一个叫福特专门制造马车的作坊,盯上了长安城的乘务市场,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就往马车里面放了个炉子,炉子下面专门安排了一个昆仑奴,负责用扇子把炉子产生的暖气扇到车里面去;而夏天的时候就放了一个装有冰块的箱子,昆仑奴又用扇子把冷气扇给乘客。这种冬暖夏凉的taxi逐渐成为长安城人们出行的首选。于是乎,福特马车作坊就淘汰掉扶桑的“本田”和“丰田”了。
这种先进的马车,并不是没有缺陷的。问题就出在了能够制造暖气和冷气的设备和原材料上了。冬天产生暖气的柴火、煤容易在西市买到,可是夏天制造冷气的冰却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得到的玩意儿。可是西域福特马车作坊早就留了两手准备。他们早就在长安城外修好了巨大的冰库,把冬天结的冰储到冰库了备放到夏天用。这些冰不仅能够满足长安城马车的需求,还能充裕供应长安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福特马车运输事务所,一年在长安赚取的银子就高达数亿两。后来西域的福特乘务运输事务所,业务不断扩大,一直扩张到大唐的各个郡县。甚至在上庸郡或者松江、香港也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值得一说的是每年在这样酷暑难当的夏季,泉冰也成为人们居家旅行,馈赠好友的最佳礼品。一些市民亦把泉冰当做最好的投资方式。赌场、钱庄甚至把泉冰的价格走势当做汇率调整的凭据。上等的太白山泉冰也成了向朝廷官员行贿的极品,比送什么奇珍异宝,虎鞭海马什么的管用多了。因此泉冰被列为为官场禁品,若是被查处后果很严重。。 最好的txt下载网
5 北寻幽州太学记
怀着对幽州太学的憧憬,我在太学一年的时候,攒了几个月的银子,终于搭上了每月一班的长安至幽州的福特长途客运专线。
我到幽州正好是冬天,冬天的幽州冷的让人超乎想象。人整天就象是生活在阿拉山口一样,正是幽州有如此丰富的风力资源,幽州人就在头上安一个小型的风力磨面粉机,于是乎,幽州人就一边逛街一边磨面。据统计,幽州产的面粉居然占领了大唐面粉市场的十之###。亲眼见了幽州人的这种磨面方式,此后我一直不敢再吃面食了,因为我怀疑那面粉里有幽州人的头皮屑。
幽州果然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幽州人自认为幽燕胜景甲天下:北海的琼岛春荫,中南海的太液秋风,土城的蓟门烟树,永定河的卢沟晓月………幽州人果然很会忽悠人,其实我并不太愿意欣赏那样的画卷。
我来幽州是要到幽州太学去的。我也不知道幽州太学具体在这城里的具体位置,只是听人说过在幽州城西北角抑或是在幽州台。然而幽州台具体在什么地方我亦不太明白,只是记得陈子昂的那句《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究竟幽州太学在哪里呢?在府右街?在北兵马司?还是在东棉花胡同?我绕着幽州城找了几天都不能寻其踪影。难道幽州太学真的就是“太虚幻境”吗。既然是“太虚幻境”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我对幽州太学的敬仰犹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校园民谣呢?
我到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