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兰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桷兰香-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秋叶黄又黄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天穿梭在高楼与柏油路之间上班下班,工作生活,除了偶尔感叹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外,好象没有什么值得引起惊喜和狂热的。在城市里,除了人们的衣着,感受不到一点秋的气息。 

  但最近一次偶尔乘车前往郊区农村,一路的风景却让我禁不住哇哇大叫:真美啊!真美呀! 

  人行道树黄黄的树叶,让我觉得车象行在一条黄锻铺织的通道里,路边厚厚的黄叶,让人不觉得是衰落的败叶,而是功成名就的成功展牌,顽强地向路人阐释着生命的意义。 

  在汽车顺着山路左弯右拐时,不时地从山坳里撑出一丛丛黄得发红的伞;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株株油桐树。它的黄、它的红,让人再也想不起春夏之交新桐叶粑的清香,取而代之的却是厚重地给大山带来的那一抹生命的浓烈。 

  农家小院内悄悄探出的金黄色*,且不说品种的不同与花色的各异,单从开得茂盛与否仿佛就能看出主人对它的呵护与关爱,但不管怎样,却让小院凭添了几分雅致与亮丽。 

  绿油油的柠檬树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黄黄的沉甸甸的柠檬,将枝丫压得低低的,正在摘果子的农民,脸上溢出的是满满的笑。 

  路边的小*,在平常看来是那么的普通和不起眼,但却将这一路的杂草丛装扮得引人注目和惊叹。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路边的小*,就让我想起女儿曾唱过的一首儿歌——路边开满野*,飞来一只小乌鸦,不贪玩来不好耍,急急忙忙赶回家,她的妈妈生病了,躺在窝里飞不动,小乌鸦衔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这小小的野*,对于我来说赋于了更深的母女情思。想到女儿,心里涌起一阵阵自豪。 

  这黄的叶,黄的花,黄的果,让我心潮飞扬,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五谷的芳香,更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完美与赞歌。我想大声呼喊——秋,我爱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 蜜溪沟
度过了漫长了冬天,又过了持续数天的倒春寒,暖暖的春之阳光终于洒遍了大地。 

  上班时,透过窗楣望着外面灿灿的阳光,忍不住总想伸出手去,抓一把阳光握在掌心揉揉,感受那暖暖的春意。那一江春水;更象慈爱的母亲,呼唤我走进她。 

  周末朋友相邀去游蜜溪沟,于是呼朋唤友,带上家人,一大早就来到滨江路边的小码头,平常冷冷清清的小火轮被急于走进大自然的人们挤得满负荷加班转,突突的机器吵杂也掩不住人们走向自然满心喜悦的招呼声。 

  小火轮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突突地游着,船舷外满眼的绿水青山,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清澈透明的江水之上,惹得那江水也笑出了一串串星星般的亮珠。看着这碧江春水,脑海深处朱自清笔下那一池醉人的“绿”也自感逊色吧! 

  大约三十分钟后,小火轮一拐,驶进了一条窄水道,两岸边退水后依然立着的枯树枝和不知名的庄稼杆,仿佛向游人们诉说三峡工程蓄水时江水静静漫过它们的腰身、它们的头顶。哦,这窄水道便是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但*人却熟悉透的蜜溪沟了。原不过是一条溪水沟,也许因美丽的传说而得名,但对我而言,知道那是*出名的蔬菜基地之一,因江水上涨现在成了一条伸进沟壑的黄金水道。 

  女儿惊异于岩上悬挂的溪水掉进江里,水边圈养的养殖鱼围栏,还有岸边半山腰农家乐高挂的红灯笼和孩子们的欢笑。岸边从崖上垂下的石梯旁一担担绿绿的芹菜、白得耀眼的萝卜和红红的胡萝卜,还有那年轻菜农们欢快的小曲,以及老菜农吧嗒吧嗒的叶子烟,嘹绕了整个蜜溪沟。 

  上得岸来,矮矮的蜜桃树花,黄黄的油菜花,还有那满地的小野花,惹得女儿和采蜜的小蜂一起穿梭其间,忙个不停,不一会就连我也被塞得满手野花香了。 

  突然女儿不走了,呆呆地站在地角边大叫:妈妈快来看,这儿烧过火,是烧野兔吗?我跑过去一看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不大的菜棚下有三个地方被烟熏火烤过。问过路的菜农大伯,才知是前一阵倒春寒,菜农为保蔬菜苗不受冻害想的土方法。顺势给女儿讲了面对困难不能束手无策,而是要想尽办法度过难关。 

  在沟里跑累了,坐在农家小院清香的桔树下,晒着斑驳陆离的春阳,望着溪沟里绿绿的江水,还有那往返不停的小火轮,细细品味,终于明白这条沟为什么叫蜜溪沟了。 。。

3   滴水岩
周末的清晨,当睡意正朦胧退去时,心里又蒙生了爬滴水岩。今天女儿不去补习英语,正好有时间,于是忙忙地起床准备出门。 

  走出院子,两天淅呖哗啦的春雨将这清早的风变得格外的凉凉爽爽,空气清新舒畅,远处蒙蒙的雾象白纱一样缠绵着山头,蒙盖着长江。来不及欣赏路边的小花与野草,繁枝与茂叶,一颗心全被一周不见的滴水岩给钩去了——不知这两天的雨,可曾让滴水岩开始滴水?从开始爬滴水岩就一直盼着滴水的念头,今天能实现吗? 

  离山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时候,远远看见山脚那青石上有似水的东西反光,心里一喜——有水了!脚步不由得轻松加快。 

  迅速走过观音庙,白嫩绿叶冠的黄桷树展现在眼前,绕过树根两边顺岩而下的溪水滑过凸出的石板似波纹织锦,漂亮而柔润。跨过小石桥,我睁着眼睛想寻觅溪水的身影,可是除了偶尔看得它露出石缝,和那微弱的水声外,竟难寻它的踪影,我禁不住想这点点溪水可否够那石缝下的螃蟹们戏水游玩? 

  沿着石级一梯梯地往上爬,一路仍希望能觅到溪水的孱孱,但沟中一族族的鲜嫩的野荞,一丛丛白绿的“猫抓刺”、一片片油绿的“臭草根”,还有那一茬茬雾蒙的野嵩,铺地而行的何首乌和岩藤,似乎竞相掩藏那小小的溪水,不让我这匆匆的过客窥见她们的宝贝,因为她们也一样地企盼了整个漫长的寒冬,如饥似渴地等待这千年的滴水。 

  一路上行,虽不感觉有累意,热气却悄然向背心袭来,脱掉外衣,山风一下清凉了全身。来到岩下,滴滴嗒嗒的水声滋润着我的双耳,抬眼越过灌木丛望过去,顺着从山顶不知是那小黄桷树的根,还是枯死的岩藤,竟一直垂落到岩底那青石上,溅起朵朵的水花,和着灌木丛鸟儿的欢叫,凑出滴水岩春天的凯歌。 

  虽然伴着长长陡梯旁那刻于光绪年间的石刻风化得仅剩下看不懂意思的第一横排字和最后一竖排“绝顶望长安”的壁题一直让我遗憾不已,但今天这滴水岩“滴嗒”的灵魂再现,也让这滴水岩变得篷壁生辉了。 

  爬上山顶刚一露头,寨门门洞里的山风顿时拂面而来,似乎在那等了很久迎宾司仪一样及时而得体。回望山下,长江二桥仍在晨雾中沉睡,山脚那安居房工地一片忙碌,社区的健身器材场里老人们有的漫着太空步,有的骑着小洋马,有的划着太极圈,有的扭腰蹬腿,一幅详和的晨练图。远处太阳出来的地方已有几丝红晕泛起,知道今天一定是个艳阳天了。 

  “一路的方向,照耀我心上,辽远的边疆,随我去远方……”《自由飞翔》的歌声让我对眼前过路的一对打工青年男女多看了几眼,这清晨的歌声让着橙红上衣的女孩平添了几分自信与漂亮,着瑰红上装的男孩一语不发地紧跟在女孩身后,不知是沉醉于女孩,还是沉醉于女孩的歌声。下山而去的这一双红衣人更描红了这清晨的滴水岩。 

  爽爽的晨风吹起我披肩的长发,吹进脖子里,冰凉冰凉的丝丝惬意漫过全身,我不由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几口清晨这滴水岩的灵气,浑身通泰。心里想着,一定要回家记下这滴水岩的晨,记下滴水岩的灵,记下我这片刻的想………

4  游黄水小记
记忆中很少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前不久终于有了机会,几兄妹带着孩子,满满两车人,自驾着车一路欢歌奔向目的地——石柱县黄水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水的海拔高,一到山上,虽是夏天来临,凉气仍穿透了衣服,晴朗的空气里沁满了凉滋滋的感觉。到了黄水森林公园,踩在松软的松树针铺织的地上,感觉如踩在高档宾馆华贵的地毯上。灿烂的阳光穿过人行道上空层层的树冠,斑驳陆离地洒在通往公园深处的幽径上。孩子们高兴地追前撵后,大人们有的让呐喊声回荡在森林的上空,有的让歌声划过树林和鸟儿共鸣。 

  穿过一段幽径后,大家来到土家族演出的一块坝子里,虽然坝里空空如也,观众看台也倾斜得快要倒塌,但是,听着阵阵松涛呜呜地在高密林子的顶端回荡,似乎依稀看见土家姑娘们美丽的倩影,听见她们嘹亮悦耳的欢歌。旁边的观音庙里,一遍遍播放的颂经录音替代了老和尚师傅的木鱼声。 

  下一个景点是油草河。刚从桥面下到桥下,岸边树丛里油油嫩绿的蕨类铺满了地表,引来小孩们的惊呼——哇,好漂亮啊!好漂亮啊!不远处淡紫的野花在树丛中幽幽地成片开着,孩子们睁大眼睛,目不暇接。冷不防,走在前面的人又传来惊呼:快来看快来看,映山红映山红!随着指向一看,啊!桃色的、乳白色的映山红一树树地在油绿的树丛中怒放着,和着另一些不知名的鲜艳野花,将山谷点缀得花枝招展,婀娜多姿。下到河滩上,虽然见不到一粒河沙,但那清澈亮底的潺潺溪水惹得一群群大人小孩脱鞋丢袜,坐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鹅卵石上将赤脚伸到水中体味那沁脾的清凉,一串串笑声惊吓了水中的小鱼,它们惊慌失措地在水中乱串,又惹来孩子们用块块小石飞溅起朵朵水花。 

  依依不舍告别了油草河,经过一段跋涉,夕阳西下时,我们又来到千野草场——爽心悦目,无边绵延草场上的一座座风化石山,一壁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