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所有哲学着作合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采所有哲学着作合集-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说家们(沃尔特·司各脱①,不过也是配有最神经过敏的音乐的尼伯龙根怪物);
  ①沃尔特·司各脱(1771…1838)——英国苏格兰诗人,欧洲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和大师。——译者 
  抒情诗人们。
  〃科学性〃。
  大手笔们(犹太人)。
  是被克服了的民粹理想,但还没有摆到民众面前来:
  圣徒,哲人,预言家。
〈59〉
  论现代阴霾的历史。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之国(官员等等):因为没有了〃家园〃——,
  家庭的衰落。
  〃善良的人〃乃是衰退的象征。
  权力意志是正义的(驯化)。
  淫荡和精神干扰。
  黑色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的音乐向何处去?
  无政府主义者。
  对人的蔑视和憎恶。
  最深刻的鉴别法:饥饿或过剩是否会变成创造性的?前者制造了浪漫主义的理想。——
  北国的非天然性。
  对烧酒的需求:工人的〃贫困〃。
  哲学的虚无主义。
〈600〉
  对世界的阐述是无限的。因为,任何阐述都是增长和衰落的象征。
  统一性(一元论)是惰性的需要;多义性是力的信号。不要否认世界的令人不安的和神秘莫测的特性!
〈796〉
  艺术品,在没有艺术家情况下出现的作品,譬如肉体、组织(普鲁士军官团、耶稣教团)等。艺术家只是一个前阶而已。
  世界乃是自我生殖的艺术品——
〈845〉
  艺术是对现实不满的结果吗?或者,是对已享受的幸福表示感激吗?前一种情况指的是浪漫主义,后一种情况指的是灵光和酒神颂歌(简言之,奉若神明的艺术):拉斐尔也属此列,只是他犯过使世界的基督教解释外貌神圣化的错误。他有过对生命的感激,但生命在他那里并非专一表现为基督教。
  世界随着道德解释而变得无法忍受。基督教试图以此〃克服〃世界,也就是否定世界。其实,这疯狂的谋杀——即人在世界面前疯狂的自戕、——的结局就是人的阴沉化、渺小化、贫困化。因为人的最平庸和最无害的种类,人的群畜性的种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单独找到了自己的前提的,得到了促进的,假如人们有意的话。
  荷马乃是奉若神明的艺术家,还有鲁本斯。音乐界还没有过任何奉若神明的艺术家呢。
  把伟大的渎神者理想化(渎神者的伟大二字的含意)是希腊式的;污辱、诽谤、鄙视罪人,这是犹太——基督教式的。
〈1029b〉
  即使听天由命也不是悲剧论,而是对悲剧的误解!渴望虚无乃是对悲剧智慧的否定,是这种智慧的对立面!
〈844〉
  浪漫派就是因永不自满而变成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的——他从自身和周围世界放眼开去,又回过头来张望。
〈416〉
  德国哲学的意义(黑格尔);它挖空心思构想出泛神论,它不认为恶、谬、苦乃是对抗神性的论据。这种伟大的首创被现存的各种权力(国家等)滥用了,似乎这样一来就等于承认正在台上的统治者是合理的了。
  相反,叔本华却以倔强的道德家面目出现,他为了坚持自己的道德估价,到头来成了世界的否定者。最终成了〃神秘主义者〃。
  我本曾试图为美学辩护:世界能是丑陋的吗?我认为,要美的意志,要求统一形式的意志乃是一时的保存手段和万金油。因为,在我看来,根本的问题乃是与痛苦不可分的、作为永恒破坏必然物的永恒创造物。
  丑陋乃是对使某种意义、某种新意变为无意义的意志所支配的事物的观察形式:因为,积蓄下来的力迫使创造者认为往事是不可靠的、失败的、应该否定的和丑陋的!——
〈431b〉
  在柏拉图那里,在一个可以受过度刺激的感官和狂热的人那里,概念具有极大的魔力,以致他随心所欲地把概念奉为理想形式。辩证法的醉意:是用来对自身行使支配权的意识——是权力意志的工具。
〈622〉
  挤压和碰撞,乃是晚近的东西,派生的东西,非原始的东西。它以某种搓合而成的、并且以有能够按压和撞击的东西为前提!但是,是由什么搓合起来的呢?
〈151〉
  宗教会因信仰道德而灭亡。基督教的道德,上帝是不可靠的。因此产生了〃无神论〃似乎其他类的诸神是不可能有的。
  同样,文化也会因信仰道德而消亡。因为,假如产生文化的必要条件一旦发现,那么,人们也就不再要什么文化了(佛教)。
〈599〉
  〃现象是荒谬的〃;这种信仰乃是受了迄今为止的错误解释影响的结果,是对无勇气和懦弱的概括。——这种信仰没有必要。
  人的不谦虚——:(发生在)他看不到否定自身的意义时!
〈616〉
  我认为世界的价值就在于我们的解释(——什么地方也许还可能有不同于单纯人性的解释——);我认为过去的解释都是远景式的估计,借助这种估计,我们可以保存生命,也就是用权力意志即要求权力增长的意志保存自身;我认为人的任何上升都会导致克服较为狭隘的解释,我认为任何已取得的提高和权力的扩大都会打开新的远景,并且称之为相信新的地平线——我的书里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与我们相关联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即不是事实,而是建筑在少量观察之上的膨胀和收缩;世界是〃流动〃的,是生成的,是不断推演的,是从来不曾达到真理的假相,因为——没有什么〃真理〃。
〈1049〉
  阿波罗受了骗:永恒的美好形式;贵族政治式的立法——
  〃事情应该始终如此!〃。
  狄俄倪索斯:感性和残酷,易逝性倒可以解释为对生杀之力的享受,解释为永驻的创造。
〈491〉
  信仰肉体比信仰精神更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后者乃是对肉体垂死状态的非科学观察的结果(是离开肉体的东西。等于相信梦境是真实的——)。
〈905〉
  锤子。作翻案估价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特质呢?——人,具有现代精神所有特质的人,可他具有足以使现代精神变得完全健壮的力吗?——这乃是他要完成自己使命的手段啊。
〈223〉
  贫困,屈辱和贞洁——这是危险的和诽谤者的理想。但是,对某些病症来说,毒药也是良药,譬如,在罗马皇帝的时代。
  一切理想都是危险的:因为它们贬低和反对真实的东西;一切(理想)都是毒品,但作为急救良药,却是不可少的。
〈691〉
  整个有机过程对其余天性抱怎样的态度呢?——在那里,有机过程的基本意志会现出真面目。
〈436〉
  辩证法和理性信仰仍然以道德偏见为基础。在柏拉图那里,我们是作为可悟的善的世界的昔日居民才占有那个时代的遗志的。神性的辩证法是来自善的辩证法,它会通向一切的善(——因此也就是某种〃倒退〃——)。即使笛卡儿对此也得出过这样的概念,即人们唯有用相信善的上帝乃是基督教道德的造物主这种基本思维方式,上帝的真实性才会给我们的感官判断提供保证。可是,除了宗教为我们的感性和理性提供认可和担保之外,叫我们到哪里去获得信仰生命的权力呢!认为思维就是现实事物的标准——认为凡是不能加以思维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是道德轻率的真正蠢物(轻信一种实质性的、处于事物深处的真理原则)。总而言之,这是彻底背离我们经验的狂言,我们根本无法想像它为什么存在……
〈500〉
  向外投射感官知觉:〃内〃和〃外〃——是肉体在那里发号施令吗——?
  在细胞原生质中起主导平衡调整作用的这个力,也统摄着对外部世界的同化。因为,我们的感官知觉就是我们同化脑中一切既往的结果了。知觉不会立即尾随〃印象〃出现——
〈219〉
  那些相信被现代自然科学超越了的、基督教的人受到了讽刺,因为(现代自然科学)并没有完全战胜基督教的价值判断。〃受难的基督〃仍是庄严崇高的象征——始终如此。——
〈505〉
  我们对自己知觉的认识:即一切知觉的总和,这个总和的意识化对我们和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整个有机过程来说是有益的和基本的。这就是说,不是指所有的知觉(譬如,不是电的);
  也就是说:我。
〈111〉
  19世纪的问题。本世纪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彼此有联系吗?它是由一块木头雕成的吗?它的种种理想和矛盾是受一个更高等的目的制约吗?是一种更高等的东西吗?——因为它也许是以这种标准剧烈生长的伟大天意呢。不满、虚无主义,这说不定也是好的征兆。
〈123〉
  我重新提出这个没有了结的问题:文明的问题,即1760年前后,卢梭同伏尔泰之争。人,将变得更深沉、更多疑、更不道德、更强、更自信——而且在这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变得〃更自然〃。因为,这就是〃进步〃。——同时,由于分工的原因,变恶的阶层和变温顺驯服的阶层会产生分化,以致全部事实不会直接跃入眼帘……下述情形属于强力,属于强力的自制和诱惑力,即这种强有力的阶层占有使人对他们的变恶产生高尚之感的艺术。强化的因素改头换面成了向〃善〃,任何〃进步〃都是如此。
〈100〉
  卢梭:规范的基础是感情;正义的来源是自然;人在接近自然的同时完善自身(——用伏尔泰的话来说,在远离自然的同时)。同样的时代,对前者就是人道和进步的时代,对后者就是非正义和不平等的时代。
  伏尔泰对人类的看法还停留在文艺复兴时期,对美德的理解也是如此(认为是〃高等文化〃),他为〃高等贵人〃和〃高等市民社会〃的事业奋斗不息,这是审美的事业,科学的事业,艺术的事业,进步本身的事业和文明的事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