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 谁还没点儿心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年头 谁还没点儿心病-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一天的活动列出来,每完成一样就画一个对钩。每次勾掉很多已完成的事情,非常有成就感。当你即将钩到一天中最后一项活动——观看晚上的足球直播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
  麦康纳也遇到过这样的日子:没有时间锻炼。那么他就利用一天中的零碎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爆发力训练来进行补偿。“我会每隔一会就做20个俯卧撑。或者是练习举55千克重的健身实心球,每次坚持30分钟。”这样的短时间锻炼,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的神经。
  不要留有后患:
  生活中有些令你感觉紧张的事情是来源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做事情总是习惯于一步到位,而不是自己骗自己‘已经完成’。我不欠任何人的任何东西。我更不会事后发出‘我怎么早不注意到……’这样的感慨。”
  每天都安排高兴的事:
  你每天能真正安排自己做多少快乐的事情呢?“你应该让自己更加轻松一些,去享受一些美好的事物。放松点,这是你应有的生活方式!”
  作者:徐怀宜
   。。

压力大多缘于不合群
很多职场人士说工作压力大,做事不顺心,我发现这种工作压力大,其实并不一定与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有直接关系,而是“不合群”导致的——他们在职场上缺乏交流和团队合作,往往是孤军奋战,所以感觉压力大。
  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同事之间配合,打团体战,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员工就不善于与人合作,不能合理利用别人的资源优势,因此完成相同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压力就要比其他同事大得多,自然也会感觉累。
  在职场上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员工往往从小就比较孤僻,在家庭中也沟通较少,从未真正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他们把在家庭中缺乏沟通的状态带到工作中,总是希望别人主动接近自己,自己却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时间长了,同事觉得这个人“不爱说话”,也就逐渐放弃与其交往,这时他就会感到被孤立,心理压力增大,工作时也会力不从心。
  其实很多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员工也想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但是长期的封闭,使他们不了解别人的心理和情感,说起话来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就使他们很难与别人建立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陷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而且他们过于敏感,过于防范,时间长了就导致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这也是他们感到有“压力”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关于人格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一条就是“乐群性”,这里的“乐群”就是指乐于与人接触,融入群体。“乐群性”高,感觉到的压力就会小。不合群的员工如何减轻压力呢?关键还得靠自己。别人不可能代替你,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慢慢地改变自己,才会赢得大家的认同。
  相关链接
  遇到不合群的人怎么办?
  第一,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逃避和退缩,如主动地向别人问好,别人也会给你回应的,你也能体会到快乐,不要寄希望于别人主动与你交往,这一点很重要。第二,与别人交往,要注意肯定认同对方,自己不喜欢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这是你应该特别注意的方面。技巧上则是多称赞对方、认同对方。第三,学会放下负担、轻松做人。你会发现同样还是你这个人,别人却很喜欢跟你交往,压力随之也会减轻。
  作者: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王建一
  

中年人需重建自信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一生中幸福感高低变化呈U形曲线,44岁左右达到最低点,是感觉最坏的时候。这段时间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年危机。一种解释认为,人到中年,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已比较了解,对未来不再抱有过多激情和渴望。另一种解释为,中年危机源自与周围人的比较,从而加深对人生和未来的忧虑。
  人到中年心身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一种很可怕的潜在变化是:“心气”渐渐下降,似乎它悄悄地要溜走,也就是自信心越来越不足。于是我们的生活会暗淡无光,做事提不起兴趣,时常打退堂鼓,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往往使机会丧失,生活质量下降。所以中年人非常需要重建自信。
  过去是人们害怕59岁退休状态,女人们害怕49岁更年期状态,现在似乎更提前了,40~45岁的女人就担心怕变老,50岁男人怕自己没用。相貌的微微衰老,气色的褪减,体型的变化,都成了中年人身心变化的晴雨表。
  中年人自信下降,很大成分来源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和不良暗示,现在的中年人缺少投资意识,似乎在这个竞争年代中,崇尚年轻,吃青春饭的职业比较多,让中年人产生被抛弃感。
  而中年人事业的变迁,住房贷款、子女工作的压力等等,会使他们感到无价值感。再加上婚外恋、离异的人数增多,使他们的自信大大滑坡。
  有人说过,生命从40岁开始。意大利本体心理学大师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说过:真正意义上完整而成功的生命、自我实现的生命从50~60岁才开始。他在晚年做出很多贡献,成为心理学大师、钢琴艺术家、服装设计师。
  中年人重建自信就要相信每个人都是一座宝矿,是要用一生来挖掘的。如何重建中年人的自信就变得尤其重要了,不妨尝试一下。
  (1)向孩子学习,与年轻人交往,有忘年之交,传授经验。
  (2)制定新的生活目标,继续成长发展,增加价值感。
  (3)给自己良好的自我暗示,多练微笑能添信心,表明了我有信心从容面对一切。
  (4)昂首挺胸走路,步伐有意加快一点。办事尽量往前赶,坐座位尽量在前排。
  (5)不去跟年轻人比力气,比挣钱,因为你就是你自己!
  (6)与人说话养成正视对方眼睛的习惯,认真倾听交流。
  (7)养成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习惯。
  总之“自助者,天助之”,自信者人生必然有希望。让中年人重新活出完整的自我,从容收获自我!
  作者:许丽霞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夫妻性格相似易沟通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试所联合成立的国内第一家婚恋研究所8月中旬现身北京。这意味着,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普通人婚姻幸福指南的婚恋研究,开始受到中国人的重视。
  其实中国人在婚恋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富有智慧的经验,比如看两个人有没有“夫妻相”。研究发现,两个人情投意合、相濡以沫久了,表情模式和饮食结构都会很相近,从而让两个人的外表有几分神似,形成“夫妻相”。那么在心理因素方面,特别是性格上,是否也存在“夫妻相”呢?以往流行的观点认为,夫妻双方性格上要互补才能美满,比如一个内向另一个就要开朗。而最新的研究显示:性格相似的夫妻比性格互补的夫妻婚姻更美满。
  性格主要包括好恶倾向性和热情、勇气、自信等这些个人特征。两个性格相似的人,关注点相近,会有很多共同语言,因而很容易结识和培养感情。而且相处时间越长,这种相似性越体现出积极作用。从兴趣取向来讲,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在选择上不会互相冲突,资源上可以共用,感情上容易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共同分享快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两个人都是足球迷,那么在世界杯的时候不仅不会闹家庭矛盾,还能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一起享受绿茵、足球和球星。
  价值观是更为重要的性格因素,它的内涵是一个人认为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一个理性的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结到他的价值观上面。很难想象一个把金钱看得无比重要的人和一个重视精神感受的人能够白头偕老。只有看重家庭的成一对,看重享受的配一双,日后的家庭婚姻生活才能形成合力。否则两个相反的力量在一起,就会互相减弱乃至抵消。比如有一对夫妇,丈夫喜欢冒风险去投资房地产,妻子却总是觉得把钱放银行保险。丈夫每买下一处房产,不久就被妻子偷偷卖了,结果白白错过了多次赚钱的好机会。
  个人特征方面,同样也需要共同点。一个很自信的女人估计不会看得上一个自卑的男子,而一个富有进取心的人很难欣赏一个得过且过的庸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看上去是一种主内主外的互补,但这个女人肯定不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之辈,她为家庭付出的心血与丈夫为事业的付出是相似的、等值的。因为只有两个相似的人才能理解对方的渴望与成功、失望与挫折,也只有这样的共通,才能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记者杨锦陈
  

夫妻交流说说孩子话
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但是对于结婚以后的夫妻,这种交流上的差距有时候就会转化为无谓的争吵。比如妻子做某件事情没做好,老公会说,“瞧你,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真笨!”妻子强烈的自尊受到了打击。而老公奇怪,自己儿时在家经常被父亲这样说,自己也没觉得怎样,感觉妻子小题大做。一场争执就这样拉开了……
  家庭沟通中,有一种技巧叫“平辈对话”,就是用来处理这种儿童化思维对话的方式。意思是,夫妻双方对话要尽量以平辈的语气交流,如果妻子用孩子般的语言跟你撒娇,作为丈夫就不要过于正经的用成人思路数落对方“没长大”,“不懂事”;而当妻子以正常的成人身份说话,丈夫也要收起对孩子说话的口吻。“平辈对话”技巧,不仅会让妻子觉得你很有幽默感,还能让交谈双方感到无差别的交流,增进感情。
  儿童化思维,不仅是妻子拉近老公距离的聪明做法,得到关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