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稻盛和夫-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ㄋ嫉牟凡荒芄惴旱玫绞谐∪贤�
  以前,有一个和我同时大学毕业的研究员,他和部下辛苦了数月反复试验探索,终于完成了一个产品。但是,我一看到这个产品就冷淡地说声“不行”便退回给他了。
  他极力争辩:
“为什么?产品性能完全符合客户要求。”
  “不对。原来我期待的比这水平更高。首先颜色就不鲜亮嘛!”
  “你如果也是技术人员,就请不要说“颜色不鲜亮”这样感性的话。这是工业产品,你不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就太糟糕了。”
  “不管感性与否,反正我心里看见得就不是这样不鲜亮的陶瓷。”“所以不行!”我命令他重做。尽管我十分清楚先前他所吃的苦头以及被退回后的怒气。但是,不管怎样,反正做出来的结果和我先前看见的——尽管是外观方面的——明显是不同的。于是,经过多次重做,他终于成功烧烤出理想的产品。
  当时,我要求他们“做崭新的产品”,我说的是应该以没有一点瑕疵的完美产品为目标。
  在我幼小的时候,“崭新的”这个词是我的父母经常使用的一个形容词。当理想的成品摆在眼前时,人们连用手摸一摸都会感到犹豫似的,对它充满憧憬和敬畏。此时,父母用“崭新的”来形容它们。
  这个词我会经常脱口而出。不惜一切,努力创造世界所公认的“尽善尽美”的产品,这对于以创造为目标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一种义务。
考虑周全的话,就一定能实现  
  当然,这不仅限于工作方面。人生中,在要成就某件事的时候,应该以理想状态为目标,作为实现的过程,“深刻思考直至清晰看见”。换言之,就是要有持续的强烈的愿望。
  设定一个更高的合格线,更进一步采取行动直至现实和愿望完全吻合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出色成果。
  而且,及其有趣的是,事先能够清晰“看见”的,最终也一定以“崭新的”结果实现。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印象,即使做出来也不是“崭新的”。这也是我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事实。
  DDI公司(即现在的KDDI公司)在开始手机事业时也一样,当我提出“手机时代马上就要来了”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持否定观点,摇着头说不可能。
  “不管何时、何地,和任何人用手机通信”的时代一定会来到,而且,从小孩到老人所有的人在出生时都分配到一个电话号码的时代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我的这些观点也只是引起公司其他董事的嘲笑。
  但是,这是我“看见了的”。手机这种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产品以何种速度、怎样普及,以怎样的价格和多大的尺寸在市场中流通,我事先都清晰地“看见了”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在京瓷公司从事的半导体零部件等业务,我对半导体技术革新的速度、 尺寸和成本的变迁,已有充分的了解。据此类推,我能够以相当高的精确度预测手机这个新商品的市场前景。
  不仅如此,我还清楚预测了合同价格是多少,每月的基本话费是多少,通话费的收费价格及其将来的价格设定等。当时的事业本部长还在记事本上做了记录。在手机事业实际开始时,他又看了看那个记事本,怎么回事?和实际的收费体系几乎不差分毫。
  不限于手机,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通常都是要考虑市场的供需平衡、投资回报等,经过复杂且精密的成本核算才能算出来。而没有计算前我就已经对服务收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负责的事业部长惊讶的目瞪口呆:“简直神了!”其实那时因为我“看见了”
  各个细节都能够明确预想到的事就一定能成功。也就是说看得见的事能够做成,而看不见的事就做不成。所以,当你确定了自己想要的,剩下的就是把它凝缩成坚强的信念,并把它提高到一个强烈的愿望,直到你能“看得见”成功的意象。
  愿望本身就是你潜藏着使愿望变成现实的能力的证据。人类一般不会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所以,能够描绘出自我成功后景象的人,其成功的概率是极高的。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成功的样子,如果其景象清晰可见,那么你就一定能实现、一定能成功。
成功的两大因素: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
  在挑战无人尝试过的事情,不可避免会遭到周围的反对和抗拒。但是,如果自己心中有“我做得到”的坚定信念,能够描绘已经实现的景象,就应该大胆宣传这个设想。
  设想本身应该基于朝大胆的“乐观论”,打开想象的翅膀,并在周围聚集一些积极发展意见的乐观派人士。
  以前,每当脑子里冒出有一个新主意或闪出一个新想法时,我常常召集干部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此时,那些从大学里出来的高材生们反应冷淡,多数时候甚至向我说明这个主意是多么脱离现实、多么欠斟酌。
  他们的话也有一番道理,分析也非常敏锐,列举的全是不可行的理由。因此,再好的主意在遭到泼凉水后就会凋谢,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几次后,我彻底更换了商量的对象。在开展新的、难度很大的工作时,与其聚集头脑聪明、思维悲观的人,不如和有一点马大哈但认为我的提案“很有趣,务必试试吧”这样天真感性,对新事物有浓厚兴趣的人进行商量。因为在一件事情的推敲设想阶段,很需要这种积极的乐观态度。
  但是,在设想向具体计划转移时,则应该以悲观理性的分析为主,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慎重、小心、严密地推敲计划。但大胆和乐观在这一阶段始终是有效的。
  一旦到从计划转入落实阶段,则再次基于乐观论,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也就是说,“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这在成就某些事情、变愿望为现实上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这一点,我聆听过冒险家大场满朗的一席话,可以作为参考。大场先生是世界上第一个独自徒步横跨北极和南极的人。因为京瓷公司曾经为他的这次探险提供了赞助,大场先生曾经讲当面向我致谢过。 
见面时,我开口便称赞大场先生这种挑战生命极限的勇气,大场先生听后似乎面露难色,并立即给与否定。
“不是,我没有勇气,甚至还是一个胆小鬼。由于胆怯,我不得不谨慎地进行了准备。恐怖这是此次成功的主要原应。相反,如果冒险家只是一味的胆大,就会直接导致死亡。
听到这里,我感叹不已,万事事在人为,大场先生紧紧地掌握了人生的真理。这位难得的冒险家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胆怯、慎重、小心作后盾,所谓的勇气也只不过是蛮勇。
大病初愈后体悟到的人生真谛
到次为止,我叙述了人生因心理状态而改变的人生大原则。其实,我的人生连续遭受失败和挫折,我也在屡遭厄运领会到这一法则的。
年轻时的我,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事与愿违,且屡屡落空。我常想,我的人生为什么不顺利呢?我是个多么厄运的男人!似乎被苍天遗弃。我发牢骚、不满意、怨天尤人。在反复挫折的人生中。在反复挫折的人生中,我慢慢醒悟过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因我自身的心理而起。 
     最初的挫折体验是中学生升学考试的失败。自后不久,我感染了肺结核。当时,结核病是不治之症,而且我的二位叔父,一位叔母都因结核病而死亡,我的家族被称为“结核病家族”。
    “我也吐血了,不久也会死吗?”——还很幼小的我遭受悲惨的折磨,被病魔和悲伤彻底击垮,无法支撑持续低烧的身体,只能卧倒病床别无他法。
     那时候,邻居的阿姨也许可怜我吧,把《生长之家》的创始人谷口雅春的《生命的真相》借给我阅读。对即将进入中学的孩子来说,该书的内容有点难,但是我一心想找点寄托,一知半解地埋头苦读。    
“我们内心有个吸引灾难得磁石。生病时因为一颗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读到这一章节 ,我牢牢盯住了这些话。谷口先生使用“心相”这个词,阐述了人生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
生病是由心相投影而至的说法有些残酷,但对那是那地的我来说恰恰是说准了。原来是我叔父患了结核病,离开自己的家疗养时,我市非常害怕被传染,总是捏着鼻子跑过叔父睡觉的房前。而我的父亲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看护的责任,我哥哥也认为不会那么 容易感染坦然处之若无其事。总之,只由我似乎非常嫌忌亲戚生病。总在回避。
似乎遭到上天惩罚,我的父亲和哥哥没有任何问题而只有我感染了。原来如此,我想通了。想回避像逃避的心,非常厌恶生病的我的那颗羸弱的心吸引了病灾。
原来心相就是现实,少年的我对谷口先生的话深有感触,也对自我行为进行反省,并发誓以后尽可能朝好的方面着想。但是,这正是众生凡人的悲惨之处,心相仍难以改变,在那以后继续着坎坷曲折的人生。
心态决定命运
幸亏结核病初愈,我又可以返回学校读书了。在那以后,我和失败、挫折的缘分并为完全中断。大学入学考试中第一志愿也不合格。进入本地大学求学,成绩相当好,但是毕 业时,恰逢因朝鲜战争的军需而出现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经济开始不景气,多次就业考试接连失利。有时,我们这些地方新办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连考试机会都没有。我不禁诅咒世道不公和自己命运不济。
为什么我市一个这么不走运的人呢?卖彩票,前后的号码都中奖,只有我“没有中”。反正结果总是白干,于是心慢慢朝错误的方向倾斜。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的空手道颇有信心,于是就像破罐子破摔,一度曾在闹市区的某个暴力团事务所门前徘徊良久。
在大学教授的关照下,我总算进入京都得电瓷制造工厂。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