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网-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晓得你会说个不停的,阿特尔尼。”她平静地说: 
  她扣好了手套钮扣,临走之前和蔼地,但有点尴尬地微笑着对菲利普说: 
  “你留下来用茶好吗?阿特尔尼喜欢有人跟他说说话,也难得找到一个聪明的人聊天。” 
  “当然他要留下来用茶啦,”阿特尔尼说。妻子走后,他又说:“我坚持让孩子们上主日学校,我喜欢贝蒂上教堂做礼拜。我想女人应该信教。我自己是不信的,但我喜欢女人和孩子们相信。” 
  在真理方面极为严谨的菲利普对他这种轻浮的态度感到有点震惊。 
  “但是,当孩子们接受一些你认为不真实的东两时,你怎能袖手旁观呢?” 
  “假如那些东西是美的,它们是不是真实我倒不在意。要求事物不但必须迎合你的美感而且必须迎合你的理性,这要求太高了。我要贝蒂成为一个罗马天主教徒。我很希望看到她戴着纸花花冠、皈依罗马天主教,无奈她是个新教徒。况且,宗教是个气质问题:假如你脑子里有宗教的癖性你就什么事都相信。假如你没有这种癖性,那么不管向你灌输什么信仰你也会抛弃的。也许宗教是最好的道德学校。它好比你们绅士使用能够溶解其他药物的溶剂一样,它自身并没有功效,可是却能使别的药物得到吸收。你选择了你的道德观念,因为它与宗教是结合在一块的;你丧失了宗教,而道德观念依然存在。假如一个人通过热爱上帝而不是通过熟读赫伯特·斯宾塞的哲学而得到善良的美德,那他就更可能成为一个好人。” 
  这与菲利普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他仍然认为基督教是无论如何必须抛弃的一个令人堕落的枷锁。他的脑海里无意中把特坎伯雷大教堂里的枯燥的礼拜仪式以及在布莱克斯特伯尔寒冷的教堂里那冗长乏味的布道活动联系在一起。当道德丢弃了唯一使之符合理性的信仰时,阿特尔尼所说的道德在他看来只不过是智力不健全的人保存下来的宗教的一部分。他正在思索如何答复,对听自己说话比讨论问题更感兴趣的阿特尔尼突然又长篇大论地谈起罗马天主教来了。对他来说,天主教是西班牙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西班牙对他则意味深长。因为在他婚后的生活中,他发现传统习俗实在令人厌倦,为了摆脱这些习俗的束缚他才逃到西班牙去。阿特尔尼以粗犷有力的手势和加重的语气,娓娓动听地对菲利普描述西班牙大教堂,那幽暗室旷的圣堂,祭坛背后屏风的大块黄金,镀金而失去光泽的豪华铁制饰物,那香烟缭绕的空气和静温的气氛。菲利普仿佛看到了身穿白色细麻布短法衣的教士们和穿红色法衣的侍僧从圣器贮藏室走到唱诗班;他仿佛听到单调的晚祷圣歌。阿特尔尼提到的那些地名:阿维拉、塔雷戈纳、萨雷戈萨、塞戈维亚、科尔多瓦,就好像他心中的一只只喇叭。他仿佛看到坐落在黄褐色的、荒芜的、萧瑟的景色中的古老的西班牙城镇里那一堆堆庞大的灰色花岗岩建筑群。 
  “我老是认为应该到塞维利亚。”阿特尔尼滑稽地抬起一只手,稍停片刻时,菲利普漫不经心地说道。 
  “塞维利亚!”阿特尔尼喊道,“不,不,千万别上那儿。塞维利亚:它令人想起姑娘们和着响板的节拍翩翩起舞、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花园里唱歌、想起斗牛、香橙花、薄头纱,还有披巾。它是喜歌剧院和蒙马特区的西班牙。它那肤浅的魅力只能供智力浅薄的人永久的娱乐。西奥菲尔·高蒂尔①写尽了塞维利亚所能提供的一切。我们这些晚辈也只能重复他的感受而已。高蒂尔将肥胖的大手触及显而易见的事物,然而,那儿除了显而易见的事物外就什么也没有;那儿的一切都被打上指痕,被磨损了。穆里洛就是塞维利亚画家。” 
  ①西奥非尔·高蒂尔(1811—1872),法国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 
  阿特尔尼从椅子站起来,走到西班牙柜子前,将带有镀金的大铰链和华丽的锁子的面板打开,露出了一排排的小抽屉。他拿出了一叠照片。 
  “你知道埃尔·格雷科吗?”他问道。 
  “噢,我记得巴黎有一个人对他的印象特别深。” 
  “埃尔·格雷科是托莱多的画家。贝蒂找不到我要让你看的那张照片。它拍的是埃尔·格雷科所喜爱的城市,比任何照片更真实。请坐到桌子边来。” 
  菲利普把椅子往前挪了挪,阿特尔尼将照片放在他面前。他好奇地、默默地看了很久。他伸手去拿其他照片,阿特尔尼递给他。他从前不曾见过这位莫测高深的名家的作品。他第一眼就被这张任意的画弄糊涂了:人物拉得过长,脑袋特别小;神态放肆。这不是现实主义的。然而即使在这些照片中也使人留下了令人不安的真实印象。阿特尔尼用生动的语言,热情地描述着,但菲利普只是模模糊糊地听到他所说的话,他感到迷惑不解,莫名其妙地被感动了。这些绘画似乎向他说明某种含义,但他不知道这种含义是什么。有些男人的肖像画,他们那忧郁的大眼睛似乎在向你诉说什么,你却又不知道。有穿着方济各会或多明我会修道士服装的高个子和尚,带着心神错乱的面容,作着你不解其意的手势;有一张圣母玛丽亚升天图,有一幅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画,画中画家通过某种神奇感情表明基督的躯体不仅仅是凡人的肉体而已,而是神圣之躯;有一幅耶稣升天图,画中的耶稣似乎要升上九天,站在空中如履平地,使徒们高举的手臂,拂动的衣饰,欣喜若狂的姿态,给人一种喜悦和神圣的快乐。几乎所有这些画的背景都是夜空,灵魂的黑夜,地狱的怪风席卷着飞渡的乱云,一轮朦胧的月亮投下惨淡的月光。 
  “我在特莱多曾多次看到过这样的天空,”阿特尔尼说,“我想,埃尔·格雷科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时就是这样的一个夜晚,这个夜晚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以至他永远忘不了它。” 
  菲利普记得克拉顿曾经受到这位古怪大师的影响,他这是头一次见到大师的作品。他认为,克拉顿是他在巴黎认识的人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他那副爱嘲笑人、不友好的冷漠态度,使人很难了解他;然而,回想起来,菲利普觉的他身上有一股悲剧的力量,这种力量徒劳地寻求在画中表达出来。他性格奇异,尽管当时已不时尚神秘主义,他仍然是神秘的。他对生活不耐烦,因为他发现自己不能说出他内心模糊的冲动所暗示的东西。他的智力不适合精神的功能。难怪他对发明一种表达自己灵魂的渴望的新技巧的格雷科深表同情。菲利普又看了一遍这一套西班牙绅士们的肖像画,他们满脸皱纹、尖翘的胡子,他们的脸在浅黑色的衣服和漆黑的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很苍白。埃尔·格雷科是一位灵魂的画家。而这些绅士,脸色苍白、形容憔悴,并不是疲劳过度而是精神压抑。他们的精神遭到折磨。他们走路时好像对世界之美毫无觉察似的,因为他们的眼睛只注视着自己的心,被灵魂世界的壮丽弄得眼花缭乱。再没有比这个画家更冷酷无情了,竟认为世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他画的那些人的灵魂,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奇怪的渴望:他们的感觉奇迹般的敏锐,并不是对声音、气味、颜色的敏锐,而是对灵魂的微妙的感觉敏锐。这位卓越的画家怀着一颗僧侣般的心在走着,他的眼睛能见到天国的死者也能看到的东西,然而他并不感到吃惊,嘴上也没有笑容。 
  菲利普依然沉默着,目光又落到特莱多的风景上。在他看来,它是所有的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奇怪地感觉到,他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一种冒险的感觉使他激动不已。一瞬间,他想起了曾使他憔悴不堪的爱情:除了现在激起他内心的一阵激动之外,爱情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他看到的这幅画很长,小山冈上房子鳞次栉比,在一个角落里,有个男孩手里拿着一张这座城镇的大地图。另一个角落是个象征塔布斯河的一个古典人物;天空中,天使们簇拥着圣母玛利亚。这是一个不合菲利普见解的风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崇拜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圈子里;可是,他再次奇怪地感觉到,比起先前他毕恭毕敬地设法模仿的大师们所取得的成就来,格雷科的这幅画具有更强烈的真实感。他听阿尔特尼说这幅画画得如此逼真,以至如果特莱多的居民来看它时,能认得出自己的房子。画家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但是他是用心灵的眼睛来观察的。那座谈灰色的城池有些超越凡世的神秘气氛。通过一道既非白天也非黑夜的惨淡的光亮,可以看出它是一座灵魂的城市。它屹立在绿色的山冈上。不过,这种绿色并非这个世上所有的。城市被巨大的城墙和棱堡围绕着,人类发明的机器和引擎无法摧毁它们,只有靠祷告和斋戒、悔悟和叹息、以及禁欲苦行方能攻克。它是上帝的一座堡垒。那些灰色的屋子是由泥水匠所不懂的石头砌成的,它们的外形有些可怕,而且你不知道什么人可以往在里头。你可以走过那些街道,并毫不惊奇地发现这些街道都没有人,又不是空的;因为你觉察出一种无形的,然而对每一内在感官却感觉得到存在。它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在那儿想象力像一个人从光明走入黑暗那样摇摆不定。赤裸裸的灵魂来回走着,它知道了不可知的东西,奇怪地意识到亲切的但无法表达的经验,也意识到绝对之所在。 
  在蔚蓝的天空中,因为有一种由心灵而不是肉眼证明而显得真实,朵朵浮云随着奇异的微风飘动,缕缕微风犹如永坠地狱灵魂的哭泣和叹息。这时,你可以看到一群长着翅膀的天使簇拥着身穿红袍和蓝外套的圣母,而毫不觉得惊奇。菲利普觉得,这个城市的居民面对这一奇妙的幻影,无论是出于虔诚,还是感激,都不会感到惊奇,而只顾匆忙离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