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开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自己开方-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临床中,我经常发现一些有疑心病的人说自己胃不舒服。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脾主思。人想得多了,脾胃之气就堵在那里不走了,这样肚子能舒服吗?
  可以说,在每个脏器里都藏有一个“神”。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当五脏生病时,实际上,它所对应的情绪也肯定受伤不浅。
  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有的人经常性地头痛、没精神、心里不舒服。但您如果把头痛治好了,精神自然会好,相应地,心里也会舒畅无比。
  一种情绪(神)对应着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情绪(神)那里找到根源。因此,您如果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做到“身神同补”,那效果就太神了。
  比如说乳腺肌瘤,《外科正宗》认为它的发病原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所以,即使您的乳腺肌瘤已经治好。但如果您在后期的保养中忽视了情志调养,还是经常爱生闷气,东想西想,结果只能是让乳腺肌瘤再次发作。
  因此,无论是治病还是防病,只有“身神同补”,才能使疾病彻底断根,不再复发,让身体真正强壮起来。
  

没有心病,心肝脾肺肾才补得进去
心脏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这样人才会长命百岁。《黄帝内经》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如果心里不平静,人体所有的脏腑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不良情绪的出现都会连累到它。所以,心脏最勤奋,又是最容易受伤的。
  《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叫“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心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的情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人才会长命百岁。
  《黄帝内经》里还有一句话,叫“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心里如果不平静,那人体所有的脏腑都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只要心脏不出问题,其它的脏腑一般也会安守本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心阳不足就会造成肾精亏损
  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中医常说“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说二者的交流要像高速公路一样畅通。比如说,心火每时每刻都要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水必需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
  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就像太阳和冰川,太阳每天都要出现,把冰川一点点融化。用来灌溉良田、滋养万物。反过来,由于冰川的存在,太阳的热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则大地就要变成荒漠了。
  所以,心阳不足的话,就无法把充足的阳气送给肾脏,造成肾精亏损。举个例子吧,我们心跳加快时,明明是心脏出了问题,可很多人会说“心慌”,这个“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会影响到肾脏。
  心里装的事太多,脾就不舒服
  大家都知道,脾主运化。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的运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变成血液。但是,如果没有心阳的存在,脾的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
  举个例子,很多身体消瘦的人,吃了不少补药,都不见效。到医院去检查吧,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心里装的事太多了,有事没事去想一些没必要操心的事,分散了心阳。思虑过度容易伤及心血,而心血不足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造成少食、腹胀、身体乏力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只有心和肺合作愉快,浊气和清气才能正常交换
  心主血,肺司气,血是气的载体。肺吸入的清气需要通过血液的运化才能分布到全身各处,浊气也要依附于血液才能到达肺部,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体外。所以,只有心的功能正常,血液运行才会通畅,让体内的浊气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气相替换。这就是中医上常说的“血为气之母”“血以载气”的道理。
  心情不好,揉肝经给您带来好心情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就更好解释了。心主血,肝藏血。我们心情不畅的时候,最需要肝脏来疏泄情绪。比如,有的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感觉心前区憋闷,两肋也有疼痛感,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泄所致。因为两肋是肝脏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气郁滞就会引起两肋疼痛、胀闷。
  总的来讲,心脏的不适都会影响到肝、脾、肺、肾。我觉得《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的比喻非常形象,心就像君王,肝就像将军,肺就像宰相。将军或宰相出问题了,都会影响到君王的决策。如果单是将军出问题了,对宰相的影响却很小。唯一不能出问题的就是君王,君王要是“龙颜大怒”了,将军、宰相的日子都好过不了。
  

有多少病,就有多少种坏情绪(1)
“身神同补”是补什么?简言之,补身是让身体变得强壮;补神则是改变由病而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而同补的意思就是,身体上的毛病没了,坏情绪也消失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在女儿的陪同下来找我看病。老人家一进门就说:“我有高血压!”他女儿补充说:“我爸爸不仅有高血压,还头痛、头晕、胸闷。他脾气特不好,经常动不动就发怒,拍桌子瞪眼睛的,烦得不得了。”
  我于是教给他们一个方法,每天早晚和发脾气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太冲穴,时间不用太长,3分钟左右即可。
  后来,老人家和他女儿又来找我。我问效果怎么样,他女儿说:“效果太好了,我爸爸的血压控制住了,而且,他的脾气也好多了,现在很少发怒。”
  我告诉她:“像高血压这样的病,不能只关注血压有多高,您还得留意老人家的情绪。别动不动就发怒,引气血上扬,这只会使血压再度升高。我在给您父亲治疗的同时,还注意调节他的这种坏情绪。我让您经常给他按揉太冲穴,既降低了血压,又避免了发怒。这样,病情止住了,发病的原因也消除了,降压效果当然会好。”
  “身神同补”是补什么?简言之,补身是指祛除身体上的毛病;补神则是改变因病而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五脏和我们的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心主喜、恨——性情急躁的人最容易得心脏病,伤“心神”
  心属火。所以,火性人容易急躁,喜欢争论。另外,心还主喜、恨。当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他的气血流畅,肌肉放松,身体上的疲惫也能很快减轻。
  另外,您在怨恨别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热、心跳加速、失眠、癫狂、声音暗哑、疔疮等症状;
  过喜的时候,您就会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精神无法集中、心神恍惚、嘻笑癫狂。有时候,很多人感觉自己心跳很快,心口不舒服,或者睡不着觉、容易忘事儿等,这就是过喜伤心的缘故。
  如果内心急躁,面色黑红发暗,这就意味着您的心神受到伤害了。这个时候,心神不稳的您最容易患上心脏病。
  肝主怒——常生气的人最容易得肝病,伤“肝神”
  肝属木。属木的人具有宁折不曲、不轻易服人的性格。这种人做起事来一般容不得别人辩驳,别人一反击,他就心中不服气。这样一来,他的内心就在不断地来回“拉锯”,结果便是把怒气给引上来了。
  怒伤肝,爱生气的人一般肝都不是很好。您在发怒的时候,会感觉胸膛发闷,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有的人还会出现脸色发红、头昏眼花、两臂麻木、胸膈那一块感觉不舒服等情况,这都是暴怒伤了“肝神”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平时脸色青里带白,说明他的肝经已经受到损伤了,很有可能患有肝病。
  脾主思——爱操心的人最容易食欲不好、消化不良、肚子胀满,伤“脾神”
  平时想得多的人,即使到了饭桌边上,也只是扒几口饭意思一下。其实,这是怨伤脾所致。
  将怨气闷在肚子里不发泄出来,脾经最容易受到伤害,出现食欲不高、消化不良、肚子胀满等现象。这就是“脾神”受伤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肺主悲——爱计较的人最容易感冒、咳嗽,伤“肺神”
  一说到“肺主悲”,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林妹妹。她就是因“肺神”受到伤害而红颜薄命的典型例子。

有多少病,就有多少种坏情绪(2)
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爱计较,笑在脸上,恼在心里,或者整天阴着一张脸,悲悲切切的,那就很容易伤到肺,出现精神不振、面黄身瘦、头发枯黄等现象。爱计较的人经常感冒、咳嗽,就是因为他的“肺神”受到了伤害。
  肾主恐——胆小怕事的人最容易得肾病 (大小便失禁、遗精、阳痿、早泄等)
  有的人一旦要上大场面、见大人物,就会急着往厕所跑,这是心里紧张导致“肾气失固,气泄于下”的缘故。所以,电视里演着某个人被吓得举着双手尿裤子的样子,那不是瞎掰的。
  肾脏属水,水形人遇事容易退缩,而且还多忧多虑。俗话说,“烦人伤肾”,忧虑、好烦人的人,最容易产生腰腿酸痛、遗精淋证、虚痿肾亏、疝气郁结等症状。
  所以,在治疗大小便失禁、遗精、阳痿、早泄等毛病时,您还要先想办法把受伤的“肾神”治好,这才是根本。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关注身体上产生的实质性病痛,却忽视了我们五脏六腑里面住着的那些“神”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在治病养生的时候,您不仅要治身体上的病,还要根据我上面讲的五脏和“五神”的关系来平息不良情绪,让您的身和神都健康。
  怒、恨、怨、恼、烦、悲等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