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华尔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感悟华尔街-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7年10月,我前往纽约为分行的事情作进一步努力。其间约见普林斯,出乎意料,花旗工作人员婉拒了我的约见。我想,此时花旗已陷入次贷危机的泥潭,普林斯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无暇相见是可以理解的。正当我们为此感到遗憾的时候,花旗那边传过话来,普林斯说:“马行长来了,我是一定要见的。”这次会面正处在非常时期,但还是谈了一个小时。其中大多数时间是为我们纽约分行获批提一些建议,出一些主意,很让我感动。然而没想到见面后一个月,普林斯就黯然下台了。
  从2003年到2007年,普林斯掌管花旗的这4年,其承受的压力是异乎寻常的。这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金融机构,其前任的辉煌又增加了他起跳的高度。
  4年来,花旗股价的走势并不如人意,这和桑迪时代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外界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在桑迪时代,花旗一直通过不断收购兼并的模式来进行扩张,而这种增长能量在普林斯在任的这4年慢慢被消化殆尽,收购仅仅显示了一时的红火,带来仿佛昙花一现的绚烂,整个花旗很快被收购后烦琐的整合所拖累。并购之后的重重矛盾逐渐显现,剪不断、理还乱。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金融航母因公司过大导致效率受损,大企业病开始肆虐。
  对于花旗面临的问题,普林斯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他上任之后,把目光聚焦在了内生式增长上,并以此作为花旗新的战略重点,试图传承花旗的辉煌。但是老天似乎给新官上任的普林斯太多的考验,在这期间,花旗接二连三地遇到一桩又一桩的麻烦。
  2004年5月,世通公司破产,而花旗是该公司的首席财务顾问,为此,花旗不得不赔偿投资者亿美元的损失。随后不久,美联储一张7 000万美元的罚单开向了花旗,这是他们针对消费银行违规实施的最大一笔罚金,原因是花旗向低收入和高风险借贷者提供贷款。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上帝保佑花旗(3)
花旗的困境并不仅限于美洲,而是陆续向欧亚大陆传递。6月,花旗亚太区两位高管因提供虚假信息被宣布停职。8月,彭博资讯终端上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英国监管机构调查花旗集团债券交易”,蹊跷在随后的报告中陆续揭晓,原来是花旗的两名债券交易员利用“MTS”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了违规操作,外界称花旗从中获利约1?500万欧元。9月14日,花旗全球资本市场负责人汤姆·马赫拉斯特别出面表示“对这起交易深感歉意”。然而,已经处在风口浪尖的花旗并没有就此得到安宁。短短三天后,花旗就因涉及不正当交易,惨遭日本金融厅*,被迫停止其在日本的个人业务,这是日本监管当局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一次惩罚,也是2004年这一年中对花旗的第三次惩罚。10月,普林斯亲自飞往日本,在东京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日本人的鞠躬礼仪以示歉意。
  任何事情总是有好有坏,这些使花旗难堪的事确实损害了花旗的声誉,但亦成为了普林斯改革内政的动力。而在面对这些考验时,普林斯充分显示了他处理危机的能力。律师出身的普林斯,博学严谨,善于谈判。凭借这些特长,他带领花旗走出了违规的困境,使其转危为安。
  事态似乎得到了控制,花旗在普林斯的治理下慢慢步入一条全新的正轨中。然而,更具灾难性的局面正静静地在不远处守候。在金融衍生品上,花旗和许多银行一样,过于激进,未能幸免灾难性后果。
  在CDO市场的狂热中,花旗丧失了清醒的头脑。仅2006年,花旗即承销了340亿美元的CDO,在美国仅次于美林,而且还铤而走险,创新性地通过建立结构性投资实体(SIV)来购买次级CDO。2006年,花旗用这种方式买进的CDO高达1 00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1/4。
  现实如戏,高潮之后,落幕也就不远了。花旗过于激进的业务创新,很快就变成了可怕的毒药。2006年12月20日,美联社评出美国2006年十大财经新闻,房地产急剧降温名列榜首。这样的形势让人措手不及,人们惊恐地发现,这是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首次出现的房价全年下跌。
  这一变化顿时导致原来炙手可热的CDO转眼成为烫手的山芋。而在2006年对CDO趋之若鹜的美林、花旗和瑞银,自然而然地成为2007年全球范围内损失最为惨重的三家金融机构,依次损失245亿美元、221亿美元和184亿美元。
  花旗的SIV创新酿下了甚至比美林、瑞银更为可怕的祸根,它扮演了中间商和接盘者的双重角色,财务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2007年7月,普林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依旧乐观地表示,“花旗还在跳舞”。但日益恶化的次贷危机无情地夺走了普林斯的最后一丝希望,面对花旗总资产的一再减记,普林斯下台终成定局。
  容颜疲惫、易于发火、缺少耐心,媒体如此描述即将下台的普林斯,但我仍记得他与我每次见面时的笑容。尽管普林斯受到外界的很多批评,但说句公道话,人们应该记住他曾在另一条战线上为花旗做出过贡献。
  普林斯下台之后,维克曼·潘迪特接任。潘迪特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让花旗重振雄风。但随着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花旗帝国风雨飘摇。就在本次我会见花旗各位高管之后不久,花旗发布财报称,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花旗已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202亿美元。按照总资产计算,花旗已将雄霸多年的“第一”宝座让位于摩根大通。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上帝保佑花旗(4)
在此以后,花旗的日子更加难熬。2008年11月17日到11月21日这几个交易日里,股价大幅下挫。11月21日,其股价收于美元。按此计算,花旗的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到其2006年年底时市值的十分之一,全球银行市值排名已陡降至第五位。至此,花旗高层不得不于21日致电美国财政部求助。11月23日,美国政府表示将向花旗注资200亿美元,同时为其价值几千亿美元的风险资产提供担保,以拯救危在旦夕的花旗,避免花旗的崩溃给岌岌可危的美国金融体系和美国经济带来致命的冲击。
  卡桑德拉式预言
  花旗集团的总部位于纽约公园大道399号。这是一条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商业街道,它贯穿纽约上东区,连接麦迪逊大街和时代广场。世界500强中,有16家公司将总部设立于此。
  因为离住所不远,我们决定步行前往。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公园大道。过去每次来,都能感受到她奢华与厚重并存、古典与时尚交织的富丽堂皇和韵味深长。走在这条大道上,你的前后左右是肤色各异的人,你会体会到什么是国际社会。平日这里永远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然而,不知是金融海啸的阴影,还是纽约晚秋的凉意,让这里的一切变得冷清起来。
  走不多久,抬头看见代表着花旗的那抹海蓝和小红伞,在萧瑟的寒风中,耀眼夺目。这个金融帝国,在本次海啸中承载了太多关注的目光。
  在悬挂着美国星条旗和花旗1812年营业执照的花旗董事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花旗集团高级副总裁、花旗银行董事会主席威廉·罗兹。
  我和罗兹相识是在2001年。当时,我们均应邀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间隙,我和他交换了对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一些看法。罗兹的言谈很有见地,也很坦诚,所以我们很谈得来。记得有一次在上海,他陪我观看美国黑人舞蹈团的演出,之后又共进晚餐,一直聊到零点。后来我得知,他第二天早上还要赶去北京见总理,心中颇为感动。
  罗兹是一个很友好的国际金融外交使者,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管理涉及发展中国家及全球债权国的外债危机,到20世纪90年代,领导国际银行咨询委员会致力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等国债务重组协议的谈判。他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其未婚妻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美丽大方。
  寒暄之后,罗兹带着我们参观办公室的陈列品。手指着墙上的星条旗,他为我们讲起了美国国旗的历史。
  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旗上的每一颗星代表一个州,最早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当时参加战争的13个殖民地州的人民,一起制定了这面“大联合旗”,取“同仇敌忾、联合战斗”之意。星条旗因美国的州不断增加,作了近20次修改。
  墙上赫然映入眼帘的还有花旗1812年的营业执照,无声地诉说着这个百年老店曾经的沧桑。罗兹说:“花旗银行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她的历史几乎和美国这个国家一致。”笑声里透出自豪。事实上,在中国,“花旗”曾是美国国旗的旧称。
  在会议室坐下后,我首先邀请罗兹参加我们11月19日的开业酒会。罗兹满脸笑意,学着中国人的样子,抱拳作了个恭喜的样子,说:“很高兴你们的纽约分行开业了。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很了不起,招商银行也很了不起!我为自己曾经和你一起同两任财长、美联储主席沟通纽约分行的事,感到荣幸。我一定去参加答谢酒会。”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上帝保佑花旗(5)
最近几年,我为纽约分行的审批多次来美国,每次都会拜会罗兹。他为我们贡献了许多好主意,并热心帮助我们跟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的官员们沟通。对罗兹的友好和帮助,我一直心怀感激。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正当头,我们自然不会放过和这位在花旗银行工作了51年、有自己独到见解的长者进行探讨的机会。我对他说:“我们很想听您谈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看法,因为您是最有发言权的。”
  罗兹稍作沉思,说:“其实,我早在18个月前就已经提出,我们的经济和金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