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戴笠-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想起过去所受之屈辱,戴笠双眼潮了,情不自禁地想起孟子的至理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戴笠反复地默颂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的,当初连勤务兵都敢当面骂“小瘪三”,自己不仅不敢顶嘴,还得点头哈腰陪小心,经常用一些小恩小惠去奉承、讨好。就是刚才这位倒茶的勤务兵,一次见戴笠兜里还剩几个大洋,竟出鬼点子联合门房、厨房、娘姨起哄要他“请客”,大敲竹杠,到最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不得不勒紧裤带饿得头晕眼花……还有,王世和公然指使警卫不许他进门,不给通报。这种屈辱是永生也不会忘记的!
想着这一切,戴笠咬咬牙,拭干泪,在心中狠狠道:“这世界上的人太可鄙了,为了他们,我一定要出人头地,到时跪在我的脚下磕头我都不会饶恕他们!”
正想着,蒋介石书房的门开,走出一个人来。
戴笠起身叫道:“耀全兄,你也回来了?”
郑介民也迎了过来。拉着戴笠的手道:“真想不到,竟然在校长家遇见雨农兄!”
两个人正要攀谈,里面已传来侍从副官的喊声:“委员长召开戴参谋??”
蒋介石这一次召见戴笠,无非是称赞他一年来深入敌阵做出的成绩突出,发给一些活动经费,布置今后的工作任务。
蒋介石说:“奉系虽然已经削弱了,但并不等于就已经万事大吉,现在,西北军的冯玉祥、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还有广东的李济深,他们都很强大。每时每刻都在威胁我。你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都要替我分忧,郑介民不错,把李宗仁搞了一下,你应该向他学习,把情报工作做好。”
戴笠一听到蒋介石要他向郑介民学习,心里一愣,暗忖:“刚才郑介民满面春风的样子,莫非他做出了比我更大的成绩?”
蒋介石又道:“搞了李宗仁下一个目标要把冯玉祥搞垮,你要像郑介民一样,去北方搞冯玉祥的情报,做出成绩来。”
戴笠从蒋介石此话里已听出这回自己做出的成绩确不如郑介民大,初来时的那份得意一扫而光,心情极为忧郁地出了书房。
古云:同行生嫉妒。同是搞情报工作,戴笠当然不容忍有人超过他,尤其是同是联络参谋的郑介民。
中午,戴笠去毛庆祥家探望的时候,问起郑介民,毛庆祥道:“怎么?郑介民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你还不知道?”
戴笠道:“我在北方一心搜集情报,而且一去就是这么久,哪里知道他郑介民做出什么成绩了。”
毛庆祥又问道:“你知不知道校长出兵打败李宗仁的事?”
戴笠道:“听说了,刚才校长还提起过。”
毛庆祥道:“这正是郑介民的功劳。”
戴笠惊道:“不会吧,他个人哪有这么大能耐?”
毛庆祥道:“所以,我说你落后于人了,还不加油追上去,头功都给他争抢去了。”说到此处,毛庆祥把郑介民搞垮桂系的来龙去脉向戴笠叙述。
原来,张作霖失败后,李宗仁从广西经武汉直到华北,分去了校长不少地位。蒋介石对此很不甘心,时刻想把这个眼中钉拔去。
刚任命与“联络参谋”的郑民介了解到蒋介石有解散桂系的决心,便自告奋勇,请求去武汉活动。他认为最有把握的事,是他与李宗仁的兄弟李宗义在苏联中山大学同学时两个私交很深,李宗义就要郑介民去替桂系工作,郑可以通过这一关系打入桂系内部活动。王柏龄认为他这一关系很可利用,便正式向蒋介石提出。蒋马上找他去,面授机宜,命他立刻动身去武汉。
郑介民于是假装失业穿得破破烂烂,从南京悄悄跑到武汉,故意找一家很小的客栈住下,装出一副非常穷困潦倒的样子。当他把武汉的情况看了看以后,便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找李宗义。当时第四集团军总部里,一般人称李宗仁为:“二总”。“二总”在总部内受到各方面的尊重,谁也不会注意他把一个特务引进来。
郑介民见了李宗义之后,说自己失业很久,连生活都无法维持,此次是专程前来投效,希望得到收容。他说得非常诚恳,加上李宗义根本不了解他的情况,便信以为真,马上答应为他想办法。
隔了一天,李宗义去客栈探望郑,看到他那副穷困的样子。便毫不怀疑,立刻要他搬到总部与他同住一室。李不仅给他做了衣服,经常有空就陪他出去玩。这时在总部工作的一些高级官员看到“二总”和郑的关系这样好,都乐于和他接近,他便利用种种机会拉拢总部机要人员,首先把李宗仁和各部队及各方面联络的密电、号码本盗出拍成照片,又陆续把李部兵力驻地、人数、装备、主管姓名等表册抄出来,秘密送给蒋介石,使蒋掌握到第四集团军的全部情况和各种活动。
与此同时,郑又在桂系将领中进行挑拨离间。先是拉李宗仁到武汉后,为了拉拢湖北人,曾提出过“鄂人治鄂”的口号,因而桂系中的鄂籍将领如胡宗铎和陶钧便红极一时,以致引起一些桂籍将领如夏威、李明瑞、杨腾辉、黄权等的不满。郑便借机以扩西等一类话挑拨离间。
桂军将领中闹不和的情况,郑介民随时向蒋介石报告。蒋便派人对其中一些人进行收买拉拢和分化瓦解工作。这方面工作郑做得很少,因为怕一旦暴露,不容易找到一上这样的人打入内部去活动。当时桂系将领都缺乏警惕,郑表面上又装得那么老老实实,见了李宗仁总是开口“德公”闭口“德公”,连李宗仁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蒋介石的阴谋逐渐完成的时候,李宗仁还没有察觉到他的基本力量已在内部发生变化。一九二九年,他还想扩大势力,把桂系势力由广西到华中,华北连成一片。白崇禧在北平纵谈天下大事时,也常说:“自古以来统一中国只有自北而南才能成功。”言外之意,大有随时准备自北而南进军的打算。蒋介石却不动声色,暗中作好各种准备,只等机会下手。
李宗仁决心取取湖南,企图扶植倾向桂系的何健代替亲蒋的鲁涤平为湖南主席,不经过中央政治会议的批准,擅自以武汉政治分会名义越权免去鲁的湖南省主席职务,此时,何健暗中向蒋介石输诚,使蒋更为高兴,认为时机已到,便扣押李济深于南京汤山,借口李宗仁不服从中央而免去李的职务,李宗仁、自崇禧通电反蒋,发动战争。
这时,早已被蒋介石收买的桂军李明瑞、杨腾辉、黄权等旅一枪不发,率部退往平汉路花园一带。胡宗铎、陶钧等陷于孤立,无法支持,率部退往沙市、宜昌一带。因此,桂系盘踞在湖北的十多万人便一下子土崩瓦解,蒋介石毫不费力夺取了武汉。
话说蒋介石依靠特工人才兵不血刃地击垮了李宗仁,为了达到他的最高目的,采取了秦始皇灭六国的战术??单个击破。如此来,下一个目标就是势力仅次于桂系的西北军冯玉祥。
在会见了郑介民、戴笠的第三天,蒋介石突然想起了一条妙计??然后回过头来再消灭阎锡山。这就是兵书上的“各个击破”。
1929年6月25日,蒋介石果然亲赴北平,并把戴笠带在身边,示意他沿途调查掌握北方各派实力的情报,以便到了进行“各个击破”时可以派上用场。
这正是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为了赶上和超过郑介民,在北平期间,拚命施展他那一套在十里洋场学会的招数,广与阎锡山手下的将领、幕僚接触,像收买了桂系的李明瑞、杨腾辉一样让他们“倒戈”。
戴笠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和阎锡山手下的一名师长成了“朋友”。他估计到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设法将他约到无人处,鼓动着如簧巧舌,说当今天下,群雄并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时统一中国的,肯定只有一人,而这个人非蒋介石莫属。
说到此处,戴笠把话打住又眼紧盯对方,见没有反应,马上话锋一转道:“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贵师长是位明白人,对时势明了如掌。阎长官虽也赫赫一时,但只是一粗俗之辈,难成大器??”
说到如处,对方脸色现出了笑意,探过头来小声道:“按戴笠的意思……”
戴笠见已有六七分把握,喜道:“天下终有一天是姓蒋的,只要贵师长愿意,先接收一笔财物,在阎大炮下面潜伏下来。做为内线,一旦蒋、阎之仗打响,马上反戈,到时我包你当一个集团军司令!” 
对方露出被烟薰黄的牙齿,反问一句:“是这样吗?”
戴笠坚持诱惑道:“是的,我以生命担保!”
对方突然脸色一沉,从腰间拔出一把“驳壳”来,“砰”地一声甩在桌面上,喝道:“我操你妈妈,你再诱惑老子就要了你狗命!”
戴笠吓得瘫倒在地上,舍命逃走。
第一次失败,戴笠仍不死心,采用同样办法,没想阎锡山的幕僚一个个对他忠心不二,固若金汤,极难打开一个缺口,只好随蒋介石无功而归。
话分两头,在郑介民策反桂系的期间,蒋介石为了加强自身力量,曾起用了被赶下台的湘军将领唐生智,封他为讨桂第五路军总指挥。桂系不攻自破,蒋介石觉得唐生智失去了利用价值,蒋介石理所当然要收回兵权,于免去他的第五路总指挥职务,随便给一个有职无权的闲职敷衍。
蒋介石如此过河拆桥,唐生智哪里忍得,立即与蒋介石翻脸,联络石友三、李宗仁、白崇禧,宣布参加反蒋拥汪的“护党救国军”,唐生智就任第四军总司令。
蒋介石不得不急忙联合阎锡山的西军,抽调嫡系训队刘峙部北上共同围剿唐生智。
此时,戴笠刚巧从北平空手而归,尚来不及喘口气,又被蒋介石召过去。
戴笠由毛庆祥引着,来到蒋介石书房。
见了面,蒋介石第一句话问道:“上一次派你去东北打探奉系部队的时候,我给你的四个字还记得么?”
戴笠忙道:“记得,校长给学生的四个字是‘艰苦卓绝’,我已珍藏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