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息怒。我只不过是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没有真凭实据,抓人是不是操之过急,还是等我调查清楚再作定夺。”
“不必了。就是纵容部下欺压百姓,也够下他的大狱。”
“将军,田臧强抡春香楼名妓一事,迫使名妓以死抗争,是否派人调查?”
“望风扑影的事,尽量压着点,事弄多了对张楚影响太大。何况田臧取妻生子,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又没闹出大乱子,何必多此一举,没事找事。这次给他点教训,警告那些违犯乱纪的人,就适可而止吧。”
“遵命。”
陈县牢狱里,田臧像只困兽大喊大叫:“谁他妈敢抓老子,我有什么罪?我要面见陈将军。”田臧大闹牢狱,弄得狱卒不知如何是好,正在为难之时,陈胜率二名亲兵,在狱头的陪同下来到田臧监号,田臧忽见陈胜来了,立刻收敛暴跳如雷的举动,两手抓住木笼低头不语。
狱卒打开牢门,陈胜走进来,狱卒搬来两个木墩,陈胜坐下,两名亲兵和狱头都退守门外。
“田臧,你坐下吧。”
“将军,我田臧究竟犯了什么法,被人不明不白抓到这里?”田臧装成十分委屈的样子。
“坐下说。”陈胜示意田臧。
“田臧现在是带罪之身,怎敢和将军平起平坐。”
“看来你觉的很冤屈是吧,我告诉你,是我下令抓的,有什么怒气冲我来。“
“真的是将军之命,我田臧无话可说。可我告诉将军,田臧没有做对不起将军的事,这是有人造谣生事,挑拨离间,请将军明察。”
“那我问你,听说你喜欢吃狗肉?”
“我真不知道吃狗肉还犯法?”
“吃狗肉不犯法,可是贪吃多了,就可能犯法。你想想,狗肉必定有限,可嘴又是个无底洞,野狗吃没了,就去抢百姓家的狗,这不犯法吗?”
“我从来没有去抢人家的狗呀!”
“你确实没去抢,也没下令让部下抢,可是没有狗肉,你就把部下骂个狗血淋头,你的部下为满足你的私欲,就不得不去犯法,这作何解释?”
田臧默默无语。
“我再问你,你的部下吃瓜不掏钱,还砸人家瓜车,甚至口出狂言,什么军爷打天下,你们理应孝敬,这是你教的?”
“将军,您不能听一面之词,我的部下怀疑卖瓜的老头是秦国奸细。”
“有什么证据?”陈胜考虑到城防,满肚子气消了一半。
“他整天推着瓜车,贼眉鼠眼,走街串巷,很是可疑。我的部下上前盘问,他就大耍无赖,我的部下肩负着保卫陈县和将军安全的重要使命,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盘问可疑是他们的职责,不能有半点疏漏,也许有时盘查错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因一点小错而追究大过,那谁还敢尽心盘查。陈县要没有这些人尽心尽力,敌人就会乘虚而入,义军和百姓能睡上安稳觉吗?”
“盘查可疑,无可非议,可不能搞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这些天,你没看出来,陈县的百姓对咱义军,不像刚进城时那么热情了。咱们义军究竟什么地方违背了老百姓意愿,我们必须要深思。老百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一天也站不住脚,你们有没有搞过头的地方呀?”
“将军,非常时期,应以稳定大局为重。只有彻底清查秦国的残渣余孽,即使伤及无辜也再所难免。
“田臧啊田臧,稳定大局,重要的是稳定陈县老百姓的心。你们如果搞过头,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没有真凭实据,不得乱来。”
“将军训示,我一定谨记在心。”
“田臧,你可知道城郊冯家的命案?”
“我略有所闻,实情不知。”
“那我把冯里宰叫来,他可能认识你。”
“冯里宰?”田臧装聋作哑,忽然灵机一动:“将军,我想起来了,我们是认识。那是十几天前,我奉命巡城,发现一名可疑的人,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我们追踪到城郊,就无影无踪了。我们挨家挨户搜查。那个下野的冯里宰拒绝开门,我们强行进去,除了执行公务外,秋毫无犯,这又有什么口实?”
“可你们去了之后,冯家的小姐就不明不白的跳井了。”
“我可从未见过什么冯小姐,随行的士兵可以作证啊,冯小姐跳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无风不起浪。”
“这叫无缝下蛆,不知什么人想借此案置我于死地。”
“田臧,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我知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田臧的良心,天日可鉴。”
“真如你所说的,我的心就落下了。这些天关于你的传言,是纷纷扬扬,闹的我寝食难安。咱们这些生死兄弟,千万不能做出有损义军的事来,毁了我们的歃血盟誓啊。”
“将军,有人怀疑诽谤我,这不是秃头虱子明摆着吗?田臧唯将军马首是瞻,屡受将军恩宠,必然遭人妒忌,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破坏末将名声,实则是往将军脸上抹黑。我……”田臧偷偷观察陈胜脸色,本想告吴广一状,可转尔一想,还是装作委屈为好:“我实在冤枉啊!”
“田臧啊,你应该清楚,是铁不怕火炼,是纸也包不住火,这件事我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说法。你不要在这大吵大闹,给我老老实实反省,即使是真的冤枉你,也该让你在这蹲几天,消消你的傲气。”
“将军让我蹲一辈子大狱,都心甘情愿。只是不能为将军效犬马之劳,深感惭愧。只要将军用得着我的时候,我愿为将军肝脑涂地,再所不辞。现在无辜身陷大牢,受点委屈倒不算啥,只是担心这陈县的防务……”
“你就好好清醒清醒,闭门思过吧,我自有安排。”
田臧慷慨陈词,使陈胜对田臧的传言由疑问变成排斥。他始终认为田臧忠心耿耿,恪尽职守,要说平时骄纵蛮横,违犯军纪,他干的出来,可牵连命案,说什么也不信。更何况冯里宰没有申冤告状,仅凭街头巷尾的传言,此案也不足查办。陈胜回到将军府,立刻召来都尉吴广,如何处理田臧,还要听听他的意见。
“吴都尉,我刚才去了大牢,看望并询问了田臧一些情况,看来他目无军纪,纵容部下骚扰百姓是实,至于有传言田臧与冯案有关,没有真凭实据,又是死无对证,更何况冯家又没有告发,单凭他们到过冯家,不能给田臧定罪吧?”
“将军,一个闺中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自杀呢?而凑巧遇到田臧搜查之后,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蹊跷。至于无人告状,很好解释,冯里宰乃秦朝小吏,在清查之列,对我义军惧之如虎,若是义军的人所为,冯里宰长几个胆,敢摸老虎的屁股。又因冯里宰作恶多端,老百姓恨之入骨,冯里宰本身惧怕义军,纵有冤枉也不敢出头露面,而左邻右舍明知曲直,也不愿为他担惊受怕,因而使冯小姐冤沉深井。”
“自古都有民不举,官不究之说,冯里宰未报案,说明无状可诉,我们何必端起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呢?”
“将军,你没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也就心里平静些。可我亲自听到让老百姓寒心,让义军名声扫地的事,感到痛心疾首。如果再让这些臭肉搅和下去,那咱义军可就臭名远扬了。”
“都尉所虑,也正是我的心病。不管怎么说,咱义军必须和陈县百姓同心同德,才能站稳我们的脚跟。但田臧是否犯下了滔天罪行,也要慎重对待,他必竟是我们的生死弟兄,从大泽乡打到陈县,田臧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何况他是义军不可多得将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我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为义军豁出命的人,咋也不能干出那些有损义军形象的勾当吧。”
“战则怕怯,守则怕骄。往往是功高而自傲,自傲则冲昏头脑,如果一意孤行,就会做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来。”
“吴都尉的意思,该如何处理田臧呢?”
“冯家命案,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给陈县百姓一个交待,还义军一个清白,以此整顿义军军纪,重振义军声威。”
“那好吧,我立刻派房君查办此案。”
“房君?”
“都尉,房君不合适吗?”
“房君堪当此任。”
“那就这么定吧。”
吴广听说陈胜把冯案交给老奸巨滑的房君,嘴上不说心中之话,还不如把田臧放了,省得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吴广心中叫苦,却无话可说,只好默默退出将军府。
房君接了冯案,心里犯了嘀咕,结案重审,难道这案中确实有岔。当时县令张贺涉案查验现场,冯家为顾体面,给冯小姐换了衣装,冯里宰又吞吞吐吐,不愿提供线索,虽有难言之隐,却没有指控义军。张县令尽管心里明白其中缘故,田臧率兵进府搜查疑犯,有重大嫌疑,但无举证,岂能无事生非,也就草草结案,因而此案不了了之。最近,吴都尉明察暗访,回来把田臧关进大牢,陈将军严令查实。房君心想,难道吴都尉已查出了蛛丝马迹?陈将军为何不让吴都尉查办呢?此案如何既让吴都尉挑不出毛病,又让陈将军满意呢?房君苦思冥想,感到十分棘手。吴都尉执意查处,可嫌犯是陈将军的心腹大将,尽管陈将军口上不循私情,然而内心是不愿罪在田臧。如果定罪于田臧,义军名声有损,陈将军脸上无光,他估计张县令草草收场,也是顾及于此。房君何等聪明,无论如何不能给陈将军脸上抹黑。房君心里有了老主意,故做出样子提审田臧。可是他面对田臧这块茅坑的石头,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让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田大人,你本是戴罪之身,大堂上的规矩,想必你应该懂的。”房君看见田臧咆哮如雷的样子,先给他一下马威,煞煞他的霸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