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揭竿而起-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会认真考虑二位先生的建议。”

  “那草民告退。”

  张耳、陈余刚走,孔非进来,虽然攀亲未果,但骄傲已经写在脸上,说话都感到腰杆挺拔。

  “大王……”他刚一张嘴就被陈胜打住。

  “什么大王大王的,说话没个分寸,成何体统?以后你得十分注意。”

  “是,大将军。”

  “你来是不是告诉我战车备好了?”

  “将军真是神机妙算。战车整装待发,只等将军驾临。”

  “走,看看去。”陈胜从来没有这么喜形于色。

第十三章〓葛婴朝贺
陈胜即将封为张楚王,立张楚国于陈县。并诏告天下,派使传召各路将领来陈县参加庆典。

  葛婴接到飞马来报,大吃一惊。楚王襄强刚立于东城,不足半月,陈胜即立张楚国,称王于陈县,如何是好?葛婴真是两手捧个刺猬猬,捧着扎手,扔又扔不下。张楚国大旗一树,宣告新的诸侯国的诞生,做为张楚国的将军,岂可另拥二主,曾为立楚王而忐忑不安的葛婴,又陷入矛盾苦恼之中。废楚王,必失楚地人心,也有损自己的威信,不废楚王,就是张楚叛逆,必遭天下人耻笑,也为张楚王所不容。葛婴苦思无策,急忙把黄善请来,帮他拿个主意。

  “先生,陈将军已通告天下,在陈县立国称王,我们如何是好?”

  “马上派使朝贺。”

  “各路将领都奉命回朝,我怎么能派使前去呢?自来陈将军怀疑我素有异志,如果不奉命参加大典,岂不是不打自招吗?”

  “将军前去,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借口攻城正急,只好派使朝贺。”

  “先生,这不是自欺欺人的下策吗?不管我找什么借口,都会引起陈将军生疑,并且成为众矢之的。无论如何,我必去朝见张楚王,明知是龙潭虎穴也得闯,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的清白,也让袒臂盟誓的弟兄们明白我的苦心。否则,必遭众叛亲离。”

  “将军的意思是废楚王襄强,以表将军拥戴张楚王的决心。”

  “废之麻烦,不如杀之利索。”

  “将军,楚王新立不足月余,将军仁德恩惠,楚地百姓有口皆碑。因此,各地英雄豪杰纷纷投靠,楚国故地指日可待,眼见霸业成就,将军且为义气而葬送,岂不为天下英雄所耻笑。杀襄强,失信于楚国百姓,也必然冷了这些投奔将军的仁人志土,不管是谁,怎么会拥护一个朝三暮四的人呢?”

  “不杀襄强,必与陈将军分道扬镳,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在天下能立的住脚吗?”

  “楚国是将军立根之本,宁可负张楚王,甚至一刀两断,也决不能失去楚国这块肥沃的土地和忠于你的百姓,天下最失不得是人心啊!”

  “先生,我知道楚地百姓对我的重要,但是,我不能违背歃血盟约,凭天由命吧。只于楚王襄强,就让他暴病而亡,也许百姓怨他没有那么大福份,担不起沉重,即使猜疑议论,那也管不得了,我想先生更有办法让楚国的百姓信服。”

  “事关重大,将军应三思而行。杀襄强,将军在楚地的威望可就一败涂地。朝贺张楚王,将军的忠心恐怕不得好报,张楚王不容,生死弟兄也不会说好话,最终因将军的愚忠而抱憾终身。即使张楚王宽怀大度,将军无性命之忧,代价是将军将丧失一切权力,甚至是自由,这种荒唐的决择,无疑是自绝后路啊!”

  “一步走错,必成千古遗恨。”葛婴模棱两可的感叹,一时使黄善语塞。必定是他献策拥立楚王,令葛婴追悔莫及。现在葛婴要杀楚王襄强,以表对张楚王的忠心,甚至做出朝贺的愚蠢决定,似乎还有一丝对他的怨意,黄善感到绝望和伤心。

  “将军执意如此,我无话可说,只好拜别将军,归隐山林。我真的不愿看到将军悲惨的下场,也不愿意受到株连而白送性命。”黄善无法劝说执迷不悟的葛婴,也断定去陈县朝贺,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故弃情断义。

  “先生不要堵气。我杀襄强,确实是无奈之举,只要我不背叛张楚,就必须这么做。因为一个男子汉立下血誓,无论生死,必须付之诺言。再者,我杀襄强,以示忠心,此去朝贺张楚王,更表明我心怀坦荡,何况我们拥立楚王,曾得到张楚王的应允,张楚王决非是心胸狭窄、视听不明的人,即便为此怪罪于我,也不过是夺我兵权或代罪立功,我无怨无悔。”

  “将军差矣。正因为张楚王新立,必树虎威。眼下在外将领,大都像将军一样拥兵自重,令张楚王忧心重重,将军自投罗网,正中张楚王下怀,舍一将而树王者之威,欲谋不得,正好借题发挥,必罗织将军叛逆罪名,用将军的人头威慑各路将领,这种借力助威的手段,很是高明。因此,张楚王不会念及歃血盟约的弟兄,也不会怜悯恨之入骨的叛逆,而错过千载难逢的立威机会,将军为什么还心存侥幸,怀有如此幼稚的幻想呢?”

  “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

  “看来我真的不能侍奉将军了。黄善这一走,不知还能否见到将军?我衷心感谢将军知遇之恩,但也怨恨将军糊涂之举。记住黄善的话,将军一去,楚地的百姓不会再歌颂将军的恩德,当然你也不会看到楚地百姓的恩怨了。”

  “先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葛婴此去陈县,前途未卜,命运多劫,只好乞求苍天有眼了。如果我此行平安回来,还望先生复来助我一臂之力。”

  “将军,好马是不会吃回头草的。”黄善一语双关。

  黄善的别离,葛婴十分伤心。黄善知人善用,他曾说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可是这马还没撒开蹄,就已经栽了跟头,甚至是伤痕累累。现在,他最信赖的人也要离开,这种打击无疑如雪上加霜,他痛苦的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黄善前来辞别,葛婴送了一程又一程,二人纵有千言万语,却默默无言,最后二人含泪告别。

  黄善绝尘而去,葛婴纵马回到将军府,秘密诛杀襄强,然后备了厚礼,星夜兼程,赶赴陈县。

  葛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十几名侍卫护送下来到陈县城下,驻马抬头,望见陈县高高城墙,思绪万千。只有一步之遥,是踏进天堂,还是地狱,生死攸关,不得而知。黄善归隐山林,无疑给他当头一棒,黄善临别所言,无时不在撞击自己的心扉,他知道,自己的行程如履薄冰,只要走进城门,后悔都来不及了。葛婴稳定了一下矛盾的心绪,抱定坚定的信念,不忘袒臂血盟,义无反顾的向陈县的大门走来。

  葛婴和侍从们下马,接受城门守备的盘查。这时候,城防官田臧率兵走过来,和葛婴寒暄。突然田臧变色,一声号令:“都给我拿下。”葛婴的侍从们,立刻摆出架式准备搏杀,葛婴心里早有准备,但是没想到张楚王竟然在这里下手,他马上意识到黄善之言,后悔莫及。葛婴不紧不慢地说道:“田都尉,你也太不够意思,我葛婴必定是为张楚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更是袒臂盟血的弟兄,用这种礼节迎接葛婴,是不是太不近兄弟之情了。”

  “葛将军,不是老兄无情,官身不得自由啊!按理说,葛将军从千里之外风尘仆仆回来,老兄当为葛将军接风洗尘才是,可老兄是奉旨行事,还望葛将军体谅老兄的苦衷啊!”

  “不必解释,我心如镜。大王如此雅量,如此绝情,葛婴真是瞎了狗眼了。”

  “葛将军,自己走错了路,不能怨天怨地,磕倒了爬起来,不能怨人推倒的,怨天忧人,是懦夫所为,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脑袋掉了不就是碗大个疤瘌。”

  “田都尉所言极是。葛婴只所以敢回来,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可是,我必定是来参加大王加冕庆典的,即使葛婴有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总得让我朝贺后,再作了结吧。没想到大王如此绝情,连见一面都不能,枉费葛婴千里之行,看来我这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

  “葛将军是聪明人,既然大王给你这样的礼遇,足以看出大王根本不想看到你。”

  “葛婴千里迢迢回来,连这么小小要求都被剥夺,证明大王恨我入骨。可是葛婴做事,向来光明磊落。这次冒死回来,就是向大王表示忠心,向生死弟兄们表明葛婴没有忘记大泽乡的誓言,决非如小人们的谗言,叛贼忤逆,尽管落到如此下场,我无怨,但有悔。”

  “葛将军,你跟我说这些根本无用,我现在是缉拿你押入大牢。不过,到了老兄管辖的地方,决不会让葛将军受一点苦。葛将军,天色也不早了,你看是抵抗呢?还是……”

  “田都尉你应该明白,葛婴如果拥兵自重,想当楚王,叛逆谋反,决不会回来,你说呢?”葛婴放弃反抗。

  “葛将军,老兄奉旨行事,望将军海涵。”必定是生死弟兄,田臧感到为难,但王命难违,只好把葛婴押入大牢。

  葛婴入狱,将军陈胜没有忘记这位大泽起义的生死弟兄,他在侍卫护送,由太监王选在前指引,戎装笔挺,走进大牢。要说这也是破例,格外的施恩,若是一般人,岂能得到如此礼遇。

  葛婴重枷在身,虽然才进来两天时间,可对他来说,如隔三秋。他每天都在追悔莫及的煎熬中度过,悔的肠子都青了,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尤其想起黄善的肺腹之言,更是心如刀绞,可天下从来没有卖后悔药的,唯一的希望是面见陈胜。当陈胜站在自己的面前,葛婴纵有满腹的冤枉,却无从说起,只有悔恨的目光,注视着神情默然的王者。

  陈胜看见葛婴默默无语,自己纵有很多话也无法开口,陈胜的侍从拿来桌椅,摆上酒菜,陈胜只是淡淡的说:“葛将军请坐。”

  “大王请上座。”葛婴看见这阵式,如梦方醒,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倾诉,恐怕一切陈言,都是徒劳无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