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揭竿而起-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瞒文炳弟,这征走的壮丁,只要有吃,就得干活,等挪不动腿了,也没人管是死是活,全凭自己造化。因此,那些上了官方徭役的人,跟上了阎王帐上的人没什么区别。说句良心话,乡里乡亲也是缘分,看着他们往黄泉路上奔,怪可怜的,我还真舍不得。可话又说过来,这些人不识抬举,一旦吃饱喝足了,就该闹事了,只有让他们一根肠子闲半根,才乖乖的听话。”

  “张爷养活那么多长工,当然知道如何对付不听话的牛马。手里的皮鞭蘸上盐水打在身上,那滋味肯定不好受的喽。”

  “天下太平,谁也不敢扎刺。可是世道一乱,有些人就会把脑袋掖到裤腰袋里去,我能随便挥舞鞭子吗?更多的是施些小恩小惠。”

  “张爷想得满长远的吗?居安思危,才能高枕无忧,的确高明。”

  “世事难料,人心难测啊!”

  “张爷,不知你这儿有几个顶债的?”

  “你尽管找顶银的,你有多少我就有多少。”

  “那好,我静听张爷的好消息。文炳告辞了。”

  “文炳弟,我们难得一见,又是话不投机,那能说走就走呢。尽管我这穷山僻壤没什么好吃的,那也不能迈了门坎就走吧。”

  “只因公务繁忙,我还急着回去交差,等顶银事成之后,我们好好聚聚。”

  “既然文炳弟执意要走,我也就不客气了,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阳城县下和村闾左,贫民居住的地方。陈胜家靠近村西,柴门篱笆墙,二间草苫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苦命的这家主人的命运,比这草苫房还惨,他和哭瞎双眼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拼命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煎敖。

  经过春秋战国,群雄四起,五侯争霸,连年战争,把老百姓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尽扫六合,统一天下,老百姓终于盼来了天下太平,满指望有个出头之日。谁料到,新兴的秦王朝,奉行*暴敛,修长城,造皇陵,建阿房。老百姓刚刚结束了战争的苦难,又陷入繁重的徭役的苦海。全国年轻的壮丁都抓光了,村村寨寨只剩下老弱病残、妇女稚童,百姓不堪重负,举国怨声载道。陈胜的父亲就是为了保全自己唯一的儿子,不顾体衰多病,随着壮丁队伍去了咸阳,至今,杳无音信,生死不明,老伴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陈胜从小在张里宰家里放牛,到了懂事的时候,就干起长工的活,一晃二十多岁过去了,辛辛苦苦,成年累月的干,不但没有还清父亲借下的高利贷,而且为母亲治病又欠下新债,连本带利,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逼得陈胜以身相许,成为张里宰家的终身长工。

  俗话说,伤风偏遇寒风透。陈胜这根霜秧上的苦瓜,偏偏又遇上冰雹打。苦熬岁月的母亲,终于抵不住病魔的困扰,带着满腔悲愤撒手人寰。父亲踏上不归路,母亲又饮恨黄泉,孤苦伶仃的陈胜问天不应,叫地不灵,身无分文,无法为母亲送葬,万般无奈,还是跪在张里宰面前。

  “陈胜,又有什么事呀?”

  “里宰大人,我母亲病故,陈胜厚颜张口,还求里宰大人借几纹铜钱,为母亲买一块坟地。”

  “哎——你不是打算离开我吗,这借钱怎么还呀?”

  “我说过,就是在老爷这儿当牛做马,一生一世也要还清欠债。”

  “过去可以,可现在不行。过去你要跑了,还有个庙呢。现在你是光棍一条,要是跑了,我朝谁要钱去。”

  “里宰大人,国有国法,乡有乡规,我能往哪儿跑。”

  “那就不好说了,你是带腿的,我又不能整天用绳拴住你。”

  陈胜闻听此言,一股无名火直冲双目,气呼呼的站起来:“里宰大人,这么多年,你也知道我陈胜的脾气,我和谁耍过无赖。”

  “陈胜啊,你们陈家一辈子欠的债,甭说你这辈子,就是你下代也还不清。何况你动不动想离开,我连应手的把柄都没了,你说我能相信你吗?”

  “我陈胜再贱也是一条汉子,放屁撒谎的事我不会干的。”

  “陈胜啊,这么说吧,钱我是不能借了,我可把以前的帐呢一笔勾销。不过,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这次朝廷征丁到渔阳戍边,你孤身一人,正好找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地方。”张里宰心里知道,这次朝廷征丁,陈胜必然应征,他是无法卡住的。陈胜一走,这欠债也就泡汤了,干脆给个顺水人情,让陈胜顶个名额,把在册的免丁费捞到手,既顶了陈胜欠债,又不得罪这光棍汉,可谓两全其美。

  “那就依里宰大人所言。”陈胜头也不回走出门。

  陈胜虽然没借到钱,但心里如获重释,应征戍边,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就像一只渴望蓝天自由的雄鹰,终于挣脱了樊笼,展翅高飞。陈胜虽然心情沉重,但轻快的步履,足以看出他的激动。他只顾心思这惊人的消息,没注意张小姐的丫鬟春莲挡在前面。

  “哎呀,差点撞着你。”

  “陈大哥,只要你走过这个院,总是心不在肝上吧。”

  “春莲。我……”

  “陈大哥,我家小姐听说你母亲病逝,特意打发我送些铜钱去,正好碰上了你。”春莲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包递给陈胜:“我们小姐还让我劝你节哀顺变。”

  “不,春莲,请转告小姐,就说我陈胜心领了。”

  “陈大哥,我家小姐一片好意你都不接受,太让人心寒了。我不管你怎么想,这钱必须收了,不要你可以扔掉,我还得回去交差呢。”春莲把钱塞到陈胜手里,转身而去。

  这时候,管家胡三走来,看见春莲从陈胜身边匆匆离开,心里划魂,这鬼丫头和陈胜说什么来着?是不是小姐让这个丫头传什么话吧?他紧赶几步,追上春莲喝道:“站住。”春莲早就看见胡三,知道他装着一肚子坏水,就想躲开他。

  “什么事呀,大管家?”春莲不卑不亢。

  “刚才你和陈胜嘀咕什么来着。”

  “大管家,我们是偶然碰到一起,一句话都没说。孔圣人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我怎么敢违背祖宗的家法呢。”

  “少给我来这一套,想跟我打马虎眼是吧?黄毛丫头,你还嫩点。”

  “大管家不相信,那你说,我跟陈胜说什么来着?有没有犯碍的,让人抓住话柄了?”

  “你是不是受人指使,递个什么话来着?”

  “我只受小姐指使,照你这么说,我是为小姐递话了,那好哇,你去问小姐呀。”

  “黄毛丫头,你反了。不要以为有小姐给你撑腰,我就拿你没办法,小心别犯到我手里。”胡三气的咬牙切齿。

  “大管家,如果没事,我得回去伺候小姐了。”

  “走……走……”胡三没好气的摆着手,可心里却堵着一口气。

  陈胜回到闾里,乡亲们都挤在院里,大家虽然穷,但都凑点零碎铜钱,等着陈胜回来。

  陈胜感激乡亲们,跪在地下泣不成声。在乡亲的劝说下,回到屋里,他从怀里掏出小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三十纹铜钱,加上乡亲们凑的份额,足够买块坟地,剩下钱不多,只能买了两张草席,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草草埋葬了苦命的母亲,也算应了入土为安的古话。

  乡亲们走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空荡荡的草屋里,陈胜孤单单的躺在土炕上,失去母亲的悲痛袭上心头,同时联想到生死不明、杳无音信的父亲,更是悲痛欲绝。当他想到去渔阳戍边,犹如龙归大海,虎入深山,自己的志向有望实现,又有化悲痛为力量的信心。但是,当想到快要离开下和村,不知何年何月何时再回来,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油然而生。尤其是这里有自己永难忘却的挂念,而且是埋在自己心底不能表白的情感,最放不下的是和自己最倾心的姑娘至此一别,无缘相见,必将带着终身遗憾和相思之苦,流落天涯。而这段难以忘却、刻骨铭心的不了情,虽然近在咫尺,又很遥远,如隔银河,一片茫然,甚至一别永驻。可他仍存幻想,但愿苍天有眼,给自己点时间,混出个人模样,堂堂正正的站在她面前,让所有下和村的人们刮目相看。这一天尽管遥遥无期,他志在必得。只是人家待字闺中,能否会等待一个流落他乡的人?陈胜想到张小姐对自己的真情而自己无颜面对,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他只能默默在心里祝福:我们来世一定成为夫妻的……整整一夜,陈胜没有合眼,眼前始终晃动一个美丽的身影。

  第二天,陈胜随着村里的壮丁一起走了,送行的乡亲,悲悲切切,难舍难分,陈胜一股辛酸涌上心头。他的目光不时在人群中搜寻,终于看见人群的外面,张小姐在春莲的陪伴下,正恋恋不舍、遥遥相望。当他的目光和她相遇,那是他永远忘不了的一眼,就像一种永久的烙印,永远铭刻在自己的心中。

  大泽乡是一个小镇,镇北有一座破庙,背靠山岗,居高临下,俯瞰全镇。两名秦朝都尉,押送九百壮丁,在破庙旁边扎下营盘。一切安排得当,都尉立刻召集各屯长会议,主要讲了一些军令和注意事项,目的是让大家规规矩矩服从指挥,若有不遵者,严惩不贷。都尉训完话,准备回房休息,没想到屯长陈胜站起来说道:“都尉大人,我们这些壮丁都是穷苦人,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有些人脚下的草鞋都穿烂了,赤脚走了这么远的路,听说到渔阳还很远,再走恐怕坚持不住了,望大人慈悲为怀,每人暂发一双草鞋,等到发军饷时再扣回来也行啊!”

  “陈胜,你好放肆,这是你该管的事吗?有都尉大人在,哪有你指手划脚的。”站在旁边的副都尉怒言以斥。

  “都尉大人……”

  “不要说了,本大人自有主张,都下去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