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鞋与言高谭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孟鞋与言高谭马-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洌庖彩抢饭适拢置肚苑日浴贰8咔炜涡帕昃跹萦诿窆吣辏1928)十一月二十八日。
  《苏秦张仪》
  这是战国时合纵连横的历史故事,高庆奎饰张仪,民国十八年(1929)一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分前后部首次推出。
  《吴越春秋》
  即是《勾践复国》故事,高庆奎饰勾践,黄桂秋饰西施,蒋少奎饰夫差,在民国十八年六月七日、八日,分前后部初次公演。
  《黑驴告状》
  《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增益首尾,后边带屈申,白氏借尸还魂,黑驴告状,到寻回范仲禹,夫妻团圆为止。高庆奎饰范仲禹,马富禄前樵夫后屈申,诸如香白氏,蒋少奎包公,十九年(1930)十一月十五日首次公演。但是马连良以同样故事,贴名《范仲禹》,却早于高在民国十七年春天就推出了。现在台湾大鹏的哈元章有这个本子,他是马派《范仲禹》演法。
  《马陵道》
  战国时,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是高庆奎与郝寿臣合作的戏,分饰孙庞二人,功力悉敌。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首演。
  《应天球》
  又名《除三害》,晋朝太守王浚,规劝周处改过向善故事。高、郝合作佳构之一,尤以郝寿臣的周处,那真是典范之作。他后来与马连良合作也常演这出。流传至今,王浚就有高、马两种唱法。高庆奎此剧首演于二十一年(1932)三月二十六日,他怕这出剧幅不大的戏号召力不够,压轴还和李慧琴加演一出《打渔杀家》。
  《青梅煮酒论英雄》
  这是《三国演义》里,刘备与曹操彼此冷战的一出戏,也是高、郝合作。马连良排这一出早于高庆奎,也是郝的曹操。因此高的演法,要加点特色,他前饰刘备,后饰关公,带《斩车胄》。郝寿臣曹操、吴彦衡车胄,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在初演《应天球》次日,首次推出。
  《豫让桥》
  也是见诸历史,春秋列国周贞定王时,豫让“漆身吞炭”的故事。高庆奎于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首演,他饰豫让,范宝亭饰赵无濚,李慧琴饰豫让夫人姜氏。后来雷喜福得到这个本子,他唱的次数比高庆奎多,大家便以为是雷喜福的戏了。笔者有此藏本,曾稍加修订,发表于一九七五年七月、八月出版的《春秋》第二十三卷第一、二期。
  《史可法》
  明末史可法督师扬州殉国故事,他饰史可法,郝寿臣饰多尔衮。高的唱工有大段的西皮原板和二黄原板,也很繁重。此剧又名《梅花岭》,也就是史可法死后,把他袍笏葬在扬州的坟墓地点。二十一年七月三日首次公演。

高庆奎慷慨激昂(11)
《战睢阳》
  唐朝安史之乱时的历史故事,高庆奎饰张巡,李洪春饰许远,范宝亭饰尹子奇。现在陆光有一出《睢阳忠烈》,故事来源则一,本子就不同了,以马维胜饰张巡,周正荣饰许远,田炳林饰尹子奇。高剧系二十一年九月首演。
  《煤山恨》
  这是高、郝合作的又一佳构,高饰崇祯,郝饰多尔衮。李慧琴皇后,范宝亭李闯王,二十七年(1938)十月首演。
  《赠绨袍》
  列国时,魏国范睢与须贾一段恩怨故事,高饰范睢,原排预定郝寿臣饰须贾,演出以前郝寿臣辞班,改以李春恒庖代,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首演。
  七、败嗓、潦倒和家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底,高庆奎忽然嗓音塌中,哑得一字不出;有人说过分劳累,有人说在饮场时被人下了白马汗来暗害他,于是二十四年起辍演,休养、治疗,徐图恢复。直到二十五年(1936)夏天,觉的嗓子恢复得差不多了,事实上比以前还差得远;但是家中情况窘迫,再不唱生活就成问题了。于是在端阳节贴出两天戏来,六月二十二日(五月初四)《浔阳楼》,次日《史可法》,当然轰动,初四上座满堂,笔者也是座上客之一。高庆奎上场以后,不知是神经紧张,还是嗓音根本没恢复好,依然哑得唱不出来。其着急、愧悔的神情,溢于言表,只好在做表上用功夫,汗流浃背。好在台下人缘好,都是老观众,没有一个叫倒好的,而大家含着眼泪给他鼓掌安慰。唱到一半,高庆奎已经绝望,知道祖师爷不再赏饭吃,在台旁贴条儿,次日《史可法》回戏(即撤销不演),退回预售票款。从此不再上台,改在北平戏曲学校教戏,一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四日,即辛巳年十二月十九日,潦倒以终。他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二十八日,享年五十三岁。
  高庆奎字俊峰,他弟弟名联奎,字煜森,起初习老生,后来一直为高庆奎操琴。
  高庆奎有四子二女,长子仲麟,乳名二狗子,入富连成习武生,艺名盛麟,是后起杨派武生的佼佼者。因为他是刘砚芳的女婿,而刘是杨小楼的女婿,高盛麟以外孙女婿的身分,在杨小楼晚年演出时,扶上搀下的时候,熏了不少玩意儿,所以他的唱念,确有杨味儿。同时他嗓子好,能唱老生,是仅次于李少春的文武全才。他小时候以高仲麟的名字,陪他父亲唱了不少娃娃生的戏,第一次登台是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饰《汾河湾》的薛丁山,高庆奎薛仁贵,程砚秋柳迎春。以后又演过《桑园寄子》的邓侄,《铁莲花》的定生和《三娘教子》的薛倚哥等。
  二儿子高世泰,乳名麻子,工武丑,是富连成五科学生。
  三儿子高世寿,乳名小五,工二路武生,也是富连成五科学生,小时候以高晋元的名字,陪他父亲演过《逍遥津》和《煤山恨》的皇儿。
  四儿子高韵升,乳名小老儿,是富连成第七科的头牌武生,他入光华社,艺名永升,光华社解散,才转到富连成去的。
  高氏父子可称得起是一门英才。
  长女嫁李盛藻,次女不详。
  高派传人,弟子只有白家麟、李和曾。白以唱红生为主,偶尔唱老生。李和曾得的真传不少,高派戏大部分都会。李盛藻也得了岳父不少玩艺儿。
  高庆奎的评誉,人家骂他是杂拌儿也好,捧他为“大贤”也好,总算得是一位博学多能的艺人。现在要欣赏他的剧艺,只有听他的唱片,或是从李和曾的录音里得其遗绪了。
  
   。 想看书来

谭富英其人其事(1)
一、家世与学艺
  大家都知道,谭富英是伶界大王谭鑫培的文孙。谭鑫培的子女很多,太太侯氏生了七子四女,其中较有名的五子嘉宾,艺名小培,从许荫堂学老生。大女婿是南方老生夏月润,二女婿是北方老生王又宸。
  谭富英是谭小培之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岁次丙午,生肖属马,生日不详。谱名豫升,小名升格。自幼因为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从五六岁起,就喜欢哼哼两句,家人认为嗓子不错,是块吃戏饭的材料,谭鑫培对这个孙子也特别喜爱,认为能够克绳祖武。
  民国六年(1917)正月,时谭富英十二岁,谭鑫培对富连成科班叶春善社长,在病榻相托,把升格送入富连成学戏。叶社长欣然从命,二月十二日由谭小培把他送入科班,萧长华先生为他起名富英,编入三科习艺。按富连成原名喜连成,所以第一科学生排“喜”字,第二科排“连”字,后来改换东家,更名富连成,第三科起就排“富”,以后四、五、六、七科,就是“盛”、“世”、“元”、“韵”了,而到七科也就停办解散了。
  谭富英入社以后,即从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几位老师学老生。他天资聪颖,学戏进度很快,两个月学会了一出开蒙戏《黄金台》。恰巧三月十九日浙慈会馆有一场堂会戏,由富连成社承包,叶社长就派他与花脸翟富魁合演这出《黄金台》,这是谭富英第一次登台。叶社长此举,也是给谭鑫培病中一个喜信儿,他孙子入社两个月(那年有闰二月)就能登台了,没想到谭鑫培已经病入膏肓,就在谭富英首次登台次日,三月二十日病逝了。
  谭鑫培十一岁进金奎科班,原学开口跳,后改武生,又学文武老生。出科后,又拜程长庚深造老生。少年时不得意,唱过野台子戏,给人家当过看家护院,也通武术。中年以后才渐入佳境,把老生戏揣摩、改良、发扬光大;晚年成为伶界大王,一代宗匠。他的武功坚实,不但靠把戏好,文戏里的身段也是边式灵活而见功夫的。就因为谭鑫培原唱武生的关系,萧长华为了使谭富英不忘本,就命王喜秀给他说了一出《恶虎村》的黄天霸,民国六年下半年,曾演出两次,以后就专教他老生戏,不再学武戏了。但是富英学的戏仍以武老生为主,从民国七年到九年,他陆续学会了《战太平》、《定军山》、《阳平关》、《珠帘寨》等戏和其他文戏。他成名后以靠把戏独擅胜场,便是幼年扎的根基。
  民国十二年(1923)三月二十八日,岁次癸亥二月十二日,谭富英修业期满出科,在广和楼白天演出,毕业戏还是演的《黄金台》,与首次登台的戏码相同,码列倒第四,大轴是骆连翔的《赵家楼》。富社规矩,学生出科一两个月以后才有“戏份儿”(就是演出酬劳。梨园术语:论场的酬劳叫“戏份儿”;论月的酬劳叫“包银”),但是在谭富英出科那天就给他开“戏份儿”了,用意是怕他辞班儿,特予优待。没想到虽然如此破例,第二天就被他父亲谭小培辞班儿,把儿子领回去了,那年谭富英十八岁。
  二、搭班过程
  谭富英出科以后,谭小培就安排他搭班演唱,先休息了半年多,找专人吊嗓子,置办点行头。从民国十三年(1924)一月起,到十四年(1925)春天止,采打游击政策,是班都搭。因此,这一年多的时间,陆续搭了徐碧云、朱琴心、杨小楼、白牡丹(后改荀慧生)每个人的班儿;连马德成(黄派武生)的临时班儿,都插上一脚。到了十四年十月起,搭徐碧云的长班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