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混沌时代:速度追求和速度负担
从前,人们认为缓慢是农业社会的特征,是商人、军人、工程师和计算机研究人员创造了速度。有一则土耳其寓言说,速度是魔鬼的杰作。但是,对速度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速度是传播疾病的病菌,有人认为它是带来幸福的使者。因此,有人诅咒速度并且希望它下地狱,有人却希望从速度中获得幸福。
速度自身就是一个矛盾,加速的世界也充满了矛盾。然而,大多数加速现象乍一看都是合理的,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诸如汽车发动机、快餐和计算机。人们对不断提高速度的需求催生了这些“加速工具”的产生。研制“加速工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毫无意义的东西。“加速工具”的研制和完善过程缺乏理性,这使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巨大的时间压力才是这些工具产生的原因,比如在日常交通中超车、体育比赛中计时准确到毫秒、长期高负荷工作或者同时做几件事情。虽然人们尽量避免这些情况,但是又不得不重复这种“超车道”般的生活。
速度病毒已经深深地侵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当中,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情绪和价值观。这种情况在德国被称为“忙碌症”, 在美国被称为“匆忙症”。它会令人产生心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会不断膨胀。每当人们遵从或者尝试脱离时间快车的轨道时,就会感觉到这种压力。然而墨守成规的庸人、智力残缺的残障人士、不求进取的懒汉或者坐吃山空的失业者,则不会感到这种压力。如果我们观察生活速度缓慢地区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缓慢令我们感到不适和紧张。在非洲偏远小镇等车的当地人往往可以花上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来等长途汽车,从来不会不停地看表。但如果火车晚点几分钟,我们就会失去耐心,在站台上踱来踱去,无聊好像笼罩了我们,时间一下子变得如此沉寂。有时候我们也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时钟,它一直在嘀嗒作响而且越走越快。
速度追求和速度负担人们使用高速列车、喷气飞机、火箭和因特网来提高人员、货物流通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在生产领域,人们通过使用先进的仪器和精简组织结构来提高生产速度。此外,“加速现象”还普遍存在于生活中,比如拉链、快餐和立即成像相机。人对速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种追求并没有因为磁悬浮列车和电子邮件的出现而终止。“速度就是目标”,设法提高速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伴随着社会高度工业化,交通、生产及生活中的“加速现象”已普遍存在。人们也把“速度”放在了社会价值观的首位。尽管在19世纪“速度”只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词汇,但到了20世纪初,“速度”已经被大加褒扬。从这种语义上的变化以及“速度”在社会价值观中地位的提升都可以看出,社会对“速度”的看法有了根本的变化。在西方,“速度”被看做是“进步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书以“速度”的发展为主线,寻找“加速”原则的起源和传播途径。起初在中世纪晚期,商人们通过加快货物运输和消息传递的速度来获利,做远途生意的商人将这种做法发扬光大,最终国家也靠这种方法积累公共财富。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速度来解决。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加速原则”被不断地应用于新的领域。首先,人们通过使用工具,大幅度提高了人员和货物的传输速度。其次是进一步推广速度的优点,即“速度的大众化”。由于速度的优点广为人知,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有的几辆邮车或几条铁路。此外,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人们也希望能更加方便,例如上门服务。20世纪出现的私人汽车让人们美梦成真,在不久之后的千年之交又爆发了一场电信革命。20世纪初,“加速原则”开始摆脱经济的束缚,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这一原则摒弃了最初为解决问题而加速的观点,开始强调速度本身的重要性。
人们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为了提高运输、生产和消费速度做了大量努力,正是由于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和国家、社会逐渐联合起来,相互推动“提高速度”,这些努力才不会付诸东流。越来越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积极投身于“速度竞赛”中,并且积极推广“速度竞赛”。它的影响也波及到所有追求更快、更广、更高的领域,其中包括家庭、艺术、建筑和许多受大自然控制的领域。
无论是企业家、技术人员、政治家、运动员、艺术家,还是家庭妇女,都无法避免速度在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有人认为这正是“加速原则”的魅力所在,有人却认为这是速度病毒在不断传染扩散。本书的目的不是对社会加速现象进行谴责,而是把当今高速社会的一个部分展示给人们,解释现如今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为什么会越来越快,阐述高速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速度对人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还揭示“加速原则”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人们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和人类特性造成的深远影响。
。 想看书来
第1章 农庄时代:缓慢原则(1)
早期农业社会不需要忙碌,万能的大自然主宰着万物的生长。庄稼要经过几个月才能成熟收割,牲畜要经过几年才能宰杀。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只有遵从自然规律才能有所收获。在中世纪和近代初期,农业成为社会的支柱。然而,农业收成完全取决于大自然,人们必须靠天吃饭。农民的想法和做法必须符合自然条件,这就导致了农民墨守成规、行为保守,并且不喜欢新事物和新潮流。此种情况与商业时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农庄里的时间观
整个中世纪和新时代初期,人们的时间观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人们根据劳作的要求提出星期和四季的概念,它们与日出、日落及宗教节日一样对人们的时间观有着重大影响。大自然不但影响人类的生活节奏,而且也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活节奏。大自然向人类发号施令,人类必须遵从。
那时,人们不用具体的数字和刻度来划分时间,时间的概念也相对模糊,而且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不需要精确的计时。人们习惯用“太阳下山”、“入夜”、“第一声鸡叫”等说法来描述时间。18世纪的钟表依然不够精准,“分钟”的概念也很模糊。人们约定时间时,总是说某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同样,人们使用的一些表达方式如“傍晚时分”或“太阳下山”也不够精确。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用时间概念来描述距离和工作,比如一天的路程或一天的活计。显然,上述的描述也不够精确,但这种使用自然时间来描述的方法在当时就足够了。人们还依据相关的农活来划分时间,比如收割黑麦的季节、收胡萝卜的季节等。农业社会中人类遵从大自然,并以它为依据划分时间,却不敢自居是时间的主人。
除了自然,宗教也会影响人类的时间观。宗教往往通过祭祀仪式影响人类对时间的划分。犹太教和基督教以七天为一周的做法显然与自然现象毫无关系,它仅仅是宗教的强行要求。每个周末都有特殊的一天——星期天,人们可以休息,享受宁静,摆脱压力,回到安逸缓慢的生活状态。除此以外,圣诞节、复活节、棕榈星期天等宗教节日在天主教国家具有文化意义。从宗教事物中,人们也引出了新的时间单位,比如祈祷一次的时间或者转动手中玫瑰花环的时间。
中世纪的时间观念很松散。人们依据几个重要事件对时间进行划分,比如宗教节日、集市、四季的更迭,它们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时间表述都不精确。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自觉按照自然规律划分时间,虽然时间的划分方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标志着中世纪脱离了没有时间的时代。现在以自然规律和宗教为基础的时间周期代替了以前时间的无序。但是大自然不知道什么是忙碌,太阳和月亮总是缓慢升起和落下,不仔细观察是无法看到它们的运动轨迹的。动物和植物一样生长缓慢,动物随着太阳升起落下一天天长大,植物也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会成熟。“缓慢”是自然界成功的法则。
这种以周期划分时间的方法可以安慰人们,因为人们相信现在的生活虽然困苦,但是有朝一日会苦尽甘来。每个人都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自己应该为什么做好准备。每个人都很高兴重温除夕、庆祝新年和狂欢节的美好时光。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此那些速度快的人,只是徒劳浪费自己的力气,并不会因此而更靠近自己的目标。
第1章 农庄时代:缓慢原则(2)
农业社会里,因为人类对时间的影响微不足道,所以人们不得不受时间控制。当时的人们只会赞美早晨和傍晚,但是从未尝试着去做时间的主人。农业社会的人们几乎无法想像怎样充分利用时间,怎样“挤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慢慢悠悠的。有时候大自然会逼迫人们加快速度,就像暴风雨快要来临时粮食还晒在场院上,风暴将至时渔夫还在深海打渔,天降大雪时羊群还在深山中放牧。在这些千钧一发的时刻,人们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必须加快速度。出现这种“加速现象”不是人们有意为之,而是迫于任务的压力。所以农业社会里时间和工作任务密不可分,是农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农民不会理会城里人设定的时间。尽管城里人一直要求农民,在特定的日子和时间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但是这种采用钟点来标记日常生活的新时间观念并没有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马克·布洛赫(Marc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