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1日,中原省省委政府正式宣布迁移省会开城至郑城。当天,中原日报以《从开城到郑城》做了事实评论。文章称这是中原省经济文化版图上的一个大跃进,是全新经济强省崛起的征兆。
9月2日,中原省最大的国有企业火花集团宣布分离资产,正式解体。开城各大小国企纷纷面临信任危机,各种订单纷纷取消,业务堆积如山,各厂领导密切关注时政,对本身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
至9月3日,省委发现问题严重性,立刻成立国企行政问题处理小组,省委副书记易清亲自挂帅,任小组组长,第一个处理的问题就是火花集团的造纸厂项目。
“所以说,省委副书记易清要和我见一面?”
周行文诧异的道。他是见过易清的,在山城的时候,因为易涵的关系,易清对他应该还有些印象的,不过那些印象无非是自家女儿的玩伴等等罢了。此时以另外的形象出现在易清面前,是好是坏呢!
“易清要见的是阳光文化的负责人。建议你还是不要见人家了,吓着这位省委副书记很不好!”
汪真玩笑道。此时二人正在开城二高对面的阳光书屋之中。阳光书屋计划完成后,中原省每一个高等学校周围都会有一个书屋。
周行文呵呵一笑,他还真有会一会易清的冲动,不为别的,仅仅想知道易涵的近况。他是知道易涵就在开城二高的,甚至听说她在二班,可因为刚刚开学不久,所以从未见过这个可爱的同桌。
“没什么的。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见见易书记。造纸厂计划我有许多用意,不过一个不好,这些用意全都会付之东流,这样吧。等明天我去医院复查一下,然后和杨叔商量一下,我们三人一起去拜会这位省委副书记。”
这次周行文是认真的,造纸厂在他心里是一盘很大的棋,自然是不能马虎的,即使不能再易清面前具体坦露自己的意图,也应该把握基本方向。
9月4日,杨根水接到周行文通知,暂时放下阳光娱乐的事情,马不停蹄的来到开城。当天下午,三人乘坐杨根水的桑塔纳奔赴开城省委大院。杨根水汪真两人穿的自然是无比正式,杨根水比较新潮,知道套上一身西装,一副商业精英的打扮。而汪真就比较俗套,穿着一身中山装,很有一些老土的样子。不过却也符合省委大院的严肃气氛。只有周行文穿着一身休闲装,脚踩着很新潮的平板鞋,看上去一副阳光少年的模样。
当三人来到易清办公室的时候,秘书告知易清正在接待客人,当那位秘书进入通报的时候,周行文借着年龄的优势,上前小跑两步探头看去,恰好看到一个身穿职业套装的年轻女人很为难的在对易清说着什么。
易清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但越发显得精神熠熠,官场是很耗人心神的地方,也是非常能养人精神的地方。所以才出现易清的这种情况,他看上去比成为市委书记时更具威严了。只是此时脸上却多了一份无奈。
“里面的那位姐姐是谁呀!看上去好漂亮呀!”
等那个秘书出来之后,周行文上前递了一根烟,很熟稔的攀谈道。
那个秘书大约三十多岁,能成为省委副书记的秘书自然也是有些本事的。他知道这三人是今日易清书记的重点接待对象。只是很诧异周行文的年轻,不过面对对方熟练的世故,他不自觉的接过烟:
“那是工商银行的一个行长助理。她们领导避着不见易书记,就拿她出来当挡箭牌。哎,还不是为国企分组的事给闹的!”
秘书叹了一口气,随后想起这三人私人企业家的身份,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这么多,随即闭口不谈。
当那个年轻女人走出来的时候,易清是亲自送到门口的。随后才一脸笑容的把杨根水三人迎了进去。看着这位领导的架势,周行文心中暗叹:越是高级的官员,越是架子放得低。不过不论如何,易清能亲自迎来送往,足见省委对国企重组的重视。
那女人在与三人擦肩而过的时候,眼睛撇了撇这边,最后进入办公室的周行文向后回望,隐约可以看到那个女人并没有离开,而是与秘书攀谈起来,甚至周行文隐约可以听到她的话:“那三个人是个体工商户吗?这个时候被请到国企行政问题处理小组,恐怕还是为了那个问题吧!不过话说回来,他们都是些什么来头呢?!”
PS:感谢蓝色天璃的打赏。谢谢哎,牙签同学的评价票。
第二卷 大时代 第六十四章 大势
周行文三人并不是易清要接待的全部客人,随着三人的进入,办公室不一会又来了几个人,令周行文诧异的是,其中竟然还有叶东升的身影。当然,相比起周行文的诧异,叶东升却是震惊!儿子的同班同学会出现这样的场合,打死他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设定!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叶东升堆着笑容坐在周行文身边,仿佛很随意的招呼道:“周行文?你是叫周行文吧!伤好了点吗?”
周行文点点头,并未多说什么。汪真瞥了一眼叶东升,见周行文没有开口的欲望,也就没打招呼。
陆续又来了几个老板模样的人,不过这些人一进入办公室中,看起来都拘谨了许多。毕竟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即使是十年之后也不会有所改变,所以此时无论你再有钱,再牛气,在一省大员的召见下,还是心思忐忑的。
不过这时代的官员还不像后世那样牛气。物以稀为贵,此时中国最稀少的不是公务员职位,而是资本,金钱。所以整个九十年代,都将是以资本二字为核心。不论是那位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策略,还是后世总理报告中的出现次数多达21次的“发展”二字。其围绕的核心都在于此。从这个年代开始,拜金的风潮开始形成,物价开始一年一个样子,百元的大钞开始逐渐变的平凡,甚至越来越不起眼。
当一个小办公室坐满了十多个人后,易清才开口了,他的开场白很朴素,自我介绍了一番后,直接就进入主题:“此次找各位来,是因为各位都是本地的个体商户中的佼佼者,政府现在有困难,本着改革开放,引入民间资本的上级精神。省委决定,允许私营资本进入此次的国企改制。不知各位有什么想法?”
这个年代说单纯也是非常单纯的,老百姓初步尝到一些改革开放的甜头,突然发现不种地不干活就能填饱自己的途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商。但万事开头难,许多人都倒在第一道门槛下,甚至因为政策的时常变动,有些人连第一道门槛都没有看见就倒下来。也有一些人靠着运气和一小部分的能力发家了,所以说,能够坐在易清面前的,在不久之前很可能是农民。这些人可能会有个别胆子大的,但都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次机会。许多人甚至在心中核算,万一政府回头翻脸不认人了,拿了钱不认账怎么办?!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可能后世的人觉得这个时代只要是公有制改革就能侵吞国有资产从而获得爆发的机会。但真正在这个时代的人才能感受到那种气氛,真有胆识贿赂官员侵吞国有资产的,万中无一。
很显然,坐在易清面前的虽然是百中无一的暴发户,但都没有那种巨大的胸襟气魄。过了许久,都没有人回答易清的话。
易清皱了皱眉头,不过随即又笑了笑,再次做出承诺:“诸位,这是我们省在改革开放中所走的关键一步,如果诸位能够帮助省里面渡过难关,省委是不会忘记各位的。在政策上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
周行文一直默默观察着在坐的诸人。有许多人他前世都是听过名号的,这些人可能都是中原省未来的资本巨星,但此时坐在易清面前,却没有半个人接这个话题。这并非是这些人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其中的原因周行文也略微能猜出一些:
首先,许多国企都面临即将破产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投资,很多人都没有令其起死回生的信心。其次,接收国企最麻烦的一点就是拥有“铁饭碗”的工人,这个年代,“铁饭碗”的概念深入人心。一旦企业不再是国企,很可能引起工人闹事等情况,许多老百姓只认为国家的企业才能够昌盛不衰。这个概念,即使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也并未消失。最后,即使克服了以上的两个困难,还要面对政府的一些问题,别的不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本届省委许下的诺言,下一届或许还能遵守,可是下下一届的官员呢?甚至下下下一届的官呢!
这些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私有制改革的诟病所在,无论是周行文的前世还是今生都一直存在并长期存在。
不过,周行文知道,该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他用手臂碰了碰杨根水,示意他火候到了。再来之前,周行文就已经有了决定。他不是红色世家的人,甚至祖父也不是有钱的华侨华裔。但他有自己的秘密计划。有时候,权和势,钱和财是很容易得到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把握住时机,在拥有洞察先知,明知未来趋势的前提下,绝对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无上权势。
周行文知道,今天他要做的,已经脱离了以前小打小闹的范畴。这不再是“为害一方”的小煤窑,也不是仅仅具稚型的文化公司、娱乐公司。而是一个庞然无比的推进计划。这是周行文初中时第一次来到开城就筹谋的计划,这个计划没有考虑过中间将会出现怎么样的人,周行文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大势,大势在手,即使是生死的仇敌,也必须屈服于大势之下。
国有企业改制,中原省行政中心迁移就是大势,各个未来的精英,如今的暴发户局限于时代的眼光,无法看清楚时代背后的迷雾,这就是大势。他周行文能坐在这里,而且能隐约操纵杨根水等人的发言,这才是将大势把握在手里。
杨根水咳嗽一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的显眼。感受到各个人不同的目光,他迎接着易清期盼的眼神,很是沉稳,很有一些“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开口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