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大家耳熟能详,每年颁发的炸药奖足以让全世界各色人等为之动容,其高额的奖金是吸引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兄弟在炸药上收获良多,可能会忽视了他们在石油工业上的建树。
另外一个罗斯柴尔德家庭,通过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的介绍,也算是老相识了,可能大家仅关注他们去做银行,而忽视他们也在石油上捞了一票。
苏联建国后到二战前的数十年间,更是苏联的黄金发展期,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大量失业的欧洲工人为苏联提供了经济发展必需的技术,而苏联丰富的资源更让苏联的经济建设加了一道最大的保险。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大跃进,我们很难想象苏联可以靠一双手对付疯狂的希特勒的闪电进攻。苏联能在卫国战争期间,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没有丰富的煤炭及石油资源,苏联根本没有与美国争霸的资本,也没有机会展现他的暴力美学。即使在苏联解体的情况下,俄罗斯仍可以凭借手中的石油再风光一回。
碳资源牵动大国命运(2)
盘点一下世界上所有国家,我们基本上可以从煤炭及石油的储量中看出该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二战中,德国法西斯的铁甲洪流,穿透了欧洲的心脏,把法国打得屁滚尿流,把英国炸得焦头烂额,对于其他小国,如秋风扫落叶,直捣黄龙,基本无视。
德国这么蛮横,但它也有它的短板,就是石油资源的紧缺。
1939年9月德国发动战争时,只储备了240万吨成品油和少量石油。1942—1943年的石油年产量达到约200万吨的水平。相对于贫乏的石油资源,这已经是最高产量了。1944年油田遭美英轰炸而减产,这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脚步。
二战后期在德国失去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后,合成燃料就越来越多地取代石油燃料了。但这种混合燃料有致命缺陷,就是凝结点太低,大概零下*度就会冻结,影响使用,但美国或苏联方面的燃料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个缺陷导致德军在冬季一直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效率。
石油的缺乏应该说是导致德国战败的直接原因。
当看到每个德国士兵身上都带有一根油管时,美国人就已经感觉到法西斯德国基本上属于兔子——尾巴长不长了。
战后,德国依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而重振旗鼓,进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因为先天条件的不足,再也没有资格在大国游戏中扮演有分量的角色了。
法国虽然在一战和二战后两次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但这时石油时代已经到来,这使法国未能摆脱与德国基本相同的命运,生命线牢牢掌握在世界救世主美国手中,失去了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
这两个国家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走得最早,这是形势所迫,但也正因为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使他们在新兴能源上收获颇丰。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按理说成为大国的条件基本上不具备,但日本旁边有一个庞然大物——中国。明治维新为日本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中日甲午战争为日本赢得了一笔宝贵的发展资金,再加上对中国东北的占领,获得了丰富的煤炭资源,日本似乎具备了成为一个大国的条件。但石油仍是日本紧缺的,这严重地制约了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得更远,也使日本的强国梦破碎,在二战中吞下的土地又原封不动地吐了出去。
为了使其航母舰队有足够的粮食,日本只有到东南亚去找油,最终使日本与美国发生激烈的冲突,加快了其被严惩的步伐。
日本在东北忙活了几十年,最终没有发现大庆油田,这就是天意。
战后,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及越南战争发了一大笔财,朝鲜战场及越南战场都远离美国本土及欧洲的老巢,使日本可以安心作为一个后勤基地,这为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速蹿升提供了扎实的工业基础。
但日本和英、法、德仍是同一命运,由于没有掌握石油的主动权,只能在美国的羽翼下过着小康生活,想要再次争霸世界,就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了。
英国未能把握石油时代的曙光,成为其失去世界霸权的重要原因。按英国人口、本土的资源禀赋,是很难在石油革命中牢牢站稳脚根的。但由于其雄厚的底子,再加上跟随美国的策略,其大国地位仍得以保持。
英国北海的石油彻底改变了英国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从而基本可以全部自给,这对英国工业有重要的影响。
上帝是不公平的(1)
煤和石油是怎么来的呢?
从教科书中我们知道,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殖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化石。
石油主要是古代浮游生物经地壳变迁,被深压于地下,经长时间高温、高压,其碳、氢元素分化聚集形成石油。如果时间继续延长,就会转化成天然气。
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储量达数亿吨的大型煤田时,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我们可能也会产生疑问,形成这么多的煤炭及石油需要多少植物及动物呢?
按现在地球的植被覆盖水平及动物种群,形成现在储量如此丰富的煤炭及石油似乎是很难想象的事,那得要多长的时间?
翻开地球的编年史,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石炭纪(距今约355亿年~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这个时候地球植物大繁盛,为煤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来的造山运动为煤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
而到了侏罗纪( 距今约205亿年~144亿年),这属于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无数的动物和无数的植物形成一个庞大的食物链。
只有异常丰富的食物才能满足恐龙的胃口,我们能想象这时到处是参天的树木,茂盛的丛林。显然这也与气候问题有明显的关联,前面也说到1000ppm的二氧化碳浓厚才是植物生长的最佳状态,而现在才区区不到400ppm的水平。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是地球繁荣的直接原因。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巨量的石油、煤炭资源,人类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有林立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丰富的物质生活。人类对生物化石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人类目前经济发展可谓“高碳”型,严重地依赖于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
101但地球资源的分布极不规则,好像是上天的安排,有些民族天生就占了一个好地方,像贾宝玉出生在了荣国府,而且嘴里还含有一块“通灵宝玉”,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而很多则是一生忙碌的命。
虽然人类到现在并没有找到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但这个时候无疑是石油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量恐龙尸体正好堆在了今天的中东地区。
不规则的能源分布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各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自身的能源安全,否则一场战争、政治危机等都可能对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紧密相连。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原始社会,谁控制了人口谁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到了封建社会,则成为土地,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农耕用地的多寡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到了工业社会,煤炭和石油则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所有的争夺基本上都围绕着煤炭和石油而展开。
但世界石油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开采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和。
自1908年5月26日位于伊朗Masjed…I…Soliaman(简称MIS)地区的第一口油井冒出原油后,中东这块土地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成为争夺世界霸权的竞技场,谁拥有中东谁无疑将有雄踞天下的资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上帝是不公平的(2)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只要人类不脱离对石油的依赖,中东就不可能求得安稳。
中东就像人类的一个超级奶瓶,谁拥有了中东,就可以获得生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可以长得人高马大,身强体壮,而那些缺油的国家或地区,只能靠低营养的大米稀饭过活,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面黄肌瘦、身体羸弱。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众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过不懈的斗争纷纷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中东各国也试图寻求主导自己的命运。
中东能成为世界一极吗?人们曾经对*世界抱有很强的期待。
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公主与白马王子的完美结局,而将中东大国梦击碎的则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以色列。
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在历史上更换了无数的主人,在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征服巴勒斯坦前,已经有腓尼斯丁人、迦南人。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让中东安稳的,1947年,在美国的操控下,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
决议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在中东这块土地上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出来。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这个消亡了3000多年的国家又奇迹般地复活了。
为了夺回被以色列侵占的领土,*世界与以色列展开了规模空前的五次战争。但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