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有危险。最终的结果是,房地产业落选10大产业振兴规划。“10大”绕地产而行,这里是非太多了!
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准实业准资源行业,“房”是实业,“地”是资源。房地产业的复合特性,与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相似,这三大准资源类行业入选振兴规划,是因为政府已出台特别收益金等政策,并且另外已经准备了资源价格改革等后续政策,已经对其资源炒作因素进行初步制约,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是,政府对土地资源炒作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好办法。在以土地炒作为核心的房地产炒作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怎能“顶民风而上”出台房地产业振兴规划?
矛盾数据背后的实业复苏
10大规划实施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矛盾”。
2009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宏观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不少市场分析人士大呼“看不懂”,心里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的“回暖”颇多怀疑。其实,数据矛盾的背后,正是中国实体经济内部实业和资源两类企业的结构和地位调整的真实反映,预示着实业的复苏。
经济数据“*两重天”的现象,尤为明显地表现在工业增加值与用电量的对比中。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用电量连续数月同比大幅下滑,1~2月,用电量同比下降522%,3月后虽然降幅缩至402%,但仍然延续了负增长的态势。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连续数月的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1%,2月份的单月增值高达11%。3月份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83%的同比增幅。
为什么呢?不是虚假,就是出现新的事实。
现在的工业概念中,包括实业类企业和资源类企业,这个大工业概念虽不准确,但沿用很久,这次让市场分析人士露了概念落后的马脚。资源类工业企业用电量巨大,是主要的用电大户。此次资源金融大危机爆发后,这些用电大户首当其冲。随着高耗能产业的调整,电力需求明显减少,发用电数据自然向下。与此同时,由于家电下乡和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大规模实施,中国内需市场扩大,真正的实业——制造业继续较快发展,而这些实业类工业企业用电量较小,这就出现了电量负增长、工业正增长的局面。
另一似乎矛盾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构调整性增长。一季度,原油进口数量同比下降102%,金额同比下降586%;成品油进口数量同比下降35%,金额同比下降494%。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一季度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量价齐跌,对外依赖程度很高的原油和钢材进口量价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这些下滑正是资源类产品的下滑。
中国经济转向内需,从而必然强化实业、弱化资源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总之,似乎矛盾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实体经济内部实业和资源结构的大调整,预示着实业和消费的真正发展。或许这只是暂时的,或许还会反复,但中国经济转向内需,从而必然强化实业、弱化资源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理论界和分析人士必将进一步认识到区分实业和资源类企业的重要意义。
实业企业要“去金融化”
国家振兴实业,离不开实业企业自身的“去金融化”。
此次大危机中,多家国有实业企业进行汇率掉期、结构性存款、期权投资而导致巨额浮亏被接连曝光,金融衍生工具一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衍生工具从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对繁荣世界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实业企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巨大的风险性。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帮凶正是欺诈性的金融衍生产品、缺位的金融监管和疯狂的投资者。
今后实业企业要对从事金融业和购买金融产品说“不”,至少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近3年来,中国的实业企业,特别是非金融类央企,利用资金和政策优势,打着多元化经营的大旗,放松熟悉的实业主业,非理性大规模涉足金融业及其衍生品,使整个中国经济快速金融化。这是经济的进步,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苗头,适度“去金融化”或许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非金融类央企的必修课。
2 创业于新型中小城市(1)
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最直接变革是:旧的“发达国家消费、落后国家生产”的全球化模式必将终结。国际经济的均衡更多地要从一国内部来实现,内需和内部均衡必将成为经济和经济学的主旋律。2009年6月17日,在“战危机”关键时刻,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地带。不少学者认为,中小城市大面积绿色崛起应该成为最大的新的发展空间。
纸币,特别是增量纸币,最终必将会向这一新的发展空间大规模集聚。政府应该创造条件,利用财政手段和贴息等政策,千方百计调动资金用于中小城市大面积绿色崛起战略。这应该是我们抵御此次大危机冲击、避免自己出现大危机的最重要的工作方向。
“农村生产城市消费、城市生产国外消费”
此次大危机前,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程度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农村生产城市消费、城市生产国外消费”的外向型经济格局。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数据显示,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不到5%翻番到了1986年的105%,到1994年又翻倍上升到了216%。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曾经进入了8年的调整期,但2002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再次突破前期高点,达到224%。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加速了全球化进程,把出口占GDP的比重推到了2007年375%的历史新高。
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的外向型程度,中国不是最高的,但却是“金砖四国”中最高的。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75%,高于全球平均的27%,在2007年全球10大经济体中仅次于德国(407%)和加拿大(379%),稍高于同属新兴市场经济的俄罗斯(352%),但远远高于印度(199%)和巴西(151%)。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之最,内需本来应该占更多的比重,外需过高显得极不合理。
外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动机,甚至是主要发动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是头功。但是,这一模式是脆弱的,外需依赖多多少少给了中国经济“无根”和“无家”的感觉。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脆弱程度证实了这一感觉。从2008年11月出口开始下降,到2009年4月,已是连续6个月负增长。出口的大幅下降,显著下拉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电力、煤炭、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建材、房地产等行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难,有的行业已经出现了整体亏损。
外需放慢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导致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对外需的过度依赖显然放大了外需放慢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此次经济调整的深度和长度肯定将超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那次调整。那次用了8年,当时也响亮地提出了扩大内需,但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需市场急剧扩大,我们最后重启的依然是外需依赖之路,而且更加依赖。但此次外需市场大幅萎缩是以美国带头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为真实背景,萎缩程度远超上次,又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事件做对冲,因此,这一次我们同样提出的扩大内需必须要取得真实和持久的效果。只要立足民生,措施得力,相信我们不会再次走向外需依赖之路,至少不会扩大外需依赖,否则就相当危险了。
2 创业于新型中小城市(2)
如果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持续衰退,即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出口,稳定外需的任务也将非常艰巨,因为外需市场是最典型的买方市场。况且,过分强调稳定外需很可能会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拱手让给别人,并需要以更加扭曲的经济结构为代价,且不确定性很大。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扑面而来,在传统的出口和投资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这就是内需和消费。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已经进入了从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历史证明,外需主导的经济会导致大城市畸形发展,形成内需主导的经济必须发展中小城市。未来中国内需和消费的最大增量在哪里?新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历史证明,外需主导的经济会导致大城市畸形发展,形成内需主导的经济必须发展中小城市。
城市原本是个好东西
城市首先是实业和资源协调发展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实业中消费资料的比重逐渐下降,生产资料和科教资料的比重逐步上升,与这种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动相适应,生产消费资料的人口比重逐渐降低,生产生产资料和科教资料的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后者集中在一起就是城市。与此相对应,前者的居住地就是农村。这个分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加速和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中心城市及其农村二者自成系统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有如下三个。
人口密度指标
人口密度指标,主要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广义生产力总是一定人口的生产力,一个城市养活了多少人,占本地区(城市及周围的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是多少,最能反映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人均产值指标
一个城市养活了多少人,每个人创造了多少价值,占用了多少资料,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集聚度、城市辐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