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你不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因你不同-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年以后,我才能真正理解,那正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画面。也正是这种久远的记忆,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
  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4 个星期里,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自己的祖国。我想起父亲早年的经历,想起了母亲千辛万苦的逃亡生涯,想起了我l0 多年来已经习惯的美国社会,想起了在读博士的时候看到的中国同学。一方面,我心里感谢母亲,当年坚持把我送到美国当留学生,让我接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国的同学们那么渴求与世界接轨的知识,但是渠道又那么匮乏,他们和我一样是炎黄子孙,和我年龄相仿,和我一样聪明,比我更勤奋。但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无法发挥潜力。我感觉到肩头的责任,我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将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多年以后,我回到祖国,开始关注大学生,除了父亲的影响,还和我早年的这段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五章 工作在苹果
  ■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
  ■克制住每件事都要自己过问的想法,充分信任员工,给员工一定范围的自由。我深信,这才是真正有艺术的管理。而且作为管理者,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不符时,你要大胆做出决策。
  ■到后来,我们渐渐明白,创新不仅仅是做出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术,创新也可以是一个比较广义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甚至把别人做过的概念重新汇集起来,也是一种创新。
  ■制定并与员工分享美好愿景,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可以让整个团队保持激昂的
  斗志和坚定的方向,这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诅须承认,这是我最美好的体验。
  ■经过6 年在苹果的浸润,我理解,苹果的平等、自由、民主的风气固然好,但是,公司还是需要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决策者,需要一个核。人物来维护公司的文化。最酷的苹果
  当教授的日子既轻松又快乐。根据卡内基·梅隆的制度,如果我接着干几年副教授,就有可能得到终身教授的职位。
  教授终身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授的学术研究不会受到政治和商业的牵制。在美国的大学里,新老师有一段六七年的考察期,学校会考察其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以决定是否授予其终身制教授的职位。
  尽管如此,我已经开始感到前路茫茫。有一些“非学术”的事情开始困扰我,为了帮学校拉经费,我既要找华盛顿议员的助理去“搓饭”,又要千方百计讨“国防部经费专员”的欢心,学校里拉拉杂杂的事也多,就连一个“改进校园绿化”的讨论会,我都必须参加。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发表的论文,总是躺在那里,等着变成一堆废纸,即便一辈子论文等身,对世界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想到这些,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困在了象牙塔里,越来越无法呼吸。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开复,我知道你。苹果公司的两位副总裁对你很感兴趣,他们觉得像你这样的人应该跑出来做真正的产品,你有兴趣过来谈一谈吗?”
  时隔两年,我又接到了世界顶尖公司的邀请!激动之余,我隐隐地感到,“冲出围城”的日子,大概就要到了。
  那是l990年。和今天不一样的是,彼时的苹果还是计算机行业里无法撼动的老大,微软和IBM 都只能仰视它。和今天一样的是,当时的苹果也是公认的最酷的公司,它几乎是一个“宗教”。苹果会为了做出“艺术品”不惜代价。比如为了让苹果的机器更美,苹果产品所有的接缝都必须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例如背后,或是角落。为了这个,每一台苹果的机器要多花65 美元。爱苹果的用户极端忠诚、狂热,每一次“苹果世界大会”,都有“粉丝”围着苹果的英雄工程师卖力叫喊。连我都受不了诱惑,早早地买了台苹果的Mac,当时的Mac 比前一代产品Apple II 更为强大,屏幕和键盘分开了,掏出来的时候,它还会说几句难懂的英文。“要是去苹果工作,那该有多酷啊!”我的心里响起了这样的声音。众所周知,苹果开启了个人电脑的时代。l983年,苹果实现销售收入9.8 亿美元,28 岁的乔布斯坐拥2.84 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成了美国最富的40 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乔布斯离经叛道、桀骜锋利、特立独行、狂放
  自大。他会告诉他看不起的人,“噢,你是bozo(傻瓜)。”那时候的乔布斯,根本就不拿微软当回事儿。l984 年Mac 推出时,有位记者问比尔·盖茨:“你什么时候会把Mac Excel 移植到Pc 上呢?”盖茨说:
  “还要一些时间吧。”乔布斯马上把话筒抢过来,说:
  “我看等我们都死了也移植不了。”
  乔布斯的自信也影响了苹果的员工。每次微软推出新版本的视窗,苹果就会在员工大会上挑出视窗的瑕疵,和苹果对比,员工都会开心地听,开怀地笑,然后充满信心地离开大会。然而,每个版本的视窗都在朝Mac 步步逼近,一些比较理智的员工开始担心:当我们的差异只有 5%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多花一倍的钱来买苹果?”
  疯狂的苹果迷们并不这么看,他们说,“Windows与Mac 也许有95%的相似度,但就像一个变性女人跟一个真正的女人,也许95%都一样,但那不一样的5%,就是我们最在乎的。”
  当用户、员工都失去理智的时候,公司还能有理智吗?
  苹果的工程师是放荡不羁的。他们曾经将一个项目命名为卡尔·萨根(CarlSagan)——一个著名天
  文学家的名字,萨根本人提出诉讼,说苹果侵犯了他的命名权。于是,这些工程师把项目名换成BHA,也就是“屁眼天文学家”(Butt—holeastronomer)。当萨根再次提出诉讼,苹果的律师答应再改个名字,结果团队把名字改成 LAW,就是“律师没骨气”
  (Lawyers are wimps)的意思。
  乔布斯并不知道,这种狷狂,正在将苹果推向不利的位置。l983 年,面对IBM 咄咄逼人的攻势,苹果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
  乔布斯知道他需要一个人来“激活”苹果的营销,于是他请来了一位当年红得发紫的营销大师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斯卡利曾经是百事可乐的 CE0,在他的任内,百事可乐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可口可乐。乔布斯对他发出要约的那句话也赫赫有名,“斯卡利,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呢,还是想抓住机会改变世界?”斯卡利被这句话深深打动,加盟苹果任CE0。
  没想到,短暂的蜜月期过后,两人开始爆发激烈的冲突。终于,在1985年那场耗时24 小时的董事会上,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斯卡利胜券在握,因为大家早已无法忍受乔布斯“暴君式”的管理。那一天,乔布斯被赶出了董事会,被剥夺了全部的运营权,流放到被他称做“西伯利亚”的冷宫。5 个月后,他递交了辞呈。乔布斯被他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了!
  此后的苹果,是斯卡利大显身手的年代。他最大的成功可能是找到了Macintosh 的一个应用——桌面出版。激光打印机加上桌面排版软件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桌面出版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让Mac垄断了整个美国的排版行业。
  此后的5 年,苹果都在赚钱,这使得它在失去技术灵魂的情况下,仍维持了表面上的欣欣向荣。l989年,Macintosh 的销售量从30 万提升到了300万,苹果成了华尔街最热的公司,斯卡利也成了硅谷薪酬最高的经理人。其实这5 年,斯卡利也一直在为苹果寻找新的方向。戴夫。耐格尔(DaveNagel)是一位心理学家,被斯卡利找来担任苹果下辖ATG 研发集团的副总裁。
  休.马丁(Hugh Martin)是Mac IIl 产品组的负责人,在这个组里,乐观的技术人员希望将Mac IIl 做成集无线上网、语音识别和视频会议为一体的最酷的产品。此二人都在为自己的团队寻找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而我,恰恰是他们同时感兴趣的人。我的语音识别的研究背景,正好和苹果要做的Mac IIl 中的一部分吻合。
  1990年,我降落在苹果公司的所在地——加州硅谷的库帕蒂诺市(Cupertino)。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来硅谷,但眼前的景色还是让我心醉。这里似乎没有季节之分,总是艳阳高照,大家穿着夏装,皮肤被晒成均匀的古铜色,身材都很标准。与匹兹堡不同,这里没有山丘,因为地震的原因,建筑也都盖得很矮,放眼望去,能够看到遥远的地方。远山裹着薄薄的雾在阳光下矗立,全然是一个新世界。
  苹果公司的气氛轻松融洽,到处是可爱的年轻人,他们乐观、自信,脸上总挂着微笑,就像他们掌握着整个世界。
  我见到了两位声名显赫的副总裁。休比我大13岁,目光锐利,喜欢盯着你,言语里闪烁的全是“科技的火花”,一见面就兴致盎然地谈论着苹果 Mac的前景。
  戴夫则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花A 胡子,笑起来就像个圣诞老人。到了加州,他没有让我去办公室找他,而是请我去他家做客。在他家那片诗情画意的葡萄园里,我们边走边聊,他太太把酿好的葡萄酒端过来,透明的玻璃杯,深红色的琼浆,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发光。“开复,你看,施乐最早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但是没有成功推出来,而苹果最后造就了图形用户界面,现在为很多人使用。苹果的发明正在影响着许多人。”戴夫不紧不慢地说,“我们现在做Mac IIl,很想把语音的部分融进来。开复,不要怪我这句话有翻版乔布斯那句名言的嫌疑,但是,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