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一位教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一个墓志铭代表了这个人一生的意义,留下了他这一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墓志铭必须简洁、清晰、掷地有声。所以,“墓志铭测试”一直是我深信的。
在科技界打拼多年,从加入苹果的那一天起,我认为我的墓志铭应该是:
科学家、企业家,他曾经经历多家顶尖高科技公司,
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
这个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墓志铭,我依然向往。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当我看到在教育界里我可以作的贡献,还有那么多愿意接受我的帮助的学生,我会想,如果我只能有一个墓志铭,我更希望它是:热心教育者,
通过写作、网络、演讲,
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
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
他们亲切地呼唤他;开复老师'。
我很喜欢一部叫做《春风化雨》(也称《死亡诗社》)的电影。每一次我看完这部电影,都有一股强烈的震颤在心中回荡,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电影的开篇有这样一句台词:“你的一生可曾因为什么人而改变过?我没有。但我知道美国威尔顿贵族学校里那群学生的道路被一个老师改变了。”
电影中描绘了一名思想新锐的教师向禁锢思想的教育方式发起挑战的经过,过程叫人心旌荡漾,结果却令人扼腕叹息。在单调而束缚思想的贵族学校里,这名叫做基廷的教师,向僵化的教育模式发出了挑战。
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他不惜一切机会,教导学生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要“抓住每一天”去汲取生命的精华。他用一句拉丁文 earpe diem(只争朝夕)激励这些学生。他激发每个学生的灵感,让他们摆脱习惯与性格的
束缚和羁绊,唤醒每个人心中创作的激情和成就的欲望。他告诉他的学生:不要盲目地跟随他人,不要被信条所惑,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每次看这部电影,我都心潮澎湃。
在关心和帮助中国大学生长达10 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做最好的自己”的价值观,我希望通过写作、演讲、网络等方式来分享和分担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感受,并且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我的经验让他们选择参考。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基廷老师一样,让中国的青年懂得如何在现实中放飞自己的理想,进而明白生命的意义。让他们知道,“世界可以因你不同”。
从一份责任感出发,我在帮助大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也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将我围绕。这种幸福感,来源于学生们给予我的莫大信任,也来源于他们不断成长所带给未来中国人的希望,更来源于我深深感到我生命的价值。投入这份工作的每一天都带给我无比的振奋,每一刻都让我留下了深沉的回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和中国青年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到的不只是责任、机会和潜力,我在这份工作中的收获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时常会问自己:“我怎么能把我的更多知识传授给中国青年?”我有时也会想到,虽然我很愿意为大学生作人生规划,找寻心中的声音,但是毕竟我是个科技人,是个职业经理人。我拥有更多的是在科技领域的知识,更了解企业成功的秘笈。
在过去的20 年里,我有幸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世界级企业家身边学习成长,我有幸在 Pc时代经历苹果和微软,有幸在互联网时代经历谷歌,有幸看到这三家世界一流的公司的成长和成功,我有幸在美国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崛起时,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这些职业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
我相信,中国青年需要这些资产。尤其是当我看到一些青年人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创业时,往往由
于他们经验不足而撞得头破血流,一种指导他们的愿望渐渐占据了我的内心。
曾经,有一位身患严重疾病的学生决定创业,坚决要得到我的支持,他来到北京,一定要见我,说如果不见他,他就不治疗。当我终于见到他,听他阐述了自己的理念时,我感觉到他完全不懂创业,必然要走向失败。我的感触是:他,需要创业导师,帮助他从基础学习,逐步步入创业的旅途。
曾经,一个千辛万苦找到我的前微软员工,请求我帮他的初创公司出主意,做他的创业教练,我答应了。他很有潜力,经过我的简单指导就在天使投资大会上脱颖而出,得到了第一名和一笔创业资金。但是,尽管他的技术极具创新性,可是他并没有想清楚用户的需求。我苦口婆心劝他放弃,他没有听,最后我只能目睹他的公司走入困境。我的感触是:他,需要创业导师,帮助他选择项目,做有用的创新。
曾经,有一个美国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千方百计找到我寻求帮助。他是一个纯真的技术天才,创立的公司也相当出色。于是,谷歌成为他的生意伙伴。但是两年后,在一个律师的教唆之下,他找到一个法律漏洞,试着从一次生意中向谷歌收两次钱。我的感触是:他,需要创业导师,教导他任何基业长青的公司都要有诚信的价值观。
我想,这三位如果有好的创业导师,都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位马云或丁磊,但是现在他们在互联网江湖里独自打拼,最终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当渺茫。
我想,如果他们的身边有好的创业导师帮助,他们的成功概率或许会增加数倍。
我想,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应该是有意义、有影响力的一件事,而且是我一直以来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延续。
斗转星移,随着谷歌中国运营的渐渐平稳,这个辞职创业的梦想也越来越清晰。由我牵头,创立一个青年“创新工场”的愿望逐渐萌生,在这个“创新工场”里,我希望专门带领这些有创意的青年人,在一个有老师的环境中,让他们受到指导,挖掘潜能,做出有创意的企业,进而对社会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2009年8 月,我终于作出了又一个“追随我心”的决定,从固有的职业经理人的模式中脱离出来,真正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完成梦想”的人生目标。曾经,我用“世界因我不同”激励自己追寻梦想,今天,我用“世界因你不同”激励他人发掘潜能。
如果我们极端幸运,也许我们能培养一个走向世界的国际品牌。如果我们非常幸运,也许“创新工场”可以创造一个新一代的领跑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就算我没有那么幸运,只要我们能创造一些有价值的公司,做出对用户有一定意义的产品,培养一批有创业能力的青年,这些都会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意义。
一想起新的工作,我就心旌荡漾。如同站在课桌上的基廷老师,我眼中的世界有了不同的风景。
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这一天的到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因此,中国的公司要快速学会走向国际舞台。20 年后当中国成为世界之最时,中国最成功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在下一个 5年里创立的,也很可能就是在“创新工场”关注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中产生的。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基廷老师的名言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carpe diem(只争朝夕),要“抓住每一天”。
因此,在这关键的时刻,我必须抓住今天,去探索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我深深地记得《春风化雨》里的一个场景,基廷老师带领学生们寻找生命的意义时所朗诵的梭罗的诗—— 《瓦尔登湖》中的那句名言:;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l wished tolive deliberately,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facts of life,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it had to teach,and not,whenI came to die,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后记:走近李开复
范海涛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作为成功者的李开复有很多好奇。在中美融合的教育背景下,他更倾向于用哪种思维方式思考?在现实甚至冷酷的商业社会中,他如何在内心保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虔诚?他如何像一个魔术师般神奇地将时问分解,将
自己的精力源源不断分配给职业、写作、演讲和他热爱的帮助中国大学生的工作。我也想了解,这样一个人,如何感受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人性中的美丑,如何在感性的时刻表达。
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希望探究这样精彩的人生究竟如何缘起。他的出生、童年、青年以及之后所有的职业生涯里,有哪些不经意或者刻意的选择,一点一点地标注出他的人生轨迹。除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光鲜成功,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或者刻骨铭心的痛苦,一点一点地打磨出今天这样一个李开复。
这些问题都不是几次简单的采访沟通就能够得到答案的。唯有一本自传体的书籍,能够不疾不徐地将这些记忆慢慢地展现。
2008 年5 月,我提出想和李开复博士合作写一本自传式著作时,他最初显得有些犹豫,说:“我不认为自己的资历与经验,达到可以作传的程度。”
我说:“这本书可以是对人生的一种纪念。而您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迷茫中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