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死亡突然降临,或者人们被迫面对一些不可预料的悲剧,诸如可怕的车祸之类,那么,悲痛会持续一年或更长的时间。需要清楚的是:悲痛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有很少的时候才是这样。失眠、焦虑、恐惧、愤怒,身心被自我和悲哀的思想所占据,这些都会使你有“近于疯狂”的感觉。实际上,其中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悲痛过程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懂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在悲痛的最初阶段,人们常常徘徊于镇静或哀伤之间。人们不相信所发生的事情并感到迷惑。渐渐地,抑郁、悲痛占据了心胸,而这将影响一个人今后几个月的生活。
一切都会成为悲剧的提醒物,丧失了配偶的人会注意每一对手拉着手的夫妇。幸福的人仿佛到处都是,被孤立的感觉更加强烈了。假如你不幸流产了,那么街上的每个小孩都像是在和你说话。
悲伤的人们考虑自己超过考虑任何别的事情。他们会躲避一些熟悉的朋友和地方,直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那些痛苦的提醒物变得不再那么敏感。
人们需要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度过不幸时期。罗伊·加恩提出的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从事一些能够排解悲痛的活动
对大多数人来说,同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话是排解和医治悲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自我封闭只会加剧你的痛苦。友情可以医治心灵创伤,信仰和信念也是使你摆脱哀伤的一种强大力量。先前喜爱的工作或别的活动也会帮助你战胜痛苦,而工作有着巨大的治疗价值。明确自己对他人应承担的义务,你便会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因而增强信心和勇气。切记,你不可过分怜惜自己,不可让哀伤永远迷漫你的心胸。这样,你的生活就会渐渐抹去悲哀的泪影,一切都会明朗、正常起来。
(2)强迫自己有规律地做些事
如果你一定要留在家里,那么就为自己列个时间表,按时间表有规律地生活,尽管开始时你只能做些小事情。如洗洗衣服,买点水果,或作一次长途散步。在心情抑郁时进行体力活动是困难的,但这对你心灵恢复到愉悦状态却是非常有益的。你也可以在玩纸牌、音乐会、电影或一本有趣的书中找到慰藉。你应该逼迫自己做些事,直到正常的生活秩序重新建立起来。
在不幸时期,一些自我照顾行为同样是很有帮助的。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把餐桌布置得漂亮些,既使一个人吃饭时也这样;天气好时在外边晒晒太阳;买一束鲜花;这些小事都会使你觉得轻松愉快些。
(3)把目光放在未来
有些时候,能够使我们生活下去的只是这样一种知识:人类能够将一些有害或丑陋的东西转化为一种积极而有价值的东西。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囚犯,维克多·福兰克的经历是十分令人激动和鼓舞的。福兰克全家都在一次大屠杀中被杀害了,然而,他仍然找到了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当法西斯暴行施加到他身上时,福兰克坚定地抱着一个理想,这理想给了他力量。他想像自己在战后站在一个班级学生的面前,正在给学生们讲述关于在不幸中能够发现的意义。福兰克决定忍受令人恐怖的一切,而将这些将来会变成很有价值的东西。引用了一位哲学家的话,福兰克自豪地宣告:“那没能毁灭我的使我变得更坚强。”
罗伯特·哈罗德·卡什诺在他的畅销书《当不幸降临到善良的人们》一书中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总是把眼光落在过去和痛苦上。不应该总是自问:“为什么不幸偏偏降到我头上?”代替这话的应是面向未来的问题——“既然这一切已经发生,我应该做些什么?”
摆脱各种消极的情绪
摆脱各种消极的情绪
小鸟不会试图比邻居多筑几个巢,狐狸不会因为自己只有一个洞可以栖身而烦恼,松鼠不会因为担心贮藏的硬果只够吃一个冬天,而不是两个冬天而焦虑,狗也不会因为没储藏足够的骨头养老而彻夜失眠。而为什么偏偏人类有那么多的忧虑呢?
《圣经》上说:“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是贵于食物,身体不是贵于衣服吗?”
一位西方学者说:“你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心情。生活中大部分压力毫无必要!45%的担忧永远不会发生;35%的忧虑涉及过去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做出的批评;只有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
我们就可以认识各种消极情绪,并采取相应的适宜行动,摆脱它们。
(1)不痛快
不痛快通常并不是一种太强烈的情绪,不过却会困扰着我们,造成好像诸事都不顺遂的假象。
不痛快的表现是:不耐烦、烦躁、不安、操心以及轻微的困窘,这一切都透露出事情有些不对劲。或许是你认为事情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也或许是结果未如你先前的预期。
处理这种不痛快情绪的解决办法很简单:
① 运用各种技巧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
② 确定自己所想要的。
③ 改变做法。稍微改变先前的做法,看看是否会使你的情绪好些,或者是改变一下先前所定的目标。
就像其他几种情绪一样,不痛快若是不去处理,它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2)害怕
害怕的范围从最轻微的关切到强烈的担心、焦虑、恐惧,所传递的讯息也很简单。
人之所以会害怕,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在心理上未准备好。当人们遇到问题时,本应勇敢地去面对它,但有些人却害怕它。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是不敢承认自己害怕,就是任由害怕去折磨自己;这两种心态根本就于事无补,而害怕也不会因此消失。事实上,我们无须对害怕屈服,也不须过度悲观地害怕,当然更不须装作它不存在。
处理这种害怕情绪的解决办法是:
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多大。为了给自己安慰,应该尽量“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怎样才能“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呢?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供借鉴:
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减小人们对战争的恐惧,扩大兵源,曾请心理学家巧妙进行了一次“减小危险的计算结果”的宣传:“参军打仗并不危险!如果是打传统的常规战争的话,不用担心你当了兵就会死。当了兵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线。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线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不必担心,重伤的话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是治不好的。能治好的不必担心,治不好的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不死,一个是死……也好,因为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所以,如打的是传统常规战争,照上面说法,死的机会比常人认为的1/2小得多,最多不到1/16,生还的机会好像还蛮大的。这样一算,减少了许多人的恐惧,征兵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方法,减小恐惧。在搞清楚发生可怕情况的可能性之后,就要作好心理准备,看看有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一切。当我们做了一切能做的,如果内心还是忐忑不安,这时就得从根本着手:拿出我们应有的信心。
要知道当你已经做了准备,再害怕就是多余的,事实上它们绝大多数是不会实现的。如果不幸成真,你就有可能难过。
(3)难过
不管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影响我们与他人感情最深的一种情绪就是难过。人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内心认为自己失去了什么。当一个人心里难过,往往也容易误会别人,有时候我们倒是应该听听这些人内心的话。
难过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期望落了空。例如我们有时候期望某人信守所承诺的,结果他没有;也有时候我们请别人代传话,结果他没把话带到。像碰到这种情形,就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乃至于日后不再对他信任。这种期望落空的事情,往往就会使人产生难过的心情。
解决难过情绪的办法有这样一些:
① 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是不是真有什么损失。
② 好好想一想你当时的状况,自问一下:“我真有什么损失吗?还是我太早下定论或下的定论太苛刻了?”
③ 心平气和地把你心中想说的话跟那位朋友谈一谈,这可以消除你的难过或不解,你可以这么说:“那天发生的事我可能有些误解,以为你并不关心,这让我很难过,不知道你可否告诉我当时你是怎么个想法?”只要你能好好地跟对方沟通,澄清自己所疑惑的,那么心中的难过很快便会消除。
然而若是你的难过不去处理的话,就常常会扩大成生气。
(4)生气
生气的范围包括从轻微的不悦到忿怒、冒火、大发脾气等。
解决办法是:
① 警惕自己是否有所误解别人违反了你的原则或规定,很可能是他的无心之过。
② 警惕自己,就算是别人违反了你的规定或原则,并不表示你所订的规定或所持的原则就是“对”的。
③ 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就长远来看,他这么做是不是真对我有什么帮助?”如果你想消气,不妨再这么自问:“从这件事上我能学到些什么?我该用什么方法,把所持的规定或原则告诉那人,好让他对我真有帮助,而未来不再触犯。”
如果你生气了,那就改变自己的认知——也许那人真不知道你的规定或原则;或者改变你的沟通方式——如何能更有效地让他知道我的想法;或者改变你的行为——郑重地告诉他:“嘿,这可是隐私的事,对我极重要,你绝不能跟别人提起。”
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