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心智中,对一个品牌的信息存储是有限的,如果认可了海尔是卖冰箱的,就很难接受是搞房地产的这个事实。海尔可以改变自己,但是很难改变消费者的认知。
仰韶酒
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仰韶酒在河南市场曾以低档酒而称雄。后来,仰韶酒管理层看到还是做高档酒能做出点名堂,于是就拿出全部家底,用钱砸广告,猛烈轰击消费者的神经,但大家就是不买它的账。为什么?为什么仰韶酒注定要在高端市场的门外徘徊?
原因很简单,在消费者内心深处,已经对仰韶酒这个品牌定了性——低档酒。仰韶酒在没有对消费者的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改变之前,即使它的高端酒做得再好,产品定位再准,对其投入再大,也无法成功进军高端市场。
消费者的心智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这不是消费者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问题,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你习惯改变自己吗?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既然已经习惯了、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了,又怎么会想着要改变呢!
人都不喜欢改变自己,因为改变意味着否定原来的自己。谁又愿意承认自己不好,自己是不对的呢?
作为企业家,在当今这个同类产品泛滥成灾,各种广告轮番轰炸的商品时代,你不能“霸王硬上弓”,不能指望消费者会乖乖跟着你走;而要注意营销的技巧,注意消费者的心理,唯有攻心才是上策啊!
要延伸自己的产品,首先要延伸消费者的心智,要对他们进行巧妙而隐蔽的引导、教育。从而使他们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消费习俗,接受新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
要使消费者感觉,通过使用你的产品,他们的生活品位提升了一个档次,活得更有价值了。这不是“假、大、空”的废话,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都喜欢买名牌、用牌子货,还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档次。我们为什么追逐跑车、豪宅,还不是觉得这样活着更有滋味,更有价值(究竟有没有价值,只有自己去判断了)。
企业要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产品营销”是低层次的被动销售;通过定位,攻占其心智则是快于市场一拍,引导市场消费的主动营销行为。。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定位要专一,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4)
只要让消费者接受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就能出现一股新的消费热潮,实现消费的快速增长。大连每年都举行具备国际水准的时装展,目的就是为了向全球消费者推销时装的最新美学观念,制造和引导市场,使消费者接受流行趋势,追着流行跑。
定位战略之所以胜于其他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因为定位的核心是“观念营销”,而传统营销的核心是“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消费观念决定着消费取向,左右着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是巨大的消费动力。
任何企业,如果它要进军新市场,就必须先把消费者的定性观念给改正并延伸开来。消费者的心门不打开,他的钱包之门又怎么会为你打开呢!
打破大筐品牌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家必定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规模,进行品牌延伸,扩大产品品类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定位理论创始人特劳特曾经说过:在市场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专业性的竞争对手的话,可以进行产品线的延伸或扩张,生产其他种类的产品。但如果你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最好是建立一个新的品牌;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大筐品牌是很难立足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如果我们在旧品牌上进行延伸,原有品牌就会受到新产品的严重冲击,消费者就会感觉无所适从,这很可能会为自已制造出许多新的、专门的竞争对手出来。
巴黎“欧莱雅”
面对品牌延伸这个比较迫切、比较棘手的问题,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打造新的品牌,以抓住新的时机。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多品牌公司,就像法国欧莱雅一样。
欧莱雅堪称全球“美丽产业”——化妆品行业之翘楚。它成立于1907年的法国,现在位列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第373位,2006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达亿欧元,连续22年实现收益两位数增长。
1997年,欧莱雅正式挥师东进,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十几年时间里,欧莱雅这一化妆品牌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1997年它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是亿元,2006年销售额已逾40亿,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欧莱雅在亚洲最大的市场。
美国宝洁公司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个始创于1837年的公司,现在已是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第86位的跨国企业。
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宝洁公司的中国之旅。2006年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销售量已位居宝洁全球区域市场中的第二位。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
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
欧莱雅旗下许多品牌在不同产品品类中均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兰蔻、美宝莲和薇姿三大品牌分别占据高档化妆品市场、大众彩妆市场和药房活性健康护肤品市场的第一名。
宝洁公司也是多品牌成功的典范,它旗下小品牌有数百个、独立大品牌80多个,其产品覆盖洗发护发、美容护肤、个人清洁、妇女保健、婴儿护理、家居护理等诸多领域。
品牌众多、“子孙成群”的“宝洁”
定位要专一,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5)
宝洁旗下洗发水品牌有潘婷、海飞丝、飘柔、沙宣等;洗衣粉有汰渍、碧浪、欧喜朵、波特等;牙膏有佳洁仕,香皂有舒服佳,卫生巾有护舒宝;化妆品有SKII、玉兰油、威娜、伊卡璐、妮维雅等;另外还有吉列、博朗、锋速3、品客、金霸王等其他品类。目前,宝洁有九大类、十六个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欧莱雅和宝洁同样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同样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同样是庞大的“多子多孙”家族;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却有所不同。
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细节,在飘柔、汰渍、舒肤佳等众多宝洁旗下的产品广告或包装上,会标有“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字样及“P&G”的标志,标明该产品是宝洁怀中的孩子,这无疑增强了产品的权威感,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其实,宝洁公司这是运用了担保品牌战略,这就像对消费者写了保证书一样“这是我宝洁的产品,放心用吧”!
然而,欧莱雅的做法却是另辟蹊径:在欧莱雅旗下的众多产品品牌中,很难看到“欧莱雅”这个母亲的名字。欧莱雅有意淡化了欧莱雅企业品牌同各产品品牌的关系,从而使产品品牌以独立的形象出现,这是为了让这些“小一辈的”自谋生路,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以至于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兰蔻、赫莲娜、碧欧泉、薇姿等知名品牌也是出自欧莱雅,这位化妆品大师之手。
为什么都是多品牌定位战略,欧莱雅和宝洁却如此不同呢?
其实欧莱雅和宝洁的多品牌战略,都采取了差异化营销策略。它们旗下的每个产品品牌都个性迥异、毫不雷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产品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传播。这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地实现“大小通吃”,一个都不放过。
例如,欧莱雅旗下的兰蔻等以高贵、时尚为品牌内涵,通过严格选择的分销渠道如香水店、百货商店、免税商店等进行销售;巴黎欧莱雅则以专业和时尚为品牌诉求,通过专柜和专业美容顾问的渠道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及产品;而美宝莲则定位大众化妆品品牌,突出奔放、时尚和多彩生活方式的品牌个性;薇姿只在“药房专售”,强化其专业化、科学化、医学级的品牌特征。
又如,宝洁旗下的海飞丝表达“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飘柔突出“更飘逸,更柔顺”,潘婷强调“拥有健康,当然亮泽”,沙宣追求“专业*效果”,伊卡璐诉求“草本精华”。
欧莱雅和宝洁的差异化营销不同之处在于,欧莱雅的化妆品以“档次、价格”为品牌区隔标准,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品牌利益诉求点,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品位、档次及审美情趣需求;而宝洁的洗发水、洗衣粉等则以产品的使用功能为品牌区隔标准。
以产品使用功能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多为中低档的大众消费品牌,消费者关注的是它的使用功效,企业品牌的良好信誉往往能向消费者担保承诺其旗下产品品牌品质、技术、信誉上的可靠性。因此,“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频频出现,对飘柔、潘婷、汰渍、舒肤佳等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其品牌内涵往往演绎不同的品位、生活方式、身份及不同的审美风格,正如欧莱雅前公关总监兰珍珍说的那样:“欧莱雅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定位要专一,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6)
这种品牌之间的差异往往非常大,比如兰蔻、赫莲娜等奢侈品牌,其高贵的品牌内涵不可与大众品牌同日而语,对于兰蔻、赫莲娜的使用者来说,在大卖场选购化妆品体现不出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总品牌很难兼容支持各种不同的品位、身份及审美等诉求。因此,欧莱雅公司有意淡化了自己在旗下不同品牌中的声调,以欧莱雅的中档品牌形象来担保支持兰蔻、赫莲娜等高档奢侈品牌显然是不明智的。
其实,宝洁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