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1)
1。定位之战,攻心为上
如果有一天可口可乐的工厂被烧掉了,请问可口可乐还在不在了?
一样在!为什么?
用定位这支箭,攻占消费者的心
第一,被烧掉的工厂不是它的,只是为它做代加工的厂子。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可口可乐的分公司,都有它的加工厂。我们中国也有许多公司叫可口可乐公司,但这个公司绝对不是“可口可乐”,它是我们中国的公司跟“可口可乐”合作的产物。
耐克球鞋所有的工厂也都不是它的,它只有logo和品牌,这叫做虚拟经营。未来的优秀企业都是这样的——不要工厂,虚拟经营。
第二,可口可乐的品牌不在市场上,而在人心里,所以它无法烧掉。任何优秀的品牌都是在人心里的。
特劳特说:“商战是在现有顾客和预期顾客的心智中展开,那里是你取胜的地方,也是你落败的地方。”
但很多人自认为拥有最好的产品,觉得笑到最后的人一定非自己莫属,于是满怀信心地带着产品,开往“前线”。在市场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最终却没能杀出一条血路,只得丢盔弃甲、黯然离场。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消费者心智之争,而非市场之争。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营销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工厂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生产能力的高低;在市场时代,竞争焦点是在解决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市场资源,占据市场和渠道;而在竞争的终极阶段,企业掌握生产、掌握市场都已经无法确保赢得消费者,竞争已进入到直接争夺消费者心智资源的阶段。
定位时代的企业战略,主要围绕两大步骤展开:一是将产品铺到市场中;二是将产品铺到消费者心中。能否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成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但许多企业往往忽视这一课题。结果,大量产品从工厂中生产出来,进入了市场,却始终无法进入消费者的心中,从而导致营销的失败、企业的破产。
商场如战场!我们都懂得战争中“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不在发展自己企业的时候,运用上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呢!
企业的营销决策,通常都会涉及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有形资源的评估,但是常常忽视了对一个极其重要资产的评估,那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认知即现实,其他皆为虚幻。
经营品牌就是经营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定位,不是要琢磨产品,而是要对预期顾客心目中的想法下功夫!“优质”不是最好,而是最需要的!抢人心胜过抢市场!
企业要发展,必须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只有先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思,“伺候”好了他们,你才有钱可赚!所以,如何定位不是企业家、当老板的说了算,而是在消费者心中建树,现在是消费者“当家作主”的时代,做企业绝不能闭门造车!
其实有很多企业家天天忙着“闭关修炼”,自己一门心思地琢磨产品怎么卖,却不考虑消费者是怎么想的,这犯了商家的大忌!
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人,从前是国企的营销总监,非常“善于”做销售。后来他看中国的经济形势不错,一片飘红,于是就想凭一身本领,自己出一个品牌,捞笔大的!
后来他就辞了职,回到家里,正好看到有一个电视剧非常火,叫《水浒传》。里面有一首歌,刘欢唱的《好汉歌》,里面有一句歌词,刘欢唱得很强悍、很MAN、很有力量——“路见不平一声吼呀”。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2)
“梁山好汉喝了一碗酒,然后是一声吼……”灵感来了,这个人就用“一声吼”三个字注册了一个商标,搞了一个“一声吼牌白酒”。
然后就马上找钱、找人、找地方,一年之后,连开厂带出产品,酒终于出来了。这个人欣喜若狂,心想终于可以往回敛钱了。
结果,酒出来以后,一瓶都没有卖出去。到最后厂子关了、钱没了、老婆跑了,这人得了抑郁症,傻了,天天在大街上“一声吼、一声吼”地吼着。
怎么回事?这个人光是自己琢磨,从来不做市场调研,等过了一年,酒出来以后,这个歌早就过时了!
市场不是在你自己心里,而是在消费者心里。不仅是故事当中的这个人得了抑郁症,我们周围很多企业家都得抑郁症。为什么?摸不着做企业的门道。
像房地产业讲究位置、位置、位置一样,企业定位的关键也是位置、位置、位置,只不过这个位置是在消费者的心里罢了。
2。“随心而动”的万宝路
20世纪,在军事上震撼全球的是世界大战。为数只有二次,参战几十国,结局是两败俱伤,社会主义在战中兴旺。而经济战,却是此起彼伏,参战者有国、也有家,结果是你来我往、愈演愈烈,经济战成为跨世纪的“星球大战”。
经济战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广告战,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而广告战,就是对消费者心智的争夺战。
消费者接受一种商品的模式是:注意——兴趣——欲望——行动——满足。人追求理性,却永远受情感的制约,所以广告才会成为一个如此重要的营销手段。广告就像一剂迷幻药,它注入给消费者的是情绪,而不是逻辑。有人说,广告是产销的桥梁,是企业和消费者的“红娘”,一点不假。
20世纪60年代早期,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勇敢地把女人的品牌——万宝路,一举改为男人的品牌,创造了世界最为成功和持久的香烟品牌。随着世界性戒烟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瘾君子”脱离了烟草市场,制烟业越来越难以为继。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销售额却不断上升。1991年,万宝路创下了94亿美元销售额的新纪录。它的成功,就得益于出色的定位宣传。
潇洒男人的选择“万宝路”香烟
该公司创造的“万宝路”形象不同于一般化的,不分对象地向公众说教的宣传手法,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一位世人熟知的、雄赳赳的西部牛仔。他潇洒地叨着一支“万宝路”牌香烟,漠然地注视着远方,极力给人一种“自我选择、自愿吸烟”的感觉。
目前,美国“万宝路”香烟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一位欧洲土生土长如今供职于纽约的一位工程师说道:“如果一个美国人打算变得欧洲化一些,他必须去买一部奔驰或宝马;但当一个人想要美国化,他只需抽万宝路,穿牛仔衣就可以了。”
可见,“万宝路”已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称,而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讲,作为商业品牌的“万宝路”被称为“世界第一品牌”是毫不夸张的。
然而,“万宝路”的诞生与发展曾步履维艰,甚至面临被迫停产的窘境。“万宝路”的发迹史是最富戏剧性,也最能给人启迪的一部“定位神话”。它的几度浮沉,一定会给在商海游弋的有心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1)香烟——难以进入爱美女性心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3)
美国的20年代,被称作是“迷惘的时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都自认为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并坚持只有拼命享乐才有可能将这种创伤冲淡。他们或在爵士乐的包围中尖声大叫,或像中国清末的公子哥们一样,沉浸在香烟的烟雾缭绕当中。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描写的男女主人公,就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缩影;小说又引导众多的男女青年纷纷效仿主人公的颠狂状态。无论男女,他(她)们嘴上都会异常悠闲、雅致地衔着一支香烟。
“女人时期”的万宝路
妇女们愈加注意起自己的红唇,她们精心地化妆,与一个又一个男人“伤心欲绝”地谈恋爱;她们挑剔衣饰颜色,感慨红颜易老,时光匆匆;她们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总会沾染上她们的唇膏,于是“万宝路”出世了。
“万宝路”这个名字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定的。“MARLBORO”其实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ly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的缩写,意为“唯一让男人沉迷的,是女人的柔情”。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为的是争当女性烟民的“红颜知己”。
为了表示对女烟民的关怀,莫里斯公司把“Marlboro”香烟的烟嘴换成红色,以期广大爱美女士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从而打开销路。
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年过去了,莫里斯心中期待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热烈的期待,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尴尬的冷场。
“万宝路”从1924年问世,一直到50年代,始终默默无闻。它温柔细腻的广告形象,似乎也未给广大淑女们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这是否意味着广告定位上的失败呢?
20年代的市场观念明显偏重产品经营与消费者利益的考虑,而缺乏以长远的经营、销售目标为引导的带有主动性的广告意识。莫里斯的广告口号“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显得过于文雅,而且是对妇女身上原有的脂粉气的附和,致使广大男性烟民对其望而却步。
这样一种广告定位虽然突出了自己的品牌个性,也提出了对某一类消费者(这里是妇女)特殊的偏爱,但同时为其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使它的消费群难以扩大。
女性对烟的嗜好远不及对服装的热情,而且贤妻良母们也都不鼓励自己的女儿抽烟。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消费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消费群给制造商带来的销售收入就越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