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是连续40个月销售增长的餐饮巨人麦当劳,在8月23日宣布其COO罗伯茨③( ③罗伯茨(Mike Roberts)在麦当劳工作了29年,在当COO之前担任美国麦当劳的CEO。)辞职。他2004年底和CEO斯金纳④( ④斯金纳(Jim Skinner)在1971年加入麦当劳,2004年11月开始担任CEO。)一起上任以来;麦当劳股价涨了23%;公认他为复兴麦当劳立了大功,为什么也要下课呢?原来,55岁的罗伯茨要求明确他接任CEO的时间表,而61岁的斯金纳拒绝了。
第四章 职 场(2)
业绩不好时,一把手可以把你一脚踢开,让你做替罪的羔羊。业绩好时,一把手可以把你两手盖住,自己独享无限的风光。当二把手,咋这么难呢?
管理学教授贝内特①( ①贝内特(Nathan Bennett)是佐治亚理工学院下属的管理学院的教授。)和猎头顾问迈尔斯②( ②迈尔斯(Stephan A。 Miles)是猎头公司海德思哲的合伙人。)也在思考二把手问题。他们发现,认为每个公司的COO的工作职责差不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
CEO、CIO、CFO等在不同公司的工作职责大同小异,但是COO的角色在不同公司却可能迥然不同。这是因为:其他的职务围绕工作而设,而COO的职务却是围绕CEO而设。有多少个莎士比亚,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CEO有多少种不同需求,就有多少种COO。
贝内特和迈尔斯总结出七种COO。
一是“执行者”,负责日常运营,而CEO负责战略规划。
二是“变革代理人”,负责扭亏、组织变革或者战略扩张这样的具体项目。比如,甲骨文公司曾经引进莱恩③( ③莱恩(Ray Lane)在加入甲骨文之前为咨询公司博思艾伦的资深合伙人。他在甲骨文担任COO的8年期间,成绩斐然,但最后还是跟CEO不欢而散。现在莱恩是风险投资基金KPCB的执行合伙人。)作为COO,负责变革问题重重的销售和市场部门(莱恩做到了,但是最后仍然跟甲骨文不欢而散)。
三是“导师”,辅佐经验不足的CEO(往往是创始人),比如辅佐过戴尔④( ④戴尔(Michael Dell)是以直销模式快速崛起的戴尔公司创始人。他曾经放弃了CEO的职位,但是因为戴尔公司业绩不佳,他在2007年初解雇了CEO罗林斯,重新出马担任CEO。)的托普佛⑤(⑤托普佛(Mort Top…
fer)1994年离开工作了23年的摩托罗拉公司,加入戴尔。2000年离开,当时担任戴尔公司副董事长。),又比如辅佐过谷歌两位创始人的施密特⑥。( ⑥施密特(Eric Schmidt)从2001年起担任谷歌公司CEO。之前担任Novell公司CEO。)
第四种叫“另一半”,是在经验、风格、知识或者脾性上跟CEO的互补者。在微软公司与盖茨搭档过的两位COO就是如此。
五是“伙伴”,两个人共享领导力。在2007年初离职的戴尔公司的CEO罗林斯⑦( ⑦罗林斯(Kevin Rollins)从2001年起担任戴尔公司COO,当时和戴尔“共享权力”。从2004年起担任戴尔公司CEO,直到2007年初被解雇。),以前就是作为COO和戴尔两个人并肩管理、分享权力。
六是“继承人”,把未来CEO放在这个位置上培养。
七是“最有价值成员”,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授予某个不希望被竞争对手挖走的高管。
在不同的角色上,COO的成功因素各有不同,这也是二把手不好当的一大原因。不过,贝内特和迈尔斯还是发现了以下共同的成功要素:尊重CEO;甘当无名英雄;执行力强;善于教练和协调。
他们同时发现,要保证COO成功,CEO也要做到以下几点:清楚沟通战略;明确权力分工;不听取越级汇报;分享荣誉。问题是:要是CEO不这么做呢?COO又不能命令CEO必须这么做。
所以,二把手要成功,首先要找对一把手。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如果是被请来当“导师”的,就不要妄想当“继承人”,也不要把气力花在做“变革代理人”上。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IT服务公司当COO。我向他请教COO和CEO的不同。他说:“CEO对收入(也就是销售)负责,COO对利润(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就是成本)负责。”如此清楚自己的角色,让我好生佩服。果然,不久他被提拔当了CEO。
公司八卦的积极作用
我所在的公司有点大,占了大厦的好几层。林子大了的问题,不是什么鸟儿都有,而是尽管都在同一个林子里飞,但是两只鸟儿之间很难碰得上。那天,在一个会议室碰上“在美丽的女人中最八卦,在八卦的女人中最美丽”的女同事C,我赶紧问:最近有什么公司八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职 场(3)
看来C憋了一肚子八卦要找人倾诉,于是欣然邀请我第二天共进午餐,我也欣然同意。这是丰盛的午餐,是我吃过的最昂贵的午餐套餐,而且是她请客。这也是团结的午餐,客人很满意,主人看起来也很满意。当然,这更是八卦的午餐。
八卦如下……很抱歉,我还是决定不告诉你。除了面对面,任何其他渠道都不是传播公司八卦的好方式——我的老板也懂得使用Google,公司的服务器上存有所有员工的往来邮件和上网记录。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关键词:离婚、加薪、生孩子、新任命、离职、调职、老板、错误……绝大多数的八卦,都与某个具体的人happy还是unhappy相关。
关于公司八卦,管理学中有专门的研究。比如达文波特①( ①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为百布森学院管理学和信息技术教授,与人合著有《注意力经济》等书。)和普鲁萨克①( ①普鲁萨克(Laurence Prusak)是知识管理研究院的创立者和执行总裁,并为百布森学院驻校学者。他和达文波特合著了《工作中的知识》一书。)认为:大多数公司八卦,都是对内部流程进行知识传递的一种形式,是公司的知识网络的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缺点是未能书面化,因此其他也需要相关知识的人难以得到。这两位学者主要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谈的,尽管是真知灼见,但是角度有点单一。其实,公司八卦的积极作用和缺点都很多。
就拿C对我八卦这个案例来说,就体现了公司八卦的很多积极作用。
第一,关键信息通过“非正式”渠道得到了传播。某领导happy或者不happy,某人将任某职或将不任某职,都是对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
第二,C通过传递这些信息,起到了自我放松、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效果。
第三,C和我通过这次八卦,建立了更深厚的同事感情,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合作。
第四,正如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所说,C和我通过讨论这些八卦,在“公司的知识网络”的一个局部,实现了对一些内部流程的知识的“自我更新”。
公司八卦当然有消极作用。比如,保密信息被“非正常”(注意和“非正式”的区别)渠道传递;比如,员工的注意力从工作分散到私生活;比如,在八卦的传递、反传递过程中形成小帮派;再比如,有人故意传播假消息来影响甚至对抗公司决策。在C和我之间,这些应该都不存在。
管理层要接受公司八卦无所不在的客观现实。而且“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应该积极提供正式的公司八卦的渠道,比如建立公司内部BBS,把非正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正式化,避免“其他也需要相关知识的人难以得到”的缺点。
同时,管理层要学会利用公司八卦。比如我问过康佳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如何向员工传递坏消息?他说:他先通过非正式渠道放风,把坏消息说得严重上数倍,让大家有更坏的心理预期;等正式发布坏消息时,大家跟预期一比,简直要作为好消息来接受了。
当然,要有效利用公司八卦,就要像我一样,先得知道非正式传播网络的信息中枢在哪里——就是“在美丽的女人中最八卦,在八卦的女人中最美丽”的那个她。
Rachel的三次面试
重温美国经典电视剧《老友记》① ( ①《老友记》原名为Friends,又译《六人行》,美国著名情景喜剧,有6个主角,三男三女,Rachel是其中之一。) 的第五集,女主角Rachel开始在Ralph Lauren公司工作。这肯定是Ralph Lauren赞助这部电视剧的安排。不过安排得很巧妙,看不出有软广告的迹象。
Rachel的面试占了一集的戏份。
Rachel第一次面试,因为误解了招聘官的肢体语言,“不小心”亲吻了招聘官一下。Rachel十分后悔,却接到了第二次面试的通知。
第二次面试,她再次误解了招聘官的肢体语言,以为招聘官想占更大的便宜,骂了招聘官,没有面试就走了。她很快发现自己误解了,于是主动联系了第三次面试。
第四章 职 场(4)
第三次面试,她先道歉,然后对招聘官说应该录用自己,因为:第一,她在骂了他之后还敢回来,表现了自己的勇气(courage);第二,她认为他有性要求而她宁肯不要工作也不答应,说明了自己的正直(integrity);第三,在他提出“性要求”后,她只是选择走掉而不是投诉,证明自己不好讼(not litigious)。
Rachel在Friends的六个主角中间,智商和情商都最高,这次面试就是又一个证明。
许多公司,会请咨询公司来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制定素质模型,圈定出自己想要拥有哪些品质的人才。像Ralph Lauren这样的时装公司,可能就更愿意用偏感性而不是理性的人才。感性具体体现在哪些品质上,怎么发现,就要一个个界定出来。
像勇气、正直这样的品质,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几乎是每一个公司都会要求。所以,R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