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证明杰克逊是对的。他以219票对49票战胜了克莱,自己的支持率也比1828年时大大增加。对民主主义者而言:事实证明,当民主和资本战斗时,民主是赢家。
这时比德尔才意识到将第二银行的命运同克莱的竞选绑在一起是冒险的举动,但他还是认为他和他的银行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要知道现在第二银行还掌握着政府的存款,这是与杰克逊对抗的重要砝码。杰克逊和他的那些民主主义者是不会接触到这些钱的,这样“他们就不可能对第二银行轻举妄动”'33'。比德尔给韦伯斯特写信:“他们是不敢将这些钱取走的。如果他们真的取走了这些钱,那么一场‘银行之战’将不可避免。”
比德尔低估了杰克逊的胆量。杰克逊明白比德尔并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他也知道比德尔在密谋发动另一场“紧缩银根战”。知情人告诉杰克逊:“要在减少或消除国民恐慌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针对措施。”'34'第二银行紧缩银根会给州银行造成影响,他们将被迫延缓货币的兑换。“这将给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人们会把重新建立类似第二银行这样的机构作为增加货币流通量的唯一办法。这些都不是无根据的。”
杰克逊决定对这笔政府的存款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他谋得了首席###官陶尼的帮助,陶尼负责为“将所有政府储蓄从第二银行账户上取走”寻找法律上的合理性;他还派了自己的心腹阿莫斯·肯德尔(Amos Kendall)去各州的银行那里,询问它们是否愿意接受这笔存款并提供原来由第二银行负责的业务。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毫无用处,因为这些州银行虽然可以接受此业务,但大部分人还是害怕同比德尔作对的。肯德尔发现这些银行越是靠近费城,这种顾虑就越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银行之战(15)
在巴尔的摩,肯德尔给杰克逊写了一封信:“这里的地方银行都是第二银行的盟友。”'35'波士顿的银行家胆大些,以自己的名誉为这些政府存款的安全性担保。即使是这些勇敢的银行家,他们也要求:杰克逊要想这样做就必须果断地、及时地做到。因为比德尔肯定会报复那些帮助杰克逊的银行,一旦这些银行遭遇现金短缺的问题,它们就将面临倒闭。所以,肯德尔这样描述这些银行家的想法:要么立即从第二银行取出这些钱,要么压根儿就别取。
从在银行界的眼线那里得知总统的计划之后,比德尔就设计了应对措施。他对银行的同事说:“第二银行没有错,但由于政府不能控制、管理它,所以在政府眼中这就是第二银行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当他们掌权时,我们自然就被视为破坏管理的捣蛋分子。”'36'在第二银行问题上,比德尔拒绝向杰克逊屈服。“应该清楚,哪怕是再小的让步对我们也意味深重。我们不得不发动保护第二银行的战斗,好让他们知道他们根本没有控制第二银行的权力。”
后来比德尔就被指控与第一次“紧缩银根”事件有关,而且他自己也承认那件事引发的后果与他原来的打算是相悖的。此时的比德尔明白:杰克逊的目的不是打败第二银行而是杀死它。于是,比德尔准备了另一套应对方案。“只需要半个小时,我就能找到值得信赖的6个总裁、12个出纳员、50个经纪人、100个银行董事帮忙,扫除哥伦比亚地区所有的障碍。”在比德尔确定了向哪些官员行贿时,他也针对总统可能发动的任何进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说:“我们必须陪总统玩下去。”
1833年,总统杰克逊终于出击了,他召集了一次内阁特别会议,在会议上他向所有的议员宣布了自己要将所有政府储蓄从第二银行账户上立即取走的决议。在匆匆完成了针对第二银行的宪法论证后,他说:“这场同第二银行的战斗是‘自由斗争史’的一部分。”国王和专政一去不复返,但这场争取独立自主的战争还在继续。“对国民来说,财富和权力集中到贵族阶层手中是最可怕的。这些精明的富人总是能够有办法为了一己私利而阻止国民享有自由的权利。”'37'比德尔控制的第二银行已经拥有很大的权力,它控制了整个货币流通环节、控制了物价并能以利率和贴水率的形式向国民“征税”。建国者带领我们反对专制、争取自由。但革命尚未成功,继续努力、继续战斗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比德尔的信息四通八达,甚至在杰克逊还未宣布自己的决定之前就已经有人偷偷告诉了他。比德尔随后就发动了反击,他继续回笼货币、限制信用,货币很快便出现了紧缺。面对别人的质疑,比德尔解释自己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应对由于总统轻率的决议而产生的经营性风险。人们明白他有更大的意图:使第二银行成为不受政府控制的私人银行。与此同时,他的贿赂计划也在稳步进行。对于那些承认自己“犯了错”的杰克逊的盟友,比德尔都给予了他们银行董事职位或其他丰盛的回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银行之战(16)
比德尔减少货币供给无疑是一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纽约海关负责人塞缪尔·斯沃涛特(Samuel Swartout)拒绝了比德尔的贿赂,并将货币供给减少给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一事写信告诉了第二银行董事会。斯沃涛特声称:“情况变得很糟糕,除了依靠你们(第二银行)别无希望,你们必须表现出慷慨的一面……我们需要援助。想必你们也不想看到这种情形吧?”'38'比德尔认同了斯沃涛特的说法,斯沃涛特又说:“这种糟糕的情况已成为事实,但你能减轻这种糟糕的形势……亲爱的朋友,我是在以朋友的身份对你说这些。这是第二银行向上帝和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既然它有这样的实力,那就让这种实力展现出来吧。”
然而比德尔却没有这种想法,比德尔将银根收得更紧。恐慌向瘟疫一样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扩散开来。银行大批倒闭,储户们的存款一夜之间化为了泡影。比德尔给第二银行波士顿分行经理写信:“我的观点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人被认定有问题的时候,他对这个政党的忠诚就会瓦解。只有当更多人的利益也受到侵害的时候,才可以给议会造成一些压力。如果我们能够在沉默中保持实力,也许第二银行就能保住,所有的机构才能摆脱危险。第二银行不能屈服。对于政府的做法我们不能被吓倒或被哄骗,不然这就将成为‘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无害’的有力证据,那样的话第二银行就只能被无限期拖住了。只有不受控制,我们才能保证安全。英勇能够带来胜利,尽管不是马上获得。我坚信第二银行最终会重新得到这些存款,并再次获得经营特许权,但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会出现却很难推测。”'39'
但从事后的几个星期来看,事情并不像比德尔想象的那样。1834年2月,比德尔曾写道:“第二银行的前途很灰暗、很渺茫。”'40'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他变得更坚定了。“我主意已定,银行可以倒闭,商人可以破产,唯独第二银行不能倒。”比德尔有个叔叔是海军高级军官,比德尔曾问过他一个问题:帆船在有风的天气里怎样才能减少受风面积呢?叔叔的回答是:缩帆。比德尔说:“对付第二银行问题也一样,我们要缩帆以减少‘受风面积’,从而达到安全驶出现在这个‘多风’地带,安全度过剩下两年时间的目的。要是找不到避风港,我们就只能祈祷上帝保佑我们的‘船’不出问题了。总统杰克逊曾率部队对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进行了血腥的征服,从此声望大增。但如果他想用同样的办法征服第二银行的话,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的对手不是印第安人而是强大的银行家……否则他还是提早回阿拉伯半岛养老好了。”
。。
银行之战(17)
比德尔破坏经济的热情和能力让杰克逊坚定了一个看法:这些有钱人是一切灾难的幕后黑手。第二银行手中的权力太大了,基于此杰克逊必须打垮它。尽管关闭它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但他坚定了要这样做的决心。杰克逊对马丁·范布伦说:“那些拜金主义者向我请愿,以期恢复第二银行的政府存款。我要是这样做的话就把我的右手剁掉。很多人信奉金钱,而我只信奉上帝。”杰克逊相信自己是在为上帝(民主)服务,他与比德尔对抗也是这样。“良心告诉我,杀死第二银行这个‘破坏魔鬼’是正确的。我毫无畏惧,因为我是在为上帝和国家做事。”'41'
杰克逊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国民性灾难,关闭第二银行只会给一部分人——借债生活的人、股市里的投机者、靠贷款做生意的人——带来痛苦,但对整个国家来说却是一件好事。'42'
事实上,受关闭第二银行影响的人远比杰克逊原设想的范围大。包括银行家、经纪人、商人在内的六千余人向总统联名请愿力保第二银行,“饶了我们吧,总统先生!”但是杰克逊拒绝考虑,“别找我,先生们!去求魔鬼……去找尼古拉斯·比德尔。我这里没有钱……比德尔控制着钱。比德尔的金库里有几百万美元,而你们却来我这里求我帮助你们避免破产……你们找我安德鲁·杰克逊是很荒谬的。政府不可能向魔鬼屈服。”'43'
这场斗争俨然成了杰克逊和比德尔个人之间的争斗。杰克逊对副总统说:“范布伦先生,第二银行想杀死我。我告诉你,我要杀死它。”'44'
事实上,杰克逊做到了。比德尔在国会里的朋友一个一个抛弃了他,因为国民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到了他的头上而不是杰克逊的头上。亨利·克莱说服参议院“杰克逊要承担部分责任”,而国会却放过了杰克逊和第二银行。比德尔不得不表现出仁慈的一面,他努力消除了国民的恐慌。但这样做并没有得到国民的谅解,因为很明显他本可以早点这样做。
1834年国会里出现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