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同时也造就了事业上的辉煌。你种下什么因,收获的就是什么果。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我们的工作,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最终也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1)
最近常听说这样一句话:“态度胜于能力”。初时听来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细细品味确很有道理。
小张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小张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小张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小张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小张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结果是,小张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小张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小张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小张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他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小张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
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张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他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他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小张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出——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小张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起到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2)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三类工作态度的人。
第一类人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的人。这种人的口头禅就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都拿同样的薪水吗?”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遇挫折,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类人是那些牢骚满腹的人。这样的人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他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类人就是积极进取的人。在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会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精神抖擞,积极乐观,永争第一。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项目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同事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接触,他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受工作的乐趣。
在公司里面,第一类人时刻面临着解雇的危险,第二类人工作没几天一定会被解雇,只有第三种人,他们大多数都会得到晋升。其实,他们在能力和智力上并不一定胜过第一类人,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前两者好多了而已。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那些慵懒怠懈的人、那些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分。”看到人家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为老板所重用,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的态度都决定了你成就的高度。那些有能力而态度不好的人,我们随处可见,而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公司和老板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比技术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
工作中没有小事(1)
有一位年轻人来到一家家装公司工作,因为打扫卫生,洒的水溅到了板材上,他认为实在是一件小事,一点也没有在意。但是,过了不久,公司老板来视察,在工地上严厉地训斥了这个年轻人一番。从此,这个人懂得了,洒一点水不是小事。
年轻人负责的第一个工地终于等到验收了。除了有些细节没到位,例如涂料只是有点沙眼,油漆只是有点刷痕等小事。当年轻人一脸希望等着来工地检查的老板对他赞许有加时,却被批评得无地自容。从此,这个人懂得了,这也不算小事。
是的,如果你想成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小事情。
有一位学箭的壮士,怀着满腔热情,找了一位百步穿杨的师傅。准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迅速成为一名射箭高手。哪知,好不容易让人收他为徒后,师傅却一不教他拉弓,二不教他搭箭。教他干什么呢?要他每天在百步之外,盯着墙上一只苍蝇那么大的小圆点。并且告诉他:什么时候这个小圆点看成有斗笠大的时候再来找他。这位壮士心里虽然感到可笑,但还是拗不过师傅,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皇天还真是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终于成功了!结果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猜得到,能把苍蝇那么小的圆点看成斗笠那么大的圆圈,哪有不百发百中的道理呢?
在现实中,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其实工作很简单,只要我们从心底里实实在在从小事着眼,工作中又踏踏实实从细节着手,没有不“让客户100%满意”的道理,也不可能不100%把企业做大做强。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改变人的一生。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车站的站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引导乘客进出站口,回答顾客的提问;清洁工便是打扫车站、保持车站的整洁;也许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处理文件、参加会议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
在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必要总是想到做什么样的事才能成大器,工作图名图利,惟恐有名有利的事漏了自己,想尽办法也要沾点光,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不上,不愿意去做。记住,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小职员,他在任何签名的时候都不忘在名字下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知道这件事后感慨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真是公司的荣幸!”后来这位小职员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工作中没有小事(2)
还有这么个故事,在开学第一天,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年咱们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个,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心态。但是,请看看吧,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无论是“每桶4美元”还是“把胳膊往前甩”,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心。
一粒老鼠屎打搅一锅汤,很多时候,一件小事情往往关系到事情的全部。一位管理大师说,小事影响品质,小事体现品位,小事显示差异,小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