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遇见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遇见经济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1974年获得了罗切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他是现在流行的“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先驱,他从来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同于普通经济学家的异类,萨勒同时还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始人。
  回想一下最近行为经济学家关于这个主题撰写的两本著作:一本名为《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作者是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他在2000年曾经准确地警告投资者,华尔街的牛市是不会持续的);另一本名为《聪明人为什么在金钱上犯大错》(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作者是盖瑞·贝斯基(Gary Belsky)和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行为经济学,我们先来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你经常对自己信用卡账单上的数字感到吃惊吗?
  2 你是否生活在没有存储足够养老金的恐慌中?
  3 你是否经常在高价时买进股票,却在低价时卖出?
  4 你是不是再不能更改自己的遗嘱?
  如果你对这四个问题中的其中一个的答案是“是”的话,那就只好恭喜你成为“负债大军”的一员了。你和很多人同在一条船上——有多达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储蓄太少。让人欣慰的是,援助正在一步步向我们靠近。据悉,上述问题中至少有两个有望获得解决:过度开支和未能储蓄足够的养老金。
  有必要说明一下,行为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基本原则——理性预期行为的概念开始产生怀疑,他们认为投资者、消费者和企业家并不总是依照“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准则行事,而是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述,常常受到过于自信和过度反应、恐慌、贪婪、从众本能及其他“动物精神”的驱使。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人类常常犯错误。有太多的人因过度开支而进入负债的漩涡;没有为退休后的生活准备足够的储蓄;高价买进股票后又低价售出;甚至无法为自己准备一份遗嘱。经济失败、反应迟钝、力不从心是人类的共性。罗伯特·希勒说过,“渗透在人类身上的过于自信的因子”使得投资者“武断而鲁莽”,也正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所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走弯路是人类普遍的弱点”。。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章 一个可以让你轻松拥有三倍于现在储蓄率的方法900亿美元的机会(3)
值得庆幸的是,市场本身存在着将个人和企业决策失误的成本最小化的内在机制,它会自发地惩罚错误的行为,奖励正确的行为。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rzner)有句话说得好,“利润往往出现在发生错误的时候。”
  但是,新一代行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已经超出了标准市场的范畴。他们声称:源于心理学原则的新制度管理方式,可以将错误和误判的概率降至最低,而且不需要政府牵涉其中,这种方法值得借鉴。政府通过说服而非强迫的方式将《养老金保护法案》付诸实施,帮助了那些储蓄太少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2年1月,在亚特兰大召开的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会议上,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萨勒递交他的一篇论文,讲的是“*ART”储蓄计划,一个可以迅速且轻松地提高美国公民储蓄率的系统方案。“只要将心理学的几节课程和关于人性的一些常识结合起来,便可轻松解决美国的储蓄问题。”他曾在2004年的时候这样跟国会说。这一成果以学术报告的方式发表在2004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萨勒还是《赢家的诅咒》(The Winners Curse)一书的作者,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先行者,发明了一套全新的、增加工人储蓄率的制度性方法。
  萨勒注意到普通工人的储蓄率低得让人痛心,一些人把这种现象的存在归咎于社会医疗保险扣缴了高额税款,以及普遍流行的超前消费、反对储蓄的心态。但是,萨勒认为退休保障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方式可能要为此承担更大一部分责任。大部分企业认为401(K)计划是一个自愿的项目,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雇员选择签署这份协议。为了验证*ART储蓄计划的可行性,萨勒说服了芝加哥的五家公司接受他的计划,鼓励其旗下的员工加入他的“自动”投资计划。
  萨勒和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同事施罗莫·贝纳茨(Shlomo Benartzi)共同制定了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三方面:(1)员工将自动加入401(K)计划,除非他们明确选择退出;(2)虽然大部分人拒绝立即增加储蓄额,但他们承诺未来将增加储蓄额;(3)员工同意在不减少拿回家的资金的前提下,将他们收入的一部分自动投入401(K)计划,而且这个份额会逐渐增加。
  从不情愿存钱到热心于储蓄
  这里向大家展示一下401(K)计划的实施成果:原来传统的公司储蓄投资计划只有33%的人同意加入,而现在401(K)计划的参加人数占比达86%之多;仅仅是在*ART计划实施后的第14个月,参加者的储蓄率就从35%蹿升到了94%;两年多之后,他们开始将工资的136%投入到401(K)计划的储蓄账户中,员工的储蓄率几乎是原来的四倍!而且这项调查结果还是来自一群本来不情愿储蓄的人。
  萨勒的*ART计划其实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因为我自己也写过几本关于投资的书,提倡人们进行“自动投资”以及“定期定额”的投资。当看到萨勒教授(和马德里恩教授)提出的将自动投资这一概念提升至一个新高度时,我忍不住要为他们的提议拍手喝彩。这个计划主要是通过三个层面来达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实现高储蓄水平的目标:(1)*ART计划鼓励高储蓄率;(2)随着时间的推移,储蓄率会自动逐步提高;(3)储蓄投资的金额是免税的。借助这三个因素,养老金计划和经济增长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长远来看,投资在继续,储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如果各地的公司都采用*ART计划,对世界来说,这真不啻于一场革命,不仅可以让人们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更安心,也可以创造更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更好的生活水平。在2006年的《养老金保护法案》的鼓励下,尤其是如果新增长的储蓄都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话,我们可能已经受益于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了。公共和私人部门都对这一想法感兴趣。政府机构已经采纳了这个自动增长的储蓄计划。现在,这个计划正在激励着成千上万名公共部门的工作者,督促他们自动增加储蓄额和投资额。美国最大的共同基金公司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正在把这个计划推荐给他们的客户。
  最重要的是,自动注册是私人部门自己的事了,不再需要政府的插手。总之,通过教育和创新的管理手段,个人不再需要国家伸出援手便可解决自己的财务和商务问题了。不得不承认,新一代的经济学家的确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你的401(K)储蓄该投向何处?
  如果你坚持定期自发地进行储蓄,你会有很可观的一笔存款。这笔存款该如何投资才更好?你如何才能让自己的退休基金盈利,而不用承担过多的风险?这是下一章我们要介绍的内容。
   。 想看书来

第2章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你能战胜股市吗?(1)
把一个猴子蒙上双眼后让它向报纸的金融版掷飞镖而选中的投资组合,和那些专家小心谨慎选择的投资组合相比,盈利性可能一样好。
  ——伯顿·麦基尔(Burton Malkiel)
  《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1973年)
  接下来的三章将会告诉你,健全的经济理论将如何帮助你提高投资技能。你一定注意到了,学院派经济学家一直对那些声称能让你在风云莫测的股票市场上快速致富的股票经纪人、资金管理人、共同基金以及金融时事分析的写手抱有怀疑态度。不过,不管怎样,这些人也确实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从经济学家所说的投资的“有效市场理论”说起吧!
  有一段时间,华尔街的分析师和资金管理人对经济学家恨之入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院派教授们来到了华尔街,并公然将股票市场分析批判得一文不值。通过众所周知的“有效市场理论”和“随机漫步”模型,这些学院派经济学家告诉世人,那些昂贵的、辛苦的证券分析和看似积极的货币管理,其实都是“没用的”,也许甚至比“没用”还糟糕。因为个人持股者比起那些购买并长期持有多种股票的大客户来说,大多数时候都表现欠佳。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宣称,猴子的选择甚至都比那些专业分析人士和资金管理人的选择要好。
  这场类似恶作剧的斗争的始作俑者就是学院派经济学家尤金·法默(Eugene Fama),一位美国经济学者,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MBA及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毕业后他一直留在芝加哥大学执教,他的博士论文《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发表在1965年1月的《商业杂志》(Journal of Business)上,占据了一整版的篇幅。他在论文中总结说,“股票市场的价格是不可预测、随机变动的。”
  法默的论文后来成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模型”的雏形。盲目的竞争及奋斗精神使得战胜股市几乎是不可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伯顿·麦基尔说。他于1973年出版了《漫步华尔街》一书,正是这本书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广为流传。自出版以来,这本书已经出了第9版。伯顿·麦基尔对于有效市场理论或说随机漫步模型做出了如下解释:
  股票价格的短期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投资咨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