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  信任自己的团队成员
  作为主管,要想让属下支持自己的工作,并协助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信任他们,千万不要对他们胡乱猜疑,尤其不要因为一时的工作失误而指责他们。相反,我们要用激励的手段引导和鼓励他们按照自己制定的工作目标努力前行。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军乐羊率兵征讨外掳,得胜回朝后,魏国君主魏文侯并没有赏赐他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交给乐羊一只盒子。乐羊原以为是非常值钱的珠宝,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多大臣写给君主的奏章和信件。原来乐羊在率兵出征期间,国内有许多仇家诬告他拥兵自重,企图造反。战争期间,乐羊与敌军相持不下,国君曾下令退军,可是乐羊并未从命,而是坚持战斗,终于大获全胜。在这期间,各种攻击乐羊的奏章更如雪片般飞来,但君王不为所动,将这些奏章束之高阁,等乐羊回师,一齐交给了他。乐羊感动地说:“君王的信任比珠宝更贵重。”
  从这个故事中可看出,“用人不疑”是一条多么重要的用人原则。
  一个人只有在得到一定程度信任的情况下,才能愉快地投入工作,干出成果。因此,对于主管来说,在必须注意的诸多事项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用信任换取下属的责任感,使之发挥最大潜能。
  信任下属,更要相信下属的能力。一般职员之于部门主管,犹如手足或臂膀,理应得到更多的信任。如果你不给他们信任,或对他们的信任不够,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而对于那些敢于直言你的过失或因一时疏忽犯有错误的人,你的信任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柱倒而屋倾,因此主管切不可轻易动摇对他们的信任。
    5。 机智镇定地克服困难
  作为主管,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正是你在下属面前扬名或出丑的时候,而一旦方寸大乱,便容易成为大家背后耻笑的对象。相反,如果你能自信、镇定、机智地化解危机,定能大壮他们的士气,并因此赢得他们的信服。
    6。 富有决断精神
  有胆识常常能敢做敢为,敢冒危险。作为部门主管的你,还需要一定的决断精神,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帮助自己的团队把握机遇,这一点也是赢得大家信服和赞赏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要忘了让自己在关键的时候有一些决断的勇气。
  

利用好自己主管的平台
  对于身为主管的你来说,不仅应拥有正确的愿望,而最重要的是有将之转化为事实的能力,并且能感召他人的奉献及投入,从而描绘出你未来的美好蓝图。
  在现今各种机构中的中级管理者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你们的角色已经有了延展,功能也在起着变化。事实上,组织的扁平化,工作的新组合以及资讯系统的繁衍,已经使得各个层次的人都必须面对外界复杂的需求。
  在过去,一位员工可能以普通办事员的身份进入公司,而后逐步晋升为独立职员、办公室助理、经理助理等,他也可能脱离自己的部门,成为生产管理的助理,然后历经各个管理层而升至生产主管。但在当时,无论在哪一个位置,这位员工学习的相关知识多半都只够应付当时的工作所需,而当转任下一个职务时,此前所学通常都已弃而不用了。
  在如今,组织的层级数目改变了,不论你身处哪个层级,所需的知识都要比以往更深入。与此同时,你的工作领域也逐渐有了更为宽广的横向延伸,不论你位于任何层级,对机构内外所有领域,甚至于遥远的其他部门都必须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在大众汽车厂中,即使一个收货中心的新进员工也已经与供应商、采购及支付账款部门联合作业了,并且随时可以取得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以上的这些变化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当公司为跨越不同领域的问题而急着谋求解决之道时,最迫切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非在某一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主管的平台,把自己的眼界和触角向多个层次延伸一下,在不断拓展自己眼界和工作经验的同时,构建自己的人脉关系,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够完成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一个积累过程。当这种积累在无形中丰富我们人生经历的同时,也必将会为我们的职业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王立明现在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他说:“主管是一个比较锻炼人的职位,如果我们能够在主管这个平台上不断虚心地学习,增长自己的见识,并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就一定可以实现职场上的飞跃,向上,我们可以向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发展;向外,我们也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其实,许多职场中人都是这样在主管的职位上开拓眼界,积累了管理经验,并构建出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因此实现了个人生活的一些长远的愿望。”
  不知是不是巧合,早在多年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也曾说过一句与此中意味相同的话:“我的愿望是,在1970年之前把人送上月球,而且让他们活着回来。”
  对于身为主管的你来说,不仅应拥有正确的愿望,而最重要的是有将之转化为事实的能力,并且能感召他人的奉献及投入,从而描绘出你未来的美好蓝图。
  

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思维(1)
  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
  许多人在进入职场一年半载后,便容易形成一种僵化思维,这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工作思维。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
  有一个奇异的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 1 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更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呢?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 4 位投资者,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6 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此时,比尔在思考:如果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
  多年来,比尔和艾德的故事一直指导着人们。转换思维改变人生,每当人们要做出生活决策时,这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帮助。
  陈家和是新加坡著名的“玻璃大王”,他从玻璃学徒成长为“玻璃大王”,正是由于他能正确地对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及时把握住了商机。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扩大城市建设的“大新加坡计划”。听到这个消息,陈家和自信地说:“我的机会来了!”因为他知道,现代建筑设计的变化,使城市建筑逐渐由“水泥丛林”变成了“玻璃丛林”,这里边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开始,陈家和以每月100元的租金租了个店面,起了个派头不小的店名:“和兴镜装玻璃工程”;两年后,又改名为“和兴玻璃工程有限公司”。1973年,这家公司正式建厂生产玻璃,由于经营有方,经济收入节节上升。于是,他又成立了“和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任公司董事长。同时,他还是和兴玻璃工程有限公司等八大公司的负责人,成为新加坡玻璃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思维是成大事者的力量源泉,也是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内在基础。不善改变自己工作中的思维,就根本找不到成功的路径。
  人生之路,如果选择原地不动,就等于放弃,等于失败。只有走出去,才会有收获,才会进步。上学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赖以生存的专业,也许数年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工作时,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尽管还看不到前途;成年了,要选择自己相伴终生的伴侣,虽然并不见得真的能相爱到永远……我们要生存,要前进,就要选择,就必然要冒各种各样的风险。
  20世纪初,有个爱尔兰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终于存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但全家人在整个旅程中都得呆在甲板下,仅以自己带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饼干充饥。
  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丽丝岛的时候,这家的一个小孩儿生病了。做父亲的找到服务人员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儿吃?”服冬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也可以吃啊。”“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