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质是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设计滞后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收入分配秩序较为混乱,有失社会公平,形成了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已形成“埃菲尔铁塔”型的收入层次和人口阶层规模结构。具体表现为现实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收入层次和人口阶层规模结构与最优的收入分配格局偏差过大,低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比重过大,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在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形态。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是贫困人口及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与高收入居民群体的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公共部门和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收入过高,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实际上,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机制以及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收入层次结构和人口阶层规模结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是保持社会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须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相协调的制度与政策加以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反映出一定程度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收入层次和人口阶层规模结构,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对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另一类原因是市场机制因素。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5)
1。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主要决定于我国的“双二元经济结构”,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目前理论界较多关注的是由历史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快,构成了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发展模式还是发展速度都与东部地区产生了较大差距,两个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困难,已形成了新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内部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各成体系,形成差距的城乡二元体系;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使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各成体系,形成差距的区域二元体系。同时,城乡差距体系内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城乡差距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之分;区域差距体系内也有城市的区域差距和农村的区域差距之分,两个体系互相交叉,不仅各体系内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交叉构成的总体差距也很大。
  2。国家政策的影响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由国家政策效应而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前的长期重工抑农发展战略使广大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禀赋方面显著不如城市,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政策大大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的原因。同时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而且更进一步成为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0多年的改革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城乡二元化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②“梯度推进”政策使地区收入差距更为明显
  改革开放之初的地区倾斜政策使国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等东部地带,在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实行了区别于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内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使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持续扩大。
  ③国家政策对垄断的“庇佑”拉大了行业收入差距
  事实上,我国垄断行业的地位并不完全是凭着各自的竞争优势打拼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策“庇佑”的结果。这种政策“庇佑”使非垄断行业在竞争中无法与具有“合法”垄断地位的行业相抗衡,而垄断行业则可以凭借自己的垄断优势较为容易地获得比市场正常利润高得多的利润,这也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④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使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
  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建立、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运作,发挥相对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集体企业职工享受,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很少享受,尤其是占我国人口75%以上的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非均等性,使国家长期执行工业偏向政策而形成的城乡居民间、党政机关、全民企事业与其他企业职工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6)
⑤个人所得税没有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从实践效果看,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明显的效果,反而出现了一种“逆调节”现象。过去20年中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以800元为起征点,使广大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但由于缺乏健全的个人收入申报与登记制度,一些非工资性的隐形收入与灰色收入逃税现象非常严重,使非工薪的真正的高收入者缴税并不多。虽然后来国家调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但是起征点还是偏低,难以适应调节收入差距的要求,所以个人所得税不仅没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反而加快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过程,使收入差距更加扩大。
  3。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影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逐步超越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先后经历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再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最终到党的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原则的变革。无论是“主体一补充”、“主体一并存”还是“结合起来”、“按贡献参与分配”,其改革的真正用意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不仅使分配原则不断地接近市场经济通行的分配法则,而且更在于它承认了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层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改革也使得非劳动收入在居民个人收入中的比重迅速膨胀,而非劳动收入的获取是有条件的,诸如居民选择职业的自由度、经营能力的大小、占有资产或资金的多少、文化程度的高低等等。这些条件又并不是每位居民都能够均等拥有的。因此,每位居民得到的非劳动收入必然就很不均衡,拥有条件相对较多的居民收入就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甚至没有。由于拥有获取非劳动收入条件的差异性,从而造成收入的多寡不一,无疑拉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四、如何解决我国贫富差距扩大这个现实问题
  1。重视基础环节,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事业    从整体上看,城乡居民同等国民待遇和城乡统筹发展将是彻底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问题的基础。一是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各项事业发展,积极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全国形成一个城乡互动、工农互补的良性发展新局面。二是需要在国家社会基本公共福利(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社保等)提供方面制订缩小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的具体目标和进程计划,经过20到30年的努力,彻底解决我国城乡、工农基本公共福利水平的差别问题。三是各级政府每年需要拿出财政收入的25%左右用于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对于有利于统筹城乡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公共基础性投资项目,在税收和贷款条件上应给予大幅度优惠。
  2。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重点解决低收入居民群体的贫困问题    低收入居民群体或贫困居民群体的边缘化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转型期普遍遇到的严峻问题,是引发社会不安定和导致社会动荡的重大诱因。一是要增加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收入居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和农村贫困居民的补助和救济标准。二是要对老、少、边、穷等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通过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群体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提高低收入居民群体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水平。各级政府每年需要拿出财政收入的15%左右用于重点解决低收入居民群体的贫困问题,真正解决低收入居民群体的温饱、居住、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7)
3。推行财富与收入实名制,强化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要在近期利用我国身份证换代、存在外汇管制以及金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