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生到1992年最多有35%回到了中国。199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88%,1992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7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1994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9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1%,1996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1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6%,1998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3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0%,200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数据来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为何不回国?乔磊。bwchinese。'
在五十年间,美国社会人口的“中间年龄”值增长了7。7,平均每十年增长1。54。在这种年龄结构不可思议年轻的背后,是建立在五十年间其他国家向美国移民三千四百多万的基础之上,对于移出国,这意味着巨额财富的流失。美国为了解决2020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吸收其他国家移民的数量必定出现新的增长。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人口的增长对美国经济有促进作用,没有拖累美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当生产价值大于消费价值时,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反之,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婴儿和老人几乎是纯粹的消费群体。在福利国家,孩子的抚养和老人的赡养国家占大头,或者是全部。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越高,占据的公共资源就越多,造成国家财政压力。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孩子会长大成人,老人曾经年轻过,他们都会成为社会生产者。发达国家人口教育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再加上因为制度、科学技术等优势,使得在经济活动中人均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结构的单一、经济活动附加值低等因素,很容易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个时候,过多的人口很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在未加入WTO之前,农村有大量劳动力赋闲,而加入WTO之后,城市就业机会几乎吸纳了农村全部的剩余劳动力,并由此推动十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非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家庭是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的主体。政府对公共设施投入的不足或忽视,造成社会资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我们现在遇到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此。政府财政收入在2005年是31649。29亿,占GDP17。11%,到了2011年,仅上半年收入56875。82亿,占GDP27。82%,全年财政收入很可能突破十万亿大关,在五年间,财政收入涨了三倍左右。根据我们的国情,不要求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福利看齐,“全民医疗”、“免费午餐”等之类的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另外,在公共服务中还存在严重不公平,即一小部分人享受了超额的资源。
在人类依农业社会为主体的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和土地,理论上人口可以是无穷尽的,而土地等自然资源却是固定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工具等方面的改进非常缓慢,生产效率也长期徘徊不进,人口的增长达到自然资源的承受限度时,大自然就要求人类必须减少人口的数量,或者人类自身通过战争等方式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历史为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材料。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经过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已经替代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样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优良的种子、人工化肥等的应用,使得土地单产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机械化耕作工具的使用,过去需要数百人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AngusMaddison的计量经济史研究发现,1000…182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四倍,而世界人均收入只增长了50%,而1820年至199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了五倍,人均收入增长了八倍。'人口红利、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周祝平'科技的进步让“马尔萨斯主义”破产(中国代表的是马寅初先生的“人口崩溃论”),但是经过多年国家机器的宣传,社会还广泛存在着他们的影响力。时代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执政者的思想水平依然停留在那个时代。
中美人口对比(2)
通过对比美国人口数据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人口增长率比美国低了约4%,其次就是〃15—64岁年龄段〃比例太高。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这个年龄段的比例就高达66。74%,在二十年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数增长了二亿四千多万,达到74。53%。若这个数据真实的话,在五年之内,最迟十年——即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非常严重的老龄化时代。
从发布的数据看,总人口13。397亿,由于这次普查设计是防漏报、甚至不惜重报(人口普查顾问翟振武就一直强调生育率有1。8,漏报严重),漏报率只有0。12%,比上次要低,但重报率却很高。流动人口已经有2。6亿,从福建的情况看重报率非常高,那么实际人口就远远低于发布数据。─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这次人口普查15…59岁人口占70。14%,以公布的13。397亿总人口计算,15…59岁(1951…1995年出生)为93968万。而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951…1995年出生人口还存活93398万,也就是1951…1995年出生的人口在2000年之后一个都不死,还额外多出570万!
根据生命表,55岁以下人口每年死亡0。22%,56…59岁人口每年死亡远远超过0。22%,即便全部以每年死亡0。22%估算,那么2000年的时候1951…1995年出生的93398万人口到2010年还有91343万。那么2010年15…59岁人口净重报2625万(93968万…91343万=2625万),重报率为2。87%,如果其他年龄段没有重报,那么2010年总人口只有13。1亿。如果所有年龄段的重报率都为2。87%,那么总人口就只有13。0亿。
0…14岁人口占16。60%,那么0…14岁(1996…2010年出生)人口为22239万,平均每年1483万;而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显示1996…2009年平均每年出生1729万,说明以前统计公报结果是不准确的,是高估了人口增长。统计公报认为1996…2009年平均每年死亡847万(我认为有漏报,实际死亡人口应高于这个数据),姑且采纳统计公报的这个数据,那么过去15年平均每年只增加636万左右(1483…847=636),尤其最近几年平均每年只增加400万左右(2009年死亡943万)。2000…2010年这十年加只增加5000多万(或6000万左右),根本没有统计公报所说的8291万,也没有这次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所说的7390万人。(易富贤)
当下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10,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20,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劳动力最鼎盛的“人口红利”时代,国家都没有解决好养老和全民医疗问题,到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时,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些问题解决起来的困难将远超现在。国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使“多生孩子防老”的传统破产。受政策的影响,家庭人口结构普遍为1:2:4;就是大家普遍讲的一对父母要赡养双方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孩子。未来孩子长大成人时,一个家庭要养双方的父母亲,伴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双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在世。纵然家庭有能力支付养老费用,但是也需要有人来照看身体不便的老人。
2011年年底我外公因为气管炎复发用药过敏住院。外公有4个孩子,2个女儿2个儿子,他们给他生养了2个孙子4个孙女3个外孙2个外孙女。虽然年底也比较忙,但病房里面总有孩子陪着他,这并不包括病房里天天有的孙子辈们以及像孙女婿这一支的亲属走动。由于人手充裕,对外公的照顾非常体贴周到,天天有人陪外公说话,外公在病房里面并不寂寞。2012年上半年,我伯伯因为高血压住院,他有二个女儿,大女儿在东北上学后在当地成家,小女儿在身边。那段时间夫妻两个每天都要忙于工作、照顾医院里面的老人、照顾家里不满一岁的孩子,累得脚都不沾地。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没技术、没资金、人均自然资源又匮乏,到如今中国制造的商品行销全球,成为世界工厂,依靠的正是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人口的数量又弥补了人均消费能力的不足,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令外资趋之若鹜,没有这个消费市场的存在,中国不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内吸引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资流入。
现代社会经济的增长,自然资源并非是最重要的。过多的自然资源,会使社会在整个经济环境中,资源配置失衡,削弱其他行业的竞争力,极易患上“荷兰病”。国家出口自然资源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对外部环境依存紧密——外部环境良好的时候,本国经济发展迅猛,一旦外部有变,对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在石油牛市大背下,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成功引领国家走出了上个世纪经济崩溃的阴影。2008年次债危机,原油价格从最高的147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75%。受资源价格的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资本流出,卢布贬值。相反在中国,因为背后有十三亿人民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在金融危机中我们的经济继续高速增长。
也许有些朋友会说,按照你的说法,印度没有计划生育,应该比中国更富有,为什么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