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植物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量变少,这样室内地板上积聚的尘埃也变少了,这个现象表明尘埃被植物吸附或吸收了。特别是较小的尘埃粒子比较大的更容易被去除。室内植物究竟如何减少尘土?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目前存在几种可能,其中一种是植物表面能够吸附浮游粉尘。叶面越大的植物去除粉尘的效果越好,这一点可以辅证上述猜测。但是植物去除粉尘的功能不仅仅源于吸附,因为室内粉尘的减少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关系十分密切。比较一下昼夜的粉尘量,我们发现…晚间的粉尘几乎没有减少,而在光线充足的白天却减少了很多(参照曲线图)。此外,光合作用越强的植物,单位面积去除粉尘的数量就越多。
从逻辑上说,白天微小的浮游粉尘在光能作用下分子运动加快,所以在各测定位置上粉尘的去除率应该比晚上高。但是实验结果表明,暗箱中粉尘的减少幅度很小,而有光线时粉尘的减少幅度相对较大,由此我们知道植物
电脑房和一般办公室有无植物时的尘埃积累量比较(Lohr和Rearson…mins,1996)
在白天去除粉尘的速度更快。从上述事实我们推断:植物去除粉尘并不仅仅依靠吸附功能,还可以通过气孔吸收粉尘或者与叶子上的阴离子相结合等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室内植物的蒸腾作用,室内的相对湿度提高,粉尘含量随之减少。大家可能会认为尘土带有水分之后变重而比较容易沉淀下来。但实验结果表明,虽然落在地板上的粉尘量不多,但是室内空气中的粉尘量却减少很多。这样的结果是否说明吸收水分的尘土更容易被吸附到叶子上呢?
制冷制热、加湿除湿的两用生物过滤器
在居室布置方面,人们往往只重视起居方便和设计样式,而很少考虑调节室内环境可以让生活更加舒适健康。对于住在公寓和经常待在办公室里的人来说,夏季的空调、冬季的暖气、加湿器必不可少。空调虽然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但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会出现头痛、乏力等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调病。
我们常用加湿器来增加冬天室内的相对湿度,但如果使用不当,加湿器内部就会滋生细菌,反而危害人体健康。
。▲虹桥▲书吧▲
第6节: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3)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第一,我们往往喜欢使用非生物手段来解决问题;第二,实践证明这样的尝试并不完美,而且会不断产生副作用。
那么,植物这种生物手段对室内环境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在室内摆放植物不仅美观,而且能满足布景需要,同时可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物理环境,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然而人们似乎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环境调节角度看,室内植物的优点有:①清洁空气;②和机器设备相比,完全没有能源消耗;③具有自洁作用;④易于搬移;⑤除了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功能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室内湿度。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其中只有1%用来维持自己生命,其余99%都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空气中。有一点可能让你非常惊讶:无论给植物浇什么样的水,最后蒸发出去的都是百分之百的纯净水。
科学家对室内环境中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窗户的朝向不同,植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例如在窗户朝东的办公室里,观察放与不放植物对室内温度的变化有何影响。调查显示,放植物比不放植物的室内温度要低,冬季(12月)和夏季(7月)下午1点的室内温度分别为26℃和27℃(参照曲线图)。不过实验中使用的不是观叶植物,而是西红柿树。
而在冬季窗户向南的室内,对观叶植物所做的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在房间里放置约占房间总面积8%的鹅掌藤,另一个房间则空着,观察两个房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室内放置植物时,夜晚和凌晨的温度略低,但是到午后1点时室内外的温差仅为15℃。这是因为叶子受到阳光照射,其温度比室内高出许多(午后1点时约32℃),通过蒸腾作用向外释放水分时,很多余热通过叶子散发到室内空气中。
同时,在没有植物的房间里,阳光毫无遮拦地直接照射到地板或墙面上,由于热容量很大,所以地板或墙面的温度很快升高,但是从其表面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却很少,所以室内温度不会提升很多。
至于相对湿度,有植物的房间在白天会增加,没有植物的房间几乎没有变化。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内,有植物的房间其相对湿度比没有植物的房间高出20%。
不同植物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有差异。比如,放置巴西木的房间比放置鹅掌藤的房间相对湿度要高,在阳光射入的南边,将植物摆成一排,比在室内均匀摆放的温度要高。湿度也是在南边摆成一排时更高一些。这说明,有植物的地方湿度就高,这和摆放方式是没有关系的。
室内植物的蒸腾作用对室内湿度的影响巨大,但不同植物其影响力也各不相同。例如,经常用作室内植物的鹅掌藤,其蒸腾作用非常活跃,而花叶龙血树几乎不进行蒸腾作用。
此外,在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植物的蒸腾量也受周期性的影响。而且,室内电灯的开、关等光照变化也会对植物蒸腾量产生很大影响。
相对湿度越低,室内植物的蒸腾量就越多;而光照度越强,蒸腾量也会增加,这和植物种类无关。但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反应也会不同,尤其像橡皮树和发财树这样的植物,温度越高,蒸腾量反而会越少。
现在看一下实际应用的情况。寒冷干燥的冬季容易得感冒或皮肤病。冬季大部分室内的相对湿度小于40%,这时如果拿出室内面积的2%~5%栽培绿色植物,就可以提高5%~10%的湿度;而当植物占到室内面积的8~10%,就可以提高20%~30%的湿度。而且,在窗边呈一排摆放,比在室内随意摆放的效果更好。
那么,在湿度较高的夏季该如何处理呢?其实,只要在室内不同地方摆上花叶龙血树,就可以降低3%的相对湿度。
散尾葵、雪佛里椰子、波士顿蕨对提高冬季室内相对湿度非常有效。此外,掌叶铁线蕨的变化能够显示室内相对湿度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枝叶生长状态良好,就说明室内湿度是最适宜的,能够带来舒适感。因此,和植物共同生活才是最好的健康法则。
。←虫←工←桥书←吧←
第7节: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4)
各种植物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下蒸腾速度的变化(Ishino,1994)
绿色植物是环保的空气净化器
植物能够持续净化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但是和人们常用的空气净化器相比,其净化量少,速度也很慢。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最近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利用〃植物…培养基…土壤微生物〃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在国外,这种空气净化系统虽然并不普遍,但一直都在开发和销售中。例如,有一种净化空气的方法就是利用颗粒培养基使空气流动顺畅,然后用送风机把空气送入容器内,再通过水和培养基净化空气。
笔者开发的小型盆栽技术已经获得专利,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利用植物净化空气的技术与空气净化器相比毫不逊色。在该容器系统中,植物依靠作为过滤器的颗粒培养基进行生存,瓶子的形态能够使培养基里的空气顺畅地向外流动,此外还要安装强制排出空气的送风机,这样不仅可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质,而且效果也比空气净化器更好。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发挥双重净化作用,即第一重利用植物、第二重利用培养基和培养基内的土壤微生物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质。
下图的实验可以检测这种系统的实际效果。在小型封闭空间(温度:24℃,湿度:55%~60%)内放入该系统,注入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质,然后根据时间测定其减少量。如图所示,如果对注入封闭空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不做任何处理,它的浓度会维持不变;但是当启动培养基系统(没有植物或放置植物)时,挥发性有机物质就会被瞬间净化。虽然短时间内培养基的效果优于植物,但是如果能在室内放置适合的植物,其净化能力会更加理想。
最近,很多人备受新房综合征的困扰,越发重视生活的环保性。于是,各种空气净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其实,人们利用各种尖端科技和特殊材料来净化室内空气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十分幼稚的,因为如前所述,导致室内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是封闭的建筑物、通风不够和室内装修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质,这些都是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生活人为制造出来的。
遇到问题时,人们常常不去寻找根本的解决方法,而是习惯利用机器设备去解决问题。这就陷入了〃人为开发无生命的机器…产生副作用…人为开发另一种无生命的机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更方便的环保手段呢?
一直以来,〃尖端〃这个词都被理解为对人为开发各种产品和技术的修饰语,而非自然生物。但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方式理解它的含义了。〃最天然最科学〃的研究和方法才真正称得上〃尖端〃。
最近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器正在热销,不仅价格昂贵,还得定期更换过滤设备,作用却只局限于净化空气。而〃植物…培养基…土壤微生物〃这种空气净化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有鲜活的生命植物相伴,以培养基和土壤微生物作为过滤器,这样既环保又给人亲切感。
这种系统的功能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