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干点事情。”
“可是,干什么呢?”
“不知道。”
每天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每天也会得到同样的答案。
苦闷、焦躁、不安。
此时的孙正义收入为零,每天都入不敷出。他好像是钻进了一条没有出口的隧道,心中惶惶不安。
格局决定结局(2)
为了挑选出适合自己一生投入的事业,也是将来可望成功发展的事业,孙正义把脑子里闪过的创意都记在笔记本上,共25条:
做事业如果赚不了钱就没有意义。
是不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未来50年能否专注于这一行业?
不能是需要庞大资本的行业。
是年轻、有优势的事业。
将来一定要成为企业集团的核心。
要做别人都想不到的生意。
10年以内至少做到日本第一。
事业成功的钥匙是具有让他人幸福的信念。
要在20世纪后半期走向世界……
拜访过各式各样的人,阅读了许多书籍与资料后,孙正义一共节选出40项他想要从事的事业。针对这4O项事业,孙正义又展开一连串市场调查,将结果与检查项目表对照,判断这些是不是适合自己投入一生的事业。
终于,经过一段漫长的煎熬后,孙正义总算在隧道中看到了尽头微露的曙光,那就是个人电脑用软件的流通事业(批发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软件银行。
办公室位于一间铁皮屋建筑物的二楼,公司成员除了孙正义之外,只有两名打工的职员。
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孙正义带着一个苹果箱到办公室。他站到苹果箱上,面对两名打工的职员,兴奋地说出他的“人生50年计划”,并饱含激情地说:
“公司营业额5年要达到100亿(日元),10年要达到500亿(日元)。总有一天,我们公司的营业额将高达1兆日元!”
这幅情景也许有一点滑稽,但是,我们不难想象24岁的孙正义,以坚定的表情,滔滔不绝热情演说的模样。
谁知道,面对老板的豪言壮语,两名员工却一起找到了孙正义,提出要辞职。
事实上,这两名员工辞职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对孙正义所描绘的梦想不仅不信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他的行为,好像是一个疯子。
对这两位员工而言,孙正义所表现的理想蓝图,只是夸大的妄想,而他的雄辩也是毫不实际的吹牛罢了!
可是,那两名离开的员工未曾想到的是,那个狂热的孙正义现在真的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成为了亚洲首富。
现在,我们在回想奥康当时征地的故事和孙正义创业的故事,许多人也许会觉得奇怪:
为什么他们当初就敢于这样去构思自己的未来蓝图呢?
其实很简单,一个企业家要将事业做大,先得让将事业的格局在心中做大。
正如一颗种子,如果将其放在花盆中,那就只能成为一个盆景,如果放在旷野中,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让你的梦想“狂妄”一些吧!
让你的目标和宏图更伟大一些吧!
当你拥有了一个伟大的蓝图,就会拥有一个非凡格局;
当你拥有一个非凡的格局,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没有什么不可能(1)
在我们进行对话之前,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的编辑们与奥康的众多管理者进行过深入的采访,问他们对总裁王振滔的评价。
他们听得最多的评价之一,就是——
“好像没什么事能难住王总。很多大家觉得不可能做成的事,一到他手里,就变得轻而易举。”
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王振滔出差在外,答应了一位客户第二天回到温州和他见面谈合作,当天必须返回温州。于是,他急急忙忙去买票。谁知售票小姐却告诉他,当天飞往温州的机票已经没有了。
或许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想:算了,这也不是我能作主的,改天再回去吧。但王振滔却觉得,毕竟已经答应别人了,如果爽约的话,会让人觉得自己不讲信誉,同时,他也不相信买不到票。
于是,他干脆到了机场,一直站在售票窗口等。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今天必须回去,也一定能回去。
他在窗口等足足3个小时,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等到了一张退票,顺利返回了温州。
当第二天他出现在公司与客户见面时,大家谁都无法相信:不是买不到机票吗?他是怎么回到温州的?
在我们进行对话的时候,吴甘霖将这一故事提了出来。对此,王振滔的回答是: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体现了我在奥康一贯倡导的理念——
没有什么不可能!”
的确如此,一般人在买票时,如果确认没有票了的话,大部分都会走掉,等改天再来;哪怕有人在窗口等着,也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可能在中途就选择了放弃。
能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人,就是少数能成功的人。
其实,坚信和坚持,这正是成功的法宝啊!
这个理念,引起了吴甘霖的深深共鸣。近两年他出版了一本畅销全国的书《方法总比问题多》,在1年多的时间印刷了19次,是近年来中国最畅销的经管类图书之一,在雅虎能够搜寻到的读后感达1100万条,创近年来中国经管图书之最。
我们该书的理念和众多读者的评论中,可以发现其中有些理念,正是把握了成就大事业的根本和成功的商道: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想到方法!”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改变你的发问方式,‘绝不可能’就变为‘绝对可能’!”
这些理念,其实都是说明一个基本道理:
面对问题,绝对不能迎难而退,而要勇往直前。
只要你敢于蔑视困难、把问题踩在脚下,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不可能”,最终都有可能变为“可能”!
在奥康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别人觉得无法做到的“神话”。而这些所谓“神话”的产生,其实正体现了敢于蔑视困难、把问题踩在脚下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一个奥康创造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故事:仅用3个月,就建成了一栋7400平方米的厂房。
今年,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奥康准备再盖一栋厂房。
为了让厂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奥康的高层对负责这一工程的主管下了死命令:3个月必须将厂房建好。
开始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通常盖这样一栋厂房起码需要8个月,而3个月建好,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在奥康,没有什么不可能。
奥康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工作,都写得清清楚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为了用足24小时,奥康安排工人三班倒,晚上的工资是白天的3倍。这就是奥康所信奉的“宁愿损失金钱,也不能浪费时间”。
终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厂房如期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
当时有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
“奥康建房就像山里的竹笋一样,前一天还没破土,第二天就冒出来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没有什么不可能(2)
其实,除了3个月建成厂房,奥康还创造了很多个“不可能”:
西部鞋都,这个荒地上诞生的奇迹,在开始时看来也是不可能,但最后,“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和意大利一流制鞋企业GEOX的合作,在别人看来同样不可能。
因为当时GEOX考察的中国企业有7、8家,论实力,奥康比不过某些企业;论名次,奥康被排在考察的最后一位。在考察奥康之前,GEOX内部已经有了初步定论,甚至有些人提议不要去奥康了,免得浪费时间。
但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奥康成了GEOX在中国惟一的合作伙伴;
几年前,当奥康决定投资生物制药时,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可事实证明,投资这一领域是很有眼光和商业前景的;
黄冈商业步行街是奥康打造100条商业步行街的第一条,之前几乎听不到赞同的声音,可是黄冈步行街的开业让所有不相信的声音都从此销声匿迹……
做大的事业,需要的正是将所有“不可能”踩在脚下的勇气和魄力!
有一个著名企业领袖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事业要做大,必须有“三量”:
胆量、力量、度量。
要有大成功,就必须拥有超凡的胆量,甚至“胆大包天”。
说来真是巧极了,在温州,还真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那就是中国第一个民间包飞机的人……王均瑶。
1991年,王均瑶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商人。春节前,他和一帮温州朋友从湖南包“大巴”回家过年,因为路途遥远,而且还翻山越岭,总共有1200多公里,面对漫长的路程,王均瑶失落地说了句:
“唉!这汽车实在是太慢了。慢腾腾地,得走好几天才能到家,真累啊!”
本来只是句玩笑话,可是一位老乡却挖苦他说:
“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了。”
“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包飞机呢?”
灵感一闪,王均瑶就这样敲开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后,王均瑶居然包机成功了。
这是1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了中国民航史上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
当他35岁的时候,他又成为了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第一人,在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里,有着均瑶集团18%的股份,这是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
这个故事曾经轰动一时,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奇迹,那么不可思议。
其实,没有任何不可思议。当我们总结奥康的发展之道时,我们同样看到了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