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哈佛家训-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国《兴趣》杂志对人一生在时间的支配上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
样的:“站着,30 年;睡着,23 年;坐着,17 年;走着,16 年;跑着,1
年零75 天;吃着,7 年;看电视,6 年;闲聊,5 年零258 天;开车,5 年;
生气,4 年;做饭,3 年零195 天;穿衣,1 年零166 天;排队,1 年零135
天;过节,1 年零75 天;喝酒,2 年;人厕,195 天;刷牙,92 天;哭,
50 天;说‘你好’,8 天;看时间,3 天。”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委托人体研究专家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量化”分析,
有些数字可以作为上面推算的补充:“沐浴,2 年;等候入睡,18 周;打电
话,2 年半;等人回电话,14 周;无所事事,2 年半。”以上推算和量化分
析并不全面,而且有些数字也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性,但为我们大
致列出了一个生命的账单。
这份账单上的时间开支,有一些是非花销不可的,但有的却完全可以
节省。每个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须清楚:我该为哪些事花费时间?哪一
些可以忽略或缩短?只有像对金钱那样计较时间,我们才能在有限的人生
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编后语:
我们看不见时间,这就是我们的悲剧所在。因为看不见,我们不知道
它到底有多少;因为看不见,它引不起我们的关注。加上时间是不帝赐给
的,我们没有为拥有它而付出艰辛,所以我们即使发现它消失了,也不痛
惜。
可是时间就像我们手里的信用卡,如果你不小心使用,终于会有一天
它的余额突然变成了零──而你还有那么多事还没有做,还有那么多美妙
的计划还未实施!而且,它不像信用卡──它不能充值。
“吝啬专家”的学问
加拿大渥太华有两位“吝啬专家”,一位叫达希·珍,一位叫尼克森,
他们都办了一份教人如何节俭过日子的报纸。
达希·珍别号“狂热节俭家”,她自费出版了《安全守财奴月报》,多
年来,向读者提供了无数省钱致富的秘诀。
达希·珍说,赚钱渠道包括“找更高薪酬的职业”和“多省点钱”这
两条路。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位部长级的官员虽有15 万加元的年薪,但为
了维持高官的面子,花在衣着、应酬、停车、保险、豪宅上面的钱占的份
额,说不定会超过他的报酬,消费太高导致人不敷出。相反,过简单一点
的日子,虽然赚的不多,反而能存下更多的钱。
真正有钱的人不会住在最扎眼的高级社区,而常常住在普通公寓区;
也不会开昂贵的豪华汽车,并且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换车。更重要的是,有
钱人都懂得节省和投资。达希·珍最后强调,你省下来的一块钱,大于你
赚进的一块钱。
另一位吝啬专家尼克森,在渥太华西郊的家里编辑出版《吝啬家月报》,
传播勤俭致富的福音。每星期日,他主持CFRA 电台的“省下来就是你的钱”
节目与听众分享吝啬之道。
尼克森在月报里提供了10 项省钱致富的小秘诀:
不断从收入当中拨出部分存款,5%、10%、25%都可以,反正一定要
存;
搞清楚你的钱每天、每周、每月用到哪里去了,要详细列一份预算与
支出表;
每次购物之后,要检查、核对所有的收据,看看商家有没有多收费;
信用卡只需保留一张,能够证明身份就够了,欠账每月绝对付清;
白备便当上班,这样每周可节省45 加元午餐费,每年省下2200 加元
付房子贷款或存作退休基金;
与人共搭一辆车或乘大众交通工具上下班,节省停车费、汽油费、保
险费、耗损费以及停车时间;
多读些有关修理、投资、致富的《实用手册》,最好从图书馆借,或从
网络下载,省钱;
简化生活,房子不用太大,买二手汽车,到廉价商店、拍卖场、搬家
大贱卖等地购物;
买东西时切记“花这钱值不值得”,便宜货不见得划得来,贵也不保证
品质就好;
绝对要杀价,你不提出,店家绝不会主动减价卖给你东西。
编后语:
每个人在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花钱了,所以,你必须重视金钱;
金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艰苦的劳动获得的,所以,你必须珍惜
金钱;同样多的钱在不同人的手中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花钱
是一门艺术,所以,你必须学会怎样花钱。
通过一个人的用钱方式,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德、智慧和性格。
一匹马的命运
一匹马多年独享一块肥沃的草地,后来有一只鹿也发现了这块草地。
本来按这匹马的食量,就是活一万年,也吃不完这块地上的草,但它
却对鹿的闯人心存不快。
于是,它想借助人的力量征服可恨的鹿.但狡猾的人却说:“我抓不到
鹿,除非你让我骑着追上它。”马同意了,结果人骑着马追上了鹿。
本来马和鹿的奔跑速度是人远不能及的,但为了报复鹿,马甘受其缚,
结果它们都成了人的俘虏。
直到这一刻,马才感到悔恨,但一切已无法改变。最终的胜家,不是
跑得最快的马,也不是跑来分一杯羹的鹿,而是有智慧的人。
直到今天,马依然被人带上辔头,为其劳作,马是否反思过自己的错
误呢?
编后语:
逞一时之快,为了打击报复又不择手段,终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马如此,人何偿不是如此?
棋盘上的麦粒
古代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西萨
向国王请求说:“陛下,我想向你要一点粮食,然后将它们分给贫困的百姓。”
国王高兴地同意了。
“请您派人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放上一粒麦子,在第二格放两
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格内的数量比前一格增加一倍。
陛下啊,把这些摆满棋盘上所有64 格的麦粒都赏赐给您的仆人吧!我只要
这些就够了。”国王许诺了宰相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请求。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国王无法实现自己的承诺。
这是一个长达20 位的天文数字!这样多的麦粒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的小麦
产量。
不过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结果。他们眼看着仅用一小碗麦
粒就填满了棋盘上十几个方格,禁不住笑了起来,连国王也认为西萨太傻
了。
随着放置麦粒的方格不断增多,搬运麦粒的工具也由碗换成盆,又由
盆换成箩筐。即使到这个时候,大臣们还是笑声不断,甚至有人提议不必
如此费事了,干脆装满一马车麦子给西萨就行了!
不知从哪一刻起,喧闹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大臣和国王都惊诧得张
大了嘴:因为,即使倾全国所有,也填不满下一个格子了。
编后语:
弱小的事物当初总是被人讥笑,但只要不断积聚力量,就会逐渐强大。
从弱变强的过程可能是难以察觉的,当你能够看见时,它就一定强大得令
人难以置信。
如果没有狮子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了长
期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每分钟的奔跑速度
也比西岸的快13 米。
这些莫名其妙的差别,曾使这位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
羊的种类和生存环境都是相同的:都属羚羊类,都生长在半干旱的草原地
带,饲料来源也一样,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生。
有一年,在动物保护协会的赞助下,动物学家在奥兰治洞的东西两岸
各捉了10 只羚羊,分别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从东岸运到西岸的10 只
羚羊,一年后繁殖到14 只,从西岸运到东岸的10 只,一年后还剩下3 只,
另外7 只全被狮子吃了。
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
活着狮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反而会逐步繁衍壮大。
大自然的这一悖论,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罗马曾经是一个强盛的帝国,
但后来消失了。真正使罗马帝国灭亡的,不是别人,正是它自己──一个
没有了敌手的帝国,终于在惰性的退化中消失。
编后语:
不要憎恨自己的敌人。真正促使一个人咬着牙坚持到底,真正激励一
个人不断成功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不是亲人和朋友,而常常是那些可以
置人于死地的打击和挫折,以及那些一直想将你彻底打败的敌人和对手。
今天只有一名顾客
商场经理检查新来的售货员一天的业务情况。
“今天你向多少名顾客提供了服务?”经理问。
“1 名。”这名售货员答道。
“仅仅1 名顾客?”老板又问,“卖了多少钱?”
售货员回答:“58334 美元。”
经理大吃一惊,他请这位店员解释一下怎么卖了那么多钱。
“首先我卖给了那个男人一只钓鱼钩,”售货员说,“接着卖给他一根
钓竿和一只卷轴。然后我问他打算到什么地方钓鱼,他说去海里。所以我
建议他应该拥有一条船──他就买了一艘20 英尺长的小型汽艇。运走时,
我带他到咱们商场的汽车销售部,卖给了他一辆微型货车。”
老板惊愕不已地问道:“你真的卖了那么多东西给一个仅仅来买一只鱼
钩的顾客?”
“不!”新来的售货员回答:“他本来是到旁边柜台为他患偏头疼的夫
人买一瓶阿斯匹林。我对他说:‘先生。你的夫人身体欠佳,周未如果有空,
你不妨带着她去试试钓鱼,那真是太有意思了!’
──事情就是这样。”
编后语:
有的人每一天都做很多事,可是没的一件事做得出类拔萃;有的人一
生做很多事,却没有一件足以让他功成名就。
做事的多少是一回事,做事的质量和成效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十
件事都做不好,就专心做一件吧!
六颗子弹
卡尔森走在纽约深夜的街道上,他的脚步十分急促。突然,眼前小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