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带,也一定会形成不良贷款。
这,确实是一步险棋。
这,也是一步绝棋。
几乎同时,美国出台了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也就是所谓的保尔森方案,因为接受救助的是华尔街,在美国骂声一片,第一次议案甚至在国会流产。
保尔森不知道这些钱要交给华尔街吗?单纯以保尔森的华尔街背景解释似乎也难以说清楚吧。救助华尔街不会给保尔森个人带来任何经济收益,至于政治声望则绝对是负数,就是这样,甚至传出了保尔森为这样一个议案在国会下跪的传闻。
布什、奥巴马、保尔森莫非都疯了?
即使对政治声望有负面影响,也要这么做,因为,救市是唯一的选择。国会第一次否决了保尔森方案后,随之而来的没有庆贺,而是*党、共和党互相指责对方投反对票。
美国经济应该如何挽回?不可能真指望上帝来保佑,说到底,还是要靠美国人自己,不救市,才真死定了。
有人说,成就一个英雄,需要无数次磨砺,需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实,这些话也就是在成功之后自吹自擂的时候用用,风光之余还可以对人吹嘘,老子当年曾经如何艰苦。既可以激励人奋斗,又能鼓励节俭。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4)
真正面对危机的人,是没有心思考虑这些的。
在战场上,将军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英雄,霍去病不能,朱德不能,华盛顿不能,巴顿也不能。在商场上,即使最成功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永远纵横捭阖,范蠡不能,柳传志不能,摩根不能,比尔·盖茨也不能。
也许下一刻,生命就被一颗流弹结束;也许一天之后,微软就被新兴技术淹没。
一个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能否走出阴影,更不知道能否撑下去。在最危急的关头,他甚至可能一无所有。
这时,最需要的不是帮助,而是他自己坚持到底的信心。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就更如此。
即使我们聪明绝顶,也没有人能保证永远顺风顺水。既然我们是一个经济体,就迟早要经历衰退。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没有危机的经济体,更不可能有只涨不跌的经济。
30年来,国人习惯了高涨的GDP,习惯了新闻里的捷报连连。这一刻,面对可能的经济衰退,原来如斯之痛:农民工失业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产品滞销了、企业倒闭了……再也没有人能否认我们面临的危险,任何人都不知道我们是否能率先走出阴影。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预期”,意指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预期”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如果人们没有通货膨胀预期,即使增发货币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现在,如果预期经济萧条,消费者就会压缩消费,企业就会减少投资,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一波接一波更为严重的萧条。
面对1929年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呐喊,“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类进步所需的种种努力都化为泡影”。
面对同样可怕的次贷危机,美国不惜走向“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两房、AIG、通用等一批公司实行了国有化,在向来以经济自由著称的新大陆破天荒组建了第一批大型国有企业。
面对萧条,*总理也在呐喊:“当金融危机的严冬来临的时候,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宝贵。……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四万亿、天量信贷,当然也会给后续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不过,世界上如何能有无痛的分娩?!
这些,都是为了公众能对明天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失去海外订单、面临失业,人们感到恐惧。
恐惧,有用吗?
不恐惧,我们有所依靠吗?
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财富不是石油,更不是外汇储备;最强大的力量也不是军队,甚至不是杀人于无形的高科技武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财富、最强的力量,是人。
人强,家才强;家强,国才富。(以上逻辑,反向未必成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就算全球金融海啸可以毁掉我们的外向型出口模式,但不可能毁掉我们的人力资本。我们的依靠,也是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历久弥坚的华夏文明。
我们的民族曾经历经多少磨难?又有哪一次我们不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我们每个人燃烧的梦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则是我们民族的永不磨灭的希望!
我华夏民族的信念,昨天,列强未能更改;今天,全球金融海啸同样不能改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5)
今天的国际经济危机可能会彻底毁掉国货的海外市场,但恰恰是这种出口导向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民福利。
我们对外资开放了市场,他们却对我们封锁了核心技术!我们在危机中承担大国责任,他们却在印刷货币,让世界人民为他们的失误埋单!
封锁了别人,也就封锁了自己。
剥夺者终将反受其害。一个国家,尤其是世界强国,如果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既得利益上,终究也会衰落,西班牙如此,荷兰如此,英国如此,靠世界货币铸币税获得红利的美国可能也如此。
因为,历史不会永远默然,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昨天,其实就是他的今天和明天。这正是一种我们致力于改变的政治格局,一种我们不能再接受的经贸框架。我们的道路,其实只有一条:自己成为强者。
然而,在既有的路径下,我们很难有变革的激励,你会为一个虚无的创新设想无端抛弃既得的国际市场吗?恰恰是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了我们契机,面对灾难,我们不仅要看到今天的世界经济萧条,更应该关注明天的辉煌。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全球金融海啸使我们转型更困难,然而,这不会是唯一的困难,甚至不是最大的困难,未来的路上,我们面对的会更多、更难。即使今天我们有信心,我们努力了,同样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同千钧一发的战场,没有人能知道最终的胜出者究竟是谁。
在危机中挣扎,方知上帝不会对人类许诺。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明灯不灭,终究可以飞越迷雾,冲破既有的国际利益格局。
因为,只有胸怀天下的民族才能真正领导世界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也才能领导未来的人类文明。
我们,必将是其中之一。
这,才是我们的预期。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
有信心,是好的,现实问题,还得解决。
现在我们的体制暴露出很多弊病,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如意,某些时段、某个问题上,甚至矛盾会激化,比如,2004年以来不断疯长的房地产价格。
人们抱怨地产价格高,谁也不能否认房地产中的灰色,谁也不能否认房地产有泡沫,甚至没有人能够反驳超过纽约的上海房价对中国经济是致命的威胁。
换一个角度,让攻击者易地而处成为地产商,会怎么做?会不会做得更好?
如果不能,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
这个问题,请不要问我们。
第一,我们确实不知道;第二,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中国不高兴”,“中国怎么办”,问题是无论怎么办,都会有人不高兴。利益是既定的,无论如何去做都会分割现有利益格局,任何一个自称高明的策略,都未必有效。控制房价,不可能是帕累托改进。只有市场是对的,我们也只能顺着这个逻辑前进:对与错,是与非,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后的评价。
有很多人说:土地供给有限度,所以,地产价格应该永远提升。
上述说法=废话,因为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举例说明:
任何时段,人力资本(全部土地)都不可能骤然增加,所以供给也是有限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几十年下来就是萎缩了),高端人才(繁华地段)应该极度稀缺,因此,工资应该无限提升。
以上理论,适合任何一种资源,比如,空气。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6)
如果上述逻辑不对,凭什么相信只有土地供给有限?
人力资本成本不能无限提高,因为,获益者实在太多,不可能结成利益联盟。地产泡沫,是一场以少对多的博弈,很遗憾,胜出的永远不可能是购房者。
高房价是恐怖的,金融危机下就更加恐怖,恐怖到已经锁定银行、绑架国民经济、限制内需,已经从根本上改变国民财富分配——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
这些,无疑需要改变。
与历次经济危机一样,地产泡沫如何而来,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投资途径,没有创新引导资金,结果就必然是房价虚高。只要没有实质性的自主创新,泡沫就会继续,不只是今天中国如此,南海危机如此,橡皮潮风波如此,次贷危机还是如此。
这些,不是政府或者任何政令可以限制住的,资金必然要寻找高回报,也就必然滋生种种不如意。
后面的问题是,房价会碰到天花板吗?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延展视野。
地产泡沫不只今天有,历史上就始终存在,不仅中国有,全世界都有:本卷我们看到了19世纪末上海租界地产泡沫,最终拖累上海金融业;在世界卷中你还将看到日本东京地产泡沫,竟然搞得日本经济衰退一下就是十几年,号称“失去的十年”。
这,都不是地产泡沫最拉风的战绩。
现在,很多人知道,1929年美国大危机罪魁祸首是华尔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