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10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慧100-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去佛国净土?”我说:“他不能去。即使佛国净土就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也是众苦交煎的众生世界。”所以一定要放下怨恨、不平、贪念,才能体验到佛国净土的状况。也可以说,十方的佛国,不外乎内心的世界。
  

似有实无
众生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象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亘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要去什么佛国净土的意愿,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当自己认识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会盼望一切众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并愿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彻悟,又能觉悟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的大觉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的,是在断尽烦恼,又能常度众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难紧急的时候,才求助于佛,等待佛的救济。没有错,佛度有缘人,有求有应,可是此偈的“自归于佛”,是自动地向佛的伟大人格致敬,但愿自己也能具备成佛的条件。不仅自求成佛,也愿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能发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顿有渐。说顿,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烦恼断时,便能亲自体验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这样的道理,但他尚不是侷智圆满的佛,必得继续修行。说渐,就是要从高处着眼,先从低处起步,成佛当从做人开始,然后具备生天的条件、解脱烦恼的功力、广度众生的悲愿,最后才能成为圆满的佛。
  有的人开始信佛,就发愿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听说从初发心到真正成佛,需要历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萨道,就心生气馁而畏缩不前了。
  其实,所谓历劫成佛,目的是勉励我们,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结果,切实地努力,无限期地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则,经常指望着成佛的结果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不仅不能成佛,而且不能解脱了。最好是先学菩萨精神,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计时计日的事。
  这么说来,发愿成佛岂不是遥遥无期的事吗?这倒未必如此,当烦恼重的时候,时间才长;如果心中的烦恼少些,时间就过得容易;如果没有了烦恼,至于自己何时成佛已不是问题,你的目标是使得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开启智慧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自己认识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着去实践和体验;同时也希望把自己觉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给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紧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向佛法的宝库中探索,启发出他们自###中深广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处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规范人生修养的方法。它更是指导人类离苦得乐的观念,有属于思辨的部分,有属于实践的部分,有属于内心世界的经验部分。
  佛所说的“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以为有一种永远的真理叫做法。佛说法四十多年,在他肉体死亡之前,却对大众宣布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甚至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因为佛是应机说法,随缘应化。佛没有一定想说什么,只是为了适应各种层次的对象需要,而说离苦得乐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随着不同时代环境的需要,而为人间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语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间大众把他当做个人崇拜的对象,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张。若仅信人,是主观的,会有变动的;若仅依靠佛这个人来救济,在时空之中,都有其极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广大。如果以佛所说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为信仰和实践的重点,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们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为信仰崇拜的对象的,一旦理解了佛法,便会以学佛求法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励大家“深入经藏”,开发智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安众和众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这一偈子是说,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维护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不为私利争执,便能够和众、安众,没有任何障碍。
  此所谓“僧”,是梵文“僧伽”的简译,是有组织规范及伦理体系的社团。佛教分为出家众及在家众,又分大众及小众、男众及女众。也分圣贤众及凡夫众、沙门众及菩萨众。而在佛教圣典中所称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门众,它是象征着:一、少欲知足,二、清净无私,三、和谐无争的精神。
  僧是学法、弘法、护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团体及其成员。在佛的时代,主张全民###,财物属于团体共享,个人也属于团体共有;个人在团体中有接受培育照顾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有爱护团体、维系团体,以及遵守团体纪律、认同大众利益的责任。
  佛也尊重团体,并且主张“佛不领众,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至于大众之间的各种问题,均交由团体的会议来处理。佛是至高无上的智者,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佛教重视的三宝,就是因为要依“僧”学“法”,法由“佛”说,以佛为法的源头,以僧为体验佛法、弘传佛法的老师。所谓高僧,就是团体中的高明之士,能为大众以身作则,使大众安定和谐,给大众解惑释疑,异中求同,即是为大家排除障碍困难的人。
  “皈依”是尊敬、认同、接受、信赖的意思。如果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与僧,只是一种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领域的讯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与僧,则仅相当于学问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经验的传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结拜义兄义弟,或认义父义母,那仅是世俗感情的结合,而与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关了。因此,皈依僧并不仅仅等于拜一个师父,而是以一个安众和众的清净团体,作为修习智慧之学的依止及榜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为身,诸法以空为本###,叫做空###,即是空###就没有变化;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种种的变化。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现佛的法身根本未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鸟语花香,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乃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有它,遇到讨厌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眼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非常高深,老师的回答总是平易近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